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明律師
『壹』 民國時期的「白雲觀火燒老道」是不是真的案件
民國時期的“白雲觀火燒老道”是真實的案件。
案件發生在1946年11月11日,這一天,北京白雲觀的36名道士,趁風高月黑之際,把道觀的主持安世霖和監管白全一潑上煤油活活燒死了。
道士本來是吃齋念佛,普渡眾生行善之人,為何用如此殘忍的手段對待同伴呢?
天子腳下,乾坤朗朗,日月清明,這36名道士難道就不怕道規國法嗎?
古語雲“忍無可忍、無需再忍。”這36名道士也是被逼無奈,最後只好以死相搏,於是釀下了驚天大禍。這也是天長日久,雙方積怨日深所至。
案發前的經過是這樣的。
民國時期的北京白雲觀是天下聞名的一座道觀,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舊址距離西便門有二里地的光景。(如下圖)
砰的一聲,火光爆起,眾道士一起扔木柴。安世霖和白全一被燒的大喊救命,掙扎著想逃走,被圍在四周的道士用木棒打回,最後二人被活活燒死了。
到了天明,眾道士一起前去警局自首。
經過審理,因事出有因,加上安世霖名聲不好,道教人士都支持道士們的舉動,紛紛上書請求法官放過眾道士。
但民國法院最終還是判決36名道士中19人有期徒刑5 年,過了兩年後,因道士無錢行賄,被獄卒折磨死了8個,剩下的11個也都處在死亡邊緣。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人民政府重新審理,最終將餘下的人全部釋放。“白雲觀火燒道士”的案件最終落下了帷幕。
『貳』 票據無因性原則
1、案情簡介1990年11月12日,某回收站作為付款人填寫了一張面額為100萬元、收款人為某鑄造廠的商業承兌匯票,並在承兌人處蓋了公章,匯票到期日為1991年5月13日。次日,回收站、製造廠持該匯票至某信託投資公司貼現。
投資公司扣除貼現利息56472元,943528元匯入將鑄造廠駐某市辦事處賬號。該匯票到期後,回收站無款返還。投資公司在收不回貼現款的情況下,向公安局報案。
公安局立案後,追回89700元,但認為該案雖有詐騙行為,但構不成犯罪。1992年6月4日,投資公司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回收站、鑄造廠歸還債款並賠償損失。
2、法院判決要旨法院審理後認為,回收站與鑄造廠惡意串通,開出空頭商業承兌匯票,利用貼現套取資金,應予以返還。投資公司違反《銀行結算辦法》中關於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只能在收款人的開戶行貼現的規定,造成款項不能收回,也有一定過錯,應承擔部分利息損失。
(2)許明律師擴展閱讀:
相對性
雖然票據法的制定和發展,更多的是出於促進票據流通、方便商品交易、繁榮市場經濟的技術上的考慮。票據法本身亦是一種技術性較強的法律。
固然基於這種考慮,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及地區的票據法將"方便"、"快捷"、"效率"置於比"穩定"、"安全"、"秩序"更高的地位。
所以才規定了票據的無因性原則。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方便"、"快捷"、"效率",忽視對公平和誠實信用的追求,忽視對票據使用所需"穩定"、"安全"、"秩序"的保障,也是不可取的。
正如台灣學者鍾兆民所言:"依票據法的規定,票據固為不要因證券,
若絕對堅持這一原則,亦足以妨害票據的流通性。按票據法之所以規定票據為不要因證券者,原在保護票據的流通性。若今為保障執票人之權利而輕易舍棄發票人或執票人前手權利之保護於不顧,自非本部分法條之本意。"故為追求法律的妥當性和衡平性,
在堅持票據無因性原則的基礎上,兼顧該原則的效力不及之處;在對該原則進行普遍適用的同時,對該原則的例外情形予以嚴格適用,即堅持票據無因性原則具有相對性的原則,才能實現票據法促進票據流通、保護交易安全的雙重立法目的。
『叄』 溫州 許海歐 十幾年前的特大刑事案件
許海鷗,上世紀90年代在蒼南縣乃至整個浙南閩北一帶,是一個令百姓聞之顫抖的名字。當時有個傳聞,孩子哭鬧時,家長只要說一句:再哭就叫許海鷗把你抓走,孩子立馬不敢做聲了。
許海鷗何許人也?溫州多數百姓聽到這個名字,就會想起三個字———黑社會。
近日記者在開往泰順的大巴上問起許海鷗來,泰順司機還是豎起大拇指說:「蒼南的老大啊!」
的確,在上世紀90年代,北到瑞安、南到福鼎都是他的勢力范圍;他的一張名片賣到5000元;他「黑白兩道」都混得很熟,他的「權力」甚至大於縣委書記,一些政府部門擺不平的事情都要他出面解決……1992年成立幫派後,一直坐著溫州第一黑幫的寶座。直到1996年,許海鷗幫派被警方粉碎,1998年,許海鷗被槍斃。
十餘年過去了,記者來到蒼南縣城靈溪鎮,找到許海鷗幫派部分馬仔、了解情況的許海鷗宗族人士,以及當時的辦案警察,詳細了解了這個上世紀末溫州黑幫老大的人生軌跡,以及這個溫州第一幫派的沉浮起落。
許海鷗以力大無窮嶄露頭角
1961年4月23日,許海鷗出生在蒼南縣靈溪鎮上街(當時隸屬平陽縣),在三個兄弟中排行老二,曾用名「許允鷗」,許姓宗族內排行「允」字輩。
「8—15歲讀書,15—30歲無業,30—31歲因賭博被捕在押,31歲免予起訴釋放無業」,這是蒼南縣檢察院批捕書中許海鷗的簡歷。
當年的靈溪鎮很小,主要中心區域集中在現在的上街(老街)一帶。與許海鷗相識的人告訴記者,許海鷗成年後身高180厘米、體重90公斤,十分魁梧,初中畢業後開始在社會上混,做些搬運之類的體力活。由於當時正好興起學武之風,他也隨著大潮學起了盛行一時的南拳。
「說實在的,他的功夫學得並不精,但是由於本身力氣很大,一般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一知情人說。許海鷗曾經在溫州市一次舉重比賽中得過獎,足見其力道非比常人。
許海鷗原來的馬仔就告訴記者,關於他們老大出名,有兩種說法:一是,上世紀80年代初,平蒼兩地分縣,才二十齣頭的許海鷗,在靈溪鎮公園山前舉辦的武術表演上,表演胸口碎大石的功夫,展示了自己驚人的力量,名氣也隨之在小城傳開;二是,真正打出名氣的,還數靈溪金鄉橋頭一戰。一日「江南」四人因為劃龍舟的事情在蒼南城關靈溪鎮金鄉橋頭與「南港」派大打出手,這四人驍勇異常,無人能敵。這時正好許海鷗經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沖了上去,幾下就把對方給收拾了。
蒼南分為南港(閩南話)和江南(溫州話)兩派,兩派經常爭斗。
許海鷗31歲生日那天幫派成立
上世紀90年代初,許海鷗因為聚眾賭博被捕。釋放後的許海鷗隨著當時的商潮先是在靈溪鎮上街插足水果市場,接著又開起了托運部。
1992年4月11日晚上,正值許海鷗生日,平日里一起在上街一帶混的哥們弟兄陳南日、董加語攜許振軍、張姿德、顏維軍、易際渠、付國連、王良駕等20餘人前來祝賀。酒過三巡,眾人聚集在許家的二樓客廳議事。這時陳南日提議,既然這么多兄弟在這里,不如大家聯合起來「做」,利用名氣擴大勢力,並推舉眾人中最有威望的許海鷗為老大。在場人員一致贊成。
許海鷗也就沒有推辭,他緊接著便提議任命陳南日為「軍師」,即「二把手」;董加語為「財務總管」,即「老三」。至此,在許31周歲生日這天,他們的幫派正式成立。
許海鷗幫派「江湖行」
1992年4月至1995年11月間,許海鷗團伙在蒼南靈溪鎮、橋墩鎮、赤溪鎮、馬站鎮、浦亭鄉、龍港鎮和重慶市、福鼎縣等地實施了一系列的「行動」。
福鼎立威
1992年4月的一天,許海鷗的手下劉某、沈某等人在浙閩交界處的分水關賭博,不知怎麼驚動了福鼎縣的流氓「西門×」。這幫人馬強行把劉、沈二人帶到福鼎縣城。打狗還要看主人,許海鷗怎麼容得別人如此放肆,立馬帶上十多個弟兄,攜帶雷管、自來水管等趕到福鼎縣城。可能對方已經聽到風聲,早早把劉、沈給放了,因此雙方並未發生沖突,並且不打不相識。許海鷗的托運部後來還在福鼎開了分部,與此處的「地頭蛇」關系甚密。
一許氏族人告訴記者,曾有一族人在福鼎犯了事,他們請許海鷗出馬,在福鼎擺了一桌酒,事情就搞定了。
霸市
1992年,靈溪鎮城中路的蒼南縣中葯、滋補品市場(即民間所稱的參茸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參茸交易市場,有近百家經營戶。市場的秩序則多由「江湖規矩」來代替管理。
當時蒼南的另一大幫派———靈溪觀堂一帶的「冷凍廠」幫派老大鄭道悻早已經盯上這塊肥肉,並與黃春苗等人在市場221號開了家店,在參茸市場中強買強賣,並抽取經營戶的「交易費」。
如此有利可圖的地方,許海鷗等人怎能拱手相讓?1993年2月,許海鷗及陳南日、董加語等人也在市場184號開店,取名「靈都參茸滋補葯品商行」。許海鷗幕後負責,陳南日任總經理、董加語任會計、陳若煌任出納,蔡福正與林運標長期在店裡具體負責。
一山不容二虎,矛盾終於爆發了。
1993年3月8日,蔡福正一夥與黃春苗一夥在爭購一批東北人參時互不相讓。當即,雙方便開始召集人馬,許海鷗、許允鴿糾集了數百人,准備了大量馬刀、自來水管等凶器。鄭道悻、黃春苗一夥也不甘示弱糾集了眾多人員,雙方共計兩百餘人准備血拚,後因有關部門出面制止調解,一場血戰才沒有開始。
自此,鄭道悻一夥也自認實力不夠,退出了參茸市場。許氏集團便「接管」了參茸市場,定期向經營戶收取每公斤0.3至2元不等的「交易費」。他們自稱為「參茸交易所」,經營戶們則稱他們是「第二稅務所」或「黑店」。
1993年底至1994年,「交易所」的林立彬、江為滿、李書宏等人定期在市場內巡邏,同時也充當打手,協助收取「交易費」。李書宏更是大張旗鼓地開著裝有警燈的三輪摩托車在市場內巡邏、收費、打人。
立幫威殺骨幹
1993年7月,「敢死隊」隊長董明光向集團成員借錢不還,打傳呼不回電,違反了集團紀律,引起了成員不滿。7月20日,許海鷗等將董明光從橋墩鎮約到靈溪鎮,當晚8時許,許海鷗與陳南日、董加語、易際渠、陳若煌等人聚集在城中路與學士路交叉口等候,易際渠、許振軍每人持一把殺豬尖刀。董明光到來時,許振軍和易際渠立即沖上去猛砍董明光胸部、手臂等處,事後逃離現場。
董明光被送往醫院途中死亡,陳南日還指使手下陳祥松等人用水沖洗了現場血跡。
法庭外行凶
1993年10月16日,蒼南縣龍港紙塑供銷經理站起訴「海鷗托運部變賣托運的紙張」一案,在蒼南縣法院經濟庭開庭審理。庭審結束後,董加語等人認為對方當事人和律師的發言有損他們的情面,便指示王良駕、鄭元華等人對他們進行了毆打。
宗族勢力
蒼南的宗族爭斗時有發生。
1994年11月5日,蒼南縣馬站鎮新塘村許姓與林姓發生宗族械鬥,許姓人請求靈溪「許氏同興會基金會」給予支援,許海鷗便帶領葉鵬、許明浦及許氏宗族100餘號人攜帶獵槍、馬刀、自來水管等凶器,分乘十幾輛轎車、麵包車趕往馬站准備械鬥。後被當地派出所及時制止,械鬥未成。
警方秘密部署行動被泄露 出動300警力粉碎許海鷗幫派
許海鷗的勢力太大了!在采訪中,當地警方指出,正是因為少數幹部的庇護,許海鷗集團才能如此囂張。而除此之外蒼南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幫派,爭斗不斷。
1995年開始,政府部門終於開始准備狠狠打擊這些流氓團伙了。1995年12月5日晚7時,在浙江蒼南縣委小會議室,溫州市公安局宣布了當晚統一打擊、圍捕許海鷗團伙成員的實施方案。當時的蒼南縣公安局局長沈強作出全面部署,當時的縣政法委書記陳棉權宣布了行動紀律:「泄密者就地免職並依法論處」。
晚7時50分,與會者開始分頭部署行動方案。這時,與縣公安局兩位副局長同分在一組的、當時的縣公安局紀委書記郭炳忠借故離開會場。會後郭炳忠於當晚8時20分用手機傳呼給當時的縣檢察院反貪局局長張愛寶。張回電話後,郭在電話中告知張當晚溫州特警要抓捕許海鷗。
張愛寶立即通過電話將已被秘密控制在蒼南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許海鷗叫至建興東路,將郭來電內容告訴許海鷗,並要許打電話給蒼南公安局刑偵大隊陳某了解是否屬實。陳告知不會抓捕許海鷗,許即回到了縣公安局刑偵大隊。
郭炳忠、張愛寶兩人向許海鷗泄密的情況很快被公安局掌握(1997年1月,郭炳忠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張愛寶被判有期徒刑八個月)。
由於郭炳忠、張愛寶的泄密及許海鷗離開刑偵隊,致使原定夜裡12時的行動被迫提前,當晚溫州和蒼南警方出動了300名警力,許海鷗落網,許多案犯聽到風聲後逃竄。16名主犯中就有10人逃脫,至今還有包括易際渠在內的一些重要成員未被抓獲。
1997年初,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許海鷗犯罪集團作出一審判決,許海鷗集團以許海鷗為首的43名人犯分別被判處死刑、死緩、有期徒刑。據辦案民警介紹,當時裝運案卷的鐵皮箱就有幾個大箱子,整份判決書有63頁厚。
1997年前後,蒼南幾大黑幫都先後被警方摧毀了。
另外,陳南日,1999年被抓捕歸案,後被判無期徒刑;董加語2004年被抓捕歸案後,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記者 光雨 供圖/朱躍)
『肆』 律政新人王2里扮演家寶的小演員叫什麼名字
家寶--冼迪琦
全一點的演員表:
辛萬軍--馬國明.孫俐俐--官恩娜.卓偉名--陳鍵鋒.鄭彩玉--李詩韻.崔正平--李子雄.錢韶涵--陳秀珠.辛萬金--陳國邦.丁麗娜--陳琪.白薇--馮素波.家寶--冼迪琦.孫伯滔--郭鋒.簡明慧--朱慧敏.鄭錦棠--王青.朱淑好--白茵.畢正義--陳山聰.潘永良--胡楓.張美倩--張美妮.周小燕--李彩寜.董冰冰--朱婉儀.鄭志高--張智軒.葉志開--郭卓樺.洪劍飛--羅貫峰.戴健威--陳堃.月--卓姿.Cathy--周家怡.蓮姐--廖麗麗.Jack--趙永洪.法官--魯振順/朱承彩/陳榮峻.William--楊證樺.Rebacca--伍濼文.慧助手--蘇麗明.Amy--周寶霖.吳楚維--鄺佐輝.蓋錦輝--高俊文.沈德如--沈可欣.范振庭--敖嘉年.檢控官--鄧英敏/戴志偉/王維德/蔡康年.張律師--郭德信.鍾正甫--彭冠中.律師--鍾志光.Ben--黃澤鋒.George--麥嘉倫.法庭書記--楊鴻俊/麥子樂/寜進/盧永匡.鄭志達--李子奇.Michelle--楊卓娜.丁榮炳--歐瑞偉.彭宇琛--甄志強.嘉琳--關伊彤.Stephy--陳自瑤.Zenbi--姚瑩瑩.Monica--日伽.張太--馬小靈.達仔--王樹熹.張生--卓躒.芬姐--曾慧雲.蔣燁--梁健平.蔣泳--吳幸美.泳男友--江梓瑋.蔣正龍--張英才.全--楊瑞麟.Jason--劉天龍.李啟賢--楊英偉.蘇敏詩--陳伶俐.林韋章--張松枝.發--鄭家生.證人--謝珊珊.庭警--何俊軒/陳建文.靚女客人--周靖宜.醜女客人--鍾凱琪.酒吧侍應--冼灝英/戴耀明.Mary--潘冠霖.啤妹--黃淑怡/梁珈詠.旅客--黃鳳瓊/溫裕紅.侍應--黃瑩/傅千盈.空姐--曾瑞珊.Jessica--廖碧兒.證人--莫偉文.蛋糕師傅--江嘉俊.Susie--林佳蓉.恆--游飈.CID--張國洪/湯展維.靚護士--張雪芹.王天保--秦煌.保伙計--魯文傑.俐同學--鍾建文/林影紅.總編輯--魏惠文.職員--何婷恩.副校長--陸詩韻.女教師--黃梓瑋.經紀--趙樂賢.保安--曾梓明.五金店老闆--凌禮文.醫生--馮康寜.新聞報導員--李健.執達吏--趙敏通.秦--李海生.陸--劉桂芳.醫生--裘卓能.泊車仔--杜港.甫助手--何慶輝.商場經理--張漢斌.老闆--曾健明.經理--張俊平/洪資訊/鄭毅邦.部長--梁堯.管理員--陳狄克.屋主--林日升.心理醫生--李鴻傑.詩表妹--何慕琪.歐陽丹--陳霽平.酒店服務員--李思雅/蘇晉霆/許明志.滔司機--羅天池.客人--何基佑.Joey--余天欣.大爛財--黃文標.法醫--鄭俊弘.醫生--陳少邦.律師工會人員--何文進.護士--夏竹欣.張醫生--李子明
『伍』 崔英傑難道不是正當防衛么
去年12月12日,北京小販崔英傑殺死城管隊長李志強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進行了公開審判。我全程關注了這一不同尋常的開庭審判,並將網路上實時傳播的庭審記錄下載到了自己的電腦之中。事後,我還與幾個經常聊天的網友,在網路上就此案的一審開庭情況,私下進行了幾次各抒己見的討論。其中,有兩三位網友得知我一直是在中國基層政法部門從業,遂建議我從法律的角度分析預測一下判決的最終結果。對這種建議,我當即表達了婉言謝絕的意思。這是因為,我深知,在當代中國特殊的國情之下,一些有著廣泛社會影響的刑事案件,遠不是所謂單純的法律問題所能涵蓋,它其實更廣泛地牽涉政治、經濟、社會乃至道德與文化領域的深層問題。所以,這類案件,不是主持庭審的法官,甚至也不是一審法院的審判委員會能夠決定案件的審判結果。自然,更不是我這種進入准退休狀態的人所能預見判決結果的。像我們所談論的崔英傑案,就顯然不單單是一個法律問題。
我一直認為,崔英傑案在某種程度上,比當年孫志剛被殺案,更尖銳、更殘酷、更血腥地觸及乃至引爆了當代中國一系列深層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此案不僅引人深思,發人深省,而且,更令人對中國社會的走向憂慮和疑懼。
2月初,隨著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臨近,《南方周末》上有人再次談論崔英傑案件,曲里拐彎地從法理上推測和期待崔案可能出現的判決結果。受到此文的再次警醒,我便於2月6日夜,利用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寫了一篇約2000餘字的短文,題目叫做《審判崔英傑:凸現當代中國的尷尬、恥辱和絕望》,並於當日深夜和次日上午,把這篇小文分別發到了自己在和訊網站、博客中國網站設立的個人博客之中,同時,還發到了經常去活動的百靈論壇、凱迪論壇、天益論壇、一起說論壇以及不經常去活動的新華網發展論壇。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這篇小文在上述網站的命運卻迥然不同:在和訊網站和博客中國網站,此文短暫地活了2、3天後,被網站編輯處了「極刑」,刪除殆盡①;在凱迪論壇,它被編輯做了鎖貼處理,被判「無期徒刑」,幾乎看不到被解鎖的可能②;在百靈論壇,它在一度引起網友熱議之後,被編輯做了沉底處理,只有我這個作者才可以搜索到③;在天益論壇和一起說論壇,此文受到版主的高度重視,前者將此文作了精華文章處理,後者一直將此文放在論壇中各子版面上作置頂文章處理④。最使我深感驚異和激動的是,新華網的發展論壇深水區版面的編輯,居然將此文的標題做了紅色醒目處理,並在將近一周時間里,一直將此文放在論壇的首頁開放跟帖評論,其點擊數早已過了6000,跟帖數則過了230⑤。
這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使我對崔英傑案的最後結果陷入迷思的泥沼而難以自拔,於是,我便把我這篇小文的命運在某種程度上和崔英傑的命運掛起了鉤來。
我的社會閱歷和政壇經歷告訴我,對那些處我文章「極刑」的人,我敢肯定,他們都是些想要崔英傑性命的人。
這些人顯然不同意我在文章中所說的這段話:「崔英傑,他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其實就是當代中國底層百姓的一個縮影。他把當代中國的尷尬、恥辱和絕望全部集中在了自己身上。審判崔英傑,從文化的意義上、歷史的意義上,已經不是在審判一個人,而是在審判一個民族的道義和良心。」自然,他們也不會贊同我的這個觀點:「崔英傑揮刀奪人性命是犯罪行為,可是,把崔英傑逼到犯罪深淵的『城市管理制度』,其罪孽更加深重!誰來審判這個罪孽的制度呢?」如果由這些人來主導崔英傑案的審判,崔必死無疑。
那些對我的觀點高度認同的人,從跟帖情況來看,占絕大多數,這些人都是些對崔英傑深表同情的人。
從這些人的留言中,我想,只要不是鐵石心腸的人,看了都會萌發惻隱之心、同情之心,都會希望中國的法律和法院在陽光下運作的結果,是給崔英傑留一條改過自新的活路。哪怕是判他一個死緩,也算是一種說得過去的仁慈。
綜上所述,我的看法是,新華網對我這篇小文的態度,使我真正看到了崔英傑有一條活路可走的希望。
眾所周知,新華網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就憑我這種與某些地方性主流媒體截然不同的聲音,可以在這個黨和政府最重要的喉舌里發出來,並被他們的編輯所重視,這本身就是個積極的信號。因為,據知情人告訴我,像和訊網站和博客中國網站這樣的大型網站,他們的編輯不可能不知道,胡亂刪除我這種合法言論的行為,其實是極端可恥的行為,如果不是迫於不可抗拒的壓力,他們的編輯人員是不會去干這種「臟活」的。我想,就憑新華網上能繼續讀到我的這篇文章,他們的編輯人員如有一點點羞恥感,也會感到無以言表的恥辱或屈辱。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看好崔英傑案的最終審判結果:崔英傑獲得極刑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有人非要我說出根據,我只能告訴他我的想像和猜測:我認為,中國的廟堂中,那些有良知的人會讓崔英傑和准備步崔英傑後塵的李英傑、王英傑、陳英傑們都有條活路可走。
~~~~~~~~~~~~~~~~~~~~~~~~~~~~~~~~~~~~~~~~~~~~~~~~~~~~~~~~~~~~~~~~~~~~`
崔英傑的辯護律師之一的李勁松律師,崔英傑已經明確表示服從判決,不再上訴。因此,一審判處死緩的崔英傑的最終判決結果就是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判決書原文如下: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 (2006)一中刑初字第3500號
公訴機關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
被告人崔英傑,男,23歲(1983年7月15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初中文化,名櫃餐飲娛樂(北京)有限公司員工,暫住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51號樓南側出租房(戶籍所在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各老村160號)。因涉嫌犯故意殺人罪於2006年8月12日被羈押,同年9月19日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看守所。
辯護人夏霖,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李勁松,北京市憶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張雷,男,21歲(198,6年1月6日出生),漢族,出生地吉林省公主嶺市,初中文化,金渤瀚國際商務會館員工,暫住北京市海淀區閔庄路3號(戶籍所在地:吉林省公主嶺市楊大城子鎮楊大城子村1組)。因涉嫌犯包庇罪於2006年8月12日被羈押,同年9月19日因涉嫌犯窩藏罪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看守所。
辯護人趙文閣,北京市君泰博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牛許明,男,20歲(1986年12月7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河北省定州市,初中文化,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恆昌技術有限公司職員,住河北省定州市開元鎮繩油村348號。因涉嫌犯包庇罪於2006年8月31日被羈押,同年10月1日因涉嫌犯窩藏罪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看守所。
辯護人王洪普,北京市國韜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段玉利,男,24歲(1982年4月14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河北省阜平縣,高中文化,北京雨辰視美科技有限公司職員,住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平陽鎮王快村。因涉嫌犯包庇罪於2006年9月1日被羈押,同年9月30日被取保候審。
被告人張健華,男,20歲(1986年4月12日出生),漢族,出生地吉林省公主嶺市,初中文化,金渤瀚國際商務會館員工,暫住北京市海淀區閔庄路3號(戶籍所在地:吉林省公土嶺市楊大城子鎮楊大城子村1屯)。因涉嫌犯包庇罪於2006年8月12日被羈押,同年9月18日被取保候審。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京檢一分刑訴字[2006]第243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崔英傑犯故意殺人罪、被告人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犯窩藏罪一案,於2006年12月1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派檢察員徐煥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崔英傑及其辯護人夏霖、李勁松,被告人張雷及其辯護人趙文閣,被告人牛許明及其辯護人王洪普,被告人張健華、段玉利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被告人崔英傑於2006年8月11日1 7時許,在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貿大廈西北角路邊,因無照經營被海淀區城管大隊查處時,即持刀威脅,阻礙城管人員的正常執法活動,並持刀猛刺海淀城管隊副分隊長李志強頸部,傷及李右側頭臂靜脈及右肺上葉,致李急性失血性休剋死亡。
被告人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明知崔英傑扎傷城管人員的犯罪事實,張雷、張健華仍為崔英傑聯系在天津的賈X X幫助崔安排住處,牛許明、段玉利分別向崔英傑提供人民幣500元幫助崔英傑逃匿。被告人崔英傑、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作案後分別被查獲歸案。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向本院移送了指控被告人崔英傑、張雷、牛許明、張健車、段玉利犯罪的證人證言、現場勘查筆錄、刑事科學技術鑒定結論、抓獲經過及幾被告人供述等證據,認為被告人崔英傑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已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告人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的規定,均已構成窩藏罪,提請本院依法懲處。
被告人崔英傑在法庭審理中辯稱,他不知對方是城管工作人員,也沒有殺死李志強的主觀故意,其行為不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告人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對公訴機關的指控均未提出異議。
崔英傑的辯護人提出的辯護意見是:崔英傑不具有殺人的主觀故意,不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辯護人還申請對屍體進行重新檢驗鑒定。
張雷的辯護人提出的辯護意見是:張雷不知崔英傑實施的犯罪行為的嚴重程度,且犯罪情節輕微,請求對張雷免除刑事處罰。
牛許明的辯護人提出的辯護意見是:牛許明認罪態度好,又系初犯,請求對其從輕處罰。
經審理查明:
被告人崔英傑於2006年8月11日17時許,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一號橋東南側路邊無照擺攤經營烤腸食品時,被北京市海淀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的執法人員查處,崔英傑對此不滿,以持刀威脅的手段抗拒執法,當執法人員將崔英傑經營烤腸用的三輪車扣押並裝上執法車時,崔英傑進行阻攔,後持刀猛刺該城市管理監察大隊海淀分隊的現場指揮人員李志強 (男,歿年36歲)頸部一刀,致刀柄折斷,後逃離現場。李志強因被傷及右側頭臂靜脈及右肺上葉,致急性失血性休剋死亡。
被告人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明知崔英傑實施了犯罪行為,張雷、張健華仍為崔英傑聯系藏匿地點,牛許明、段玉利分別向崔英傑提供人民幣500元幫助崔英傑逃匿。
2006年8月12日3時許,公安機關向被告人張雷了解崔英傑的情況時,張雷交代了其窩藏崔英傑的犯罪事實,並揭發了其他同案人。後被告人段玉利於2006年9月1日向公安機關投案;被告人崔英傑、牛許明、張健華分別被查獲歸案。
上述事實,有下列經庭審舉證、質證的證據在案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1、證人崔公海(北京市海淀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隊員)的證言證明:2006年8月11日下午,他們在中關村地區清理無照商販,當行至中關村科貿大廈西北角時,見李志強追趕一名男子,這名男子在追逐一輛城管執法車,他也跟著追這人,後該男子停下轉身快步向他倆走來,當走到他倆身後時,李志強對別的同事說了句話,剛轉過身,追車的男子撲過來,右手反握匕首,由上向下扎了李志強脖子一刀,就跑了。
公安機關出具的《辨認筆錄》證明:經證人崔公海對12張不同男性照片辨認後,指出2號照片上的人(崔英傑)是手持匕首殺害李志強的人。
2、證人狄玉美(北京市海淀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工作人員)的證言證明:2006年8月11日下午,城管大隊在中關村地區清理無照經營商販,當車行至科貿電子城西北角,見有一男一女在路邊經營烤腸,副隊長李志強帶領城管執法員將攤販的三輪車按住,那名男商販右手始終握著一把匕首,抗拒執法,與隊員推搡,不讓隊員沒收攤位,後幾名隊員將商販的三輪車抬上她所駕車的車斗內,那名女商販又哭又鬧抓住三輪車的前,輪不鬆手,幾名執法隊員把女商販拽離執法車,李志強站在她所駕車的右側讓她快開走,李剛轉回身,那名男商販跳過護欄手持匕首迎面刺扎李志強左側頸部一刀,還把手一橫,刀刃折斷,男商販將匕首把扔在地上轉身跑進胡同。
公安機關出具的《辨認筆錄》證明:經證人狄玉美對12張不同男性照片辨認後,指出10號照片上的人(崔英傑)是手持匕首殺害李志強的人。
3、證人蘆富才(北京市海淀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協管員)的證言證明:2006年8月11日下午,他們治理中關村地區的無照游商,大約17時許,李隊長帶領他們 5個協管員巡邏至科貿電子商城北側的胡同時,見一名男子手持水果刀護著三輪車,李隊長讓這名男子將刀放下,這男子不讓扣車,李隊長拽住三輪車,那男子沒搶下車,就往一個大院里跑了,李隊長讓他們將三輪車裝上汽車,沒一會兒,那名持刀男子又回來了,見三輪車已被拉走,就向李隊長走去,持刀刺扎李的脖子後逃跑。
4、證人張建國的證言證明:2006年8月11日16時許,他們與城管隊執法時,當車行至中關村大街科貿電子商城北側,發現有兩個賣哈密瓜的新疆無照商販,胡同口還有一個賣烤腸的男商販,他們將一個新疆人的車沒收,後沒走多遠,聽後面特亂,回頭見李志強隊長站在路邊,全身是血,脖子前面還在不停的噴血。
公安機關出具的《辨認筆錄》證明:經證人張建國對12張不同男性照片辨認後,指出1號照片上的人(崔英傑)是案發前在案發地賣烤腸的商販。
5、證人趙喬然的證言證明:她父親的朋友說崔英傑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貿大廈做保安員,平時擺攤賣烤腸,想找人幫忙,她也想來京打工,便於2006年8月10日下午到京。次日下午,她和崔英傑在崔的住處製作香腸,16時許,二人來到中關村科貿大廈附近擺攤賣烤香腸,後城管工作人員要沒收他們的三輪車和香腸,崔英傑拿出刀威脅城管人員,不讓扣車,城管人員將三輪車裝上一輛貨車,她在旁邊哀求,拉著車不讓運走,後她見崔英傑跑了,她站了會兒,也離開了現場。
6、證人賈奉祥的證言證明:2006年8月11日20時許,一個叫張雷的朋友給他打電話,稱有個姓崔的朋友來找他,問他在天津的住址,還讓他去接姓崔的。當日22時許,姓崔的給他打電話,約好見面地點後,他將崔帶回單位的宿舍休息。次日一早,警察到宿舍將姓崔的抓走了。
7、證人范保山的證言證明:2006年8月11日1 7時許,他在科貿中心上班時聽朋友說崔英傑將城管扎傷了。後他在一層遇見段玉利,就對段說:小崔出事了,好像是把城管隊員扎傷了。
8、證人方文起的證言證明:大約在2006年8月11日左右17時許,段玉利向他藉手機,直到第二天早上,段才將手機還他,他的手機是西門子S65型。
9、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偵查支隊出具的《現場勘驗檢查筆錄》及現場照片證明:現場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一號橋東南側主路右側車道。中心現場位於中關村一號橋東南側由南向北主路路口停車標識線向南30米處右側車道內。中心現場地面有長1.7米血跡(已提取),血跡附近地面上有一把紅色塑料刀柄(已提取)。在海龍大廈地下一層海淀城管大隊海淀分隊辦公室內停放一輛三輪車(系被告人所用),車斗內裝有火爐、鐵鍋等物,物品下發現紅色塑料刀鞘一個(已提取)。在海淀醫院急診室,從海淀城管大隊海淀分隊尹肇江處提取刀刃一把,刀刃長10.5厘米、寬2.3厘米(據介紹刀刃是搶救李志強時從其頸部取出)。
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貿電子城8層名櫃娛樂城保衛部監控室過道第79號更衣櫃內提取到上衣一件(已送檢)。
10、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出具的京公法病理字(2006)第676號《屍體檢驗鑒定書》鑒定結論證明:李志強頸前喉結左側可見斜行條狀創口1處,創道方向沿皮下淺肌層斜向右下,造成右側頭臂靜脈破裂,進入右胸腔,止於右肺上葉,創道長為10厘米,李志強系被他人用銳器(片刀類)刺傷頸部,傷及右側頭臂靜脈及右肺上葉,致急性失血性休剋死亡。
11、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出具的京公法物證字(2006)第2747號《生物物證鑒定書》鑒定結論證明:極強力支持送檢現場血跡2處、刀刃上血跡、上衣(名櫃娛樂城保衛部監控室過道第79號更衣櫃構)上的血跡為李志強所留。
12、執法工作現場錄像證明:在查處崔英傑無照經營活動時,崔英傑先是持刀阻撓城管人員查處,又在執法車離開現場時,沖向執法車的情況。
13、當庭出示的公安機關出具的三輪車、刀刃、刀柄、刀鞘照片,經被告人崔英傑辨認後確認是其使用的物品及凶器。
14、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偵查支隊出具的《接受刑事案件登記表》證明:2006年—8月11日17時10分,報案人崔公海報稱其與同事李志強等人在海淀區中關村科貿大廈西北角路邊執行公務時,一名男子持刀將李志強頸部扎傷,李因搶救無效死亡。
15、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偵查支隊出具的《到案經過》、《工作說明》證明:經調查確定崔英傑有重大犯罪嫌疑,後於2006年8月12日3時許在北京市海淀區金渤瀚國際商務會館將崔的朋友張雷傳喚,張雷交待崔英傑找其稱自己將城管砍傷,要借錢躲藏,後崔英傑攜帶牛許明和段玉利提供的錢財,去了張雷、張健華為其安排的藏匿地。當日4時許,公安人員在北京市海淀區僉渤瀚國際商務會館將被告人張健華抓獲;5時30分許,在天津市塘沽開發區萬連別墅72棟5樓將被告人崔英傑抓獲。2006年8月31日16時許,公安人員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恆昌科技有限公司內將被告人牛許明抓獲。同年 9月1日9時許,段玉利主動與公安機關聯系投案,公安人員即到北京市海淀區科貿大廈內將被告人段玉利帶回審查。
16、公安機關出具的《戶籍證明》證明:被告人崔英傑、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及被害人李志強的姓名、出生日期、住址等情況。
17、被告人崔英傑在偵查期間供述:2006年8月,11日16時許,他剛將攤位支好,城管人員來執法,要沒收他的三輪車,他不讓扣車,並拿刀威脅,後城管人員將他的三輪車裝上執法車,他想將三輪車搶回,但執法車已開走,他未追上,很氣憤,想教訓教訓城管隊員,便持刀將最前面的城管隊員扎傷。
18、被告人崔英傑、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供述窩藏的犯罪事實與上述證據相符,並可相互印證。
對於崔英傑的辯護人提出對公安機關出具的《屍體檢驗鑒定書》進行重新鑒定的申請,經查:辯護人申請重新鑒定的理由不足,故對辯護人提出的申請本院不予支持。
對於被告人崔英傑所提他不知對方是城管工作人員的辯解,經查:視聽資料及證人狄玉美的證言均證實,現場有穿制服的城管人員在執法;案發時與崔英傑一起無照經營烤腸的證人趙喬然亦證實:「城管人員要沒收他們的三輪車」,且同案人張雷、牛許明在偵查期間的供述均證實,崔英傑曾對其講:「將城管扎了」,故崔英傑的當庭辯解與在案證據不符。崔英傑所提其沒有殺死李志強的主觀故意,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辯解及崔莢傑的辯護人提出的崔英傑不具有殺人的主觀故意,不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的辯護意見,經查:崔英傑明知持刀刺扎他人要害部位會導致他人死亡的後果,仍不計後果持刀猛刺被害人頸部,並逃離現場,故崔英傑對其持刀刺扎他人頸部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後果採取放任的態度,其行為符合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崔英傑的辯解及辯護人提出的辯護意見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納。
對於張雷的辯護人提出的張雷不知崔英傑實施的犯罪行為的嚴重程度,請求對張雷免除刑事處罰的辯護意見,經查屬實,本院酌予採納。對於牛許明的辯護人提出的牛許明認罪態度好,又系初犯,請求對其從輕處罰的辯護意見,本院酌予採納。
本院認為,被告人崔英傑以暴力方法阻礙城市管理監察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並持刀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致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犯罪性質惡劣,後果特別嚴重,應依法懲處。考慮崔英傑犯罪的具體情節及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對崔英傑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被告人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明知崔英傑是犯罪的人,還分別為其提供隱藏處所、錢財,幫助崔英傑逃匿,其行為均已構成窩藏罪,依法均應懲處。鑒於張雷、段玉利有投案的情節,並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系自首;且張雷到案後,能揭發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故依法對張雷免除處罰,對段玉利予以從輕處罰;鑒於張健華所犯罪行情節輕微,依法予以免除處罰。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被告人崔英傑犯故意殺人罪、被告人張雷、牛許明、張健華、段玉利犯窩藏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指控罪名成立。根據被告人崔英傑、張雷、牛許明、段玉利、張健華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三百一十條第一款、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三款、第三十七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四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條、第六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崔英傑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從高級人民法院核准之日起計算。)
二、被告人牛許明犯窩藏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三、被告人段玉利犯窩藏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四、被告人張雷犯窩藏罪,免予刑事處罰。
五、被告人張健華犯窩藏罪,免予刑事處罰。
六、隨案移送的鞋一雙、褲子一條、上衣一件、刀把一個、刀鞘一個、刀頭一個、小勺一個、三輪車一輛、小火爐一個予以沒收。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六份。
審判長 劉俊燕
代理審判員 鄭文偉
代理審判員 黃肖娟
二00七年四月十日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章)
書記員 顧昕
書記員 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