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國資委6號文總法律顧問制度

國資委6號文總法律顧問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9-09 07:16:00

㈠ 國有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管理暫行辦法的辦法細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法律顧問隊伍建設,根據《國有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國有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國務院國資委負責指導、監督全國國有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工作。
省級國資委負責指導、監督本地區國有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工作。
第四條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范圍是指取得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在企業從事法律事務工作的專業人員。
第五條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應當履行以下程序:
(一)個人申請;
(二)單位評議推薦;
(三)評審委員會評審;
(四)授予崗位等級資格;
(五)備案。
第六條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分為企業一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企業二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和企業三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
第七條企業一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相當於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企業二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相當於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企業三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相當於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第八條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應當堅持客觀公正,強調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突出工作能力和業績的原則。
國務院國資委和省級國資委應當健全制度,嚴格條件,規范程序,加強對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工作的監督。
第九條申請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的人員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和敬業精神;
(二)取得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並按照規定進行注冊備案;
(三)具有相應的法律專業基礎理論水平,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工作能力,在企業內從事法律事務工作或其他相關專業工作符合規定年限,經考核合格;
(四)具有履行相應崗位職責所必需的計算機、外語等基本能力。
第十條取得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並按照規定進行注冊的企業法律事務工作人員,經個人申請,單位考核合格,可以評定為企業三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
第十一條申請企業二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的人員應當系統掌握法學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較為豐富的企業法律事務與企業管理工作經驗,能有效地組織和協調處理企業重大、疑難法律事務,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本科以及本科以上學歷,取得企業三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滿5年;
(二)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職務5年以上,從事企業法律事務工作10年以上,並取得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滿2年;
(三)現任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從事企業法律事務工作10年以上,取得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滿2年。
第十二條申請企業一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的人員應當精通法學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豐富的企業法律事務工作和企業管理工作經驗,能勝任企業1個部門或1個系統法律事務的組織協調工作,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本科以及本科以上學歷,取得企業二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滿5年;
(二)取得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年以上,從事企業法律事務工作10年以上,並取得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滿5年;
(三)取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年以上,並從事企業法律事務工作10年以上。
第十三條國務院國資委負責指導中央企業一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的評審工作。
省級國資委負責指導本地區地方國有企業一級、二級、三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的評審工作。
具有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權的中央企業負責本企業二級、三級法律顧問職業崗位資格的評審工作。
具有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權的中央企業是指經政府人事部門批准、授權和備案的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權的企業。
第十四條不具備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權的中央企業,可委託有評審權的機構或企業進行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的評審。
第十五條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證書由國務院國資委統一印製。
第十六條企業法律顧問在履行職責時,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降低其崗位等級直至取消其職業崗位等級資格,並由評審機構收回崗位等級資格證書:
(一)違反職業操守,惡意串通,損害企業利益;
(二)因疏忽或重大過失,給企業造成較大經濟損失,或嚴重損害企業聲譽;
(三)連續2次不按照規定進行注冊備案。
第十七條有關評審機構在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過程中,違反本辦法規定,弄虛作假的,由國務院國資委給予通報批評或者警告;情節嚴重的,提請有關部門取消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權。
有關評審人員在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過程中,徇私舞弊、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八條在企業從事法律事務工作滿一定年限,具有相當學歷,尚未取得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或者雖已取得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但尚未注冊的人員可由有關評審機構評審為企業法律顧問助理崗位資格。
企業法律顧問助理崗位資格相當於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第十九條國有參股企業法律顧問職業崗位等級資格評審工作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條中央企業、省級國資委和有關評審機構,可以按照本辦法制訂實施細則。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國務院國資委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㈡ 中央企業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維護出資人和中央企業的合法權益,保障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中央企業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和法律風險防範機制,規范中央企業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的管理,根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中央企業,是指根據國務院授權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務院國資委)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重大法律糾紛案件,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仲裁或者可能引起訴訟、仲裁的案件:
(一)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的;
(二)中央企業作為訴訟當事人且一審由高級人民法院受理的;
(三)可能引發群體性訴訟或者系列訴訟的;
(四)其他涉及出資人和中央企業重大權益或者具有國內外重大影響的。第四條國務院國資委負責指導中央企業做好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的處理、備案和協調工作。第五條中央企業應當依法獨立處理法律糾紛案件,加強對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的管理,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和有效防範法律風險的機制。第六條中央企業之間發生法律糾紛案件,鼓勵雙方充分協商,妥善解決。第七條企業法律顧問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對企業經營管理相關的法律風險提出防範意見,避免或者減少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的發生。中央企業負責人應當重視企業法律顧問提出的有關防範法律風險的意見,及時採取措施防範和消除法律風險。第二章處理第八條中央企業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的處理,應當由企業法定代表人統一負責,企業總法律顧問或者分管有關業務的企業負責人分工組織,企業法律事務機構具體實施,有關業務機構予以配合。第九條中央企業發生重大法律糾紛案件聘請律師事務所、專利商標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以下簡稱法律中介機構)進行代理的,應當建立健全選聘法律中介機構的管理制度,加強對法律中介機構選聘工作的管理,履行必要的內部審核程序。第十條中央企業法律事務機構具體負責選聘法律中介機構,並對其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價。第十一條根據企業選聘的法律中介機構的工作業績,統一建立中央企業選聘法律中介機構的資料庫,並對其信用、業績進行評價,實行動態管理。第三章備案第十二條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對重大法律糾紛案件實行備案管理制度。第十三條中央企業發生重大法律糾紛案件,應當及時報國務院國資委備案。涉及訴訟或者仲裁的,應當自立案之日起1個月內報國務院國資委備案。
中央企業子企業發生的重大法律糾紛案件應當報中央企業備案。中央企業應當每年將子企業發生的重大法律糾紛案件備案的匯總情況,於次年2月底前報國務院國資委備案。第十四條中央企業報國務院國資委備案的文件應當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簽發。第十五條中央企業報國務院國資委備案的文件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基本案情,包括案由、當事人各方、涉案金額、主要事實陳述、爭議焦點等;
(二)處理措施和效果;
(三)案件結果分析預測;
(四)企業法律事務機構出具的法律意見書。
報國務院國資委備案的重大法律糾紛案件處理結案後,中央企業應當及時向國務院國資委報告有關情況。第十六條中央企業應當定期對本系統內發生的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的情況進行統計,並對其發案原因、發案趨勢、處理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完善防範措施。第四章協調第十七條中央企業發生重大法律糾紛案件應當由中央企業依法自主處理。
國務院國資委對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大法律糾紛案件可予以協調:
(一)法律未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
(二)有關政策未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
(三)受到不正當干預,嚴重影響中央企業和出資人合法權益的;
(四)國務院國資委認為需要協調的其他情形。第十八條國務院國資委協調中央企業重大法律糾紛案件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依法履行出資人代表職責;
(二)依法維護出資人和中央企業合法權益,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三)保守中央企業商業秘密;
(四)依法辦事,公平、公正。第十九條中央企業報送國資委協調的重大法律糾紛案件,事前應當經過企業主要負責人親自組織協調。

㈢ 看了國企對總法律顧問的任職要求,突然找到努力方向了!

北京市國資委發布了一則重要公告,國資系統40家國有企業正在招聘總法律顧問,其中包括10家市管企業和40家市管企業所屬單位。這一消息引起了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許多律師紛紛來電詢問關於總法律顧問的兼職、級別、薪酬等問題。這讓我意識到,盡管我國已實施總法律顧問制度多年,但大家對這一行業的了解仍然有限。因此,我決定為大家「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2004年,國務院國資委出台了《國有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規定企業總法律顧問是全面負責企業法律事務工作的高級管理人員,對企業法定代表人或總經理負責。為提升企業法務和內控管理水平,加強企業重大風險防控能力,北京市國資委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市管企業法務和內控工作,提高重大風險防控能力的若干意見》。在二十六項措施中,關於總法律顧問的要求如下:

1.總法律顧問的性質:總法律顧問是董事會聘任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負責企業法治工作,協調處理企業決策、經營和管理中的法律事務。直接向總經理或董事長匯報工作,對董事會負責。

2.總法律顧問的主要工作:參與決策會議討論審議重大事項,組織法律審核,對存在重大風險的,應暫緩提交決策會議。列席黨委會、董事會,參加總經理辦公會,就審議事項所涉法律問題獨立發表法律意見。出具總法律顧問簽字確認的法律意見書。

3.總法律顧問設置的硬性要求:市管企業應於2020年底前實現總法律顧問到崗率和資格到位率100%。所屬上市公司和其他重要的子企業應於2022年底前實現總法律顧問到崗率和資格到位率100%。不具備內部選聘條件的市管企業可以面向社會市場化選聘,也可以從其他企業交流任職。

4.總法律顧問的監督管理:市國資委強化出資人監管,加大總法律顧問述職評議工作力度,對工作業績突出、挽回經濟損失成效顯著的總法律顧問予以獎勵;對怠於履行或不能正確履行崗位職責、造成企業發生重大糾紛案件或重大國有資產損失的,市國資委將向企業發出調崗或解聘的建議。

關於總法律顧問的幾個現實問題,以下是一些解答:

1.總法律顧問制度如何納入公司章程?可以通過修改現有公司章程,增加相關條款。

2.總法律顧問主要做什麼?包括建立體系、組織法審、案件管理、指導監督和培養隊伍等。

3.總法律顧問的任職條件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專業背景和專業資格,即法學相關背景和學歷,以及具備三證(企業法律顧問資格、法律職業資格(含律師資格)或仲裁員)身份其中之一,遵守法律職業道德

最後,總法律顧問的橄欖枝已拋出,您是否考慮一下呢?

㈣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的法制建設

創新總法律顧問制度建設,結合實際在全行業推進總法律顧問制度。
總法律顧問制度是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的核心。中國兵器集團公司一直都非常重視總法律顧問制度建設。按照國資委加快推進以總法律顧問制度為核心的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機制的要求,2005年中國兵器集團公司黨組決定率先在總部開始實施總法律顧問制度。同時,把推進總法律顧問制度在全行業的實施作為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法律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並確定了在具備條件的首批15家成員單位實施總法律顧問制度的三年工作目標。在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在人力資源部大力支持下,各成員單位對此高度重視。截止目前,已有20家成員單位上報了總法律顧問制度實施方案,建立了總法律顧問制度,任命了一批總法律顧問、副總法律顧問或總法律顧問助理,超額完成三年目標進度,實施總法律顧問制度的成員單位的比例已超過40%。中國兵器集團公司企業總法律顧問隊伍建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歷史性突破,並取得重要進展。
在總法律顧問制度建設過程中,中國兵器集團公司不搞花架子、不走過場,而是結合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和成員單位的法制工作現狀和實際,堅持走專業化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嚴格專業資格,強調其專業性,要求總法律顧問、副總法律顧問和總法律顧問助理必須具備企業法律顧問資格。不具備企業法律顧問資格的人員原則上不得被任命為總法律顧問。其次是考慮到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成員單位法律工作人員的現狀和實際,除設置總法律顧問崗位外,還分別設立了副總法律顧問、總法律顧問助理兩個層級,為部分暫不具備條件設置總法律顧問的成員單位創造了開展的條件。三是緊緊堅持副總法律顧問、總法律顧問助理與總法律顧問同職同權,行使同等權利與職責。所有這些,增強了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法律顧問制度的實效性,有效地發揮了總法律顧問制度在企業法制工作中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總法律顧問制度建設流於形式走過場之弊,使各單位對這項制度作用的認識逐漸統一,為我們下一步全面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法律顧問制度的建立,形成了由企業決策層主導、企業總法律顧問牽頭、企業法律顧問提供業務保障的法律顧問工作機制,逐漸改變了企業法律顧問機構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程度低的局面,為促進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管理和依法決策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創新法律制度體系建設,推動法律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近幾年來,在多次組織全行業法律人員討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實際,經認真研究,完成了以《中國兵器裝備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法律事務管理辦法》為核心,以《中國兵器裝備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合同管理辦法》、《中國兵器裝備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法律顧問管理辦法》、《中國兵器裝備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成員單位重大法律糾紛管理辦法》、《關於進一步加快企業總法律顧問制度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等一系列基礎辦法為支撐和配套的法律制度體系建設,這些法律制度體系的制定和完善使得以合同管理管理為重心的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合同管理、法律工作流程管理、以總法律顧問制度為核心的法律隊伍建設、法律機構建設、重大訴訟案件管理等重大法律事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從而使各項法律工作有了制度保障。由於各項法律工作有了制度保障和制度依據後,反過來又推動了法律顧問和法律機構職責的法定化、法律顧問職業化、法律機構獨立化、法律事務管理信息化的進程。而法律顧問和法律機構職責的法定化、法律顧問職業化、法律機構獨立化、法律事務管理信息化的推進又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法律制度體系的內容,形成良性互動。通過創新法律制度建設,法律制度體系的建立,改變了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各項法律工作無章可循,無規可依的局面,為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各項法律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打牢了企業防範法律風險的基礎性工作,對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法律風險的防範起到了長遠、有益的作用。 創新法律把關方式,從源頭上防範法律風險。
企業防範法律風險工作的重點是事前防範,為此,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創立了一整套合同及重大法律事項的法律審查把關機制。一是合同及重大法律事項的法律事先審查。中國兵器集團公司規定,凡是以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或企業單位名義對外簽署的重大合同,在簽署前必須交由各自法律顧問進行審查,未經法律審查把關,不得對外簽署;凡是擬上中國兵器集團公司辦公會研究的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及企業上報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的對外投融資、合資合作、資產重組、產權轉讓、公司上市、分立、合並、破產、清算等重大事項,上會文件中均需附有法律顧問出具的法律意見;二是合同及重大法律事項的二級法律審查把關。中國兵器集團公司要求,在對合同或重大法律事項進行法律審查時,先由法律顧問出具意見,再由總法律顧問審核把關並簽署,對企業上報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重大合同及重大法律事項先由企業法律顧問先行把關,出具法律意見,再由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法律顧問進行再次進行法律審查,出具法律審查意見。三是法律顧問全程參與重大法律事項。在企業進行對外投融資、合資合作、資產重組、產權轉讓、招投標、公司上市、分立、合並、破產、清算等重大經濟活動中,法律顧問要盡可能全過程參與,在過程中預防法律風險。四是總法律顧問參加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等各類重大經營決策會議。總法律顧問直接參加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等各類重大經營決策會議,直接參與重大法律事項的決策,充分發揮總法律顧問在經營決策中的作用。五是依靠社會專業法律力量解決專業法律問題。對涉及專業性強及適宜由社會法律力量解決的諸如上市重組、資本運作、重大訴訟等各類法律問題,在充分發揮企業法律顧問作用的同時,也充分利用社會法律力量的優勢,加以解決。通過一整套合同及重大法律事項的法律審查把關機制的建立,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與企業之間法律工作人員的上下結合和企業內部法律顧問與社會法律力量的內外結合,實現了法律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融合,法律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的有效融合,使法律把關有效地融入到生產經營和決策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從而對經營管理活動及決策中的法律風險進行有效預防。
幾年來,企業法律顧問積極參與了對外投融資、合資合作、資產重組、產權轉讓、招投標、公司上市、分立、合並、破產、清算等重大經濟活動,並提供談判、協議起草、合同把關等法律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僅中國兵器集團總部法律人員參加的中國兵器集團公司「龍騰工程」、「虎躍工程」、「金戈工程」和「063工程」,及重組濟南輕騎、重組天威中國兵器集團等重大資產重組及南方天合、GKN等資產重組、公司上市、對外投資、合資合作等重大法律事項數十起,涉及金額200多億元。還為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各部門及成員單位的其他重大法律事項先後出具法律意見450多份,有力地支持了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改革和發展。
四、創新行業法律資源共享方式,形成了有效的法律協作連動機制。
針對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單個成員單位法律隊伍普遍較為薄弱,法律業務水平相對較低、不能很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實際情況及全行業法律人員普遍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協作的情況,同時考慮各企業在現有條件下不可能迅速增加法律隊伍數量、提高法律隊伍素質的現實,在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修訂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協作組章程,重新劃分法律協作組,對協作組的功能、職責、進行了規范調整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法律協作組這一平台,對全行業法律資源進行整合,舉全行業的法律人員之力,在全行業內形成了有效的法律協作和連動機制。這主要表現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定期召集協作組會議,就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和成員單位法律制度建設、法律隊伍建設、專業培訓學習、重大法律事務處理、法律重大案件處理等問題以及國家新頒的法律法規進行研討、交流學習;二是總部與企業法律人員一起,通過分工協作,完成了近10萬字的《企業法律案例匯編》、30餘萬字的11類47個合同樣本的編寫工作。其中《企業法律案例匯編》的全部案例都是由企業法律人員提供和編寫,都是發生在各企業的真實案件。在編寫中,分析了每個案例法律風險所在和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總結了經驗和教訓,提出了避免損失的途徑,具有一定啟發和借鑒作用。而47個合同範本都是總部和企業的法律工作人員通過共同分析和研究,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和實際需要,從眾多合同類型中選出來的,對企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三是總部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實現了訴訟法律資源共享,不僅使案件勝訴,還節約了訴訟成本。僅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協助企業處理的案件就有10餘起,涉案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
自實施法律協作和法律工作連動機制以來,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法律隊伍的士氣和戰鬥力,提高了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法律隊伍的 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企業法律人員的法律素質和企業應對法律風險的能力、創新行業法律資源共享方式取得了明顯成效。 創新維權方式,較好地維護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權益。
由於原兵總為下屬企業擔保及原兵總商貿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等原因,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成立後,先後爆發了20餘起直接起訴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各類訴訟案件,導致中國兵器集團公司資產被查封,賬戶被凍結,資金被扣劃,嚴重影響了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和軍品科研生產的正常進行,如不妥善處理將會導致嚴重後果。面對嚴峻的訴訟形式,我們沉著迎戰,冷靜應對,跳出了處理訴訟案件的老路子,針對不同類型案件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和應對手段,大膽地改變訴訟策略,採用新的全風險代理方式,最終成功地化解重大風險,為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免除擔保等各類債務數十億元。
一是緊緊依靠國家政策。針對「三線」搬遷案件,我們緊緊依靠國家政策,吁請國防科工委、國資委等上級國家機關協調最高人民法院,並促成最高人民法院委對已起訴的此類案件專門出台了司法通知(141號文),成功地中止了全部8起起訴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擔保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在此基礎上,又成功地促成國家有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的解決原軍工總公司為「三線」搬遷破產企業擔保問題的政策性文件,使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為「三線」搬遷破產企業擔保的數十億債務得以免除。
二是採用全風險代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律師的積極性,使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的數起訴訟案件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取得勝訴,為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保全了近億元的資產,挽回了近2億元的損失。
三是有效整合和利用全行業訴訟資源,節約了訴訟成本,提高了訴訟效率和效益。僅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總部就協助企業處理訴訟案件10餘起,涉及金額約2億元。
同時,還積極穩妥處理了看起來訴訟金額不大,但若處理不當,就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對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有較大的經濟損失或對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聲譽和形象有直接損害的敏感案件,使中國兵器集團公司權益得到了最大限度地維護。 創新普法宣傳和培訓工作,全行業的法律意識和依法治企水平明顯提高。
幾年來,普法工作得到中國兵器集團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始終把法律的宣傳教育擺在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重要工作議程。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制定了法制宣傳教育規劃,成立了中國兵器集團公司領導任組長普法領導小組。幾年來,根據全國普法辦和國資委普法辦的要求,結合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實際特點,通過編輯普法刊物、宣傳普法知識、組織普法學習等形式開展法律宣傳和法律培訓活動,中國兵器集團公司的普法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有影、有形。

㈤ 國有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第六章 獎勵和處罰

第三十二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企業應當對在促進企業依法經營,避免或者挽回企業重大經濟損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企業法律事務機構和企業法律顧問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三條,企業法律顧問和總法律顧問若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給企業造成較大損失,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同時,可依規定暫停其執業或吊銷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證書。若涉嫌犯罪,應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三十四條,企業若未按國家規定建立健全法律監督機制,發生重大經營決策失誤,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出資企業將給予通報批評或警告。情節嚴重,且造成企業國有資產重大損失,將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如涉及犯罪,應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三十五條,企業負責人若對企業法律顧問依法履行職責進行打擊報復,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出資企業將給予通報批評或警告。情節嚴重者,將依法給予紀律處分。如涉及犯罪,應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三十六條,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若違法干預企業法律顧問工作,侵犯出資企業和企業法律顧問合法權益,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如涉嫌犯罪,應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5)國資委6號文總法律顧問制度擴展閱讀

為建立健全國有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機制,促進國有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管理,規范國有企業法律顧問工作,進一步加強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依法維護企業國有資產所有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根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暫行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制定並公布了國務院國資委第6號令《國有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以下稱簡《管理辦法》),並將於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注會經濟法證券法案例詳解 發布:2025-09-09 14:14:12 瀏覽:425
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回放 發布:2025-09-09 14:12:10 瀏覽:859
南京那個法官現在在哪 發布:2025-09-09 14:09:46 瀏覽:165
道德經師祖 發布:2025-09-09 14:05:21 瀏覽:12
紐約聯邦法官 發布:2025-09-09 14:04:15 瀏覽:27
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宜春 發布:2025-09-09 14:02:08 瀏覽:218
出於司法為民 發布:2025-09-09 14:01:13 瀏覽:200
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09 13:54:51 瀏覽:693
潮州湘橋法院 發布:2025-09-09 13:23:59 瀏覽:849
依法治市委員會執法協調 發布:2025-09-09 13:13:23 瀏覽: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