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張濤律師
① 刑事案件律師作用不大
對於請律師,尤其是刑事案件,也是宜早不宜遲,律師介入越早,對當事人越有利。試想一下:一個刑事案件,申訴時才委託律師介入,這時候律師再技藝高超,神通廣大,恐怕也只有對當事人進行人道主義關懷的份了。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而且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
那麼犯罪嫌疑人委託辯護人有什麼作用呢?《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對辯護人在偵查階段的職責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即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與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包括向偵查機關了解涉嫌的罪名和案件的有關情況,會見犯罪嫌疑人,為其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等。
② 事業單位能否成為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主體
需要看事業單位的性質,如果是法律授權的單位或者行政機關委託的單位,就可以成為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主體。
《行政復議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法。
實際上,行政復議是一種在行政體系內解決民與官行政執法糾紛問題的手段。而且根據《行政復議法》對於復議機關的認定,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上級機關即其復議機關」的結論。但是對於派出機構,卻不完全適用上訴規則。
根據《行政復議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對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或者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設立該鄉的政府部門是縣公安局,而「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即是指縣公安局所在人民政府,此時為縣政府。
(2)北京張濤律師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第1款規定:
行政機關組建並賦予行政管理職能但不具有獨立承擔法律責任能力的機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組建該機構的行政機關為被告」而派出所的許可權是:500元以下罰款及警告。
而行政處罰不屬於派出所的許可權,故這時只能以「縣公安局」為被告。
相應依據如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第2款規定: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或者派出機構在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
③ 「詐騙案」請律師有用嗎
應向公安機關報案,請律師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