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私人律師
『壹』 香港律政司司長是誰
律政司司長 黃仁龍, SC, JP
黃仁龍先生於二零零五年十月獲委任為律政司司長。在出任律政司司長之前,他是私人執業大律師。二零零三年七月至八月期間,黃先生擔任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暫委法官。在一九八九至二零零五年期間,他曾擔任多屆香港大律師公會執委會成員,並於二零零三至二零零五年出任該會法律教育委員會主席。
黃先生曾出任建築物上訴審裁小組主席、暴力及執法傷亡賠償委員會主席,以及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上訴委員會主席。他亦曾擔任香港施達基金會副主席,並為香港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擔任顧問和參與義務工作。
黃先生於一九八六年畢業於劍橋大學麥格達倫學院,獲頒劍橋大學學士(法律)及劍橋大學碩士(法律)學位。一九八七年,他獲認許為英國大律師,同年獲認許為香港執業大律師。二零零二年,在香港奉委為資深大律師。二零零五年十月,他獲委任為太平紳士。二零零七年十月,他獲中殿律師學院選為委員,並於二零零九年獲頒劍橋大學麥格達倫學院榮譽院士榮銜。
修訂日期:二零一零年八月
『貳』 陳淑庄的生平
陳淑庄中、小學皆就讀於嘉諾撒聖心書院,並和女藝人阮小儀為同級同學。[2]其後在香港大學法律系學士畢業。1992年報名參加香港小姐選舉,但未能入圍。陳淑庄起初任職澳紐投資銀行司庫,後期重返香港大學完成法律系碩士,到「姚黎李律師行」當見習事務律師,其後轉職為大律師,現於鮑永年資深大律師事務所私人執業。
陳淑庄喜愛戲劇,曾經參演舞台劇《東宮西宮》,而她亦因此認識余若薇,展開從政之路。
陳淑庄在2008年伙拍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及愉景灣區議員容詠嫦出選2008年立法會選舉,她在選舉中以高票數當選。
其前男友是食肆仙宮樓老闆叢鐵飛。兩人拍拖八年,2010年10月和平分手。
2010年1月,陳淑庄連同其他四名議員,包括梁家傑、黃毓民、陳偉業、梁國雄,辭去立法會議員職務。再參加補選,因香港並沒有公投法,他們要借補選讓全港市民進行一次變相「公投」,公投議題為「實現真普選,取消功能組別」,為香港政制改革、功能組別的存廢表態。
在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未能連任。
『叄』 香港的「大律師(大狀)」與「律師(事務律師)」之間有什麼區別
香港的律師分兩種,一種是大律師,一種是事務律師。大律師和事務律師只是分工不同,地位上沒有分別。
1、出庭權不同:大律師就是訴訟律師、出庭律師,專做訴訟業務。其出庭權不受限制,從裁判法院到終審法院大律師都享有出庭權。
2、業務不同:事務律師處理各類法律業務,負責范圍較廣泛,但其出庭權受到較大的限制。事務律師僅可以到裁判法院、區域法院及原訟庭的內庭(即非公開庭)出庭。當事務律師不能出庭時,需要委託大律師出庭,且香港大律師接受委託的過程必須要通過事務律師。
3、法律事務不同:事務律師主要處理日常的法律事務,如財產轉讓、遺囑認證、婚姻糾紛、法律訴訟以及充當法律顧問。事務律師也可以在法庭上為當事人辯護,但不能在最高法院發言。
(3)香港私人律師擴展閱讀
香港法官實行委任制度,九成以上的法官都是從大律師中委任。有執業大律師背景和相當經驗的大律師可以寫信給法院或進行申請,表示自己想當法官的意向,法院經綜合考慮後決定是否委任。終審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如果看上某位大律師會邀請並推薦,經審委會審核通過即委任該大律師為法官。
從上訴庭到終審庭,法庭的等級越高,法官的水平、資歷、威望就越高,反之法官的數量就越少(終審法院的常任法官是5個,非常任法官超過10個,但很多是海外高等法院的大法官),整體呈金字塔結構。
香港的律師制度基本上是沿用英國的律師制度,其執業的范圍受到很多法律上的限制,如不能出庭辯護而只能開展一些事務性的律師業務工作。而出庭律師的執業范圍則十分廣泛,也特別受到社會各界的尊敬。
出庭律師也就是你所說的「大狀」,又可說是「大律師」。香港的事務律師並不完全是不可以出庭,其只能在區域法院以下級別的專門法庭內出庭,區域法院、原訟法院、高級法院都不能出庭,所以他們的主要業務都是非訴訟類的事務性業務,所以叫做事務律師。
『肆』 香港的律師制度是怎麼樣的
香港的律師制度是維護法治和社會正義的重要力量,其體系深受英國法律傳統的影響。律師在香港社會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分為大律師(Barrister)和律師(Solicitor)兩大類,各自職責有所不同。
一、律師資格的取得
在香港,想要成為一名律師,首先要獲得法律學士學位(LLB)。香港大學和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等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相關課程,學生需完成三年學習,內容包括香港法律體系、憲法、行政法、合同法、財產法、刑法、侵權法等。畢業後,學生還需在模擬法庭實習,並完成畢業論文。此外,學生可通過學習英國倫敦大學的校外法律學位課程取得資格。
完成學業後,學生需攻讀一年的法律深造文憑課程(PCLL),進一步學習專業技能。之後,學生可實習,大律師的實習期為一年,事務律師為兩年。實習合格後,經律師公會考核,方可取得執業證書。英國律師在香港也可申請執業,或在政府法律部門工作的人士也可申請律師資格。
二、香港的律師業務
大律師主要職責是在法庭上代表當事人進行訴訟辯護,享有充分的發言權。他們通常由事務律師轉聘,不得直接接受當事人委託。事務律師則處理非訴訟業務或部分訴訟業務,如房地產業務、訴訟業務、商業業務、咨詢和公證業務等。事務律師可以個人開業,也可與其他律師合夥或受雇於私人律師事務所。
在法庭訴訟中,律師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案件的結果。香港法律屬普通法體系,法庭採取辯論方式,雙方自行決定審訊進程。因此,法庭上的表現至關重要。在民事案件中,原被告律師需經過證據提供程序和書面咨詢程序,之後在法庭上辯論事實和證據。
三、法律援助
為確保經濟困難的人士也能獲得法律幫助,香港政府實施了法律援助計劃。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可申請法律援助,享受免費或低收費的服務,律師費由政府承擔。
總結而言,香港的律師制度確保了法律的專業性和公正性,為社會各階層提供了必要的服務。律師在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正義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