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重慶市法律援助業務檔案管理辦法

重慶市法律援助業務檔案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25-09-11 15:44:26

A. 法律援助中心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是直屬於司法部的行政性事業單位(正局級)。法律援助中心是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正式名稱,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確定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機構。是由國家撥款設立的專門為需要律師服務但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弱勢群體及其法律規定必須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而自己又沒有聘請律師的特定人員。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要職責:研究起草有關法律援助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指導、監督地方法律援助工作及其開展情況;組織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管理法律援助經費;組織開展對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論研究;組織法律援助工作的對外交流與合作;負責指導全國「148」法律服務專線工作;監督管理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工作人員及其資金使用;承辦司法部交辦的其他有關事項.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內設綜合處、業務指導處、調研處、培訓處、宣傳處、對外交流與合作處。
綜合處:負責文秘工作及檔案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區域網建設、行政後勤管理以及綜合性的服務與保障工作,維護中心機構正常有序地運轉。組織編寫《法援快報》、《法律援助工作半月報》、《中國法律援助年鑒》,負責法律援助統計工作。
業務指導處:負責起草有關法律援助的工作方針、政策、規章制度和工作計劃;指導、監督各地依法正確開展各項法律援助業務工作;研究起草有關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社團法律援助工作;指導及組織辦理有重大影響的法律援助案件;組織交流各地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經驗;組織編寫《中國法律援助》月刊。
調研處:負責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調查研究和政策探討;研究法律援助工作動態,調查研究法律援助工作出現的具有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指導法律援助系統調查研究工作;組織擬定由司法部委託的有關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指導地方法律援助立法工作;負責協調、辦理全國人大、政協有關法律援助提案、議案的答復工作;審核中心出台的政策性文件。
培訓處:負責制定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培訓規劃和工作計劃;負責組織編寫和不斷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培訓大綱和培訓教材;負責組織和培養法律援助培訓工作的師資力量;負責對省級法律援助機構的人員及地、市法律援助機構負責人的培訓;指導各地對基層法律援助人員的培訓工作。
宣傳處:負責運用各種形式宣傳法律援助制度,宣傳法律援助各項工作;起草中心年度宣傳計劃,確定宣傳重點;負責與有關宣傳部門和中央新聞媒體的聯絡;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法律援助系統宣傳工作;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法律援助志願者工作;負責全國法律援助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評選表彰工作;負責法律援助網站建設和管理工作。
對外交流與合作處:負責組織開展法律援助對外交流與合作;制定對外交流與合作計劃;指導、監督法律援助系統的對外交流合作工作;收集、編輯國外法律援助工作信息資料;參與研究國外法律援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實踐,為法律援助工作發展提供國外經驗和信息支持;負責與國外相關機構的聯系,參與對外合作項目的談判與協調,擬定合作協議;負責對外合作項目的組織實施並監督檢查項目執行情況;負責國外相關機構及人員的接待工作;負責辦理中心所邀請外方人員簽證及法律援助出國人員的相關手續。
法律援助中心是由出於人權保護和維護司法公正與平衡的目的而設立。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門設立的)是律師除律師事務所之外的法定執業機構。
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與律師事務所律師的區別在於:前者享受國家工資,專門為法律援助對象提供免費法律服務的,後者是自謀生路,為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的。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不得辦理非援助案件,不得向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不得向受授者收取錢物。前者其注冊後的律師證件稱之為「律師工作證」,而後者的注冊證件叫「律師執業證」。
法律援助的性質:就是國家出錢為無錢支付律師代理費的人員請專業人士提供訴訟代理等法律服務的一種活動。具體方式是:由國家出資建立的各地法律援助中心,在接在當事人的法律援助申請後,經過審查,認為符合法規規定的條件的,作出同意法律援助申請的決定,並委派本中心工作人員或指派社會上的律師事務所派員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
在指派社會律師提供法律服務時,訪律師不得向當事人收費,由國家給予辦案補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健全法律服務資源依法跨區域流動機制,鼓勵和支持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律援助志願者等在法律服務資源相對短缺地區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九條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及時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服務,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 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後,應當進行審查;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的,可以要求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申請人未按要求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的,視為撤銷申請;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需要查證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理由。

B.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是我國為了規范基層法律服務市場,提升基層法律服務水平而制定的一項重要法規。該辦法涵蓋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資格條件、執業行為、監督管理等多個方面,以確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能夠依法、公正、高效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一、資格條件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了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資格條件,包括具備法律專業背景、通過相關考試或考核、取得執業資格等。這些條件的設定旨在確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夠勝任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二、執業行為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執業過程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尊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他們應當積極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訴訟、調解糾紛等服務,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時,他們還應當注重與當事人的溝通,充分了解當事人的需求和訴求,為當事人提供個性化的法律服務。
三、監督管理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還規定了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監督管理措施。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檔案,對其執業行為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對於違反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依法給予相應的處罰,並公示其不良記錄,以維護基層法律服務市場的良好秩序。
綜上所述: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是我國規范基層法律服務市場、提升基層法律服務水平的重要法規。它通過規定資格條件、執業行為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內容,確保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能夠依法、公正、高效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同時,該辦法的實施也有助於提升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推動基層法律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
法律依據: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
第二條規定: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是依照本辦法規定的條件,在鄉鎮和街道設立的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
第五條規定:
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應當具備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具備律師資格、公證員資格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的人員,可以經基層法律服務所聘用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第二十條規定: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予以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沒收違法所得,並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罰款數額最高不超過三萬元:
(一)以貶損他人、抬高自己、虛假承諾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爭攬業務的;
(二)曾擔任法官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離任不滿二年內擔任原任職法院及其所屬基層法院審判案件的訴訟代理人的;
(三)冒用律師名義執業的;
(四)同時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或者公證機構執業,或者同時在兩個以上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的;
(五)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六)明知委託人的要求或者事項違法,仍然為其提供代理或者辦理的;
(七)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八)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九)故意泄露當事人的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十)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行為的。

C. 司法行政綜合信息管理平台的產品功能

司法行政綜合信息管理平台的產品功能主要分為兩個層面:
第一層面涉及八個資料庫的管理,具體包括:
1. 人民調解案例庫:記錄並管理各類非訟調解案例,建立關鍵字以供查詢參考,確保調解工作公正有效。
2. 法律援助資料庫:集中管理法律援助相關資料,分析援助人員、援助律師的表現和經費使用情況。
3. 法律志願者資料庫:詳細記錄法律志願者信息,便於按需查詢並通知志願者參與活動。
4. 法律知識資料庫:更新普法教育題庫,自動生成各類知識競賽題庫,並支持在線答題與評分。
5. 律師及事務所資料庫:記錄律師事務所以及律師的信息,包括變更和年審信息。
6. 社區矯正安置幫教資料庫:跟蹤管理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對象的情況,分析犯罪率等指標。
7. 法律人員信息庫:存儲人民調解工作室工作人員信息,結合案例庫分析工作能力和矛盾情況。
8. 報表統計設計庫:存儲報表格式、公式、指標等內容,支持用戶自定義設計報表。
第二層麵包括各科室的業務處理流程管理,具體涵蓋:
9. 領導決策支持模塊:通過GIS地圖展示區域穩定情況和司法行政工作進展,提供決策支持。
10. 司法所工作模塊:允許司法所遠程連接平台,匯報工作進度並下載文件,提升工作效率。
11. 公律科和法援中心工作模塊:管理公證處、律師和法律援助業務流程。
12. 基層科工作模塊:管理工作人員、基層業務和文件,以及業務辦理流程。
13. 辦公室工作模塊:匯總全局工作數據,管理檔案和會議室車輛安排等內部事務。
14. 政治處工作模塊:負責人員考勤管理等行政事務。
15. 法宣科和法制科工作模塊:管理全區普法工作,包括職責分配、考核指標等。
16. 矯正科工作模塊:跟蹤管理矯正對象的信息和工作數據。
17. 人民調解工作室工作模塊:登記、查詢調解案例,分析調解人員工作表現。
18. 系統維護模塊:管理員進行用戶許可權設置、資料庫維護等操作,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協會專業性強 發布:2025-09-11 19:25:59 瀏覽:219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加油吧喬麥7 發布:2025-09-11 19:02:30 瀏覽:866
行政法中口頭書面 發布:2025-09-11 19:01:56 瀏覽:793
法律援助三種情形 發布:2025-09-11 18:52:38 瀏覽:493
司法產權證 發布:2025-09-11 18:52:37 瀏覽:420
深圳法官掙多少 發布:2025-09-11 18:25:32 瀏覽:326
法律援助業務培訓班 發布:2025-09-11 18:15:21 瀏覽:508
理性為自然立法德文 發布:2025-09-11 18:15:11 瀏覽:634
中國政法大學大學行政法輔導書 發布:2025-09-11 18:09:21 瀏覽:74
德州市工會法律援助中心地址 發布:2025-09-11 18:01:06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