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試點
⑴ 法律援助案件補貼標准
法律援助案件補貼標准涉及多個階段和不同案件類型。以下為修改潤色後的內容:
1. 在偵查階段或審查起訴階段擔任辯護人的案件,補貼標准如下:
- 本轄區案件每件補貼1370元(含直接費用600元和基本勞務費用770元)。
- 跨縣案件每件補貼1765元(含直接費用800元和基本勞務費用965元)。
- 跨市案件每件補貼2155元(含直接費用1000元和基本勞務費用1155元)。
2. 在審判階段擔任辯護人或代理人(不含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受害方代理人)的案件,補貼標准如下:
- 本轄區案件每件補貼1855元(含直接費用700元和基本勞務費用1155元),市中院通知可能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辯護案件,每件補貼2820元。
- 跨縣案件每件補貼2350元(含直接費用1000元和基本勞務費用1350元),市中院通知可能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辯護案件,每件補貼3505元。
- 跨市案件每件補貼3225元(含直接費用1300元和基本勞務費用1925元),市中院通知可能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辯護案件,每件補貼4765元。
- 同時擔任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被告人辯護人和代理人,每件增加補貼385元。
3. 值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的補貼標准如下:
- 現場值班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每個工作日補貼385元。
- 辦理重大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案件,按件計算,補貼標准為偵查階段補貼的40%。
- 辦理公安、檢察、法院等通知提供法律幫助的案件,按要求形成辦案卷宗的,按件計算,補貼標准為審查起訴階段補貼的80%。
- 其他方式的法律幫助,按工作日計發補貼,每個工作日385元,時長在4小時以內的,補貼195元。
- 跨縣(市、區)安排值班律師現場值班或承辦法律幫助事項的,每個工作日增加180元補貼。
法律援助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負責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並支付法律援助補貼。該法律還規定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我省出台《法律援助辦案補助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為切實加強法律援助辦案補助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充分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在財政部、司法部《中央補助地方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管理暫行暫行辦法》的基礎上,省廳積極協調財政廳,制定了《山東省法律援助辦案補助專項資金管理暫行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暫行辦法》在司法鑒定補貼、省級法律援助機構納入專項資金範圍、增加市級法律援助機構監督管理許可權、法律援助社會影響力等四個方面實現了突破。
一是將司法鑒定納入專項資金範圍。為落實《山東省司法鑒定條例》中司法鑒定人應當依照規定辦理司法鑒定援助案件的要求,促進司法鑒定法律援助工作發展,《暫行辦法》首次明確將司法鑒定人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補貼納入法律援助辦案補助專項資金的適用范圍,擴大了《中央補助地方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管理暫行暫行辦法》中專款的使用范圍,為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保障貧弱和特殊群體的公民獲得必要的司法鑒定服務供了政策依據和財力支持。
二是將省級法律援助機構列入專項資金範圍。實際工作中,省級法律援助機構對大量案件進行審查、受理,為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當事人提供咨詢、代書等服務,但這些工作一直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義務承擔。《暫行辦法》將省級法律援助機構納入專項資金範圍,有利於更好地承接、指派法律援助案件,為受援人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法律服務。
⑶ 內蒙古法律援助金額是多少
內蒙古法律援助金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每案一般補貼800元至1200元;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每案一般補貼1200元至1400元;二是個別需要異地取證和疑難復雜的案件,經法律援助機構審批後,可適當提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標准;三是對實施非訴訟服務行為每件補貼200元至500元。
⑷ 志願者補貼標准
法律分析:不同的志願者活動的標准會不一樣。
法律依據:《關於做好2020年度「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組織實施工作的通知》三、志願者待遇(一)律師志願者:1、律師志願者各項政策待遇均按《關於組織開展「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的通知》(中法援基聯發【2009】2號)文件執行。2、服務於新疆、青海、甘肅的律師志願者,每人每月補貼辦公、差旅、通訊和文印費用3800元。服務其他地區的律師志願者,每人每月補貼辦公、差旅、通訊和文印費用3300元。3、服務於新疆、青海、甘肅的律師志願者,增加高原費用補貼分別為:新疆、青海、甘肅每人每年1.5萬元。4、律師志願者在志願服務期間內免交律師協會會費。連續服務2年以上(含2年)的律師志願者,結束志願服務後,可按增加的志願服務年限,繼續享受免交律師協會會費的待遇。(二)往屆大學生、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1、各項政策待遇參照律師志願者所享受的待遇執行。2、在新疆、青海、甘肅服務的,工作費用補貼每人每月2300元。在其他地區服務的,工作費用補貼每人每月2000元。3、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所在地有基層法律服務行業協會的,參照律師志願者免交協會會費。(三)經團省(區、市)委招募的參加「西部計劃」應屆大學生志願者,其費用補貼按國家「西部計劃」規定的標准執行。(四)志願者辦理符合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資助范圍的案件,各地必須納入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補貼范圍,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申請發放辦案補貼。
⑸ 天津市法律援助若干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認真履行法律援助責任,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並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第三條市和區、縣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市律師協會應當按照律師協會章程對依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本規定實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協助。第四條司法行政部門確定的法律援助機構具體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並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審查公民個人的法律援助申請;
(二)受理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辯護案件;
(三)指派或者安排人員提供法律援助;
(四)督促、檢查法律援助事項的辦理情況;
(五)管理、使用法律援助經費;
(六)依法接受和使用社會對法律援助活動的捐助。第五條有下列經濟困難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獲得無償法律援助:
(一)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二)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
(三)農村五保戶;
(四)因殘疾、嚴重疾病、自然災害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經濟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的;
(五)經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證明,實際生活水平低於市或者區、縣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標準的。第六條公民可以依照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本規定,由本人或者委託代理人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第七條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七日內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告知申請人;決定提供法律援助的,應當在書面通知中載明承擔法律援助的機構和人員。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
(一)法定時效即將屆滿,需要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的;
(二)需要立即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的;
(三)其他緊急情況。
法律援助機構對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項,應當及時審查;經審查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終止法律援助。第九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在案件辦結後十五日內將法律文書副本、結案報告及其他相關材料裝訂成卷,提交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按照規定標准向法律援助人員支付辦案補貼。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市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核定。第十條受援人在法律援助過程中享有以下權利:
(一)了解法律援助事項的辦理情況;
(二)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第十一條受援人在接受法律援助過程中應當如實陳述案件事實、提供有關證據或者材料,並協助配合法律援助人員的辦案工作。
受援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者安排的法律援助人員的,不得就同一事項再次申請法律援助。第十二條受援人隱瞞事實、提供偽證,法律援助機構有權依法終止法律援助,並可以向受援人追償應當支付的相應法律援助費用。第十三條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二)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拖延或者終止承辦的法律援助事項;
(三)保守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受援人的隱私;
(四)不得利用法律援助牟取不正當利益;
(五)向受援人通報法律援助事項的進展情況;
(六)提供法律援助不得收取任何財物。第十四條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五條本規定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⑹ 河南省法律援助經費管理辦法
近日,河南省司法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河南省法律援助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我省法律援助資金管理和補貼發放制度、促進法律援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管理辦法》有哪些重要規定呢?
我為您劃重點↓
一是明確法律援助補貼發放對象
《管理辦法》規定,法律援助補貼是指支付給社會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社會組織人員等法律援助事項承辦人員所屬單位或個人的費用。法律援助專職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採取實報實銷政策。在司法部指導意見的基礎上,我省進一步明確法律援助補貼可以支付給個人,更加貼合法律援助工作實際。
二是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資金使用范圍
省司法廳積極和省財政廳會商,將法律援助案件管理費用、開展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精品案件評選及表彰獎勵等相關費用納入法律援助資金使用范圍。與之前的「檔案管理費」比較,「案件管理費」內涵更為豐富,包括檔案管理、案件回訪、旁聽等支出,為法律援助機構開展案件管理等工作提供了經費政策依據。
三是法律援助辦案專款支出及補貼構成
更為科學合理
中央、省級法律援助辦案專款由原來的只能支付辦案補貼,擴大為可以支付辦案補貼、值班律師法律幫助補貼、法律咨詢補貼等多種服務形式。
法律援助案件補貼標准由原來的成本費包干改為由直接費用、基本勞務費構成,直接費用根據差旅費、郵電費、印刷費、調查取證費、翻譯費、公證費、鑒定費等因素確定,基本勞務費用根據日平均工資、服務天數等因素確定。這一核定方式不僅適用於辦理民事、刑事、行政代理或者辯護法律援助案件,也適用於值班律師為認罪認罰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的情形。同時探索逐步建立補貼與服務質量掛鉤的差別制度,根據服務質量上下浮動一定比例確定補貼標准,促進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
四是發揮中央、省級辦案專款的引導作用
明確中央和省級法律援助資金對市縣補助部分採取因素法分配,按照上年度法律援助受理案件數量因素(權重90%)、貧困人口數因素(權重10%)計算分配資金,同時參考經費績效評價結果予以調整。
五是強化法律援助經費監督管理責任
明確各級財政、司法行政部門的職責,確保相關經費保障政策落到實處;要求市、縣司法行政部門對法律援助資金實行專賬管理或科目單列,確保獨立核算、專款專用;經費績效評價將更加常態化,省司法廳、省財政廳將旦野絕適時開展績效評價工作,並將評價結果作為政策調整、資金分配和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對績脊談效評價較好、較差的市縣分別予以增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管理辦法》還明確,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要在貫徹執行《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細化制定適用於當地的法律援助補貼標准,確保落地見效,促進法律援助工作開模姿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