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庭不請法律援助
㈠ 打官司一定要請律師嗎
不一定,可以不請律師。首先從制度上法律並沒有規定訴訟中當事人必須請律師。通常開庭後,法官會引導當事人進行舉證、質證,包括辯論。如果當時沒有及時的提供證據,法官也會給給予補充的機會。所以,從制度上,不用擔心不請律師會無法開庭或者庭上遇到「被冷落」或者「不知道說啥」的情況。如果因為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法律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㈡ 起訴可以不請律師么
民事訴訟開庭可以不請律師。
律師在訴訟中的身份是代理人,民事訴訟法規定,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委託代理人,法律中的可以就是找不找你可以自己決定的意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1、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2、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3、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2)開庭不請法律援助擴展閱讀:
打官司的流程
1、寫訴狀
民事起訴狀是啟動法律程序的一個重要法律文書。恰當的訴訟請求,以及事實與理由的陳述和法律依據,都是決定官司勝敗的重要因素。
2、立案
首先要選擇一個有管轄權的法院,然後遞交訴狀和證據及其他相關材料。拿到法院受理通知書後,等待法院傳票通知開庭。
3、開庭
開庭程序主要包括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法庭調查階段的舉證、質證是專業性很強的訴訟行為。辯論階段是充分闡述支持自己主張的事實理由和法律依據的時候。
4、判決
開完庭後作出判決是法院的工作。當事人在拿到判決書後,如不服判決要及時上訴啟動二審程序。否則,一審判決生效,雙方爭議的問題要按照判決履行。
5、執行
判決生效後,如當事人不在判決確定的期限內主動履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應及時申請法院執行。拒不履行判決法院可以採取拘留、罰款措施,嚴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