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安徽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安徽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發布時間: 2025-08-07 12:39:55

A. 如何圍護農民民生工程的權意

為保障中秋、國慶兩節期間農民工工資支付,有效預防化解勞動糾紛,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屯溪區法律援助中心結合工作實際,積極發揮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職能,多措並舉落實農民工權益保障工作。

一、加強組織保障,明確工作職責。專門成立了由局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和司法所負責人為成員的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領導小組,監督協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開展,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落實做好組織保障工作。

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維權意識。積極開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農民工」民生工程宣傳活動,組織法律援助工作人員、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援助志願者走進企業、工地、鄉村等農民工聚集地開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宣傳,細致講解政策信息,為農民工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與維權意識。

三、加強服務優化,暢通援助渠道。為確保農民工討薪案件及時受理、精準辦理,屯溪區法律援助中心實施「一免三優先」政策,一律免於經濟狀況審查,優先受理、優先指派、優先辦理,讓農民工群體獲得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

四、加強部門聯動,完善協調機制。為減少農民工維權跑動次數,避免在多部門間來回跑動,確保「最多跑一次」工作目標的實現,區法律援助中心積極與人社、信訪、住建、綜治等部門聯系,主動加強部門間聯動。同時,在法院、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值班律師為來訪農民工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對於需要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及時受理並提交到法院中心,由中心為其指派律師。

五、加強全程監督,確保案件質量。對受理的農民工維權案件,全程進行追蹤、回訪,以便及時掌握案件辦理情況,結合旁聽庭審、案件質量評查等手段促進法律援助承辦人員行為規范,有效提高了案件完成質量,確保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今年以來,中心共受理農民工討薪案件11件,為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50餘次,開展農民工系列宣傳活動60餘場 ,積極幫助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7.98 萬元,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B. 銅陵有哪些民生工程

6月5日,一條激動人心的消息從銅陵市民生工程實施大會上傳出:在省政府統一確定的十二項民生工程的基礎上,銅陵市增加了「控制血吸蟲病傳染源」等八項民生工程,民生工程達二十項,涉及資金超過2.7億元。

近年來,銅陵市經濟取得長足發展。如何使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市民?「每年必有一項民生問題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每年新增財力的60%-80%用於解決民生問題。民生工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好事要辦好,要一屆政府接著一屆辦。」銅陵市領導的決心擲地有聲。

構築一張網: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2005年6月,市領導在開門接訪時,遇到一個棘手問題。一位正在讀高三的女孩患尿毒症,要求政府給予救助。因其既不是低保對象,又不能參加醫療保險,不屬於政策救助范圍。市領導只好責成相關部門從其他渠道給予一定救濟。

像患病女孩一樣既不屬於低保對象又不能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到底有多少?這牽動著銅陵市所有領導的心。去年底,該市開展深入調研,發現全市這樣的城鎮非職工居民多達12萬人。很快,《銅陵市城鎮非職工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浮出水面。歡呼聲,從全市12萬多名城鎮非職工居民的心裡發出,因為從今年1月1日起他們開始享受大病醫療保險。

事實上,近年來銅陵市積極探索並著力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努力改善市民生活狀況,多項工作刷新全省乃至全國紀錄。2005年,該市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市,並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大病醫療統籌覆蓋,城鄉困難群眾中患癌症、危重精神病等13類疾病的人員,人均每年可獲得4000—12000元的資助。2005年底前,全市農村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全市所有城鄉低保全覆蓋,城市低保月人均補助106元,農村月人均補差40元,補差金額全省最高。同時,在全省率先對失地農民和農村低保戶實行「農轉非」,納入城市社會保障體系范疇;率先對各種靈活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養老保險實施補貼。

讓全體市民享有基本的社會保障,既是政府應該提供的一種社會公共產品,更是構築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銅陵市根據不同群體、不同情況,從解決群眾最迫切的困難問題著手,真正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成功構築了一張社會「安全網」。

拓寬一條路:努力開辟就業綠色通道

銅陵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工礦城市,隨著部分礦山資源日趨枯竭和國有企業改革全面推進,一批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失業,就業再就業矛盾十分突出。

「就業是民生之本。」市委書記沈素琍在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大會上說:「黨委和政府不抓就業,就是不務正業!」按照「讓有就業能力的人都能就業」的目標,該市提出「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堅持多管齊下,積極開辟就業綠色通道,多渠道拓寬民生之路。

根據產業結構特點,銅陵市把發展紡織服裝、電子元器件、銅工藝品加工這三個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作為增加就業崗位的突破口。從2001年開始,每年由市財政安排200萬元引導資金,用於扶持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全市該類企業現已發展到92家,新增就業崗位10000個,其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近4000人。該市還充分發揮組織起來就業的作用,共建立再就業園區(街)9個,組建各類就業組織119家,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038人。

另一方面,銅陵市積極完善勞動保障服務體系。全市建立12個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56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建成新的市勞動力市場,累計免費職業介紹下崗失業人員21400人次;全方位提供就業免費培訓,累計培訓下崗失業人員25000餘人次;連續三年在全市開展「就業幫扶百日攻堅」專項活動,目前已有1410人通過就業幫扶落實了崗位。

經過不懈努力,銅陵市就業再就業之路越走越寬:三年來累計新增就業再就業3608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862人,新增農村勞務輸出1317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安裝一道閘:積極構建社會救助體系

讓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得到幫助,讓需要關愛的人都能得到關愛。這是關注民生、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追求。幾年來銅陵市積極探索建立城鄉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為緩解困難群眾的生活壓力安裝了一道減壓的閘閥。

「使全市所有城鄉低保家庭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子女只需帶只空書包,就可以進校門上學。」這一夢想已在銅陵市變成現實。為切實解決群眾上學難、上學貴的難題,該市先後制定出台多項規定,實施農村教育救助,此舉比國家政策要求提前了半年。

困難群眾無錢蓋房、買不起房的現象,在各個城市都比較普遍。「安居才能樂業。」2004年銅陵市出台《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試行辦法》,對城市低保戶採取實物配租、租金補貼、租金核減等方式,緩解其住房困難。同時,加大經濟適用房和拆遷安置房的建設力度,新建經濟適用房96萬平方米,使一萬多戶城市中低收入群眾住上新房。

與此同時,該市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開通「148」24小時法律服務熱線,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城鄉貧困家庭無償提供法律服務;堅決清理和取消各種針對農民工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尊重和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十五」期間,累計清償拖欠農民工工資1800萬元,清償率100%。他們還全面落實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實施「危房改造」和「扶殘助居」工程,解決了194戶殘疾人的住房難問題。

C. 安慶討薪法律援助是怎麼樣的

一、安慶討薪法律援助是怎麼樣的? 一是結合全市創建118個民主法治示範村,將法律援助示範聯系點培育工作納入其中,加大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宣傳力度,藉助一村一法律顧問的平台,開展「送法下鄉」工作。 二是建立法律援助與精準脫貧攻堅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實行司法、民政、財政、扶貧辦無縫對接,通過召開季度調度會和聯絡員會議,搭建聯動平台。 三是將全市持有建檔立卡手冊的13.7萬戶貧困家庭涉及的40萬貧困人員全部納入法律援助對象范圍,申請法律援助免於經濟狀況審查,援助事項擴大到12項,重點幫助解決 土地流轉 、 征地補償 、留守兒童、老年人維權、項目開發、 勞動合同 、外出勞務等法律方面問題。 四是開辟農民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 農民工 申請討薪、欠薪法律援助案件,不設任何障礙,一律無條件受理,做到當日申請、當日審批、當日指派。今年以來,全市共辦理建檔立卡貧困戶法律援助案件320件,挽回或避免經濟損失1400餘萬元。 二、農民工討薪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1、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 代理 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2、勞動者經濟是否困難的標准,由當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勞動者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3、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4、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後,應當進行審查;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的,可以要求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申請人未按要求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的,視為撤銷申請;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需要查證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理由。 5、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通知有異議的,可以向確定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異議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申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責令法律援助機構及時對該申請人提供法律援助 6、法律 法規 依據:《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 國家賠償 的; (二)請求給予 社會保險 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 撫恤金 、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 贍養費 、 撫養費 、 扶養 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第十四條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D. 法律援助能提供什麼幫助

北京律師協會律師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楊箏表示,法律援助能提供以下幫助:保障人權,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實現基本權利;促進平等,實施法律資源再分配;實現正義,促進司法活動公正實施;注重效率,低成本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知,法律援助就是典型的「人權工程」,其實質也是「民生工程」,它可以幫助困難群眾及時有效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其合法權益,依法解決就學、就業、就醫、居住、養老等事關公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公民依法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

E. 金寨醫療保險管理中心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6年開始,我國多個省市開始整合城鎮醫療保險和農村醫療保險,將兩者合並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教育網ZKJZxl170國際紙金網()整理《2016年安徽省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提高,醫保報銷比例標准》。歡迎閱讀!部分信息沿用往年政策,最新消息請查閱官網,謝謝!
安徽省農村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1、門診補償:
(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
(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5)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6)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2、住院補償
(1)報銷范圍:
A、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興塔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2)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3、大病補償
(1)鎮風險基金補償: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2)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安徽省農村醫療保險問答
問:我父母現在都住在安徽農村,參加了新型農村醫療保險,請問這種保險報銷金額有沒有封頂,最多能報多少?另外,我現在想給他們再買一份大病醫療保險,請問將來這這個險種報銷時會不會有沖突?
如果在本省內的醫院看病,報銷比例能不能達到50%,另外,醫療票據就一份,如果報了農村醫療保險,還有沒有辦法再去保險公司報大病醫療保險?
答:新農合最高封頂為四萬元每年,報銷比例為除起付線以後鎮級醫院為最高80%依次為縣級60%市級和省級45%,和其它商業保險不沖突。請保留各項資料復印件並讓收你材料的新農合辦公室蓋他們的公章去報銷商業保險。
安徽省農村醫療保險溫馨提示
與2007年制度啟動時相比,2010年發布的新版《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中,甲、乙類葯品已達2422個品種,比上一版《葯品目錄》增加了300多種葯品。同時,醫保基金支付范圍逐步擴大,門診特大病、慢性病規定病種的范圍不斷增加。
另外,我省通過做好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服務,重點解決在城鄉之間流動的安徽省農村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進而實現醫保關系在不同制度與不同地區之間順暢地轉移接續。通過與「長三角」地區開展醫保管理協作與經辦服務的對接,不斷完善異地就醫結算辦法,方便我省參保人員能更好地享受異地醫保待遇。
2016年,合肥市繼續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這項民生工程,並提高了醫保的報銷待遇。為幫助廣大參保居民進一步了解居民醫保政策,掌握如何參保、就診、報銷等相關程序,從而更好地享受政府惠民政策,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公布了居民醫保2016-2016年度待遇及報銷政策。
參保人員待遇
參保人員參保繳費後自本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期間,憑醫保卡、社會保障卡、身份證(18周歲以下參保人員可憑戶口簿,以下簡稱:有效證件),可享受下列待遇:
①住院報銷待遇②特殊病門診待遇③普通門診待遇④生育費用補助待遇⑤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補助待遇
●1.住院報銷待遇
一級醫院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2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90%;
二級醫院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4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80%;
三級醫院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6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70%;
異地(轉院及異地急診)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6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50%。
住院起付標准和基金支付比例詳見下表:
醫療機構普通居民起付標准(門檻費)在校學生少年兒童及18周歲以下居民起付標准基金支付比例(報銷比例)
三級醫院60030070%
二級醫院40020080%
一級醫院20010090%
異地就醫60030050%
1、一個結算年度內,參保居民住院、門診特殊病和普通門診的累計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16萬元。
2、使用乙類葯品和診療項目,需個人先自付一定費用。
●2.特殊病門診待遇
參保人員患有冠心病、高血壓三期、糖尿病、精神病、肝硬化、惡性腫瘤、腎透析、腎移植術後、帕金森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肝豆狀核變性、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癲癇、丙型肝炎、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膀胱腫瘤(灌注治療)、肝移植術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後、康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小兒腦癱等27個病種,經申請確認後,享受每月限額下60%至80%的報銷待遇。
●3.普通門診待遇
參保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發生的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統籌基金支付50%(在其他居民定點醫院發生的普通門診不享受此待遇)。單次就醫費最高報銷限額為40元。一個年度內最高報銷限額為160元,其中:男滿60周歲和女滿55周歲以上的參保居民最高報銷限額為240元。普通門診的報銷不設病種限制,醫療費用直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算。
●4.生育費用補助待遇
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參保居民生育,順產(含助娩產)補助600元、剖宮產補助1200元。
●5.參保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補助待遇
參保居民中持有殘疾證的下肢殘疾人、7周歲以下聽力障礙兒童,在我市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定點機構裝配下肢假肢、配備助聽器給予補助。每5年對持證下肢殘疾人裝配的普通大腿假肢每具補助2000元,小腿假肢每具補助1000元,7周歲以下聽力障礙兒童配備助聽器每隻補助2400元。(咨詢電話:63536433)
報銷辦理須知
●1.本地住院就醫
參保人員應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持有效證件在醫院辦理醫保住院手續,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出院時在醫院直接報銷結算。不在定點醫院就醫或不在醫院辦理醫保住院手續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報銷。
●2.特殊病門診待遇的申請辦理
參保人員填寫《合肥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特殊病種門診申請表》(可在「下載中心」下載),並附近期相關病歷、醫學檢查報告單,報合肥市醫保中心特殊病鑒定辦公室,由合肥市醫保中心組織醫療保險專家進行鑒定,符合條件的發放《門診特殊病治療卡》,憑卡享受特殊病門診待遇。鑒定每三個月組織一次。(申請地址:市金寨路360號,原合肥市勞動保障局三樓,電話:62613036)
●3.異地就醫辦理手續
參保人員所患疾病在本市三級醫院(含專科醫院)難以確診或無治療手段的,可申請轉往異地住院診治。異地轉院須填寫《異地轉院申請表》,經我市三級以上定點醫院簽署意見後,報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備案後,轉入異地治療。
參保人員在異地突發疾病,確需住院醫療的,應當在當地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在入院後3日內向市醫保中心電話備案。(備案電話:63536433)
轉院及異地急診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支付。出院後一個月內,攜帶轉院審批表、住院費用明細清單、發票單據、出院小結和有效證件到市醫保中心報銷結算。(地址:政務環路88號合肥市社會保障服務中心3樓,電話:63536433)
●4.生育費用補助待遇辦理
生育出院後一月內,憑有效證件、准生證、嬰兒出生證明、醫療發票、費用明細清單和出院小結,向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申報。(地址:政務環路88號合肥市社會保障服務中心3樓,電話:63536318)
●5.新生兒先天性疾病報銷辦理
新生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天性疾病,自出生之日起三個月內辦理新生兒參保手續的,從其出生之日開始享受居民醫保待遇。因先天性疾病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憑有效證件、住院發票、費用明細清單和出院小結,於出院後30日內,向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申報。(地址:政務區政務環路88號合肥市社會保障服務中心3樓,電話:63536318)
大病醫療保險待遇
參保人員因病住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其個人承擔在政策范圍內超起付線2萬元以上的部分,可享受大病保險待遇,按照50%-80%比例報銷。具體分段比例為:
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2萬元以上分段報銷比例
0~5萬元(含)50%
5萬元~10萬元(含)60%
10萬元~30萬元(含)70%
30萬元(不含)以上80%
具體報銷網點、地址和電話:
瑤海區:中國人壽合肥市長江東路櫃面,地址:長江東路1005號,電話:64695751;
廬陽區:中國人壽合肥市壽春路櫃面,地址:壽春路90號,電話:62637378;
蜀山區:中國人壽合肥市金寨路櫃面,地址:金寨路384號金融大廈,電話:62646571;
包河區:中國人壽合肥市新都會內櫃面,地址:馬鞍山路1000號新都會22樓,電話:62687364。
全市統一咨詢電話:12333
合肥市醫保中心居民醫保辦公室:6353631863536208

安徽省城鎮居民醫保補助將提高,安徽省今年將投入825.5億元實施33項民生工程,其中新增6項.
今年,安徽省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總投資達825.5億元。根據省政府近日發布的《關於2016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今年安徽省民生工程將新增城市老舊小區整治等6項工程。
其中,安徽省將新增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提升農村基層黨建與服務經費保障、農產品食品安全工程、城市老舊小區整治等6項工程。
今年安徽省將提高6項民生工程實施標准,21項民生工程繼續實施,已完成任務或已常態化運行的6項工程退出民生工程范疇。
《通知》要求,各級各地要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不斷加強民生資金保障管理,加大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精準幫扶。
今年,全社會將通過更多渠道知曉民生工程的實施情況,根據《通知》要求,安徽省將加快民生領域基礎信息大數據、新媒體、互聯網平台統籌應用,推進民生工作公開、公平和公正,提升民生工程組織實施科學化和信息化水平。
另外,還將探索建立長效管養機制,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民生保障服務和產品供給。
民生工程變更項目列表
新增6項民生工程
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實施縣級公路暢通、鄉級公路暢通、老村級道路加寬改造、撤並建制村路面硬化和貧困村內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切實改善農村地區交通條件。
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給予護理補貼,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
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對全省城鄉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體實施法律援助,推動法律援助事業發展。
提升農村基層黨建與服務經費保障。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穩定的經費保障制度,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和服務保障能力。
農產品食品安全工程。在鄉鎮和社區建立農產品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推動解決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
城市老舊小區整治。對城市老舊小區開展老樓危樓加固改造、配套設施和環境整治提升等,有效改善人民群眾居住和生活環境。
提高6項民生工程標准
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補助標准。水稻、玉米、小麥、棉花的保費財政補助標准分別由2016年每畝15.84元、12元、9.72元、16.32元提高到19.49元、13.54元、13.21元、18.91元。
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補助標准。將新農合財政補助標准由2016年每人380元提高到420元。
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補助標准。將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由2016年每人380元提高到420元。
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籌資標准。根據安徽省鞏固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新農合大病保險人均籌資標准由2016年15元提高到30元,城鎮居民大病保險人均籌資標准仍為30元。
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准。根據安徽省深化醫葯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准由2016年每人40元提高到45元。
提高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補助標准。推進城鄉統籌,將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免學雜費、公用經費補助標准由2016年小學每生264元、初中每生375元分別提高到625元、825元(均含取暖費25元)。將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准由2016年每生5000元提高到6000元。

F. 法律援助真的有用嗎

法律主觀:

當然不是。

法律客觀:

一、法律援助是什麼意思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二、法律援助對社會的作用有哪些1、保障人權: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實現基本權利法律援助就是典型的「人權工程」,其實質也是「民生工程」,它可以幫助困難群眾及時有效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其合法權益,依法解決就學、就業、就醫、居住、養老等事關公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從帆睜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公民依法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2、促進平等:實施法律資源再分配法律援助制度就是針對法律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由國家對公共法律資源進行再分配。國家通過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無償或減免的法律服務,盡可能地克服他們在各種法律活動中的劣勢,平等地享受各種法律賦予的權利,理直氣壯地對抗各種侵害,從而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3、實現正義:促進司法活動公正實施國家通過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及時啟動司法程序,嚴格按照法律進行公平公正地評判,嚴格依法調節各類關系,讓違法者承擔相應的責任,讓受害者得到相應的補償,從而促進矛盾糾紛的「終結解決」,維護社會的正義和法律的權威。4、注重效率:低成本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法律援助活動盡管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收益,但是其社會效益是無限量的。法律援助活動的效率問題涉及到物質和精襲轎啟神兩種因素,即不僅要保證法律援助投入的經濟性,而且還要滿足法律援助產出的社會倫理性。法律援助實現效率就是通過法律援助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經濟合理性去尋找最理想的方式,以最少的財力、人力和物力,進一步在最大限度內實現人對正義、自由和平等的願望。三、法律援助對國家的作用有哪些1、法律援助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2、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國得以實現的有力保證。3、法律援助有助於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4、法律援助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5、法律援助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在要求綜上所述,法律援助是一項國家設定來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保障制度。總的來說,法律援助有什麼用,其拍如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對個人來說,法律援助為他們提供了免費的律師辯護,讓他們也有機會能夠用法律為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於社會來說,法律援助體現了對人權的保障和對平等、正義的維護,促進司法公正;對於國家來說,法律援助有助於提高公民法治意識,促進構建和諧社會。

熱點內容
離岸公司有法律行為嗎 發布:2025-08-11 20:26:12 瀏覽:235
60歲以上用工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11 20:20:04 瀏覽:732
法院和郵政合作 發布:2025-08-11 20:18:28 瀏覽:943
公司承諾函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11 20:12:39 瀏覽:29
法院u盤 發布:2025-08-11 20:11:30 瀏覽:623
司法所法制宣傳總結 發布:2025-08-11 19:47:35 瀏覽:511
交不起法院罰金 發布:2025-08-11 19:43:13 瀏覽:124
法律對共同飲酒責任的規定 發布:2025-08-11 19:27:00 瀏覽:223
金融詐騙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11 19:26:58 瀏覽:609
司法服裝 發布:2025-08-11 19:25:24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