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鄉鎮法律服務隊伍建設
『壹』 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設立公職律師的意義是什麼
為推進依法治國、創新社會管理,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群眾性組織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成為關鍵。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增強廣大律師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是黨中央近期作出的重點工作部署。此舉措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途徑,對全面實現社會依法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具體而言,各級政府機關和國企應率先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以確保決策過程中的法律依據和風險評估。同時,逐步建立購買法律服務的費用支付機制,為法律顧問提供穩定的工作環境和合理的經濟回報。此外,加強職業保障機制建設,確保法律顧問的職業發展和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有助於吸引更多優秀的法律人才投身於法律服務行業。
公職律師是政府機關中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專業人員,他們不僅能夠為政府決策提供法律支持,還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為人民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促進依法行政和法治社會建設。公職律師制度的建立,有助於提高政府機關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服務水平,推動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
公司律師則專注於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幫助企業規避法律風險,確保商業活動的合法性。通過建立公司律師制度,企業可以獲取專業的法律建議和指導,促進企業合規經營,維護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推動經濟健康發展。
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實現社會依法治理的有效途徑。通過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加強職業保障機制建設、逐步建立購買法律服務的費用支付機制等措施,可以進一步提升法律服務水平,促進社會法治化進程,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
『貳』 鄉鎮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工作思考
鄉鎮司法所承擔著推動民主法治建設、維護社會公正的重要職責。在基層法治建設、糾紛預防和解決、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規范化建設的推進使得鄉鎮司法所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規范化建設過程中仍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以下進行分析:
一、司法所建設現狀
1. 地理位置和人口情況
位於縣東南部的鄉鎮,包括6個村,50個村民小組,共1909戶家庭,6317名居民。
2. 工作人員情況
司法所共有3名工作人員,其中1名為專職司法助理員,另外2名為兼職人員。平均年齡46歲,擁有本科學歷1人,大專學歷1人,高中學歷1人。
3. 基礎設施和辦公條件
司法所已完成建設任務,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重視,辦公條件得到改善,必要的設備和硬體設施已經配備。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 管理體制的局限
司法所受到司法局和鄉鎮政府雙重管理,但在實際操作中,常被視為鄉鎮政府的一個內設機構,影響了司法行政業務的深入進行。
2. 人員編制不足
按照要求,每個司法所應配備3名以上工作人員,但實際上,兼職的2人很少參與工作,導致「1人司法所」難以正常運作。
3. 隊伍專業化程度不夠
基層司法行政隊伍存在人手不足、流動性大、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削弱了部門在法律方面的優勢。
4. 基層司法助理員素質待提升
基層司法助理員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改造,以滿足未來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需求。
三、建議和對策
1. 加強溝通協調
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對司法所的重視和支持,確保專人專用,加強司法所自身職能。
2. 加強人員編制建設
根據要求增加司法所人員編制,通過考試、調動等方式建立人員流動機制。
3. 提高專業化程度
加強業務培訓,吸納有經驗的事業編制人員,增加具有法律背景的年輕人員,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4. 強化隊伍建設
舉辦業務培訓班,提升司法所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業務水平,改進工作作風,提高綜合素質。
『叄』 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鼓勵鄉鎮人民政
《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鼓勵鄉鎮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員會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人民調解工作,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鄉村振興促進法》第四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鼓勵鄉鎮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員會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人民調解工作,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第四十九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健全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農村警務工作,推動平安鄉村建設;健全農村公共安全體系,強化農村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應急廣播、食品、葯品、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責任。
『肆』 司法局的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計劃
一、基層司法所工作
1、繼續做好司法所國債項目建設工作。力爭在20xx年6月底全面完成司法所的國債項目建設任務。
2、抓好以業務工作、所務管理為重點的規范化建設,逐步改善司法所辦公設施裝備,提升司法所整體運作水平。
3、進一步加強司法所的管理和司法行政隊伍與業務建設。爭取各
級領導的重視,配齊基層司法所專職人員。
二、人民調解工作
1、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在依託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鄉(鎮、街道)、村(居、社區)調解組織,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的作用。
2、規范我市基層統計報表和基層信息上報工作。
3、加強培訓,提高人民調解員素質。
三、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
1、切實做好我市刑釋解教人員的銜接工作。
2、逐步加強安置幫教工作信息化建設。要求司法所人員學會使用安置幫教信息管理軟體,加快我市安置幫教工作信息化的建設。
3、抓好教育轉化,落實幫教措施。一是監所幫教與社會幫教相結合,為服刑在教人員回歸社會的安置幫教工作做好前期准備。二是要注重組織幫教與家庭幫教相結合,及時掌握刑釋解教人員的思想動態,動員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轉化工作,並及時簽訂責任狀,制訂幫教計劃,落實幫教措施。三是典型教育與警示教育相結合。
4、加強安置幫教基地建設。各安幫站要積極與企業交流,加大宣傳力度,力爭有條件的鎮(街道辦)都要創辦一個以上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基地,逐步解決本轄區內刑釋解教人員的.過渡就業。
四、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1、進一步規范基層法律服務管理。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2、加強基層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強化對基層法律服務隊伍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規范執業行為,嚴肅執業紀律,堅決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3、加強培訓,提高素質。進一步增強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增強職業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4、充分發揮服務作用,積極拓展基層法律服務領域。積極為黨委、政府依法行政當好參謀助手,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充分發揮基層法律服務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積極在農村拓展新的法律服務領域。
『伍』 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主要包括什麼
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主要包括:
為全民提供法律知識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動;
為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開展公益性法律顧問、法律咨詢、辯護、代理、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
預防和化解民間糾紛的人民調解活動等。
推動應用工作。無論是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還是企業,在作出判斷、決策時,判斷和決策的合法性問題應是最為關鍵的考量因素。而作為有著深厚法律知識背景的律師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通過設立公職律師,企業通過設立公司律師,讓律師融入到政府和公司的管理行為之中,對政府和公司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後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依法辦事,防範法律風險。在實際工作或業務活動中,不能把聘用律師當作裝點門面,把律師當擺設,不能對他們顧而不問,對他們的意見聽而不聞,而應充分發揮律師作用,尊重律師的意見建議,並切實加以應用,確保各項決策和重大活動的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