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函的格式
Ⅰ 律師函格式
一般來說,律師函格式由抬頭、首部、主體、尾部和落款五部分組成。其中,抬頭和落款主要是使用律師事務所統一格式,沒有太多技巧性的東西。下面重點講述首部、主體和尾部三部分: 1、首部 寫法有如下兩種: 適用於外資企業等涉外客戶,將送達對象提前到第一行的左側頂格位置,寫上:××××(送達對象全稱)」。第二行留空,第三行寫律師函件標題,第四行寫發函號,第五行留空,第六行左側頂格寫「敬啟者:」,第七行開始寫正文。 適用於國有、集體或私營企業,即第一行留空,第二行寫律師函件標題,第三行寫發函號,第四行留空,第五行寫送達對象全稱,最後一個送達對象名稱後標全形冒號,第六行開始寫正文。 無論何種寫法,都不能對送達對象名稱使用簡稱,這是對客戶的不尊重;發函號一般由發函律所代字、年份和序號組成。此外,律師函標題一般不要簡單寫成「律師函」三個字,這樣不容易讓讀者直截了當地領會文件要旨。 2、正文 正文一般分為四個部分:委託來源——事實概要——法條引用和律師評述——威脅性的要求或意見。其中: 委託來源這部分主要講述的是委託人、受委託律師事務所、受指派的律師及委託事項。基本陳述方式如下: 就××××事宜(以下簡稱「題述事宜」),××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本所」)依法接受××(以下簡稱「××」)的委託,指派×××律師(以下簡稱「本律師」)出具本律師函。 事實概要要留意這一部分的寫法比較特別,不需要像法律意見書一樣詳細展開,只需以委託人提交的材料和委託人的陳述為基礎,扼要地將事實和爭議焦點總結出來即可,以免喧賓奪主。 法條引用和律師評述這一部分的寫法與事實概要相反,雖然律師函篇幅往往很短,但在這一部分,往往需要將法條全文引用。 最後一部分是提出要求並告知可能的不利後果,切忌寫成恐嚇信。 3、尾部 主要由律所蓋章、律師簽名、簽署日期和聯系方式共四部分組成。前三部分一律右側頂格書寫,其中律師簽名應該手簽,下面用印刷體標註上律師姓名。簽署日期為避免書寫潦草,應該盡量列印事務所和簽發律師的全名。最後一行註明律師的聯系方式,方便對方與律師及時聯系。一個完整的尾部格式如下: ××律師事務所 ××× 聯系方式: ××律師事務所×××律師 地址:××××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