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駐村法律顧問的待遇

駐村法律顧問的待遇

發布時間: 2025-05-14 14:27:55

㈠ 駐村法律顧問是什麼部門的

司法
10月10日,記者在湖北省秭歸縣楊林橋鎮響水洞村見到鄒某時,覺得這位五十歲的農婦精氣神還不錯。2019年,在貴州礦山務工的丈夫工傷死亡,消息傳來,鄒某覺得天都塌了。村委會聞訊後立即協調鎮司法所以及村法律顧問湖北楚天劍律師事務所聶浩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務,與礦方協商賠償事宜,當天98萬元賠償款匯入鄒某的銀行賬戶。

見微知著。司法部近年來積極推動建設完備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2018年底全國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如今,遍布全國每一個村莊的法律顧問,已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邁進。

多元調解止紛爭

根據「一村一法律顧問」政策,聶浩律師2015年開始擔任秭歸縣楊林橋鎮4個村的法律顧問,為村裡提供法律咨詢、合同審核、法治審查等法律服務,也助力過秭歸縣司法局開展的農村家庭贍養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參與過鳳凰嶺村老人贍養糾紛案例調處。

據了解,2018年以來,秭歸縣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指派農村家庭贍養法律援助案件221件,其中指派村級法律顧問辦理200件。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村級法律顧問共協助基層組織督促當事人擬定贍養協議200餘份。

湖北聚維律師事務所律師傅博是秭歸縣茅坪鎮建東村法律顧問。作為本村人,他從2001年就以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身唯野扮份為村裡提供法律服務,一路成長為成熟律師。2015年開始,傅博同時擔任茅坪鎮陳家壩村法律顧問。

2018年,三峽源酒廠經營不善欠薪,累計金額11萬多元,涉及建東村11人、陳家壩村2人,員工多次圍堵廠門追討。建東村「兩委」聞訊介入協調,傅博參與幫助調解,經多次協商後雙方達成分年度支付協議,既維護了企業正常經營秩序,又保指灶證了村民合法權益,彰顯了村級組織依法治理能力。

10月11日,記者在建東村村民望某夫婦家中坐聽老兩口講述自家跟六組村民王某的土地承包糾紛。原來王某1996年將自己的承包地口頭協議交給五組望某耕種,2017年土地確權時,王某找村委會索回土地承包經營權,但當初的八分多地在二輪土地延包時已確權給望某,同時還涉及其他3戶,時間跨度長且相互關系復雜。村「兩委」沒有因為糾紛性質復雜而卻步,在村法律顧問幫助下多方協調,最終依法脊櫻依規並合情合理提出解決方案,促使各方達成協議,體現了村級組織民主協商能力。

秭歸縣茅坪鎮陳家壩村的依法治村路,靠的是健全機制、深入宣教、培訓隊伍。一方面,依靠村法律顧問建立健全普法宣傳小組、糾紛調解小組、矯正幫教小組,形成村落法治工作運行機制,有針對性做好細分化法治服務。圍繞人民調解員、法治帶頭人隊伍建設,培育起30多人的村內骨幹力量。一方面,村落理事會堅持每季度戶主會或屋場會制度,通過「村落夜話」宣講經典案例,法律顧問現場普法。利用這種方式,已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50餘起。

依法治村得民心

㈡ 如何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

要夯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需要把好三道關:

首先是人員遴選。受傳統觀念和文化水平所限,不少村民遇到一些糾紛問題,有的找村內德高望重的老人進行口頭裁決,有的運用更具彈性的行政裁決方式處理,對土地徵用等涉及群體切身利益的糾紛往往會選擇上訪渠道,缺乏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找一些不了解農村工作的律師到農村擔任法律顧問,開展工作時難免遇阻。所以,遴選駐村法律顧問,一定要把是否了解農村工作作為一大標准。

再就是報酬激勵問題。農村法律顧問作為政府的一項惠民工程,帶有公益性,律師所提供的服務更多體現的是一種社會責任。雖然每年能獲得政府一定金額的補助,但不可否認這與律師代理案件的收入相比,兩者存在較大差距。再加上農村道路偏遠、一些村幹部不支持等因素,律師的積極性難免大打折扣。所以,要切實提高農村法律顧問的積極性,最好能將公共法律服務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保障轄區內村莊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補貼、培訓經費、辦公設備和硬體購置等支出。

最後,必須考核。對「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其考評不僅應來自官方,也應來自民間,群眾要對這項工作進行考評,而且還要引入專業的中立第三方,針對服務效果進行評估。只有這樣,才能杜絕走過場。

㈢ 如何發揮村法律顧問在村居在管理中的作用

在村居管理中,法律顧問的作用至關重要。首先,通過與村幹部深入交流,了解村集體資源的租賃情況,包括具體位置、面積及承租人信息,為後續工作提供了詳實依據。隨後,江志平律師與司法所工作人員將走訪承租戶,收集他們的訴求與建議,激發村民參與熱情,推動村民自治,為後續矛盾化解奠定堅實基礎。

法律顧問進駐村居,不僅響應了國家全面依法治國的號召,更是深入群眾,為民服務的重要途徑。我們應充分發揮駐村律師的作用,積極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宣傳教育,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識,確保問題解決合法合規。作為村民的「私人律師」,法律顧問需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勇於實踐,注重工作創新與宣傳,進一步推動三溪鎮的法治建設。

通過法律顧問的介入,可以有效解決村民之間的糾紛,促進社會和諧。法律顧問需深入群眾,了解民情,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和援助,幫助村民依法維權。同時,法律顧問還應定期開展法治宣傳活動,普及法律知識,提高村民的法律素養,使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好地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為了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我們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確保法律顧問能夠及時響應村民的需求,提供高效的服務。同時,還需加強對法律顧問的培訓與考核,提升其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此外,還需加強與村委的合作,共同推動法治建設,為村民創造一個更加公平、公正、和諧的環境。

總之,法律顧問在村居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與村幹部和村民的密切合作,法律顧問能夠有效地解決糾紛,促進法治建設。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法律顧問的重要性,積極發揮其作用,共同推動村居管理的法治化進程。

㈣ 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日誌範文

一、工作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視,部署到位

高度重視發揮法律顧問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加強基層法律知識宣傳、完善便民服務功能、提高涉法涉訴案件處結率、有效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等方面的作用,與xx律師事務所兩家專業法律服務單位簽訂法律顧問合同書,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在重大執法行為、規范性文件出台、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經濟合同、行政復議案件、重大信訪案件和突發性事務中,由法律顧問進行法律審查,提供法律意見,開展代理或辦理相關法律事務活動等。

(二)多措並舉,協同推進

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不僅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時也是一項實現多贏的創新工作模式,我鎮將法律服務工作與中心工作、信訪工作、普法教育、人民調解、法律服務等多項工作職能結合起來,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服務活動。一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提高群眾法律意識。利用廣播、宣傳欄、發放宣傳手冊、開辦講座等多種形式,靈活多樣地開展普法教育,宣傳普及《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繼承法》等與村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促使群眾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二是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幫助解決了一批疑難復雜矛盾糾紛、歷史遺留糾紛,有力的維護了社會穩定。在處理xx上訪問題的過程中,法律顧問全程參與業主、房地產負責人協商會議,並針對雙方的實際情況,從法律角度向雙方說明了各自的權責,結合雙方訴求,提出了具體調解方案,合法合理化解信訪問題。2018年年初至今,法律顧問共接到電話咨詢73次,現場解答相關疑問或咨詢51次,參與相關合同或法律文書的起草與審核等4份。

(三)健全制度,督導到位

為規范做好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根據我鎮實際,完善相關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定期服務制度。要求法律顧問每個周周三到鎮便民服務大廳開展法律咨詢服務,定期開展法律講座。二是建立工作台賬制度。工作台賬實行一次一記,並以此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確保法律顧問工作的規范性和延續性。三是強化日常督導。發揮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督導作用,形成部門與法律顧問之間的相互配合,打造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嚴格實行法律顧問工作台賬制度,不定期對工作台賬隨機抽查督導,確保法律服務質量穩步提升。

二、取得工作成效

一是群眾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顧問通過開展法律咨詢、法制宣傳、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形式,讓群眾在享受優質法律服務過程中,增強法律意識,培養法治思維,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表達利益訴求,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更好地維護合法權益。

二是法律服務更為便捷。群眾不出鎮就可享受到法律服務,從土地產權糾紛、農村集體「三資」合同審查、土地補償款合理使用,到交通事故賠償、婚姻登記、勞資糾紛等,法律顧問給予專業的法律咨詢意見,幫助他們妥善解決矛盾糾紛。

三是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對於突發事件、疑難案件及群體性案件,法律顧問及時參與案件的處理,並提出專業的.法律意見,有力幫助矛盾糾紛有力化解。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鎮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開展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如司法所工作人員和律師資源較少,法律宣傳力度不夠。下一步,我們要切實做好如下工作:

一要統一思想,切實提高認識。要積極宣傳發動各部門、各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提高法律行業從業者政治責任感和服務意識,促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取得實效。

二要加強宣傳,擴大社會影響。拓寬宣傳渠道,通過村(居)民代表大會、駐村幹部走訪、海報和宣傳單等途徑形式進行宣傳,擴大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在群眾中的知曉度,進一步推動我鎮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順利開展。

㈤ 各鄉鎮村幹部電話怎麼查

各鄉鎮村幹部私人電話是沒有公開的,可撥打114查詢各村辦公室電話。

村幹部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直接推動者、組織者和實踐者,是黨中央在農村經濟工作中的中堅力量,是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者和實施者,他們擔負著組織和領導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村幹部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骨幹力量。

農村基層組織和村幹部是農民訴求的首選通道和依託對象,在農民心中扮演重要角色。

(5)駐村法律顧問的待遇擴展閱讀

村幹部是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胡錦濤同志早在 1994 年10 月召開的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議上就強調指出:「我國農村幾百萬基層幹部,是黨的整個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完成各項任務,帶領廣大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骨幹力量,是黨聯系農民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但村幹部又是區別於國家公務員的特殊群體,他們游離於國家的行政幹部體制之外。村幹部主要是指通過村民自治機制選舉產生的、在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及其配套組織擔任一定職務、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並享受一定政治經濟待遇的工作人員。

狹義而言,村幹部是指在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的任職人員,主要包括村、副主任、主任,其中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主任是主要村幹部。

廣義而言,村幹部不僅包括村兩委幹部,而且包括其他在村級組織開展工作的人員,主要有三類:一是村民小組長、婦聯主任、治保主任、人口主任、民兵連長、團支部書記、村辦經濟組織負責人等等;二是上級選派機關幹部到村任職人員,例如駐村幹部等;三是選聘的大學生村幹部。

㈥ 如何做好「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

要夯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需要把好三道關:

首先是人員遴選。受傳統觀念和文化水平所限,不少村民遇到一些糾紛問題,有的找村內德高望重的老人進行口頭裁決,有的運用更具彈性的行政裁決方式處理,對土地徵用等涉及群體切身利益的糾紛往往會選擇上訪渠道,缺乏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找一些不了解農村工作的律師到農村擔任法律顧問,開展工作時難免遇阻。所以,遴選駐村法律顧問,一定要把是否了解農村工作作為一大標准。

再就是報酬激勵問題。農村法律顧問作為政府的一項惠民工程,帶有公益性,律師所提供的服務更多體現的是一種社會責任。雖然每年能獲得政府一定金額的補助,但不可否認這與律師代理案件的收入相比,兩者存在較大差距。再加上農村道路偏遠、一些村幹部不支持等因素,律師的積極性難免大打折扣。所以,要切實提高農村法律顧問的積極性,最好能將公共法律服務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保障轄區內村莊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補貼、培訓經費、辦公設備和硬體購置等支出。

最後,必須考核。對「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其考評不僅應來自官方,也應來自民間,群眾要對這項工作進行考評,而且還要引入專業的中立第三方,針對服務效果進行評估。只有這樣,才能杜絕走過場。

熱點內容
2018勞動法退休有補貼嗎 發布:2025-05-14 19:48:29 瀏覽:91
彩印的證明材料並加蓋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4 19:47:56 瀏覽:149
李永樂律師 發布:2025-05-14 19:42:08 瀏覽:719
法治中國夢演講稿 發布:2025-05-14 19:40:39 瀏覽:79
民法典媒體宣傳 發布:2025-05-14 19:35:44 瀏覽:106
法治領導方式 發布:2025-05-14 19:24:03 瀏覽:52
便民警務站對群眾法律知識宣傳 發布:2025-05-14 19:24:03 瀏覽:258
信訪條例作文 發布:2025-05-14 18:46:24 瀏覽:19
長春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4 18:45:35 瀏覽:664
社會與法見涼山 發布:2025-05-14 18:39:32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