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法律服務年度工作會講話
發布時間: 2025-08-26 15:40:09
1. 法律服務工作存在問題和整改
一、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存在不足。首先,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的知名度和使用率不高,表明民眾對其認知不足。其次,作為基層法律服務的陣地,未能充分提供及時、精準、普惠的服務。
二、公共法律服務供給不足。首先,公共法律服務的提供方式及內容與民眾實際需求存在偏差,需求調研不夠深入。其次,針對特殊人群的法律服務需求不斷增長,亟需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三、公共法律服務的監督和績效評估體系不完善。公共法律服務人員部分為在冊律師和專業法律工作者,他們雖有少量補貼,但多數依靠公益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如何有效整合這些資源,確保長效運轉,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服務質量和評價機制,以及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
四、公共法律服務宣傳力度需加強。首先,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內容和功能缺乏全面了解,認知度較低。其次,法治宣傳創新不足,仍停留在傳統普法階段,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和新穎性,效果不盡如人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五條規定,申請律師執業應具備的條件包括: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以及品行良好。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前的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合格證書和律師資格憑證,與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具有同等效力。第六條規定,申請律師執業應向設區的市級或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相關材料,包括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實習考核合格材料、身份證明以及律師事務所接收證明等。兼職律師還需提供所在單位同意兼職的證明。相關部門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查並作出決定。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