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市政府准備購買法律服務

市政府准備購買法律服務

發布時間: 2025-08-04 11:31:42

㈠ 政府購買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政府購買服務,是指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和事業單位承擔,並由政府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向其支付費用。

政府購買的兩種渠道:1、從居民那裡購買勞務。2、從企業或公司購買商品。因此,這種公共支出包括工作人員和武裝人員的薪資支付和購買各種公用物資的開支。但各種轉移支付不能包括在政府購買項目之內,因為它不是政府為了購買目前的商品和勞務而支出的款項。

法律依據:《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辦法》

第二條 公共法律服務是由政府統籌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所必需的法律服務,是公共服務及法律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辦法所稱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是指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法律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備條件的法律服務組織、機構等社會力量承擔,並由政府根據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的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方式。

第四條 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的主體(簡稱購買主體)是各級行政機關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

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納入行政編制管理且經費由財政負擔的群團組織,向社會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務以及自身履職所需法律服務,也可根據實際需要,按照本辦法規定實施購買。

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在提供公共法律服務過程中,確需藉助社會力量的,應在現有財政資金安排內,借鑒購買公共法律服務的方式和機制運作。

㈡ 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有哪些

法律分析:政府購買服務包括政府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以及政府履職所需輔助性服務。排除不屬於職責范圍內的服務事項、政府直接履職的事項、融資行為以及其他法律明確規定的事項,政府均可購買服務,例如:公共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服務、就業指導服務、傳染病防控服務、法律服務、課題研究和社會調查服務、會計審計服務、會議服務等。

法律依據:根據《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以下各項不得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一)不屬於政府職責范圍的服務事項;(二)應當由政府直接履職的事項;(三)政府采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貨物和工程,以及將工程和服務打包的項目;(四)融資行為;(五)購買主體的人員招、聘用,以勞務派遣方式用工,以及設置公益性崗位等事項;(六)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得作為政府購買服務內容的事項。

㈢ 政府購買服務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法律分析:一是積極穩妥,有序實施。從實際出發,准確把握社會公共服務需求,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探索多種有效方式,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服務供給,形成改善公共服務的合力。二是科學安排,講求績效。堅持先有預算、後購買服務,政府購買服務資金應當從既有政府預算中安排,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重點考慮、優先安排與改善民生密切相關、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的領域和項目,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三是公開擇優,以事定費。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費隨事轉,通過公平競爭擇優確定政府購買服務的承接主體,建立優勝劣汰的動態調整機制。四是改革創新,完善機制。堅持與事業單位改革、行業協會商會脫鉤改革、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相銜接,推進政事、政社分開,放寬市場准入,凡是社會能辦好的,都交給社會力量承擔,不斷完善政府購買服務體制機制。

法律依據:《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政府購買服務應當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重點考慮、優先安排與改善民生密切相關,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財政資金績效的項目。

政府購買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的服務內容、水平、流程等標准要素,應當符合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准相關要求。

第十六條 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所需資金應當在相關部門預算中統籌安排,並與中期財政規劃相銜接,未列入預算的項目不得實施。

購買主體在編報年度部門預算時,應當反映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應當符合預算管理有關規定。

第十七條 購買主體應當根據購買內容及市場狀況、相關供應商服務能力和信用狀況等因素,通過公平競爭擇優確定承接主體。

第十八條 購買主體向個人購買服務,應當限於確實適宜實施政府購買服務並且由個人承接的情形,不得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變相用工。

第十九條 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采購環節的執行和監督管理,包括集中采購目錄及標准、采購政策、采購方式和程序、信息公開、質疑投訴、失信懲戒等,按照政府采購法律、行政法規和相關制度執行。

第二十條 購買主體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績效管理,應當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定期對所購服務實施情況開展績效評價,具備條件的項目可以運用第三方評價評估。

財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對部門政府購買服務整體工作開展績效評價,或者對部門實施的資金金額和社會影響大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開展重點績效評價。

第二十一條 購買主體及財政部門應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承接主體選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的重要依據。

熱點內容
百度沈陽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2 10:57:49 瀏覽:996
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2 10:57:43 瀏覽:905
初級經濟法競業限制 發布:2025-08-12 10:55:28 瀏覽:969
2013年司法考試商法真題 發布:2025-08-12 10:50:32 瀏覽:996
經濟法配股 發布:2025-08-12 10:42:07 瀏覽:484
徐州雲龍區司法行政 發布:2025-08-12 10:37:45 瀏覽:652
法學行政法就業方向 發布:2025-08-12 10:35:58 瀏覽:437
鄭州道德 發布:2025-08-12 10:34:34 瀏覽:554
保險合同法律效力變更例子 發布:2025-08-12 10:28:07 瀏覽:117
知乎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12 10:28:07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