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6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6

發布時間: 2025-09-25 19:32:28

1.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保障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依法執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責是按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開展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權益。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二)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參加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考試合格;(三)品行良好;(四)身體健康;(五)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實習滿一年,但具有二年以上其他法律職業經歷的除外。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三條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責是按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開展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權益。
第三十八條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愛崗敬業、堅持原則、誠實守信、舉止文明、廉潔自律,自覺維護執業聲譽和社會形象。

2.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依法執業,加強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管理,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是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執業條件,經核准執業登記,領取《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中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第三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責是依據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開展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制建設。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依法執業,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涉。第四條司法行政機關依照本辦法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進行管理和指導。第二章執業資格第七條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由司法部統一組織,省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承辦。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合格標准,由司法部確定;考試合格人員,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確認。第八條符合本辦法第六條(一)、(三)、(四)項條件,能夠專職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下列人員,可以申請按考核程序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
(一)具有高等院校法學本科以上學歷的;
(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從事審判、檢察業務,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或者人大、政府法制工作已滿五年的。第九條對申請考核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的,由地級司法行政機關考核提出意見,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第十二條參加考試或者考核的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考試成績或者考核結果無效,已經作出的授予執業資格決定應予撤銷,頒發的執業資格證書予以收回,並在二年內不允許參加考試或者考核:
(一)提供虛假、偽造的證明文件或者以其他欺詐手段騙取參加考試或者考核的;
(二)考試作弊或者由他人冒名頂替參加考試的;
(三)其他嚴重違反考試、考核紀律的。第三章執業登記第十三條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或者具有本辦法第五條所列其他執業資格的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登記,領取《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一)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實習滿六個月,被該所鑒定合格;
(二)基層法律服務所決定聘用;
(三)申請執業登記時符合本辦法第六條(一)、(三)、(四)項條件。
申請執業登記前從事過律師、公證和企業法律顧問工作,審判、檢察業務工作,司法行政業務工作和其他法律業務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不經實習,直接申請執業登記。第十四條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登記的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作出不準予執業登記的決定:
(一)具有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的;
(二)曾被基層法律服務所給予開除處分的;
(三)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或者受到停止執業處罰期限未滿的;
(四)具有律師或者公證員資格、並已在律師事務所或者公證機構執業的。第十五條省級司法行政機關或者經其授權的下一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登記,頒發《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第十六條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登記,應當填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申請執業登記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人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證書》,或者律師、公證員、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證書;
(二)基層法律服務所對申請人實習表現的鑒定意見;
(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同意聘用申請人的證明;
(四)健康狀況證明;
(五)登記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第十八條執業登記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內完成審核,以書面形式作出准予執業登記或者不準予執業登記的決定。不準予執業登記的,應當說明理由。
對准予執業登記的申請人,由執業登記機關頒發《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申請人對不準予執業登記決定如有異議,可以按照《行政復議法》和司法部有關規定申請行政復議。第二十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變更執業機構的,持原所在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終止聘用關系的證明和擬應聘的基層法律服務所同意聘用的證明,依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申請更換《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第二十一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收回其《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報請執業登記機關予以執業注銷:
(一)因調離、辭職而停止執業的;
(二)因被辭退、開除而停止執業的;
(三)因所在的基層法律服務所停辦而停止執業的;
(四)因其他原因停止執業的。

3.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監督和管理,保障基層法律服務所依法執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實際和發展需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是在鄉鎮和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
第三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按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面向基層的政府機關、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合夥組織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
第四條基層法律服務所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權益。
第五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從業的基本要求。
第六條司法行政機關依據本辦法對基層法律服務所進行管理和指導。
第二章執業管理
第七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有規范的名稱和章程;有三名以上符合司法部規定條件、能夠專職執業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有住所和必要的資產。
事業體制基層法律服務所除應當符合第一款規定外,還應當持有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頒發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普通合夥制基層法律服務所除應當符合第一款規定外,還應當至少有兩名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能夠專職執業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作為合夥人,並有經全體合夥人協商一致並簽名的合夥協議。
基層法律服務所的人員、財務、職能應當與司法所分離。
第八條基層法律服務所只能使用一個名稱。名稱應當由以下三部分內容依次排列組成:縣級行政區劃名稱,鄉鎮、街道行政區劃名稱或者字型大小,法律服務所。
第九條基層法律服務所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住所;
(二)本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職責;
(三)執業工作制度;
(四)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及輔助工作人員的聘用、管理辦法;
(五)財務管理制度、分配製度;
(六)其他內部管理制度;
(七)停辦、解散及清算辦法;
(八)章程修改的程序;
(九)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第十條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合夥人、住所和修改章程的,應當由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查同意後報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批准,或者由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批准。
第十一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
(一)不符合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的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具備的條件,經限期整改仍不符合相關規定的;
(二)停辦或者決定解散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終止的其他情形。
基層法律服務所無正當理由停止業務活動滿一年的,視為自行停辦、解散,應當終止。
第十二條基層法律服務所在終止事由發生後,應當向社會公告,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清算,並不得受理新的業務。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在清算結束後十五日內,經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查後報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辦理注銷手續,或者由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辦理注銷手續。基層法律服務所拒不履行公告、清算義務的,可以由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向社會公告後報設區的市級司法行政機關辦理注銷手續,或者由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向社會公告後辦理注銷手續。
第十三條《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證》分正本和副本。正本應當懸掛於執業場所,副本用於接受查驗。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執業證不得偽造、塗改、抵押、出租、出借。
第十四條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按年度將本地區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注銷的情況報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備案。
第三章工作制度
第十五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依據本辦法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工作運行機制。
第十六條基層法律服務所設主任一名,根據需要可以設副主任。基層法律服務所主任,除應當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外,還應當有三年以上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或者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經歷。
第十七條基層法律服務所主任,應當經基層法律服務所民主推選或者按照有關規定產生。
第十八條基層法律服務所主任為該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負責管理本所行政事務和組織開展業務工作,負責向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報告工作。
第十九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建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會議制度,民主管理本所重大事務,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本所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二)制定本所管理規章制度;
(三)審議本所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四)審議本所年度預決算報告和重大財務開支項目;
(五)決定對本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輔助工作人員的獎懲;
(六)審議其他重要事項。
第二十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依法與在本所執業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簽訂聘用合同或者勞動合同。

4.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是我國為了規范基層法律服務市場,提升基層法律服務水平而制定的一項重要法規。該辦法涵蓋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資格條件、執業行為、監督管理等多個方面,以確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能夠依法、公正、高效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一、資格條件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了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資格條件,包括具備法律專業背景、通過相關考試或考核、取得執業資格等。這些條件的設定旨在確保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夠勝任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二、執業行為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執業過程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尊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他們應當積極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訴訟、調解糾紛等服務,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時,他們還應當注重與當事人的溝通,充分了解當事人的需求和訴求,為當事人提供個性化的法律服務。
三、監督管理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還規定了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監督管理措施。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檔案,對其執業行為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對於違反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依法給予相應的處罰,並公示其不良記錄,以維護基層法律服務市場的良好秩序。
綜上所述: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是我國規范基層法律服務市場、提升基層法律服務水平的重要法規。它通過規定資格條件、執業行為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內容,確保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能夠依法、公正、高效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同時,該辦法的實施也有助於提升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推動基層法律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
法律依據: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
第二條規定: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是依照本辦法規定的條件,在鄉鎮和街道設立的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
第五條規定:
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應當具備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具備律師資格、公證員資格或者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的人員,可以經基層法律服務所聘用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第二十條規定: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予以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沒收違法所得,並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罰款數額最高不超過三萬元:
(一)以貶損他人、抬高自己、虛假承諾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爭攬業務的;
(二)曾擔任法官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離任不滿二年內擔任原任職法院及其所屬基層法院審判案件的訴訟代理人的;
(三)冒用律師名義執業的;
(四)同時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或者公證機構執業,或者同時在兩個以上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的;
(五)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六)明知委託人的要求或者事項違法,仍然為其提供代理或者辦理的;
(七)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八)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九)故意泄露當事人的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十)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行為的。

5.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可以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一是具有法律職業資格;二是曾經取得過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三是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參加省級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考試合格,對參加考試人員的學歷要求比原《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的「具有高中或者中等專業以上的學歷」有了較大提高。
同時,修訂後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自治縣(旗),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部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縣,可以將上述學歷專業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法律專業專科畢業,或者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法律依據: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137號) 第一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可以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一是具有法律職業資格;二是曾經取得過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三是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參加省級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考試合格,對參加考試人員的學歷要求比原《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的「具有高中或者中等專業以上的學歷」有了較大提高。

衍生問題:
天津紅橋對事跡突出的基層法律工作者的獎勵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一、辦理條件
有突出事跡或者顯著貢獻的法律工作者
二、辦理材料
三、辦理流程
第一步:基層法律服務所推薦。第二步:區司法局審核。第三步區司法局批准。
四、辦理地點
辦理地點:
五、辦理時限
承諾期限:20工作日
六、辦理機構
紅橋區司法局
七、辦理費用
是否收費
此項無需收費

6.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對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監督和管理,保障基層法律服務所依法執業,結合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實際和發展需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是依據本辦法在鄉鎮和城市街道設立的法律服務組織,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執業機構。第三條基層法律服務所依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面向基層的政府機關、群眾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合夥組織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法制建設。
基層法律服務所接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或者鄉鎮、街道司法所的委託,協助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第四條基層法律服務所按照事業法人體制進行管理和運作,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基層法律服務所依法自主執業,其執業活動不受干涉,其財產權益不得侵犯。第五條司法行政機關依照本辦法對基層法律服務所進行管理和指導。第二章設立、變更和注銷第六條基層法律服務所的設立、變更、注銷,實行司法行政機關核准登記制度。
核准登記由地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對直轄市范圍內的基層法律服務所進行核准登記,由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或其授權的司法行政機關負責。
基層法律服務所獲准設立執業,須由核准登記機關頒發《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證書》。
未經司法行政機關核准登記,任何機構不得以基層法律服務所的名義開展業務。第七條設立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以農村的鄉鎮行政區劃為單位設立;根據需要也可以以城市的街道行政區劃為單位設立,但在一個街道行政區劃內只能設立一個法律服務所。
轄區較大、人口較多、經濟發達的鄉鎮,可以設立二個以上的法律服務所;不具備獨自建所條件的鄉鎮,可以由二個以上的毗鄰鄉鎮聯合設立法律服務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農、林、牧、漁場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的設置,按照上述原則辦理。第八條設立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規范的名稱和章程;
(二)有三名以上符合司法部規定條件、能夠專職從業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三)有固定的執業場所和必要的開辦資金。第九條基層法律服務所只准使用一個名稱。名稱應當由以下三部分內容依次排列組成:縣級行政區劃名稱,鄉鎮、街道行政區劃名稱,法律服務所。第十條基層法律服務所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執業場所和組建單位;
(二)本所法定代表人(主任)的職責;
(三)執業工作制度;
(四)所務管理制度;
(五)從業人員的聘用、管理辦法;
(六)財務管理制度、分配製度;
(七)停辦清算辦法;
(八)章程修改的程序;
(九)其他需載明的事項。
章程自基層法律服務所被核准設立登記之日起生效。第十一條設立鄉鎮法律服務所,由住所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組建,或者在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指導下,由本轄區內的鄉鎮人民政府組建。
設立城市街道法律服務所,由街道辦事處在市、區司法行政機關指導下組建。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可以組建地方政府核撥事業編制和事業經費的基層法律服務所。
行業主管部門、社團組織、企業事業單位不得發起組建基層法律服務所;不允許個人以自願組合方式發起組建基層法律服務所。第十二條設立基層法律服務所,組建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基層法律服務所設立申請報告;
(二)章程;
(三)從業人員的名單、簡歷和執業資格證明;
(四)執業場所使用證明和開辦資金證明;
(五)核准登記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組建的,須由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出具審核意見。第十三條地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設立申請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內完成審核,以書面形式作出准予設立或者不準予設立的決定。准予設立的,由核准機關辦理設立登記。第十四條經核准登記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由核准登記機關頒發《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證書》。
《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證書》分正本和副本。正本應當懸掛於執業場所,副本用於接受查驗。執業證書不得偽造、塗改、抵押、出租、出借。

熱點內容
新舊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5-09-25 22:40:09 瀏覽:120
廈門戶籍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5 22:40:07 瀏覽:615
有關人事需要了解的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5-09-25 22:27:10 瀏覽:1
路橋司法拍賣 發布:2025-09-25 22:26:29 瀏覽:340
定海針律師 發布:2025-09-25 22:18:50 瀏覽:890
通過微信公眾號普及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25 22:08:07 瀏覽:850
初一政治手抄報關於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25 22:04:07 瀏覽:663
國際經濟法02任務0011 發布:2025-09-25 22:00:41 瀏覽:670
論民法的解釋方法 發布:2025-09-25 21:19:54 瀏覽:113
法規300 發布:2025-09-25 21:16:23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