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塘律師事務所
『壹』 我在廣州市增城區的新塘鎮。誰能告訴我怎樣找律師咨詢一些法律問題。
你可以在網路上搜索律師,然後選擇合適的律師咨詢,怎麼選擇,你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三步考察法」教你如何找到合適的律師
作為廣州「百名專家律師公益法律服務活動」律師,自2014年至今,筆者先後五次到廣州市司法局法律服務大廳為市民解答法律咨詢,期間部分市民談到不知道怎樣找律師,在執業中,筆者也遇到不少面臨這一困惑的當事人。有鑒於此,筆者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找到合適的律師其實並不難
目前,全國執業律師人數已超過29.7萬人,廣州執業律師10326名。律師已經是個不小的群體,通過網路搜索或者法律網站,可以找到大量的律師信息。你覺得找律師難,實際上難的不是找到一個律師,而是不知道哪個律師可靠,能夠真正幫到自己。
其實,只要掌握甄別方法,找到能夠幫到你的律師並不難。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業經歷和深入的行業思考,總結出當事人如何找到合適律師的「三步考察法」。
第一步:考察業務方向
無論是熟人介紹的律師,還是網上找到的律師,首先要考察的就是他的業務方向。
正如疾病分為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和皮膚科疾病一樣,案件也分為刑事、民事、商事、行政案件,民事案件還可細分為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案件等。一個業務精湛的律師對業務方向會有所選擇,而不會是「萬金油」,正所謂「專注才專業」。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們不會找外科的醫生去看內科的病症,同樣我們也不應該找主要打某類案件官司的律師去辦理另一種類型的案件。案件交給專精某一業務方向的專家型律師,肯定比交給一個什麼官司都打的「萬金油式」律師,令人放心。熟人介紹的律師如果業務方向不對口,往往會既達不到滿意的效果,又錯過了最佳的辦案時機,甚至讓當事人、律師、介紹人三方都面臨尷尬的境地,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比比皆是。
當然,你可能會擔心律師聲稱專辦某類案件,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現實中也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甚至個別律師開設多個網站或者印製多種宣傳資料,分別宣傳自己專辦某一類案件,實際卻是個「萬金油」。那麼,如何考察出律師實際執業的業務方向呢?
一般來講,律師在其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的介紹是比較全面的,你首先可以登錄其所在事務所的網站查閱他的簡歷,看他是哪個領域的律師;其次看他所辦的大部分案例和所寫的文章,是哪個領域的,其中通過案例辨別律師的專業領域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第二步:考察專業能力
當事人一般不懂法律,對律師行業也不一定了解,要直接判斷一個律師的專業水平,有很大難度,如果對方是一個善於包裝的人,就更難辨別了。可以通過了解律師辦理過的案件和撰寫的文章,來考察他專業能力,成功案例和專業成果是律師專業能力最好的證明。
一個律師在某個領域有大量的成功案例和專業成果,基本可以判斷這個律師在該領域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辦案經驗,專業能力值得信賴。如果他宣稱擅長某個領域,但是沒有多少該領域的案例和研究文章,所謂的擅長就值得懷疑了。
第三步:考察職業操守
除了考察律師的執業水平,職業操守也是選擇律師時必須要考察的。考察一個律師的職業操守,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做事是否規范。在洽談委託時,一個規范的律師絕對不會包打官司,因為法律和執業紀律都禁止律師就案件結果給當事人承諾,違反這一點說明這個律師是個知法犯法之人,案件交給這樣的人,結果如何就很難講了。在簽訂委託合同時,委託手續是否規范,比如訴訟案件是否有簽訂訴訟風險告知書,委託合同及簽署的文件是否給你一份,律師費是否由事務所統一收取,律師費是否有發票等。
二、有否一味吹噓關系。律師是以法律為業的職業,一個律師如果在接待你的時候拋開法律不談,而大談特談他認識某某人物,准備如何活動公關,你就要小心了,除了對方的職業操守值得懷疑外,對方很可能以後還會以各種名目要錢。
透過形形色色的現象,把握律師工作的本質,希望「三步考察法」能夠助你找到合適的律師!
『貳』 農民工全身癱瘓後獲賠180萬元,律師為何會拿走一半
有媒體以「工傷獲賠180萬律師費90萬」為題,報道廣州市一律師涉嫌違反規定收取費用的有關情況。針對該事件,廣州市司法局發布通報稱,依照律師管理的相關規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已經依法依規啟動調查程序。如查實存在違法違規執業行為,廣州市司法局將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和相關法規規章、律師行業規范的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調查處理情況廣州司法局將及時向社會發布。
一個工傷認定案件要打兩年的時間,算正常。時福茂介紹:「我曾經辦過一些案件,在勞動關系階段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到工傷認定之後,可能又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一審和二審。當然還有些案子,可能單位已經破產了,導致最後打贏官司拿不到錢,不過現在有一個先行支付,會好一點。程序過於復雜,導致很多案件不能及時結案。」
時福茂舉例說:「我正在辦理的另外一個案件,從2013年開始為趙懷德提供法律援助,已經打了7年的官司,9個裁定和判決,但是現在僅拿到198000元的賠償,傷殘津貼到現在還沒有領到,程序復雜,導致維權非常艱難。」
事實上,我們國家對於像農民工這樣的弱勢群體維權,有非常好的法律援助制度。2003年9月生效的《法律援助條例》第10條明確規定,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其中就包括工傷保險。
2006年,國務院出台意見,專門規定要依法將農民工納入工傷保險范圍。2008年8月開始,農民工因請求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專家建議,農民工萬一發生工傷還是要申請法律援助。專家呼籲,此類案件可以考慮實行律師費轉付制度,由敗訴方承擔勝訴方的律師費。減輕農民工打官司的成本,減少企業惡意訴訟的發生率,敦促企業依法用工,鼓勵更多律師代理法律援助案件。
『叄』 李潔娥的拆遷溯源
李潔娥是楊箕村最後15戶未簽協議的居民之一。她的家是一棟三層半的小樓,在上世紀80年代,由已故前夫冼傳威與前租戶(非村民)陳月眉合作建房,但因重建未獲政府批准,原宅基地使用證原件被收回後,新的宅基地使用證並未下發。
也就是說,她的房子至今沒有產權證明。這種現實下,不可避免地,使得李潔娥的房子在拆遷時間表的壓力下成為重點清除對象。
早在2000年9月廣州市召開的「城鎮建設管理工作會議」上,市政府就提出了「城中村」改造思路,明確要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建設整體協調的大都市城鎮體系。不過在此後數年間,改造進展緩慢。
2007年,楊箕村、獵德村、冼村、譚村和康樂村等「城中村」一起成為改造對象。到2009年7月28日,一份《楊箕村「城中村」改造征詢意見書》(下稱《意見書》)下發到了村民手中。據多位村民回憶,這是他們第一次得知要拆遷。
最初,村民們和村官之間發生矛盾,也正是在看到《意見書》之後,對拆遷產生疑問。「得知要拆遷後,我們就去找村裡領導要求公布村裡這些年來的賬目。」5月22日,一位至今仍留守在楊箕村的戶主回憶:「最初是希望能通過村裡的經濟實力自行完成改造。」
這里所說的「村裡領導」,是指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南街楊箕股份合作經濟聯社(下稱楊箕經濟聯社)負責人。
楊箕經濟聯社是全國第一個農村股份制經濟組織,最早可以追溯至1987年。經濟聯社下設經濟發展公司,將集體經濟折成股份,村民設置人頭股、勞動工齡股和發展股,集體經濟年終結算,按股分紅。
正是楊箕村首開改革先河,拉開了農村集體股份制改革的序幕。
廣州「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思路是,將原來的村委會轉為居委會;把原來屬於農民所有的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將之前由村委會管理的集體經濟轉為由集體法人股東和個人股東共同持股的股份公司;對「城中村」進行城市一體化管理,逐步將市政、環衛等納入城市管理范疇。
在此過程中,經濟聯社是法定的「城中村」改造主體。實際上,楊箕經濟聯社沒有第一時間回應村民要求,也未公開村中賬目。聯社董事長張建好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村裡雖然有20多億元的固定資產,但不能全部賣掉去改造楊箕村,「村裡沒有能力自己改造」。
根據初步測算,楊箕村的改造在20億元之上,包括拆除與重建,這超出其自身的經濟能力范圍。引入其他資本似乎成了唯一選擇,而政府包辦了這個過程。 2009年8月17日至25日,村民們開始集會、靜坐,要求經濟聯社公布村財政賬目。但在8月25日,村民姚楊燈、姚慕嫦、梁偉強和李洪蘇因「涉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被傳喚,同年12月11日被逮捕。
盡管四人皆稱集會、靜坐是自發的,他們並沒有「組織」其他村民鬧事,但法院最終仍判處四人7-9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如此之後,楊箕村的拆遷步入了快車道。適逢2010年楊箕村改造被廣州市政府納入重點改造對象。是年4月16日,楊箕經濟聯社召集股東代表大會,對楊箕村改造方案進行表決。此次會議應到92人,實到87人,其中同意改造方案的60人、反對的3人、棄權的2人,簽字同意的股東代表占出席會議股東代表人數的92.3%。
這次會議直接決定了楊箕村的命運。兩天後,楊箕村改造安置補償方案公布,「拆一補一」的回遷方案出爐。
2010年7月1日,楊箕村正式開拆。兩個月之後,楊箕村基本被鏟平。李潔娥與部分村民一起選擇了留守。
與李潔娥一同留守的村民中,有的村民不同意回遷補償方案,而是要求將房子作價賣掉;也有村民認為,拆遷補償方案上只蓋有公章,沒有法人代表簽字,擔心日後出問題而不敢簽字。
截至2010年12月30日,在楊箕村1416戶待改造的房屋中,簽約戶數為1386戶——這意味著,此時尚有30戶村民不同意拆遷方案。在這些留守戶中,只有李潔娥的情況最為特殊,她甚至說不清楚房子的歸屬問題。
與楊箕經濟聯社對簿公堂的過程中,李潔娥提供了一份《合建房屋合同書》,為其前夫冼傳威與陳月眉在1985年簽訂。她以此為憑,主張自己反對拆遷的權利,但法院沒有支持這份證據。2011年12月,廣州市中級法院終審判決,在98%村民已簽約搬遷的情況下,為保護大多數人權利,李潔娥應當先行搬遷,交付房屋,拆除改造。
在復雜的法律條文面前,李潔娥顯得力不從心。時日久遠的糾紛解決無望,期間她常對前來的記者和鄰里抱怨,可聽者也並沒有什麼辦法。
公開資料顯示,因楊箕村改造產生的糾紛案件共有29件,其中法院審理判決生效並已進入執行程序的有13件,剩餘的16件訴訟案已經作出一審判決,部分被告已經提出了上訴,目前正在審理中。在這些案件中,「釘子戶」已然全面敗訴。 在上述眾多訴訟案中,楊箕經濟聯社方面認為,其對楊箕村改造具有合法管理的權利,舊村改造系惠及全體村民的重大事項,部分留守村民對其他村民合法權利造成消極影響;涉案村民則認為,楊箕經濟聯社的拆遷和補償程序不合法。
雙方各執一詞,法院判決則並不站在留守村民一邊。以一份去年12月生效的判決書為例,法院根據楊箕村宅基地為集體所有、楊箕村改造是公益事業、集體事務少數服從多數三項,判處楊箕村經濟聯社勝訴。 村裡老人說,李潔娥愛漂亮,愛跳舞,也愛打五角錢的麻將,而且技術不錯,贏多輸少。即使不上場打,在桌邊看到半夜也津津有味。
她一直沒有工作,但每月可收租4000元。日子也還不錯,下午打麻將,晚上跳舞、喝茶,過著南方村莊女性典型的租主生活。
但因為拆遷,這一切不復存在。楊箕村拆遷後,李潔娥可依賴的人際關系變得更少了,2011年與丈夫分居後,小她10多歲的鄰居姚慕嫦,成為李潔娥死前最依賴的人。
今年3月20日下午6時,姚慕嫦和她去天河城逛街時,兩人被強行塞入麵包車。眾目睽睽下,被押著穿過鬧市,姚慕嫦深感恥辱。
麵包車一直開入越秀區法院。當晚,姚慕嫦被轉入越秀區拘留所,關了13天。李潔娥則由於身體太差,一直嘔吐,被轉入廣州武警醫院,直到3月28日才離開。
姚慕嫦堅信,這是李潔娥精神崩潰的開始。更讓李潔娥驚懼的是,輾轉從醫院回家後,她的家,已成廢墟。就在被關押的第二天,3月21日,李潔娥、姚慕嫦的房屋被越秀區法院「依法」拆除。
4月1日,從拘留所出來後,姚慕嫦見到寄居鄰家的李潔娥,「老了好多,整個人像沒有魂魄一樣。」 隨後,兩個沒了家的女人,穿著鄰居接濟的衣物,借宿在鄰居家的地板上。夜裡,姚慕嫦總聽見李潔娥在輕輕地嘆氣,一聲接一聲。後來,怕吵到朋友,她有時去客廳呆坐,一坐就坐到天亮。
「不只我們這里,四處都在拆。」楊箕村裡的老人們說。在廣州,楊箕村這樣的「孤島」隨處可見。查看衛星地圖,廣州市規劃發展區近五分之一的面積被「城中村」盤踞。如何改造這些繁衍復雜的「城中村」,一直是廣州面臨的公共難題。
2007年6月,廣州開始嘗試「城中村」改造新思路——允許房地產開發商參與進來。當年9月,廣州富力地產、合景泰富地產聯合香港新鴻基地產,以46億元的總地價拿下獵德城中村改造地塊。自此,開發商成為廣州「城中村」改造的中堅力量。
經過四年的開發,獵德村於2011年11月「改頭換面」,變身高端商品房「CBD行宮天鑾」推向市場。此後的「城中村」改造,無不將「獵德模式」視為標桿。
由開發商「出錢」,經濟聯社「出力」(在土地規劃及產權上提供便利),成為廣州「城中村」改造主路徑。以楊箕村改造為例,截至去年,參與楊箕村改造的地產商廣州富力地產已投入了20多億元,其中包括9.8億元保證回遷房建設資金、4.8億元土地轉讓金和3.3億元的兩年臨遷費。
目前,包括中信、保利、富力、萬科、恆大、中海、頤和、珠江、合生、和黃、力迅、方圓在內的開發商,無不活躍於廣州的「城中村」改造市場,尋求開發機會。
不過,「獵德模式」作為成功的案例尚屬少數。與楊箕村在2010年一同列為重點改造的九座「城中村」(獵德、冼村、小新塘、蕭崗、三元里、林和、楊箕、琶洲和棠下)中,目前除獵德村「大功告成」外,其他改造均進展緩慢,其中不少「城中村」還面臨著法律訴訟。 社區成為廢墟,家園成為孤島,留下的人開始了另一種生活。村口大巷直街40號門前的一片空地,被留守戶們設成了「會客廳」——聚會議事、會客受訪、麻將唱K歌,都在這里。
這是楊箕村最後的社區生活。
拆遷的陰影,摧毀了大部分鄰里的舊溫情。簽不簽協議,獲多少補償,鄰居們彼此揣測。由於搬遷遲遲無法完成,楊箕村的回遷計劃已經從2013年拖到2014年。對早早簽過協議的人來說,等待過於不耐煩。昔日鄰里關系如今變得微妙。
2010年,楊箕經濟聯社起訴「釘子戶」,在訴狀上,69個村民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希望這些昔日街坊早日動遷。
李潔娥跳樓之後,留守村民的生活並未能得到改善,目前村子進出受限,而村民們的出行亦多有不便。李潔娥的決絕舉動,亦未阻擋廣州「城中村」改造的步伐。
「城中村」改造面臨的一個難題,就在於如何平衡好各方的利益。尤其是,隨著「城中村」改造的常態化,各方的利益訴求也一直在變化。一定程度上,廣州通過引入社會資金,可以將政府與被拆遷村民之間的矛盾盡量縮小。但與此同時,相關拆遷程序與過程備受爭議。
2011年1月18日,楊箕村土地出讓項目在廣州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拍賣,在整個拍賣過程中,只有廣州富力地產舉牌,沒有其他開發商競價,地塊直接以4.7265億元底價成交。這被很多村民指責為「走過場」。
直到現在,楊箕村的土地性質仍為集體所有——多份司法材料佐證了這一點。「為什麼沒有轉為國有土地就拍賣給了地產商?這就是地產商和楊箕經濟聯社合謀的結果。」北京才良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才亮認為。王是三戶楊箕村留守村民的代理律師。
依據《土地管理法》第43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
2011年3月,楊箕村五名未簽約村民將廣州市國土資源與房屋管理局告上法院,要求撤銷上述招拍掛行為。村民認為,楊箕村土地拿去拍賣,並未經過全體村民同意,嚴重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廣州市國土資源與房屋管理局則表示,已徵得98%村民同意,招拍掛符合規定。
王才亮認為,村民的房屋受法律保護,不能依靠少數服從多數的決定來剝奪。但這種操作手法並不僅限於楊箕村,在廣州「城中村」改造中很常見。據《財經》(博客,微博)記者了解,另一座「城中村」——琶洲村的改造同樣涉嫌程序違法。2009年9月,保利地產(600048,股吧)以1.42億元底價獲得琶洲村改造項目——同樣無人競拍,掛牌出讓條件堪稱「量身打造」。
琶洲村一名留守村民對《財經》記者說:「(集體土地)沒有徵收,也沒有轉為國有土地,就直接賣給了保利地產。」
「廣州城市發展很快,如果走正常的招投標程序,審批的時間會很嚴格,周期也長。所以廣州現在很多地方的做法都是簡單化了,直接從農民手中拿回來,再賣給地產商。」北京市盛廷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志同總結。
李潔娥這一跳,並不意味著楊箕村拆遷的結束。按照2009年廣州推出的《關於推進城中村(舊村)整治改造的實施意見》,廣州將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138個「城中村」的改造任務。 梁永權家五樓客廳,是李潔娥房屋被拆後,最後寄居的地方。和所有「釘子戶」一樣,這棟房屋外牆破損、窗戶盡失、家徒四壁,但仍呈現出維持著整潔和尊嚴的努力——窗上糊著報紙,地板革用水擦過,進卧室前,主人還換了鞋。
拆遷同時摧毀的,還有家庭的溫情。3月28日,李潔娥離開醫院時,對前來接她的大兒子哭訴,在裡面簽了不明不白的協議,記不清楚寫了什麼,但兒子態度冷漠。李潔娥回來偷偷對鄰居說,兒子自己開車走了,沒有送她。
4月中旬的一個周末,還在上學的小兒子回來看李潔娥,寄居在鄰居的客廳中,小兒子嘆著氣擔心,就快放假了,以後不知道該在哪裡住。此後連著幾日,李潔娥都睡不著。
「兒子、女兒們,媽媽欠你們的太多了,房子的事只能靠你們去追討了,對不起你們了!」李潔娥在遺書中寫道:「我心真的是很辛苦……我要走了,走了就沒有痛苦了……」
在一張留給姚慕嫦的巴掌大小的紙片上,李潔娥按上鮮紅的指印,對人世最後囑咐:「嫦,希望我不在人世,你的性格要改變,不要自以為是,學會尊重別人,好的人要信。緊記。李潔娥字 2012.5.9。」
回到4月中旬,李潔娥從越秀區拆遷辦回來,面如土色。拆遷辦的人說,由於遲遲不搬,發給其他住戶的2萬元搬遷獎勵,沒有她的份了。「產權證沒有,補償不知道怎麼發,搬遷費也沒有,這可怎麼辦。」鄰居們記得,面對冷硬的文件條款,她面色惶恐。
在二審判決中,法院認定,李潔娥不享有所涉宅基地的所有權,且「因土地與地上建築物是不可分割的」,房屋也應交還給楊箕經濟聯社。法院特別提到,應按照《楊箕村「城中村」改造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規定對李潔娥做好安置補償工作,但並沒有提及具體如何補償。
沒有達成安置補償協議,甚至李潔娥已經沒有時間去爭取了——在二審判決後,她的房子很快就被強制拆除了。
此後的日子,上訪就是生活的主要內容。省市兩級人大、政府、檢察院,各處都去過了。夾在人群中排隊、提交材料,然後是無盡的等待。這是一個讓人逐漸喪失希望的過程。5月初,又一次例行的上訪、例行的被踢皮球後,回來的路上,李潔娥突然對同伴說:「這些都沒用的。」
梁永權發現,李潔娥常常吃著飯就開始發呆,筷子停在空中,眼神空洞,含著胸,縮成一團。原本就瘦的人脫了形,最後一個半月掉了10斤,1米65的個頭,只餘80多斤。
5月7日,倒數第三天。李潔娥和姚慕嫦再次去越秀區司法所上訪。一進門,李潔娥就跪了下來,提到死:「求求你們了,我真的想死。」
臨走,姚慕嫦替李潔娥收拾東西,在材料袋裡發現了遺書。司法所的人不以為意,「不會有事的,她的遺書兩個月前就寫好了。」
5月8日,倒數第二天。李潔娥突然顯得有些高興。當晚9點,她和姚慕嫦、梁永權三人揀了些廢品去賣,姚慕嫦在前面拉車,李潔娥在後面推,猛一用力,板車整個翻倒在地。李潔娥站在一旁,放聲大笑,「整個村都能聽到她的聲音。」姚慕嫦也跟著笑起來,「你怎麼那麼開心。」
5月9日。這是她們約好去省政府上訪的日子。早上7點,李潔娥在被窩里說,「我不去了。」
「你不去,以後我也不帶你去了。」姚慕嫦有點生氣。 上午10點半左右,村民梁永權發現李潔娥的遺書,沖出屋門四處尋人。在已成廢墟的村莊北側,一棟待拆的五層小樓上,他看到了李潔娥。「點能(方言,意為『怎麼能』)這樣拉人拆屋,拉人拆屋啊。」一向溫柔的她大聲喊著,一面向樓下拋灑遺書。
十多個村民在樓下圍著,不敢上去,有人報了警。11點25分左右,消防車從楊箕村西南路方向進入。
就在消防員下車的那一刻,李潔娥伸開雙臂,跳了下來。
『肆』 冀中星的事件起因
爆炸案發生後,有網友在新浪博客中找到一名與事主冀中星同名同姓的博主。博主在2006年左右陸續發表的博文中自稱被東莞厚街新塘村治安員毆打致終生殘疾,有冤無處伸。博主還聲稱曾把該案全權委託給了東莞市南天星律師事務所兩名律師。
原東莞南天星律師事務所律師薛朝輝證實其確曾代理過冀中星受傷一案。薛律師回憶,當事人陳述和證人證言都可指證新塘治安員暴力毆打當事人致其傷殘,厚街醫院出示的醫療記錄亦可佐證當事人曾遭毆打這一事實,遺憾的是,東莞市兩級法院均以證據不足為由判決當事人冀中星敗訴。之後,冀中星心灰意冷,與律師失去聯系。
被打受傷
冀中星來自山東菏澤市鄄城縣人,現年衡明34歲(2013年),小學文化。該信息與首都機場爆炸案事主信息吻合。據其在博文中自述,其於1999年起到廣東打工,其間買了輛摩托車拉客貼補家用。2005年6月28日凌晨2時許,冀中星在厚街珊瑚大酒店(原文為三湖大酒店,據記者查證,應為珊瑚大酒店)門口搭載該酒店廚師龔濤回厚街新塘住地,路遇警察查車。冀自認沒有違法,騎車繼續前行,車至厚街新塘治安隊門口時遭治安員毆打。 冀中星在博文中描述,有七八個治安員手持鋼管、鋼筋擋在路口,在他准備停車時,一治安員手持鋼管向他臉部橫打過來,把他和乘客龔濤同時打落在地。等他再次醒來時,已躺在厚街醫院急診科。龔濤告訴他,他倒地以後,七八個治安員仍舉著鋼管、鋼筋朝他的腿部、腳部、腰部猛打,直到警車趕到,發現他已昏死過去,才趕緊把他送到厚街醫院。
薛朝輝部分證實冀中星上述發表在博文中的說法。薛朝輝回憶,當冀中星的哥哥聯繫到他時,案件已過了一個月,當時冀中星脊椎爆裂,過得十分凄慘。由於事發凌晨,沿路幾無行人,受理該案後,薛朝輝第一時間找到乘客龔濤,龔濤明確指證新塘治安員暴力毆打冀中星。隨後,薛朝輝律師要求厚街警方以故意傷害立案,但遭拒絕。據薛朝輝講述,當時厚街警方堅持認為冀中星是在拒絕被查車的情況下,騎車不慎摔倒受傷,只肯以交通肇事立案。
立案不成起訴又敗
苦苦爭取立刑事案件無效後,薛朝輝律師隨即提出民事訴訟,要求新塘治安隊所在的村莊對受害者冀中星現金賠償。
其間,薛朝輝律師因成功考取中山市某機關公務員,把該案轉交給同事許名勇律師。昨日,正在外地出差的許名勇回憶,在訴訟期間,其根據當事人陳述以及證人證言,以及厚街醫院的醫療記錄等相關證據,要求法院認定新塘治安員的毆打行為,並以此要求新塘治安隊所在村莊對冀中星進行現金賠償。而厚街方面則堅持認為冀中星是自己摔傷的,完全否認毆打過冀中星。
許名勇律師回憶,就法律本身而言,這場訴訟,證據明顯對冀中星有利,事件的唯一證人龔濤還特地出庭作證。龔濤在法庭上稱冀中星確曾在被警車追趕時摔倒,不過並未摔傷,冀中星的受傷完全是在摔倒後被前方趕來堵截的身穿灰色制服的新塘治安隊員用鋼管、鋼筋暴力毆打所致。此外,厚街醫院醫療記錄顯示冀中星被送至醫院時遍體鱗傷,這明顯不可能是簡單摔一下就能摔出來的。
但法院判處冀中星敗訴。此後,東莞市中院亦以證據不足以認定新塘治安員有暴力毆打冀中星的行為為由,維持原判。許律師回憶,冀中星心灰意冷,再沒有與其聯系。
記者介入無甚效果
2005年,冀中星的親屬向一家媒體記者吳賢德報料。吳賢德昨晚回憶,當時冀中星的臀部腐爛不堪,腿也斷了,渾身氣味很重,維生艱難。
出於同情,吳賢德專程為此事趕到東莞。吳賢德回憶,其找了東莞公安、咐差告法院、地方政府等多個部門,可惜沒有一個部門承認治安員暴力毆打冀中星。隨後,吳賢德寫了條新聞稿,因種種原因,未能在其所供職的媒體發表。隨後,吳賢德還把新聞稿陸續投到東莞報業網等東莞網站,可惜均被刪除。此後,兩人再無聯系。
曾獲救助承諾息訪
2013年7月20日11時40分,東莞市加強信訪工作和維護社會穩定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於網傳冀中星在東莞致傷情況的報告》,稱冀中星及其家人有過三次信訪記錄,2010年3月30日,厚街鎮公安分局曾救助過冀中星10萬元,並當場簽訂了保證書,保證今後不再因為此事而到有關部門進行上訪。
《報告》中稱,2005年6月28日凌晨3時,冀中星曾在厚街新塘治安隊門口受傷。經調查,冀中星於當日凌晨2時40分在厚街從事摩托車載客,途中因害怕警察查車,與厚街新塘村治安隊員發生碰撞,倒地受傷。當時,冀中星認為其受傷是村委會治安隊員毆打所致。2007年1月31日,冀中星就自己與厚街鎮新塘村委會人身慶孝損害賠償糾紛一案向東莞市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新塘村委會賠償其人身損害賠償金。
2007年7月26日,經東莞市人民法院審理,駁回了冀中星的訴求,判其敗訴。之後冀中星不服,向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了合議庭進行審理。《報告》稱,經審理,2008年1月31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終審判決,認為「冀中星雖然存在傷殘的情況,但是冀中星所提供的證據並不足以證實其所受的傷殘是因新塘村委會治安隊員毆打所致,故對於冀中星要求新塘村委會承擔賠償責任的主張不予支持」,認定「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受理費6374元,由上訴人冀中星負擔。經冀中星申請,本院同意其免交。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隨後,冀中星進行了上訪。《報告》稱,2009年9月,冀中星進京到中央政法委上訪,中央政法委轉交東莞市政法委辦理,市委政法委將該案轉市公安局辦理。考慮到冀中星家庭困難,經東莞市公安局協調,2010年3月30日,厚街鎮公安分局救助冀中星10萬元,冀中星對東莞的救助表示感謝。
據悉,經過東莞市信訪局、市公安局核實,冀中星及其家人信訪記錄共有三次:一是2005年7月8日到厚街鎮公安分局上訪,二是2009年9月致信中央政法委,三是2013年7月17日,東莞市信訪局收到國家信訪局轉來冀中星在國家信訪局網上的投訴信。是否有到省上訪的情況,需省信訪局核查才能獲悉。
鄄城稱為賠償款無不妥
2013年7月21日鄄城通報稱,冀中星多次向東莞市有關部門上訪。富春鄉黨委、政府得知冀中星上訪事件後,派出專人趕赴東莞,了解情況並協助調查。後經多方協商,2010年,東莞市公安局給了冀中星10萬元。
鄄城縣參與協調此事的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2010年支付這筆錢時,東莞在名義上仍不承認毆打冀中星的事實,但縣里和鄉里考慮到冀中星的情緒,就說這筆錢是東莞方面的「賠償款」。鄄城縣政府熟悉此事的人士認為,稱這筆錢為賠償款無任何不妥。該人士透露,協調此事過程中,對方曾透露這筆錢是當地的扶貧款。
女友守七晚終離去
2005年6月28日的變故,改變了冀中星的人生。那晚,26歲的冀中星載著客人,途中,和巡邏的治安員發生爭執。他自述:「被七八個治安員猛打。」冀中星受傷,導致完全性癱瘓。他的女友守了他7個晚上,在得知癱瘓的消息後,終於離他而去。因為家裡窮,住院二十來天後,冀中星的哥哥就把他帶回了老家。「回來時坐車也沒錢,哭著跪著求,才坐回來的。」
最想到東莞去上訪
其實,幾年前,冀中星就到過一次北京上訪過一次。在父親冀太榮記憶里,「是在北京奧運會那年」,具體日子和細節他已經記不清。很快,他們被「領」回來了。
「他最想去的是東莞,到東莞上訪。」昨天,冀中星父親冀太榮說。
「冀中星他自己就去過一次,但最後也沒有結果。」冀中星老家富春鄉黨政綜治辦主任高金成說。他認為,東莞方的不作為是造成冀中星情緒惡化,乃至絕望的原因。冀太榮說,這幾年來,父子倆的爭吵往往都是從一點小事開始,但最後,都會以兒子的一句大吼「你為什麼不帶我去東莞上訪」結束。
冀太榮學著兒子的口吻說:「你為什麼不帶我去東莞上訪啊?我自己又去不了,也許去了,我們就不是這個樣子了!」每當這時,冀太榮總是這樣無奈地回答:「你已經這樣了,又不能動,到那裡吃的住的地方都沒有,誰管咱們啊?」「在東莞,吃一碗面也要十多塊,去不起啊。」他說。
殘後情況
2005年6月28日,冀中星摩托車載客時,在東莞厚街新塘村治安隊門口受傷。冀中星認為其受傷是村委會治安隊員毆打所致。
2005年7月8日,冀中星到厚街鎮公安分局上訪。
2007年1月31日,冀中星向東莞市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新塘村委會賠償其人身損害賠償金人民幣338266.99元。
2007年7月26日,經東莞市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冀中星的舉證不足,事實不符,駁回了冀中星的訴求,判其敗訴。
2008年1月31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09年9月,冀中星進京到中央政法委上訪。中央政法委轉交東莞市政法委辦理,市委政法委將該案轉市公安局辦理。
2010年3月30日,厚街鎮公安分局救助冀中星10萬元,冀中星當場簽訂了保證書,保證今後不再上訪。
2013年7月17日,投訴信。
『伍』 黃中權案的刑事一審判決書可以幫忙寫一下嗎/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
(2005)芙刑初字第108號
公訴機關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檢察院。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姜再生,男,1963年3月26日出生於湖南省岳陽縣,漢族,農民,住岳陽縣公田鎮公田村上屋村民組23號。系本案被害人姜偉的父親。
委託代理人蘭冬志,岳陽縣忠信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人黃中權,男,1972年10月8日出生於湖南省汨羅市,漢族,初中文化,住汨羅市新塘鄉范塘村5組。因本案於2004年8月1日被抓獲,8月2日被刑事拘留,9月9日被逮捕。現羈押於長沙市看守所。
辯護人邱興隆,湖南醒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暨附帶民事訴訟代理人劉幼其,湖南萬和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檢察院以長芙檢刑訴[2004]571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黃中權犯故意傷害罪,於2005年1月21日向本院提起公訴。在訴訟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合並審理。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彭忠朝、代理檢察員戴新時出庭支持公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姜再生及其委託代理人蘭冬志,被告人黃中權及其辯護人邱興隆、辯護人暨附帶民事訴訟代理人劉幼其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檢察院指控:2004年8月1日22時40分,被告人黃中權駕駛一輛淺綠色湘AT4758捷達計程車,在長沙市遠大路軍凱賓館附近接到兩名要求到南湖市場的男性乘客,當車行至旺德府建材超市旁時,兩人持刀逼住黃中權從其身上搶走現金200餘元和TCL2188銀色外殼手機一台,並將車鑰匙扯下丟出窗外,後下車逃跑,黃中權從地上拾回鑰匙發動汽車時,兩男子已不知去向,黃中權隨即駕車尋找,在好百年家居建材區D1-40號門前的三角坪,發現兩人正要坐一輛從事營運的摩托車逃走,黃中權趁摩托車未啟動,用車頭撞在摩托車前輪上,兩男子被逼跳下摩托車,往南湖布藝城方向逃跑,黃中權又繼續駕車追趕,將其中一人逼在一處欄桿內僵持了10秒鍾左右,後這名男子又向布藝城的西頭樓梯台階上跑去,黃中權駕車緊隨其後將其撞倒在第三級台階處,致其失血性休剋死亡。案發後,黃中權撥打「110」報警,向公安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有自首情節。公訴機關認為黃中權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並提交了相應證據,提請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六十七條的規定判處。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姜再生訴稱黃中權的犯罪行為造成姜偉的死亡,應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姜再生喪葬費24 957元、交通費548.4元、住宿費120元、誤工費616元、伙食費480元、死亡賠償金47 958.4元、被撫養人生活費41 374.8元、精神撫慰金1萬元,共計經濟損失126 054.6元。其向法庭提交如下證據:戶籍證明、喪葬費發票、交通費票據。
被告人黃中權辯稱其是在姜偉拿刀向自己沖過來時才有意識去撞他的,並表示不承擔附帶民事賠償責任。其辯護人提出:黃中權在遭受搶劫後,為了奪回自己被搶財物而追趕姜偉,因姜偉持刀威脅,抗拒抓捕,才開車撞擊姜偉,致姜偉死亡。其行為屬於正當而合法的自救行為,符合正當防衛的法定條件,依法不應負刑事責任。其代理人稱姜偉在實施犯罪過程中死亡,無權獲得民事賠償。
經審理查明:2004年8月1日22時40分,被告人黃中權駕駛一輛淺綠色湘AT4758的捷達計程車,在長沙市遠大路軍凱賓館附近搭載姜偉和另一青年男子。兩人上車後要求黃中權駕車到南湖市場,當車行至南湖市場的旺德府建材超市旁時,坐在副駕駛員位置的姜偉要求黃中權將車停靠在旺德府超市後面的鐵門邊,當車尚未停穩時,姜偉持一把長約20公分的水果刀與同夥對黃中權實施搶劫,從其身上搜走現金200元和一台TCL2188手機。兩人拔下車鑰匙下車後,姜偉將車鑰匙丟在汽車左前輪旁的地上,與同夥朝車尾方向逃跑。黃中權拾回鑰匙上車將車左前門反鎖並發動汽車,准備追趕姜偉與其同夥,因兩人已不知去向,黃中權便沿著其停車處左側房子繞了一圈尋找兩人。當車行至市場好百年家居建材區D1-40號門前的三角坪時,黃中權發現姜偉與同夥正搭乘一輛從事營運的摩托車欲離開,便駕車朝摩托車車前輪撞去,摩托車倒地後姜偉與同夥下車往市場的布藝城方向逃跑。黃中權又繼續駕車追趕,姜偉拿出刀邊跑邊持刀回頭朝黃揮舞。當車追至與兩人並排時,姜偉的同夥朝另一方向逃跑,姜偉則跑到旺德府超市西北方向轉角處由矮鐵柱圍成的空坪內,黃中權追至距離姜偉2米處圍欄外停車與其相持,大約十秒鍾後,姜偉又向距圍欄幾米處的布藝城西頭樓梯台階方向跑,黃中權迅速駕車從後撞擊姜偉將其撞倒在樓梯台階處,姜偉倒地死亡。隨後,黃中權拔打「110」報警,並向公安機關交代了案發經過。經法醫鑒定,姜偉系因巨大鈍性外力作用導致肝、脾、肺等多器官裂傷引起失血性休剋死亡。
另查明:姜偉1985年9月14日出,未婚,生前與父親姜再生共同生活,無撫養對象。根據姜再生提供的證據和有關規定計算,姜偉的死亡賠償金為47 940元、喪葬費為4 367元、交通費548.4元,共計經濟損失52 855.4元。
上述事實,有公訴機關提交的,並經庭審質證、認證的下列證據證明:1、處警經過、接警記錄和長沙市公安局110接處警登記單證實,黃中權在將姜偉撞死後撥打「110」報警;2、證人唐漢斌的證言證實,案發當晚23時,姜偉及另一男子由北往南從布藝城方向跑來要求搭載摩托車,當其正欲發動摩托車時,黃中權駕駛捷達計程車將摩托車撞倒後又調頭追趕兩人,並聽到布藝城內汽車碰撞的聲響,後發現姜偉被撞倒在布藝城旁的樓梯台階上;3、證人龍友貴的證言證實,案發當晚23時,其與朋友吃夜宵時目睹黃中權駕車撞上一輛出租摩托車後繼續追趕從摩托車上下來的姜偉與同夥,後加速追上姜偉將其撞倒在布藝城西頭的台階上;4、證人楊其祥的證言證實,案發當晚10時50分,其在南湖建材城A棟北門的門口執勤時,看見黃中權駕駛一輛捷達計程車追趕姜偉,後姜偉跑至布藝城A2棟的一個樓梯台階時被計程車撞倒;5、現場照片證實案發現場黃中權駕駛的計程車、姜偉屍體和水果刀及被搶手機所在位置;6、現場方位示意圖;7、現場勘查記錄;8、估價鑒定書證實,被搶手機價值602元;9、長芙公刑法檢字(2004)第(12)號法醫學鑒定書證實,姜偉系因巨大鈍性外力作用導致肝、脾、肺等多器官裂傷引起失血性休剋死亡;10、屍檢照片;11、證人唐漢斌所騎摩托車的照片; 12、姜偉、姜再生的戶籍資料證實,兩人系父子關系;13、交通費票據。14、黃中權在偵查機關的多次供述。
被告人黃中權辯稱其是在姜偉拿刀向自己沖過來時才有意識去撞他的。在法庭審理中公訴人提交的黃中權在偵查階段的多次供述中均供認:姜偉一邊逃跑一邊向其揮舞刀,意思是要其不要追趕,其為追回被搶財物將其撞倒。其當庭辯解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採納。
本院認為:被告人黃中權為追回被搶財物,以駕車撞人的手段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並致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針對辯護人提出的前述辯護意見。經審查認為:本案姜偉與同夥實施搶劫後逃離現場,針對黃中權的不法侵害行為已經結束。此後黃中權駕車尋找並追趕姜偉及同夥,姜偉一邊逃跑一邊持水果刀對坐在車內的黃中權揮動,其行為是為阻止黃中權繼續追趕,並未形成且不足以形成緊迫性的不法侵害,故黃中權始終不具備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辯護人關於正當防衛的辯護意見本院不予採納。黃中權作為普通公民可以採取抓捕、扭送犯罪嫌疑人的自救行為,但所採取的方法必須與自救行為的性質、程度相適應。其採取以交通工具高速撞人的嚴重暴力傷害行為,顯然超出了自救行為的范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承擔刑事責任。故對辯護人關於黃中權採取的是合法正當的自救行為的辯護意見,本院亦不予採納。黃中權的犯罪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應予以賠償。本院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姜再生提出的合理請求予以支持,對超出法律規定和無證據支持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黃中權犯罪後,自動投案並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系自首,依法應對其減輕處罰。因本案被害人姜偉有重大過錯,可酌情對黃中權從輕處罰,同時相應減輕黃中權的民事賠償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十七條第一、三款,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黃中權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4年8月1日起至2008年1月31日止);
二、被告人黃中權在本判決生效後三十日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姜再生各項經濟損失共計36 998.78元(52 855.4×70%)。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收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