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情可以通過法律援助
A. 當你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如何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50字左右
:①與侵權人協商(溝通與交流);②向他人(父母、老師、學校領導、長輩等)求助;③向當地村(居委會)幹部求助;④向婦聯求助;⑤向消費者協會求助;⑥向有關部門求助;⑦向新聞媒體求助;⑧聘請律師或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⑨打「110」報警或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⑩上訴人民法院。⑾請仲裁機構仲裁。(仲裁——消費、勞動;報警——犯罪;婦聯——未成年人;人格尊嚴——賠償精神損失。)
①當不公平的情況發生時,我們應增強維權意識,善於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手段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當不公平的情況發生在他人身上時,我們要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為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正義感的人,應該做到: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夠採用正當方式,奮起抗爭;如果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能夠見義勇為,匡扶正義,及時對受益者給予聲援和救助。當然,我們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又要做到見義巧為,要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匡扶正義。
B. 退伍軍人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各位戰友大家好,退役軍人遇到勞動糾紛或者爭議,有五種途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我們的戰友退役回到地方之後,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就業等等,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可能會遇到勞動糾紛或者一些勞動的爭議,那麼如果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有五種途徑。
(一)撥打「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退役軍人專線。
記住這個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是退役軍人專線,意思就是說,原則上是退役軍人撥打這個12348熱線,來反映個人的相關的法律問題。遇到勞動糾紛也好,勞動爭議也好,當然其他的事情,也可以打這個12348退役軍人專線。
(二)攜帶退役軍人相關身份證明,前往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與同級司法行政部門設在省、市、縣、鄉、村五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窗口、咨詢點)。
大家了解這一點,這一個法律援助工作站是設在各級的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的,這個法律援助工作站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與同級的司法行政部門共同設立的。所以他們從職能部門來講,是著眼於解決我們退役軍人遇到的法律方面的問題,應該說這一方面的力量相對來說更強一些,建議多從這個渠道來申請法律援助,或者是法律糾紛的維權。
(三)前往當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法律援助站。
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一般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下面有的可能設了一些法律援助站,你相當於是去找法律援助,通過這樣的性質來給自己解決勞動糾紛。
(四)前往當地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或者基層司法服務所。
我們一般的司法服務所,會設置到鄉鎮、街道一級。如果戰友要到一線去,面對面地找人來商量這個事情,申請法律援助,可以去找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或者說基層司法服務所。
(五)前往當地人民法院的法律援助窗口。
相當於你要走訴訟途徑,要告狀,要打官司,這個時候你到人民法院,找人民法院的法律援助窗口,看人民法院如何給你安排。
我們的退役軍人遇到勞動糾紛或者爭議,我個人覺得主要是這五種途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當然正如開始我說的第二種途徑,前往各級設置的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是最好的,因為這個法律援助工作站是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和由同級的司法行政部門他們共同設置的,是這樣一個法律援助工作站,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可能更好一點。
C. 藉助法律援助中心有用嗎
有些地方有用,比如法治比較文明的地方,因為有大批法律工作者,包括律師,他們在版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權的目的就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當然為兢兢業業辦事。
有些地方,比如較小的縣城,法律援助其實就是一些官吏的親屬,或者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案源的途徑。又有法律援助中心作為追責的擋箭牌,辦案能力可想而知。
D. 朋友被刑事拘留了,我們沒錢請律師怎麼辦
看刑事拘留是什麼原因,一般的事情符合條件的可申請法律援助(去各縣區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人除本人外,一般指夫妻、父母、子女這樣的人,還需要提供親屬關系證明(戶口簿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符合法律援助條件了,會指派律師法律援助辯護。在特別的情況下(如盲、聾、啞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法律援助辯護。
參考法條:《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