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物業公司常見法律問題有哪些

物業公司常見法律問題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1-13 04:14:01

1. 物業管理中的幾個主要法律問題淺析

一、概念:物業管理風險是指物業服務企業在服務過程中,由於企業或企業以外的自然、社會因素所導致的應由物業服務企業承擔的意外損失。
二、分類:物業管理的風險包括早期介入的風險、前期物業管理的風險和日常管理的風險。
(一)早期介入的風險
早期介入的風險主要包括項目接管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和專業服務咨詢的風險。
1.項目接管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
有的物業服務企業在還沒有確定取得項目接管權的時候,就投入了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未被建設單位選聘,物業服務企業不僅蒙受人、財、物的損失,企業的品牌形象也受到了損害。
2.專業服務咨詢的風險
早期介入涉及面廣、時間長、技術性強、難度高,當物業服務企業不具備足夠的具有相當專業技術能力和物業管理操作經驗的人員全過程參與時,難以發現在項目規劃設計和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其提供的專業咨詢意見和建議也可能出現不足和偏差。此外,如果不能與建設、施工和監理單位良好地溝通和配合,早期介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將得不到重視和採納。以上兩個方面都有可能導致物業建成後管理運作中的一定風險。
(二)前期物業管理的風險
前期物業管理的風險有許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合同風險。合同風險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1.合同期限
合同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是附解除條件的合同的,《物業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期限未滿、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因此,前期物業管理合同的期限具有不確定性,物業服務企業隨時有可能被業主大會解聘。一旦被提前解約,企業對物業管理項目的長期規劃和各種投入將付諸東流,企業將蒙受損失。但如果企業過多局限於這一因素,致使前期的規劃和投入不到位,可能會帶來操作上的短期行為,也會引發業主(或物業使用人)與物業服務企業的矛盾和沖突。
2.合同訂立的風險
在訂立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時,物業建設單位居於主導方面。而且物業相關資料的移交,物業管理用房、商業經營用房的移交,空置房管理費繳納等均需要物業建設單位的支持與配合。因此,建設單位在與物業服務企業訂立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時,可能會將本不該由物業服務企業承擔的風險轉嫁給物業服務企業。此外,一些物業服務企業為了取得項目管理權,在簽訂合同時盲目壓低管理費用,這將影響到接管項目後正常經營的維持;一些物業服務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沒有清晰約定有關責任,或忽視免責條款,甚至作出一些難以實現的承諾,致使在接管後發生不測事件(家中財產被盜、人員傷亡等)時,處於被動局面。在合同內容上的疏忽有可能成為業主向物業服務企業索賠的理由。
3.合同執行的風險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是具有委託性質的集體合同,由建設單位代表全體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雖然這種合同訂立行為是法規規制的結果,但在業主人住和合同執行的過程中,由於缺乏相應法規知識或其他原因,可能會發生對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的訂立方式、合同部分條款和內容不認同、不執行,從而引發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糾紛。
前期物業服務階段處於各種矛盾交織的特殊時期,工程遺留的質量問題、設施設備調試中未妥善解決等問題,都會影響業主正常生活。由此引發的對前期合同的爭議和糾紛,若處理不當,將會誘發管理風險。
(三)日常物業管理的風險
日常物業管理的風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業主(或物業使用人)在使用物業和接受物業服務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二是物業管理日常運作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1.業主使用物業、接受服務中發生的風險
(1)物業違規裝飾裝修帶來的風險。
業主(或物業使用人)違規裝飾裝修,不僅會造成物業共用部位損壞、安全隱患、鄰里糾紛等,增加物業管理的運行、維修、維護成本,還會使物業服務企業承擔一定的物業裝飾裝修管理責任。
(2)物業使用帶來的風險。
在物業日常使用過程中,業主(或物業使用人)對物業使用出現不當行為和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高空拋物、改變物業使用功能、堵塞消防通道、損毀共用設備設施和場地等,是難以確定責任人的;或業主(或物業使用人)因物業的「瑕疵或當事人的疏忽」而發生意外事故,造成他人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情況下,物業服務企業就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風險。

2. 物業方面有哪些法律,法規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號,已經2016年1月13日國務院第119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2016年3月1日施行。根據決定第三十五條之規定,刪去《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六十一條。《物業管理條例》是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的,為的是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制定的。 由國務院於2007年8月26日發布,自2007年10月1日開始施行。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全文:
第1條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2條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第三條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服務企業。
第四條國家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第五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物業管理具體可以分為三大類別服務:1.公共服務,它是為全體業主和租戶提供的經常性服務,是所有住戶都可以享受到的,貫穿於物業管理的始終。物業管理公共性服務項目有八個方面:(1)清潔衛生:樓宇內公共樓道的公共地方的衛生清潔、垃圾清運以及經常性的保潔;(2)綠化物日常維護:對綠化物進行定期修剪、施肥、更新;(3)治安管理:設專職保安人員每天24小時巡邏值班;(4)公共蓄水池維護:樓內公共蓄水池應定期清洗消毒;(5)水電管理:對配電設備、水泵房及公共水電設施進行日常管理維修;(6)排污設備管理:清疏和維修排水、排污下水管道、化糞池;(7)高層樓宇增設的服務項目:配備專職電梯管理人員,搞好電梯維護、保養;(8)根據需要增設的其他服務項目。

2.專門服務,它是為某些住戶群體提供的服務。比如為高層住戶24小時開啟電梯,高層供水水泵、消防設備、發電房的維修保養等等。專項服務的收費,按各住戶的建築面積合理負擔。3.特約服務,它是為滿足住戶特別需要而提供的個別服務。比如,代管房屋;預約定期上門清掃室內衛生;收洗衣物;代辦購物,購火車、飛機票等;代請保姆,照看病人;代送小孩上下學、入托;代辦各類商務以及住戶委託的其他服務項目。該類服務的委託范圍相當廣泛,收費標准以成本加勞務費結算,體現 「出錢圖方便,我出力得報酬」的國際慣例思路。經營是物業管理公司以管理區域內的條件為基礎、以住戶為對象所進行的經濟活動,它是物業管理適應市場要求而必須具備的功能。

3. 現在有關物業管理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特徵

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基本特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體廣泛性

住房(住宅小區或樓宇)是城市化及人民生活的基本物質條件,任何組織單位和個人都要與房地產物業管理發生各種聯系,並通過這種聯系形成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因此,可以說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權利主體和義務是非常廣泛的。

(二)權屬基礎性

物業管理的對象主要是房地產。房地產是不動產,但不動產的轉移並非實際物體發生位移,而是權利的主體發生變動。房屋的出售、租賃實際上是權利的交易和轉讓。因此,物業管理的法律規范是一個以權屬為基礎的法律規范。

(三)國家干預性

房地產是不動產,它對國家、法人和公民來說都是一筆很重要的財富;同樣,房地產的物業管理涉及政府、法人和公民的各方面利益,它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因此,國家對這一領域的行政干預顯著,國家建設部專門成立了建設與房地產業司來指導物業管理工作的開展。

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要素

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要素是指該種關系必要的構成因素或條件,缺了要素之一則不能構成物業管理法律關系。關於何為法律關系的要素,有不同的觀點。有的提出主體、客體、內容、變動原因四要素說,多數人則堅持傳統韻主體、客體、內容三要素說。我們認為由於變動原因是屬於法律事實問題,並不是法律關系本身的構成因素,因此,我們採用三要素說。[2]

(一)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主體

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參與者,即在物業管理中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地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物業管理法律關系主體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劃分:1.從物業管理法律關系主體的自然屬性來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和特殊條件下的國家;2.從主體的地位和承擔的義務,可分為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當事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其中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當事人是指物業管理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在物業管理法律關系中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簽訂業主公約或物業管理合同,直接承受其法律後果,獨立地享有權科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或社會組織,主要包括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等。其他利害關系人是指物業管理活動的間接參與人,在物業管理關系中不以自己名義締結物業管理合同但協助物業管理公司開展物業管理活動,並且與物業管理的法律後果有某種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應獨立地享有物業管理法律關系中的部分權利和承擔部分義務的自然人或社會組織,主要包括房地產開發商、公用事業服務商等。

(二)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內容

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主體在物業管理法律關系中所享有的權利(包括職權)和負擔的義務(包括職責)。物業管理法律關系主要包括以下的內容:一是業主、非業主使用人的權利與義務;二是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權利與義務;三是物業管理公司依據物業管理合同的規定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四是開發商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權利與義務;五是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職權與職責;六是物業管理協會的基本權利義務。關於物業管理的各種具體權利和義務詳見本書有關章節的專門介紹和論述。

(三)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客體

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物業法律關系主體承受的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客體亦稱為「標的」,是主體所需合法利益的外在表現載體,它直接反映了人們社會關系中最核心的利益關系。

各種不同的具體物業管理法律關系,其客體有所不同。按利益載現形式的不同,可劃分為物業、權利、行為效果三類。

1.物業。現代意義的物業屬物類客體范疇,它包括傳統法律規定的不動產或房地產之實物及其圍括的空間和環境。物業既是設置於物業上的物權法律關系的客體,又是物業所有權、共有權、自治共管權、使用權、共用空間權、共享環境權等物權關系的客體,同時還是物業管理公司代管物業權的客體。

2.權利。權利作為物業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是指基於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所設定的債權,與物業所有權相關的場地使用權、物業相鄰權、公共秩序維護權、物業代管權、與物業管理行為相關的一些人身性或精神性權利(如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住宅安全權、精神文明建設參與和享受權等)。

3.行為效果。行為效果作為物業管理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包括國家機關在對物業管理方面提供管理性行政服務之行為效果、物業管理公司按委託管理服務公司提供有償服務之行為效果、業主繳納物業維修金而建立和補充物業維修基金之行為效果等。來源:網頁鏈接行為效果可以是行為過程結束時顯形的,也可以是伴隨行為過程產生和存在但無形的效果。如物業管理保安人員巡邏行為過程中所產生的對有犯罪意圖者無形震懾其不敢輕舉妄動的保安效果,又如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對業主委員會組建的行為給予指導有效地使其順利組建成功的指導行為效果。

4. 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發生矛盾所要涉及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二、復物業管理糾紛的類型制
1.按不同的法律關系性質差異來劃分,可以將其分為三類:①民事糾紛,如服務合同糾紛(違約糾紛)、侵權糾紛等;②經濟糾紛,如物業管理企業與特定業主及業主委員會之間發生的經營管理許可權糾紛;③刑事糾紛。民事、經濟糾紛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或不能得到公正、公平、合理的解決,就很容易升.級,使當事人矛盾沖突尖銳化,最後演變成刑事糾紛。
2.按照糾紛的具體形式劃分,可以把物業管理糾紛劃分為管理權糾紛、合同糾紛、物業管理具體服務糾紛,以及物業管理收費糾紛等幾類。

5. 物業公司法律法規都包括哪些,有什麼相關的法

《房屋維修管理》《物業管理條例》《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管理辦法》《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版辦法》《前期權物業管理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物業服務收費明碼標價規定》《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注冊物業管理師》《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業主大會規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物業管理財務管理規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6. 從事物業行業,常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物業管理條例》《物權法》《招投標法》《保安服務管理條例》《物業管理企業資回質管理辦法》《答住宅專項維修基金管理辦法》《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前期物業管理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物業承接查驗辦法》《物業管理師暫行規定》《業主大會規程》《業主臨時公約》《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民法通則》《公司法》《合同法》《房地產管理辦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規定》等等

7. 物業公司常見法律糾紛有哪些

您好,
問題一:遺留的房屋質量問題
法官們發現,房地產商遺留房屋質量問題,造成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產生矛盾,案件大約占物業糾紛案件的10%-15%。
法官介紹,這類問題主要表現在:房屋工程質量在使用過程中不能令業主滿意,諸如房屋存在地面裂紋、煙道不暢、樓頂或衛生間滲水等,而開發商又怠於履行維修義務,對其應負的維修責任採取一等、二拖、三推的態度,保修期一過就「甩包袱」。這樣,業主在不能有效處理與開發企業之間糾紛時,將怨氣撒到物業公司身上,以拒交物業費的方式維權。
對策:嚴把房屋交接關口
一般的商品房買賣合同都有房屋質保期限,可在交房後,業主不容易找到開發商,而物業公司時刻在與業主打交道。法院認為,由物業公司來解決業主房屋維修方面的問題,最方便也最經濟。建議物業公司在管理交接之時和開發商簽訂代為維修房屋的合同。
問題二:物業服務質量不達標
這類案件大約能佔到70-80%左右。法官們在審理中發現,大多數業主拖欠物業費的理由是物業公司沒有按合同規定履行義務,服務質量不到位。許多業主在法庭上會向法院提交小區管理現狀的照片,比如沒有綠化、公共設施殘破,維修不及時,保安失職導致業主財產受損,等等。
對策: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
在這個問題上,為燕都花園提供服務的金管家物業服務公司的負責人馬德成表示,根據他們的經驗,一定要注意解決每個業主反映的問題,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收費的工作人員不僅負責收費,更要負責聽取業主反饋的意見。比如丟車的問題,無論是自行車還是汽車,物業公司要通過服務保證一輛也不能丟,要不然會給業主留下一根永久的「小辮子」。
問題三:物業與業主溝通存障礙
法院認為,物業公司與業主之間是服務合同關系,兩者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在現實中,有的物業公司認為自己是小區管理者,業主是被管理的對象;而業主則認為自己是主人,物業公司是自己花錢雇來的。業主與物業公司對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各有理解,由此產生的權利義務認識就大相徑庭,這種觀念上的巨大差異導致雙方在溝通中存在障礙。
對策:要靠服務取得業主信任
座談會上,萬合物業公司對宏業花園的管理經驗得到了法院的好評。該物業公司的負責人李合祥介紹,作為第四任,萬合公司接管該小區時,小區里垃圾遍地,綠化缺失,由於污水管道被壓壞了,小區里竟然有一條80米長、40來米寬的臭水溝。萬合物業公司先是在3日內恢復了小區里的路燈設施,投入了2萬多元。接著又投入2萬元,挖開臭水溝,排清污水、重鋪管道,暢通了小區的排污系統,之後,保潔工作、綠化帶的補植、花池的整理都有條不紊地進行。最後完全取得業主的信任。
問題四:供暖溫度不達標
供暖質量是個敏感問題,收採暖費可以說是令每個物業公司棘手的問題。採暖費對一些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可最讓他們鬧心的還是供暖溫度達不到市政府規定的最低16℃,進而引發了大量業主以拒交採暖費為手段的維權方式。
對策:可聯合業主代表共同監控
法院認為,對於供暖質量是否達標問題,政府雖然出台了眾多的制度,提出了諸多的要求,但最大的問題是政府的監督力度不夠,也沒有相應的制裁措施。建議物業公司可以聯合業主代表、居委會代表,在供暖期對供暖溫度進行監控。
問題五:物業漠視鄰里糾紛
這種現象大約占案件的5%左右。比如,某小區8號樓一、二樓業主因前一棟樓頂樓業主違章搭建,導致影響其採光。他們認為物業公司應當制止卻漠視不管,由此拒交物業費。還有的是因為樓上業主的暖氣或管道漏水導致其裝修、傢具受損,他們認為物業公司應該負責維修,或樓上業主不維修就將責任轉嫁給物業公司,拒交物業費。
對策:主動與業主進行溝通
物業公司要主動與業主進行良性溝通,講道理、改進工作方式,或是協助業主解決問題,除一些極端特例的業主外,盡量不要直接採取訴訟方式解決,否則會使矛盾迅速升級。

8. 物業管理都有哪些法律法規

《房屋維修管理》《物業管理條例》《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管理辦法》《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內法》《前期容物業管理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物業服務收費明碼標價規定》《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注冊物業管理師》《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業主大會規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物業管理財務管理規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9. 物業服務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你好,物業服務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有:
1、 業主委員會依法如何產生?
2、 業主委員會的成員必須是業主嗎?
3、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權?
4、 開發商有權單方指定物業管理公司嗎?
5、開發商應當向業主委員會移交哪些建設施工資料?
6、房屋的維修責任是如何劃分的?
7、什麼是公共設施專用基金,該基金如何管理使用?
8、普通商品住宅保潔服務應到什麼標准?
9、物業管理企業在公共秩序維護服務方面承擔何種職責?是否應對業主人身和財產負責?
10、物業管理企業是否可以將物業管理的專項服務委託專業公司?
11、物業管理企業在履行合同義務時,是否有權對違反業主(臨時)公約和物業管理規章制度的行為進行制止?
12、車輛停放時停車人享有什麼權利?應遵守什麼規定?
13、經濟適用住房小區如何交納物業服務費?
14、普通住宅如何交納物業服務費?
15、公房、安居房出售後,物業服務費用怎麼交納?16、高檔住宅、非住宅類物業的物業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17、交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還用在交大中修費嗎?
19、出租房屋時,物業服務費用由誰來交納?
20、開發企業已竣工但未出售的物業是否應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21、業主、物業公司能否擅自佔用物業共用部位、公用設施設備?
22、能否在房屋樓頂架設廣告牌?
23、業主能否不按規定或約定封閉陽台、安裝防護欄或搭建陽光棚?
24、鄰居佔用了公共樓道怎麼辦?
25、業主裝飾裝修房屋,需要與物業管理企業簽訂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嗎?

先給你這么多吧,需要請再講吧!!

熱點內容
德日刑法正犯 發布:2025-07-11 06:34:44 瀏覽:477
刑法第九十三條解釋 發布:2025-07-11 06:34:42 瀏覽:158
房產證偽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1 06:25:41 瀏覽:735
2017年新的道德與法治 發布:2025-07-11 06:24:15 瀏覽:142
婚姻法普法ppt 發布:2025-07-11 05:50:49 瀏覽:423
尼克拉斯盧曼法社會學 發布:2025-07-11 05:48:42 瀏覽:720
司法查流水 發布:2025-07-11 05:35:48 瀏覽:797
行政法院集中管轄 發布:2025-07-11 05:27:41 瀏覽:754
宗教制定法規和規章 發布:2025-07-11 05:27:33 瀏覽:344
食品生產主體虛假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1 05:27:33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