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怎樣找律師靠譜
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律師?
1. 當個人或組織面臨合法權益受侵害的風險,且需要法律幫助來保障這些權益時,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 若個人因經濟條件限制,無法承擔法律服務所需費用,例如:
- 農村居民,如屬於社會救濟對象;
- 城鎮居民,其家庭收入未超過當地政府設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並且無其他收入來源。
3. 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必須符合法律援助機構規定的受案范圍。
法律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該條款規定了在刑事訴訟中,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如果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未能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應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二十八條列舉了律師可以提供的法律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擔任法律顧問、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參加訴訟、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等。
❷ 一般情況下如何申請法律援助律師
首先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申請法律援助的申請書以及相關的證件和資料。法律援助機構在接到申請書以後會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在期限以內通知是否准予支持法律援助。如果被駁回法律援助的申請,申請人也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異議。一、一般情況下如何申請法律援助律師
1、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申請書
申請書須以書面形式填寫;如確實難以以書面提出申請,可由法律援助機構的職員或有關的轉介機構的職員以口頭方式提出申請,以作書面記錄。
應當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的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2、審核
法律援助署會在接納申請後15天內覆復核申請。法律援助機構可根據案件或事件的具體情況適當延長審查時間,但最長不得超過10天。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不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決定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同級人民政府應當作出復議決定,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15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和法律援助機構。
《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二、法律援助終止情況有哪些
1、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2、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3、受援人又自行委託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4、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三、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情形包括哪些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比如需要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是請求國家賠償的時候就可以申請法律援助。而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向援助機構提交申請書以及相關的證件資料,如果受援人在接受了法律援助以後又自行委託律師的話,那麼法律援助會終止。
❸ 什麼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 依法要求國家賠償的個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援助。
2. 尋求社會保險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申請人有資格申請法律援助。
3. 那些需要申請撫恤金或救濟金的人可以尋求法律援助的幫助。
4. 請求贍養費、撫養費或扶養費的家庭成員可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5. 主張獲取勞動報酬的工人或職員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6. 那些因見義勇為行為而要求產生民事權益保護的人有權申請法律援助。
以上條款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規定,並考慮了經濟困難因素,確保了法律援助的公平和有效性。同時,各省級、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可對法律援助事項作出額外規定。此外,法律援助機構也提供法律咨詢服務,不僅限於上述情況。在刑事訴訟中,如果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原因未能聘請律師,或在公訴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因經濟困難未能委託訴訟代理人,或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未能委託訴訟代理人,他們也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