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打扮
Ⅰ 外國的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有什麼寓意
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比如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但都很難說服所有的人。
有人說,在中世紀時,過度的勞累和疾病使得司法人員們過早地掉光了頭發,為了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發遂流行,約定俗成成為英國法庭的一景。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辯護結果不能得到被告人及其家人的認可。但這與其說是合理的解釋,不如說是與律師有過節的人編出來詆毀他們的笑話。因為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表明:有57%的律師對戴假發表示不滿,恨不得把它摘掉,原因是這些由馬鬃編成的假發套造價非常昂貴卻很不衛生,一般一頂假發就要用一輩子,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發齡達94年的老古董,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行家指出,司法界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有區別的。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很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蘇格蘭人卻老愛和英格蘭人鬧別扭,因為在蘇格蘭,情況剛好顛倒過來,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司法人員只有兩個捲曲。
假發的製作成本昂貴在於人工而不是材料,因為馬鬃的取得並不難,而假發的製作可是個精細活,而且沒辦法通過機器或生產流水線進行批量生產。
生產一個假發需要一位熟練的工匠花大約44個工時的勞動,包括編織和打卷。成品一般有四個顏色:白色、金黃色、淺灰色和灰色,在一些英國的老殖民地,如西非和加勒比海地區,白色非常流行,而在英國本土,金黃色和灰色最為流行。
一般一個法官的假發要超過1500英磅(摺合人民幣約18,000元,哇噻,不便宜哦),而最普通的假發,也不低於300英磅。
一般人寧願忍受生虱子,也不會像女士們更換帽子一樣經常換假發,其原因並不在於捨不得買多頂假發。而是基於一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臟,顏色越深,說明你吃法律飯入行的時間越長,而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可是個寶,如同醫院老醫生最吃香一樣。從某個意義上,頭齡越老的假發也就成為律師們招攬生意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了,而法官的老古董假發則是富有審判經驗的招牌。
一位法學院學生在取得律師資格之後,家人或朋友給他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由某位名家製作的假發。許多從事假發製作的匠人都是子承父業,甚至是世家,其製作假發的歷史,比某些英國貴族的家族譜系還長。
定製假發也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因為許多名匠的預約期已經是在幾年之後,即使能馬上定製,在製作過程中,你的腦殼需要至少被尺子量過十二次,這並不是匠人們故意折騰你,而是精緻工藝的要求。
當然你也可以買一個現成的,但畢竟不如量體裁衣般溫柔地吻著你那聰明的腦袋,更何況隨便買來的假發在許多法律人看來,如同穿牛仔服出席一個莊重的宴會一樣無禮。英國人素以保守精神著稱,司法界更是如此,司法要求的是精確甚至刻板,強調的是穩定與平衡,而對個性化的東西兼容性較小。
許多假發匠人世家對於每一個售出的假發都有記錄,要求購買者簽名備案,幾百年下來,在這些記錄中可以找到許多名人的親筆簽名,因為許多知名政治家在成名之前大多是從事律師工作的。
假發的保管也是個細致活,一般每一套假發都配有一個通風的鐵盒子或木盒子,有些盒子甚至是另一件獨立存在的藝術品,價值遠超過於假發本身。最早時,在英國人頭上還經常長虱子的年代裡,假發在保存時會被撒上一些葯粉,用來防虱子。
最後一個與中國有關的問題是:在很長的時間內,假發所用的原材料馬鬃絕大部分來自於中國,這也是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中中方出口商品中除茶葉外的一項重要交易品,因為歐洲馬匹的鬃毛不易進行紡織而且容易折斷,而鬃毛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漂白和清洗,也只有中國馬所產的鬃毛能經歷過種種考驗。
Ⅱ 香港那邊的律師和法官在法庭上為什麼都戴假頭套呢
**現在,律師會穿律師袍和帶假發上庭,庄嚴的服飾,代表對法律的尊重,同時,背後亦各具含意。假發是掩飾律師的身份,使法官不會因律師年齡、性別、外表左右裁判。而律師袍後有個小袋,穿上律師袍,代表律師收了酬金,要盡力為委託人解決問題。
**以前,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比如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但都很難說服所有的人。
有人說,在中世紀時,過度的勞累和疾病使得司法人員們過早地掉光了頭發,為了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發遂流行,約定俗成成為英國法庭的一景。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辯護結果不能得到被告人及其家人的認可。但這與其說是合理的解釋,不如說是與律師有過節的人編出來詆毀他們的笑話。因為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表明:有57%的律師對戴假發表示不滿,恨不得把它摘掉,原因是這些由馬鬃編成的假發套造價非常昂貴卻很不衛生,一般一頂假發就要用一輩子,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發齡達94年的老古董,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行家指出,司法界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有區別的。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很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蘇格蘭人卻老愛和英格蘭人鬧別扭,因為在蘇格蘭,情況剛好顛倒過來,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司法人員只有兩個捲曲。
提到律師出庭為當事人辯護,可能大家會立即聯想到律師袍和假發。其實事務律師和大律師在庭上的衣著是有分別的,事務律師袍的衣袖較長,而大律師袍在前面則有一條長帶連接背部的一個小袋。這個小袋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說是在從前讓委託人放錢入內,作為酬謝;另一解釋就指小袋是由悼念英王查理二世逝世時所戴的兜帽演變而來。此外,大律師在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上庭,還需戴上用馬毛織成的假發。這些莊重的服飾象徵了法律的尊嚴,假發更有掩飾大律師個人身份的意義,使法官不會因大律師的年齡、性別和外表而左右了裁判,同時強調大律師不以個人身份出庭,能在訴訟中保持客觀持平。不過,部份國家如加拿大和新加坡已經沒有持續戴假發這英式傳統,美國的律師則既不戴假發也不穿律師袍。
Ⅲ 為什麼律師和法官都帶頭套
西方國家在法庭上審案時,法官和律師的頭上都戴著卷發頭套。西方的法官在開庭時必須戴假發,其中是有原因的。
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帶假頭套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法國自從國王路易十三開始,帶假頭套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許多行業也將帶假頭套作為一種標志。
但是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戰爭一掃各種地位、等級的標志,因此,現在只有英國和少數幾個國家的法院系統保持這種習慣。英國的法官以及以前英聯邦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的法官,頭上會戴著一個披肩假發,而律師戴著小假發,法官和律師都會穿上黑色的法袍。
法官穿上黑袍、戴上假法,就可掩去其本來面目,除去私心雜念,才能真正成為法治化身。法官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不同的。在英格蘭,法官所用的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但在蘇格蘭,情況和英格蘭相反,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法官則用只有兩個捲曲的假發。
(3)律師打扮擴展閱讀:
法官寧願忍受生虱子,也不會經常換假發,其原因基於一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臟,顏色越深,說明從事法律職業的時間越長。而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至關重要。在某個意義上,法官的假頭套越是破舊,證明這名法官的審判經驗越豐富。
尤其在英國對於是否廢除假發套產生了爭論。由最高法院大法官批准進行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人認為,除了刑事案件之外,這種法官假發套應該被取消。戴假發套出庭的法官和律師曾抱怨帶假頭套很熱,而且頭套會發臭,戴著很不舒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法院網-西方國家法官的「假頭套」
Ⅳ 香港的律師和法官為什麼要戴白色假發
沿用英國的制度
不同長袍 代表職級有別
法 官 和 大 律 師 在 法 庭 上 的 服 飾 , 都 包 括 假 發 、 長 袍 和 領 帶 , 但 是 法 官 的 長 袍 有 不 同 的 顏 色 、 不 同 的 質 料 及 不 同 的 款 式 , 而 這 些 不 同 的 長 袍 , 都 代 表 著 法 官 不 同 的 職 級 。
在 普 通 法 的 法 制 之 下 , 有 很 多 國 家 像 香 港 一 樣 , 都 把 律 師 的 行 業 分 為 兩 個 不 同 的 「分 支」 , 一 個 是 律 師 (Solicitors) , 另 一 個 是 大 律 師 (Barristers) , 這 分 別 大 多 香 港 人 也 是 認 識 的 。 但 或 許 很 多 人 也 不 知 道 在 法 庭 上 , 連 律 師 與 大 律 師 的 衣 著 也 有 分 別 的 。
律師毋須在庭上帶假發
在 區 域 法 院 (District Court) 上 , 律 師 是 可 以 在 公 開 庭 上 (Open Court) 代 表 他 的 當 事 人 , 處 理 民 事 或 刑 事 上 的 案 件 。 他 們 除 了 像 所 有 大 律 師 一 樣 , 要 穿 比 較 深 色 和 穩 重 的 顏 色 的 西 裝 或 外 套 之 外 (較 常 見 的 顏 色 是 黑 色 、 深 藍 色 和 深 灰 色) , 還 要 穿 上 律 師 的 黑 袍 。
律 師 的 黑 袍 和 大 律 師 的 黑 袍 是 不 一 樣 的 , 最 明 顯 的 分 別 是 律 師 的 黑 袍 , 是 有 兩 對 長 長 的 衣 袖 , 而 大 律 師 的 黑 袍 , 在 前 面 有 一 條 長 的 帶 子 連 著 一 個 在 背 後 的 小 袋 子 , 而 兩 面 的 衣 袖 也 較 短 和 有 摺 縫 和 黑 鈕 扣 。
另 一 最 容 易 的 分 辨 , 是 大 律 師 是 須 在 庭 上 帶 用 馬 毛 , 人 手 織 出 來 的 假 發 , 而 律 師 是 毋 須 帶 假 發 , 但 兩 者 都 要 帶 上 白 色 有 角 的 衣 領 (Wing Collar) 和 領 帶 (Bands) 。
除 了 內 庭 的 申 請 外 , 所 有 在 高 等 法 院 (High Court) 包 括 原 訟 法 庭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和 上 訴 法 庭 (Court of Appeal) 及 終 審 法 院 (Court of Final Appeal) 上 的 公 開 聆 訊 , 都 要 由 大 律 師 處 理 。 而 他 們 亦 必 須 要 穿 著 大 律 師 的 「制 服」 , 包 括 黑 袍 、 假 發 及 衣 領 。
法 官 的 假 發 和 長 袍 也 有 不 同 。 例 如 他 們 在 法 庭 上 所 帶 的 假 發 的 兩 側 , 都 比 大 律 師 的 短 一 點 。 在 區 域 法 院 的 法 官 所 穿 的 袍 是 黑 色 而 有 一 條 紅 色 和 紫 色 的 絲 帶 , 由 肩 部 打 橫 的 放 。
至 於 在 高 等 法 院 原 訟 法 庭 的 法 官 , 在 審 理 刑 事 案 件 時 , 是 會 身 穿 紅 袍 、 頭 帶 法 官 的 短 假 發 , 而 他 們 在 處 理 民 事 案 件 時 , 則 會 穿 著 黑 袍 和 帶 假 發 , 上 訴 法 庭 的 法 官 在 庭 上 所 穿 的 都 是 黑 袍 。
法官只在官方儀式穿紅袍
一 些 人 誤 以 為 法 官 在 庭 上 所 帶 的 假 發 , 是 長 及 肩 膀 。 其 實 高 等 法 院 (包 括 原 訟 法 庭 及 上 訴 法 庭) 的 法 官 和 所 有 資 深 大 律 師 (Senior Counsel) 一 樣 , 只 會 在 官 方 的 儀 式 上 , 如 每 年 一 月 的 法 律 年 度 開 幕儀 式 (Opening of Legal Year) 上 , 穿 他 們 的 「紅 袍 、 長 及 至 肩 的 假 發 、 絲 襪 及 漆 皮 鞋」 。 平 時 他 們 如 資 深 大 律 師 一 樣 , 都 只 穿 他 們 的 長 袍 和 假 發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在 回 歸 以 後 , 香 港 的 終 審 法 院 的 五 位 法 官 所 穿 的 , 已 和 以 往 回 歸 前 樞 密 院 (Privy Council) 的 法 官 的 服 飾 , 完 全 不 同 , 他 們 的 黑 袍 及 白 色 的 領 帶 與 歐 洲 法 庭 (European Court) 相 似 。 而 他 們 也 是 首 批 在 香 港 歷 史 上 , 在 高 級 法 院 中 帶 頭 放 棄 在 庭 內 及 庭 外 帶 假 發 的 法 官 , 有 趣 的 是 所 有 資 深 大 律 師 或 大 律 師 於 庭 上 在 他 們 面 前 處 理 案 件 時 , 仍 需 帶 著 假 發 !
為保法律尊嚴 保留傳統
統 治 者 一 向 都 很 著 重 保 存 法 律 的 尊 嚴 , 而 法 官 及 律 師 在 法 庭 上 的 衣 著 , 恰 好 是 法 律 的 尊 嚴 的 象 徵 , 所 以 很 多 國 家 , 特 別 是 歐 洲 國 家 (如 法 國 、 西 班 牙 、 德 國 、 英 國 等) , 都 繼 續 保 留 遠 古 法 官 及 律 師 的 傳 統 衣 著 。
事 實 上 , 在 法 庭 上 穿 著 傳 統 的 長 袍 、 假 發 的 好 處 , 是 可 以 稍 為 遮 掩 各 律 師 在 年 齡 、 性 別 及 衣 服 上 的 區 別 , 使 法 官 不 會 因 為 律 師 的 不 同 年 齡 、 性 別 或 社 會 地 位 而 有 所 偏 袒 , 反 而 能 夠 一 視 同 仁 , 不 偏 不 倚 的 作 出 公 平 、 公 正 的 裁 決 。
此 外 , 穿 著 傳 統 法 庭 服 飾 , 亦 能 使 所 有 的 法 律 工 作 者 , 把 專 注 力 集 中 在 每 一 件 訴 訟 上 , 而 不 是 集 中 於 對 其 他 同 行 的 衣 著 評 頭 品 足 , 他 們 更 不 會 把 時 間 花 在 細 心 打 扮 自 己 , 而 忽 略 了 自 己 真 正 的 工 作 , 所 以 穿 著 法 庭 服 飾 , 亦 可 算 是 為 法 官 及 律 師 帶 來 不 少 方 便 ﹔ 在 這 層 面 上 來 看 , 傳 統 法 庭 服 飾 的 功 用 與 學 生 的 校 服 , 沒 有 什 甚 大 分 別 , 整 個 法 律 界 就 如 一 所 大 學 校 , 而 法 律 界 人 士 就 是 這 所 學 校 的 學 生 。
規定「庭上衣著」易辨別身份
事 實 上 , 大 多 數 現 行 普 通 法 的 國 家 中 , 如 新 西 蘭 、 澳 洲 、 馬 來 西 亞 等 的 地 方 , 他 們 的 律 師 仍 在 庭 上 穿 黑 袍 帶 假 發 , 但 亦 有 地 方 如 加 拿 大 、 新 加 坡 等 地 已 放 棄 帶 假 發 。
但 重 要 的 是 無 論 在 施 行 普 通 法 或 大 陸 法 的 國 家 , 他 們 絕 大 多 數 都 有 規 定 法 官 或 律 師 們 的 「庭 上 衣 著」 , 原 因 也 是 一 樣 , 就 是 對 法 律 的 尊 重 和 庭 上 各 人 身 份 的 辨 別 。
至 於 將 來 香 港 的 大 律 師 應 否 要 繼 續 帶 假 發 , 是 要 由 大 律 師 行 內 , 經 過 詳 細 考 慮 、 辯 論 和 商 討 才 應 作 決 定 , 但 在 某 程 度 上 , 今 天 大 律 師 的 衣 著 打 扮 , 也 反 映 了 我 們 法 制 上 普 通 法 的 特 色 , 強 調 了 我 們 「一 國 兩 制」 中 , 在 法 律 上 與 內 地 不 同 之 處 。
李 樹 旭 大 律 師
香 港 大 律 師 公 會 執 委
一 九 九 九 年 九 月 十 四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