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與公司合夥適用法律規定
① 民法問題個人合夥和合夥企業有什麼區別
一、個人合夥
根據《民法通則》第三十條,個人合夥是指自然人之間的合夥,即兩個以上的自然人之間根據合夥協議,各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個人合夥可以起字型大小。
二、合夥企業
根據《合夥企業法》第二條,合夥企業是指依照合夥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各合夥人訂立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對合夥企業 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合夥企業無法人資格,屬於其他組織的范疇。
三、二者主要存在如下區別:
1、個人合夥可以訂立口頭的合夥協議;合夥企業必須書面的合夥協議;
2、起字型大小的自然人組成的個人合夥與自然人組成的合夥企業實質內容區別不大,只是工商登記不同,前者領取的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而合夥企業領取的是合夥企業營業執照;
3、合夥企業可以設立分支機構,分支機構可以使用該合夥企業的字型大小,個體工商戶不可以設立分支機構;
4、個人合夥由全體合夥人承擔連帶責任,而合夥企業存在有限合夥人;
5、訴訟主體資格:個人合夥的訴訟主體資格:(1)民通意見中規定:起字型大小的個人合夥,在民事訴訟中,應當以依法核准登記的字型大小為訴訟當事人。(2)民訴意見中規定:個人合夥的全體合夥人在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夥有依法核准登記的字型大小,應當在法律文書中註明登記的字型大小。合夥企業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6、個人合夥的合夥人沒有先訴抗辯權;合夥企業承擔的是補充性連帶、有先訴抗辯權;意思是指由於訴訟主體的資格的不同,在對外清償債務時,只能先要求以合夥企業的財產進行清償。
7、個人合夥因為領取的是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主要其每月要交納工商管理費,實行定期定額方式納稅和查賬徵收方式;合夥企業每月向稅務局報稅,不需交納工商管理費。兩者都是交納個人所得稅。
8、個人合夥不能依法進行破產,而合夥企業可以依據《企業破產法》進入破產程序。
9、個人合夥以非貨幣資產出資的,沒有規定是否需要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合夥企業法則規定:「以非貨幣資產出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應當依法辦理。」
10、合夥協議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情況下,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清算財產分配的規定不一樣。
② 個人與公司合夥項目合法嗎
法律分析:合法,只要符合民法典的規定,個人與公司合夥的項目就合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取要約、承諾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③ 個人與有限責任公司的合夥
一個有限公司,指一個出資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只有一個,但是責任卻是有限的,責任范圍僅限於出資數額。當然國家出資就另當別論了,為國有企業.
個合夥企業,指的是幾個自然人出共同出資成立的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不是有限責任,而是在各合夥人之間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本法對普通合夥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
合夥協議依法由全體合夥人協商一致、以書面形式訂立。
第十六條
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也可以用勞務出資。
第三十三條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分擔。
《公司法》
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十一條設立公司必須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
有約束力。
《個人獨資企業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第三十一條 個人獨資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投資人應當以其個人的其他財產予以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