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河南劉曉律師

河南劉曉律師

發布時間: 2025-08-14 11:44:11

1. 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名單

中國國際法學會的理事會成員由其所在單位推薦,以下為理事會的部分成員名單:


丁麗柏,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教研室


萬鄂湘,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


王玫黎,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教研室


劉仁山,中南政法學院國際經濟法


朱崇實,廈門大學法學院


余勁松,武漢大學法學院


李仁真,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系


楊澤偉,中南政法學院國際經濟法系


肖永平,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


鄒立剛,中南政法學院


陳治東,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系


周洪鈞,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系


徐崇利,廈門大學法律系


謝石松,中山大學法律系


慕亞平,中山大學法律系


王可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陶正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楊力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李旺,清華大學法學院


叢文勝,軍事科學院軍制部


趙少群,貴州大學法律系


柯良棟,公安部法制局


劉錦,海南大學


韋經建,吉林大學法學院


車丕照,清華大學法學院


呂岩峰,吉林大學法學院


劉世元,吉林大學法學院


洪莉萍,上海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上海大學法學院)


浦偉良,上海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秦曉程,外交學院


葉興平,深圳大學法學院


高智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律系


邵沙平,武漢大學法學院


賈午光,司法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


何敏,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涉外涉港澳台處


劉偉民,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


王雪江,中國民航總局安全技術中心


夏興華,民航總局體改法規辦公室


李培傳,國務院法制辦


李建,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政法勞動社會保障法制司


吳浩,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財政金融法制司


回滬明,最高人民法


李健,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庭


邵文虹,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賀慶,國家法官學院


顧經儀,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王 慧,北京大學法學院


龔刃韌,北京大學法學院


余敏友,武漢大學法學院


白桂梅,北京大學法學院


邵景春,北京大學法學院


黃亞英,西北政法學院國際法系


王浩,西北政法學院法學四系


劉曉蜜,河北大學法律系


王叔良,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室


王生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陳波,中國貿促會法律部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高宗澤,中華全國律師協會


馮秀梅,同上


朱洪超,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


劉大力,上海市通力律師事務所


戰寧,北京時代律師事務所


肖微,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


謝思敏,信利律師事務所


韓小京,北京通商律師事務所


葉蓁,外交部領事司


張軍,外交部國際司


高燕平,駐美使館


黃惠康,外交部條法司


胡志強,外交部條法司


王宗來,外交部條法司


王曉渡,外交部條法司


尹玉標,外交部條法司前司長


王淑芬,外交部條法司


蘇偉,駐聯合國代表團


馬亞歐,外交部條法司


徐宏,外交部條法司


段潔龍,外交部條法司


劉大群,外交部條法司


高風,外交部條法司


李燕端,外交部條法司


王海英,煙台大學法律系


吳雙全,蘭州大學法律系


黃瑞,江西南昌大學政法學院


陳立虎,蘇州大學法學院


劉健,湘潭大學法學院


徐天錫,上海市法學會


馬曉玲,安徽大學法學院


王在邦,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政治研究室


張靈強,山東青島大學文學院法律系


張恆山,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


沈秋潮,中央軍委法制局


趙建文,鄭州大學法學院


宋永新,浙江大學法學院


陳寒楓,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辦公室


周衛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辦公室條法處


吳慧,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系


周建海,中國政法大學


劉廷吉,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


佟連發,遼寧大學法學院


張文彬,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董安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牛文軍,內蒙古大學法學院


劉金科,東北財經大學法律系國際經濟法教研室


劉滿達,寧波大學法學院


周曉燕,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條約法律司


萬國華,南開大學國際經濟法研究所


程寶庫,南開大學法政學院


江國青,外交學院


劉慧珊,外交學院


盧松,外交學院


許軍珂,外交學院


許建中,外交學院


任超英,中國民航總局航空安全中心


吳高盛,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


梁淑英,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教研室


黃丹涵,中國建設銀行法律部


許衛凌,中國司法雜志社


張慶珍,山西大學法學院


湯樹梅,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江偉鈺,南京審計學院


周健,外交部


趙永琛,公安大學科研處


(1)河南劉曉律師擴展閱讀

中國國際法學會,是在國家民政部登記的全國性學術團體,1980年成立,由外交部主管。學會現擁有注冊會員800餘名,分別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國際法教學科研機構、國家機關及其他實際工作部門,包括了全國國際法領域最優秀的學者專家。中國國際法學會是中國國際法學術交流的中心和連接中外國際法學界的紐帶。它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對促進國際法在中國的研究、實踐、傳播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和影響。

2. 動物屬於民法上的物嗎為什麼

屬於民法上的物。《民法總則》第115條規定: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專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屬照其規定。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於人身之外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能為人所實際控制的有體物,一般動物應當屬於民法上的物。

民法物格制度將民法上的物分為三個物格:第一格是倫理物格,具有生命倫理價值的物的民法物格。第二格是特殊物格,具有特殊法律屬性並應建立特殊法律制度的物,但不包括倫理物格的物。第三格是一般物格,用涵蓋上述兩個物格之外的其他物,也就是一般物。



(2)河南劉曉律師擴展閱讀:

物是民事法律關系客體中的一種,是一切財產關系最基本的要素。民法上的物,是指人身以外,能夠被民事主體所支配和利用,並能滿足人類生活需要,可以構成人們財產的一部分的物質財富。具體說來,民法上的物具有以下特徵:

必須能夠成為權利客體,即物的非人格性。物包括有體物和自然力。物須為人所能支配。物必須能夠滿足人的生活需要。物必須能構成人們的財產。

3. 醫者仁心王歡去世哪一集

第八集
王歡醒來,聽到護士要催繳治療費,偷偷跑出了病房,私自出醫。體力不支,剛走到急診走廊的時候,就倒在了剛出來的劉敏身上。劉敏看出他剛做過手術,問明情況後要送他回病房,王歡哀求劉敏讓自己出院。正在糾纏的時候王歡的病房護士急匆匆的找王歡,看到劉敏和王歡。護士告訴王歡已經通知了他的父母,並和劉敏苦勸之後,終於說服王歡准備送他回病房。 姚淑雲的家屬僱傭了醫鬧朱三兒又來醫院鬧事,要找「兇手」劉敏。正看到劉敏和護士推著王歡要上電梯。姚淑雲的家屬揪住劉敏不讓走。孫麗娜匆匆趕來,和醫鬧申辯起來,劉敏答應讓姚淑雲的家屬「處置」,他們才放過王歡。 王歡哀求母親去找醫院的人救劉敏,因為他知道劉敏是個好人。孫麗娜忙著去找人。 鍾立行、武明訓、丁祖望、王冬、丁海、顧磊等醫生給賀志梅會診。之後把手術的危險性告訴了賀志梅的父親,讓他們好好和家裡人商量一下。 劉敏被揪到院子里毆打,丁祖望前來勸阻,被醫鬧圍攻,丁海脫了白大褂和他們拚命,丁祖望一著急暈了過去。曹成剛在病床上給所長打了電話,警察趕到,朱三兒和幾個醫鬧逃脫。姚淑雲的丈夫及女兒被制服。 丁祖望醒過來,聲稱自己沒事。沈容月趕到要丁祖望全面檢查,說丁祖望最近總是胃疼。丁祖望拒絕,說是老毛病了。但是鍾立行無意中發現丁祖望正在吃一種強力止疼葯。鍾立行疑惑,他讓顧磊私下裡查查止疼葯的對應症狀,而且全面的檢驗一下丁祖望的血液,但是要保密。 姚淑雲的律師劉曉光趕到醫院,醫患雙方坐在一起商議賠償的事情。院方律師陳述了事件事實,說明如果真要打官司,醫院在法律上可以不承擔責任,但醫院理解家屬的心情,願意給予二十萬元的人道主義支持。家屬情緒激動,大罵院方,武明訓也很激動。雙方律師各自給當事人做工作。 第二天的報紙標題:仁華醫院醫療事故,賠償家屬二十萬。武明訓生氣也沒辦法。 何大康把報紙揉成一團。嚴如意把上級的處分通告拿給何大康。何大康表示自己可以接受處分,但是希望能免除對劉敏的處分。嚴如意為難,何大康激動的把劉敏離婚的遭遇告訴了嚴如意。劉敏剛好進來,嚴如意詢問,劉敏提出調離急診室。嚴如意心疼地答應幫劉敏安排。 禮堂里,武明訓等領導總結姚淑雲醫療糾紛,醫生們各個神情麻木。 嚴如意告訴劉敏她被調到心外CCU當護士長,劉敏感激嚴如意,嚴如意心裡不是滋味。 嚴如意在辦公室里整理著本月的投訴報告。 賀志梅的母親帶著三個女兒趕到仁華醫院看望賀志梅。 賀志梅的父母和三個姐姐在賀志梅的病房,顧磊不忍心讓他們離開。 鍾立行來看診,看到一屋子的人很吃驚。賀志梅的母親提出不想手術,一是怕出危險,二是因為家裡沒錢負擔手術費用。這時王冬進來,聽到賀志梅母親不想做手術的想法,很激動,勸說賀志梅,很希望賀志梅能接受手術,希望鍾立行能申請醫院免除手術費用,這是個罕見的病例,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他想拿來做論文,醫院是有支持這樣研究慣例的。鍾立行同意。顧磊不滿,認為王冬這次這么積極主要是想做論文,提高自己的學術地位。

4. 何勝凱的作案背景

何勝先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鄰居唐坤地佔了何家30平方米土地擴建房屋,起初答應補償,但補償款一直拖至2005年。
這一年,唐坤地被任命為坪豐村干勁村民小組會計。此時,何家再去催錢,唐不再承認有其事。村民小組將何母一人叫去調解,不識字的何母在一份「無償佔有」的調解書上簽了字。
此時的何勝凱正血氣方剛,為給家裡人討回公道,他多次與唐坤地發生糾葛。在一次打鬥中,何勝凱用刀將唐坤地大腿刺傷,唐住院一星期後出院。那一次,何勝凱匆忙逃到浙江,住在賓館里,兩周後才回來。
2005年12月,何勝凱因故意傷害罪,被遵義市紅花崗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六個月。何勝凱咨詢過律師,律師認為他的情況一般是判6個月,何一直覺得是派出所做了「黑材料」才判那麼重。
何勝凱對一審判決不服,在獄中提出上訴,但被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維持原判。
入獄對何勝凱的心理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獄中的生活更讓他難以忘懷。在日記中,他寫道,「從此世界在我眼中失去了顏色。」
本刊記者看到一封尚未郵寄的信件,寫於獄中,何勝凱在給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這樣寫道:
「唐坤地強行佔領我家幾十平方米土地建房。並竄(串)通坪豐村村支書李成權騙我文盲母親。以賠償為由騙她簽了一份公然違背法律公正的、嚴重侵害第三者權益的違法無償佔有條款。
2005年9月26日長征派出所李昭翔將我吊起,拷打四個多小時,水米不進,由李昭翔編寫好材料提著我的手亂蓋手印。」
村支書李成權是這起糾紛的調解人,他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稱,「時間太長記不清了,我和何勝凱基本上沒有接觸,我的調解沒有偏袒。」
至於信中控訴的長征派出所李昭翔毆打何勝凱一事,遵義市公安局副局長楊世傑代表遵義警方予以否認,並稱如有此事將進行核查。 然而,當年這次故意傷害案的開庭,何家人一直沒有收到紅花崗區法院的開庭通知書和判決書,也沒有看到傷者的法醫鑒定書。
何的家人稱:在那次庭審上,何勝凱猛然發現他自己所說的供詞與判決書上的供詞不符,這一度被他戲稱為「鴛鴦判決書」。 何勝凱不服,在獄中上訴,他以一個月寄出一封控訴信的頻率上訪,而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08年3月25日,何勝凱刑滿釋放。出獄後的何勝凱並沒有再跟唐坤地發生糾紛,之前法院判決賠償唐某的一萬多元也未執行。
他開始上訪,何勝先對《瞭望東方周刊》稱,弟弟已經成了遵義中院的常客,但始終沒有人理會他。家人並不支持何勝凱的上訪,「忍一忍就好啦,過去的事就算了,面對現在的生活。」
何勝凱依然上訪。「公安局去過,法中院也去過。」三姐何勝芬對本刊記者表示,2008年何勝凱有一次回家說,他曾在一次上訪過程向接訪者大談「反腐政策」,法院的人「瞄」了他幾眼,何勝凱一直無法釋懷。
監控錄像顯示,2009年10月7日,何勝凱左手夾著一根煙,大搖大擺地來到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當地媒體的報道稱,據負傷的保安回憶,那一天來人向他詢問「院長辦公室在哪裡」。次日,何勝凱到了二姐何勝先家,再次表明:「我還是要上訪,我申訴的問題,法院馬上就會給我答復了。」
10月18日中午,何勝凱打開影碟機,悠然地聽著薩克斯曲。突然,一群便衣警察闖進家裡,將他帶走。
次日早晨,三姐何勝芬看電視時,發現弟弟被圍在一群人中間,手被反銬著,腳鐐也帶上了,眼部被打上了馬賽克。 「弟弟的變化可能跟小時候的經歷有關。」在何勝芬眼裡,弟弟的善良與「殺人狂魔」絲毫沾不上邊。在驚訝之餘,她更多的是難以名狀的悲傷。
何勝凱一篇名叫「人生輓歌」的文字里寫道:「我是一粒來的(得)偶然的種子,我這人生何以如此凄涼,生於貧賤,長於磨難,蒼天這么多的冰刀雪劍。」
據何的家人介紹,何父常年喝酒,賭錢,回到家中還經常打人。1989年,何母提出離婚,大姐和三姐跟母親,二姐和何勝凱跟父親,那時,何勝凱才9歲。
此後,十幾歲的何勝先,帶著弟弟,靠寒、暑假賣菜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因為害怕被取笑,姐弟倆還在夜間撿垃圾賣錢。何勝凱初中畢業後輟學,卻向別人借高中的課本自學。
2000年,父親因酗酒染疾而亡,何勝凱和二姐開始與母親生活。在村子裡,何家一直受到歧視,「好友並不多」。
何勝先稱,何勝凱從來不向別人訴苦,事發前兩個月,他都喜歡坐在太陽下伴著手機音樂獨自發呆,「有時候一出門就是大半天,回來了什麼也不說。」
何勝凱僅有的朋友李靖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何喜歡下象棋、打籃球,去健身房練拳,最有興致的話題是歷史。本刊記者在他凌亂的卧室中,發現他的書籍以歷史書和名人傳記居多。
在坪豐村村民羅從輝眼中,何勝凱雖然沉默寡言,但還是懂得日常的人情世故,遇見人也會主動打聲招呼,遞根香煙,「我們在街上見面,他會叫我一聲大哥。」
事發前,幾乎不看電視的何勝凱在國慶這天收看了閱兵式。 10月23日,《瞭望東方周刊》在采訪中,何的家人偶然在一個鐵皮盒子中翻出一本日記。
2006年9月27日,獄中的何勝凱在日記中寫道:「回想這20多年來,所走的路,所接觸的人,所發生的事,內心是找不到一個適當的詞來形容,精神幾近崩潰邊緣,在痛苦中浸入麻木。」
「無論時間如何飛逝,關於被抓那天的情景,就像一張照片一樣定格在我的記憶中。那天,是我人生中最頓挫痛苦的一天。一千個一萬個後悔都不能挽回我的命運,最終來到看守所。從此世界在我眼中失去了顏色。整個人就像海浪中沖刷的沙堡,一點點慢慢地垮下去,再也不能復原。」
何在獄中的日記里充斥著「報國」的豪情與慷慨,「一個心有天下的人,蒼天不會負他!」岳飛的《滿江紅》亦被他抄錄在日記本上。但同時他也自嘲道:「你可能會嘲笑我是一個堂吉訶德,資源的不對稱,地位的不對等,正義不僅是遲到,而是永遠的缺席。」
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何在獄中日記里大膽而狷狂的詞句:「許文強,文武雙全是我的榜樣,但(我的)目標只是千萬身家」;「我是拿破崙轉世」、「放眼現實,拋棄妄想,縱橫四海是我理想。疆場立刀,商海馳騁」。
他的字跡潦草,日記中經常文法不通,語句不順,思維及行文也很跳躍,但依然能從零碎的文字拼接中,窺探到何勝凱的心境變遷。
在日記中,痛苦、孤獨、凄涼是出現次數最多的詞語。他還將監獄形容成弱肉強食的叢林。
「法律這場戲中,需要律師、法官、警察演戲。」何勝凱在日記中寫道,「在這場戲中,誰是最大受害者,我的家人。肇事者卻身居官位,逍遙自在,八面威風,堪稱領率。像他們這樣瀆職,濫用公權,盡做違背法律與次(秩)序,道德與良知,法律制裁了他嗎?反而逍遙快活到了極至(致)。」
對自己犯罪的認識:
「何以未成為國家棟梁,卻來到這里學習反省,成為了人民的罪人呢?」「國家對我們的教育一點點效果都沒有嗎?」
對自己的評價:
「不,我們也曾『我本善良』,人之初,性本善。」
「心有天下的人」
「生於貧賤,長於磨難」。
對祖國的期望:
「民族有望強於林,國家有望招環球」
「六十年之大治,國民之深望。」
「一為天下蒼生,二為共和國永存。」
「樹大難免有枯樹枝,要進行打掃衛生的清洗工作」。
「不旗幟鮮明地反腐……國家和民族將受到不測的命運。」
對法院的不滿:
「威嚴的人民法院竟然給我鴛鴦判決書,給我進行了篡改。」
「法官是社會正義和良知的最後一條底線,竟然如此腐爛、卑劣,不鏟除大亂之期不遠。」
對自己的要求:
「為天下蒼生請難,引刀為一快,不負少年頭。」
「生不為惜,只可未為國之捐軀,盪平污垢。死未所憾,英雄雖死賊仍狂。憾。一腔熱血未君識。憾!」
對正義的渴求:
「資源的不對稱、地位的不平等,我知道,我所能動用資源太懸殊,正義不僅是遲到,而是永遠的缺席。」
對人生的總結:
2009年6月8日,何勝凱寫下了一篇《人生輓歌》的文字:
我是一粒到來偶然的種子,我這人生何以如此凄涼,生於貧賤,長於磨難,蒼天這么多的冰刀雪劍。
我不想說自己比得上夕陽之歌,但楊佳之佳事,我和他認為是軒轅之慨事。
一個有心天下的人,蒼天不會負他吧?何以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人如此茫茫?
為自己所有失敗、羞辱說再見了,我所愛的北國、中原,母親、親人們,為那些慘痛呻吟者的一份希望。
刑滿釋放之後,何勝凱准備考駕照,接觸開車不久的他「一次過關」,這讓考了幾次才拿到駕照的何勝先頗感驚訝。 考到駕照後,何勝凱找了份開車的工作,但看了工地後何勝凱就沒再去,因為路都是泥巴路,「怕翻下去沒有錢賠。」
他還做過酒樓服務員,推銷過圓珠筆芯。幾番求職不順,何勝凱有了挫敗感,有一次他竟莫名其妙地問二姐,自己到底要做什麼。
2009年2月,經人介紹,何勝凱結識本地女孩楊某,兩人迅速確立了戀愛關系。楊某十分討何家喜歡,她也沒有因何勝凱坐過牢而嫌棄他。
但不知何故,半年後兩人卻分手。警方和當地媒體稱,何勝凱「經常虐待她,把那個女娃兒打怕了,因此才分手了」。
楊某向《瞭望東方周刊》否認了這一說法,「這些話不知道是哪兒傳的。」楊某認為,造成分手的直接原因是,某天晚上下雨,楊未歸家,雙方在電話中爭執開來,最後何勝凱將電話甩到了家外,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事實上,在此之前,何勝凱還有一段失敗的婚姻。
2004年,經大姐介紹,他擁有了第一次婚姻,但僅僅20天後便離婚。新婚妻子入門後,一個女人到他家來鬧,說何勝凱的新婚妻子一直在和她丈夫鬼混。盡管何母對媳婦有好感,但何勝凱執意離婚。
2009年7月份,在與第二個女友分手後,何勝凱性情變得古怪,「開始懷疑有人給他下毒。」
何勝凱從此不在家裡吃飯,而買了方便麵、八寶粥、火腿腸,連礦泉水他都買那種小瓶裝的帶回來喝。一天中午,何勝凱坐在沙發上看著外面的天空,烈日如火,他突然對何勝先說:「姐姐,你看外面烏雲滾滾。」何勝先回應:「你神經啊,太陽這么大!」 貴州心理咨詢師陳昌海在其博客撰文稱,何勝凱的症狀屬於異常心理中的被害妄想,他建議,犯人刑滿釋放後,監獄系統應對其後期心理進行疏導,改善其較為偏激的想法,同時對心理健康狀態進行評估。
10月26日,曾經為楊佳代理的北京律師熊烈鎖和解瑞松趕到遵義,在看守所會見何勝凱後,雙方於10月27日下午簽訂了法律援助委託書。熊烈鎖對《瞭望東方周刊》說:「我們正在等待對何勝凱精神狀況的司法鑒定申請。通過何勝凱的描述,他很可能有妄想症。」
據介紹,見面的那個下午,何勝凱看上去很平靜,他要律師轉達對家人的歉意,「我對不起親人,讓他們和我一起吃苦受累!」
李靖稱,出事前的一個多月時間里,他和何勝凱沒有見面,偶有幾次電話聯系,「在電話里也不再和我開玩笑。」在此前的8月份,何勝凱給李靖打電話,只是憂郁地問「能否一起走走」。
李靖向本刊記者介紹,今年3月底,他曾兩次陪同何勝凱去法院信訪反映情況,每當何上樓後,他都會在門口等候。何的家人也稱,他曾瞞著家人兩次去貴陽上訪。何勝先還向《瞭望東方周刊》展示了今年8月27日,何勝凱赴貴州省高級法院上訪的登記卡。
何勝凱認為在2005年,法院判決書中篡改了他的庭審證詞。本刊記者就此采訪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員顧占雷時,他回應道:法院有法律監督程序及專職人員,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法院也不了解何勝凱上訪的情況。
「可能是他上訪時,某個法官的話語刺痛了他。」何勝先說,沉默了片刻之後,何又說,「你也知道的,有時候一個不經意間的傷害會被人記一輩子。」
在網路世界,有人稱何勝凱為「貴州楊佳」。
何勝凱在一篇日記里寫道:「我的命怎麼這么苦,我寧願死,讓遵義更多的人知道我為什麼殺人?我不要這么苦命,我寧願早死早投胎,來世做雄傑!」
北京旗鑒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曉原撰文稱:「公力救濟之路斷了,看不到希望了,精神就出了『問題』。最後,走上私力救濟的不歸路。設想一下,如果對何勝凱的申訴,能依法進行處理,也許慘案就不會發生了。」 本刊記者輾轉找到案發時的目擊者簡婭,當天她正在和丈夫肖通為一個案子來到遵義中院,「有人突然大喊『殺人了』,隨後有6個警察抬著滿身是血的鍾世鑫出來。」
47歲的法警鍾世鑫身中五刀,最終沒能逃過死亡一劫。
鍾世鑫是遵義市中院法警支隊隊長,在其帶領下,該支隊在2008年10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法院司法警察工作先進集體」。
上訪者呂秀英稱,她在與鍾世鑫的多次「碰撞」中,漸漸「化敵為友」。在呂秀英看來,這個法警「人很好」,「熱天給我們訴民送水,冬天讓我們進法院里坐。」
呂秀英和一些訪民自發打車到殯儀館給鍾世鑫獻上花圈。何勝先亦想去探望死者家屬,但遭婉拒。
對比楊佳案,律師熊烈鎖說,兩起案件都是在公共場合襲警,兩人都成長於單親家庭,都認為自己有冤屈。
熟悉內情的當地政法界人士向本刊記者披露,2007年,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有四名法官被抓,其中民庭副庭長秦政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緩刑五年。此外,該院民三庭庭長趙義娟近日因受賄被抓。
此前的2009年10月8日,貴州省高院也發生過一起暴力襲擊司法人員事件,5名歹徒在省高院門口,殺害了畢節縣一名法官。
10月26日,本刊記者在遵義市中院大門口看到,大廳內有6名警衛把守,都穿著防彈衣並配備了警棍。另外,轄區的老城派出所派來執勤的兩名民警,亦是荷槍實彈。出入法院的外來人,一律要受到嚴格盤查,沒有法院內部的人來接,外人很難進入。
這讓上訪者呂秀英多了一分憂慮,「以後想進法院更難了。」這是何勝凱案帶給訴民和法院之間的又一重障礙。

熱點內容
經濟法稅收優先權 發布:2025-08-14 20:11:34 瀏覽:701
刑法上的打擊 發布:2025-08-14 20:05:15 瀏覽:573
經濟法各稅收稅率 發布:2025-08-14 19:59:12 瀏覽:290
公務員道德精神是 發布:2025-08-14 19:52:14 瀏覽:34
撥針療法治頸椎骨質增生 發布:2025-08-14 19:50:46 瀏覽:472
合同法中80 發布:2025-08-14 19:32:22 瀏覽:939
合同法規定合同有效期 發布:2025-08-14 19:30:53 瀏覽:8
2014經濟法試卷山東師范大學 發布:2025-08-14 19:11:29 瀏覽:985
大律師請溫柔 發布:2025-08-14 19:10:50 瀏覽:633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 發布:2025-08-14 19:04:19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