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的本份

律師的本份

發布時間: 2025-10-05 22:12:48

❶ 面試問題怎麼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務

法務大都是在企業或機構(以下簡單合稱為「企業」)工作的法律工作者,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法律服務,還需要從所屬企業的立場出發,從本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出發,結合實際情況,考慮企業面臨的法律問題以及與此相關的管理問題,提供專業的法律支持和恰當的管理、決策建議。

【文末領取120套不良資產資料】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業內一直流傳著各種近在國內的避稅天堂,譬如西藏林芝,譬如新疆霍爾果斯。曾經遇到有高層咨詢西藏地區有哪些稅收優惠政策,法務的整個工作過程如下:

首先,請求財務協助提供本企業所在地與西藏地區的稅率及稅收優惠政策比較以及稅費返還方法;

其次,與財務人員會同分析主要的受惠企業類型;

再次,結合本企業所屬製造業的產業特點,得出結論:西藏雖然是避稅天堂,但並不適合本企業,而且因為一系列的原因有可能會帶來稅務稽查風險。

最後,製作PPT匯報給高層。
在這個簡單的法律咨詢中,法務收到指示後發起跨部門協作請求,在法規政策研究和解讀的同時,結合本行業特性和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得出評估結論後通過郵件和PPT與管理層溝通。而這一系列動作背後其實隱藏著法務對於本企業及所屬行業的熟稔,對於高層意圖的洞悉,那就是管理層關注的問題並非僅限於優惠政策有哪些,還包括了應如何決策的問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

二、管理層的信任是法務最珍貴的資產

西方管理學理論認為,一方對另一方的信任之所以會產生,是由多個因子所決定的,譬如能力,可靠性,坦誠等是最常被管理學者們提及的因子,而信任與關系維護顯著正相關。

法務的身份決定了其價值在於其所提供的意見與決策建議能被管理層採納並積極預防或控制,從而降低企業經營的風險水平或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的可控范圍內。管理層對法務信任與否,決定了法務在組織內能發揮的效用程度和價值。

因此,法務應高度重視與管理層建立信任關系並維護好信任關系。如果法務在入職一家企業後,發現無論如何努力或調試都無法認同管理層的價值取向,無法適應管理層的行事風格,建議是可以考慮另擇良木而棲。最近剛好看到一篇獵頭行業的文章,裡面提到法務對於跳槽普遍謹慎,而且主動跳槽的不多,通常都是通過獵頭的渠道,管理層的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無論是作為法律職業群體的一員,還是作為企業的員工,走上法務的道路,都應該珍視職業身份,潔身自好,不能基於功利心驅動作出一些短視的,影響自身職業形象的行為,這既是對自身職業生涯的保護,也是法務職業倫理的基本要求。

三、法務的能力要求

(一)法律專業能力

法律專業能力包括法律知識、法律研究能力,法律邏輯思維能力、法律人文素養等。在此,不多做贅述,僅提供如下案例一份。

個人有一份工作通過筆試、面試的競爭後入職一家老牌律師所擔任合夥人律師助理,當初應聘的經歷,特別是筆試的方案,也被我招聘團隊成員時參考使用,具體如下:

1、(應屆畢業生)提供畢業論文,並且在面試時進行論文陳述及簡單答辯;

2、筆試一:邏輯單選或不定項選擇題,要求在限定時間完成;

3、筆試二:合同修改

4、筆試三:案例文書寫作

5、面試
經驗證明,但凡通過這種方法優選招聘的團隊成員都符合預期。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

(二)商業思維

法務作為法律職業群體的一員,法律專業知識,法律邏輯等都是法律人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這個是大家普遍都有的共識。但是,作為一個法律職場人士,還須具備一項不容忽視的能力,那就是是否具備商業思維,具有敏銳的商業洞察力。為什麼這么說,至少有以下理由:

1、法務要協助公司業務團隊解決管理或者商業實踐問題。

2、法務必須就前述管理或商業實踐問題進行360度溝通,為什麼是360度,因為上至公司高層,下至業務一線經辦人員或負責人,還包括各個相關的平行單位或者其他的支持團隊(如HR,財務,IT,進出口部門等等),而且這種溝通很可能是從產品開發或者項目籌建階段開始直至項目談判、合同簽署、項目落地、後期結算等等,涉及商業實踐的全流程。

3、法務不僅要協助評估可能的方案,對不同方案進行風險提示,而且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對方案選擇提供建議,輔助管理層進行決策。
商業思維,商業洞察力從何而來,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外,更多的是靠個人的後天努力。譬如,在公司涉入新的領域或者開發新型的客戶時,從知曉相關規劃時,或者最遲從被邀請參加會議開始,法務應搜集相關產品、行業及客戶資料,並基於這些資料進行必要的法規研究。這些准備工作一方面可以讓法務在與業務團隊的溝通中不至於陷入不懂得專業詞彙或者行業用語的窘境,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基於對產品、行業、客戶的研究了解產業現狀、行業規模,客戶的盈利模式、行業的商業邏輯等等,再結合法律知識、法律思維和實務經驗為業務團隊提供法務支持。

法務作為法律專業人士但凡在參與商業項目時能適當展現對項目相關的商業邏輯的把握,不僅容易取得本企業業務團隊的信任,也能贏得外部第三方(如客戶,供應商或者其他外聘專業人士)的尊重,利於法務工作的開展。

(三)溝通能力

1、簡潔平實,使用溝通對象可以聽懂的語言。

2、善用同理心,從溝通對象可以接受、理解或容易共鳴的點切入。

在一次並購案中,我方與對方外聘的律師團隊就過渡期處置方案的選擇發生分歧,談判陷入僵局,鑒於當時已至深夜,各方決定休會並約定第二天繼續。我方法務在會議結束後,考量到如果按照對方律師的觀點和強勢的溝通風格,不改變些什麼,恐怕第二天的談判仍然不會樂觀,遂主動撰寫了一份擬發給被並購方項目負責人的郵件,該項目負責人同時也是被並購方的運營負責人,這份郵件在充分展現誠意和尊重的同時,從實際運營管理的角度出發,善意提示對方按照目前對方律師建議的方案在管理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實際問題,這些問題是否有法可解以及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可能對項目推進及雙方互信造成何種不利影響。這份郵件撰寫完成,經我方業務及項目負責人審閱後,以我方法務的名義發出給對方項目負責人及法務。第二天,對方外聘律師團隊從雙方的談判中出局,被並購方同意了我方的方案和意見。最終,該並購案順利達成協議,項目順利推進,工廠有序完成交接,且通過本次合作,法務與該業務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協作關系。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

3、與人為善,留有餘地

在一次與客戶的商業談判中,雖然雙方法務經常性對抗,但是當對方法務負責人提供的文件出現重大錯誤,我方法務收到後特意在第一時間私信對方善意提醒,使其及時改正避免了因為前面的錯誤造成不良後果。後續,在所有的項目實施中,雖然,雙方法務各自立場和利益不同,但始終保持了良好的溝通,且這種良好的互動還有力地推進了雙方的合作,在業務團隊出現分歧時,能利用各自的專業知識和法務身份適時有效地提供協助解決糾紛。

4、謹慎甄別

每一次溝通所獲得的資訊必須根據信息媒介,信息來源,溝通對象的身份等等予以甄別,若不加甄別,很有可能落入陷阱。特別是在商業談判的背景下,一方通過溝通,特別是非正式溝通所獲得的資訊或許是對方不謹慎泄露,但也很有可能是對方有意識傳遞出的資訊,是否存在故意誤導,需要慎重甄別。與此同時,也可以加以利用進行反向溝通,以傳達己方信息。

5、重視事前溝通

重大復雜事項的討論會議或者決策會議前,進行必要的事前溝通可以讓相關各方充分了解法務的意見減少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誤解,可以調研各方的顧慮或者想法,幫助進一步完善法務的評估意見和決策建議,也可以通過事前溝通,找到法務的同盟者,還可以幫助提高會議效率。

(四)舉重若輕的承壓能力

法務部門在企業內部是一個相對比較特別的所在,因為:

1、法務不直接創造效益。

2、法務與業務部門的價值取向天然相佐,業務部門是效率和效益優先沖沖沖,而法務的天然職能屬性是風險預防。業務嫌法務礙事,法務嫌業務莽撞冒進。

3、法務因其工作屬性需要經常性進行管理層溝通,我們常常看到剛剛入職的小菜鳥也經常需要與各業務部門主管、甚至公司高層直接溝通。
因此,法務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會直接面對各種源自業務部門,源自其他部門主管,源自公司高級管理層的壓力。如何面對壓力,頂住壓力,與壓力共處,如何化解壓力等等就非常重要。

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法務:原則要堅守,不論對方是誰該說都得說,該提示還得提示;姿態要柔軟,硬邦邦沒人會喜歡;頭腦要靈活有創意,通往羅馬的路有多條;話不要說太滿,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知識、思維、經驗或者閱歷的局限,過於絕對容易打臉。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

四、法務的職場互動

法務在企業會與管理層,各具體業務部門等頻繁互動,就此有以下幾點建議提供:

1、超越客戶期望:管理層、具體業務部門等都是法務的內部客戶,法務若能做到超越客戶期望,有利於在企業內部樹立法務團隊的專業形象,有助於提高法務在公司治理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2、忠於職業本份:法務的工作特性決定了其不可避免的會獲得一些一般員工難以知悉的信息或者直面各種利害沖突,這些都需要法務在工作中能保守秘密,忠於職業本份,不偏不倚,以平常心對待公司各種力量的角逐。
五、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人們說「好看的皮囊千千萬,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在我看來好奇心是非常可貴的品質,有趣的靈魂一定是對世界一直保持好奇心的人。明朝文學家張岱還說過「人無癖不可與之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之交,以其無真氣也」。法務,特別是女生做法務,特別容易給人刻板印象,譬如保守,嚴肅,過於正經,一板一眼,不好玩等等,我們不妨泰然處之,適度放飛自我,持續學習,做一個有趣的人。

事實上,法務只要有對陌生領域的好奇心,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學習和探索。因為法務經常性參與具體業

❷ 律師怎樣處理與法官的關系

作者:宋振江律師(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主任,全國優秀律師) 按:律師與法官的關系是個敏感話題。年輕律師常常追問,老律師卻又緘口不提。許多青年律師往往在此誤入歧途。下面是本人的一點體會。感謝李文召律師的整理。 律師行業屬於中介機構,是提供服務的,但又不同於一般的服務行業。律師的性質決定其要有紳士風度,貴族血統,這就要求律師拿捏好分寸,做到不卑不亢。當事人是你的客戶,客戶就是上帝,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法官呢,手裡握著公權力,也不能太裝,這些關系都得處理好,所以律師在處理這些關繫上是很有講究的。律師面對不同的當事人也是不一樣的,當事人有窮富之人,也有城鄉之別,雅俗之別,面對不同的人,得說不同的話。同樣,法官跟法官也是不一樣的,基層法官和中層以上的法官完全是不同的風格,基層法官相對來說更入俗一點,而中層以上的法官學院派的就多一點,可能更儒雅一些。有的法官很願意跟律師接近,是想榨點油水,律師越是面對這樣的法官越是得注意,這樣的法官最容易出事。律師應該接近有思想有品位的法官,建立起來君子之交,找到一種知音、知己的感覺。往往這樣的法官還是潛力股,有升遷的可能,一般人緣也好,能幫一些忙。 在中國,律師完全不跟法官搞關系,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律師跟法官打交道,交朋友,關鍵就是怎樣打交道,交怎樣的朋友的問題。律師跟法官還是要交真誠的朋友,從法官中找到真正的友誼。這樣至少在這個法院,會避免很多小麻煩,比如至少進門問題解決了吧,另外還可能知道一些內部消息。多少律師就是因為不知道內部消息被當事人炒掉了。當事人都打聽到的消息,律師還不知道呢,當事人還怎麼信任你?好多年輕律師說做不下去,一方面是案源問題,再一個就是有了案子,一個法官都不認識,也很難做下去,所以說律師在某個法院裡面,一定要跟某個法官建立一種友好的關系,但是也不要把這種關系想得多骯臟,關鍵是一定要選擇好法官,有些法官很願意為你服務,但是這種服務是有償的,這是很危險的,面對這樣的法官,一定要注意,不能深交,一旦法官出事,律師也會被牽扯進去。這樣的法官就好比是易燃易爆品,檢察院盯的也比較緊,是很危險的。法官是有優劣之分的,選擇一個好的法官,首先是選擇了安全,同時也是選擇了發展,這樣的法官一般都發展得比較好, 再者,律師不可能跟所有的法官都建立好關系,找一個好的法官,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給辦案帶來方便。很早以前景法官就說過這樣一句話「吃飯不辦案,辦案不吃飯」。這是一種很通俗的說法,朋友跟朋友之間不可能不吃飯,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在沒有案子的情況下吃,這就靠人的自律。在這種情況下,律師不要給人施壓,不要像擰螺絲一樣,越擰越緊。長期的交往,不要太短見。還有一句話就是「徇私不枉法,枉法不徇私」,前半句是說,別的律師跟法官交談可能得注意方式,法官也可能不太有耐心聽,但是作為朋友的律師來了,說話更隨便一點,法官也更有耐心聽下去。但是法官也不一定就按律師的意思辦,要維護公正,這在中國才是現實的;後半句相對就不太好理解,但一說就明白,是指,有些案子判的可能是有問題,但是絕對不是因為徇私,可能是基於各種壓力,比如社會穩定啊,上級壓力呀等等,但是一句話,和「私」無關。這樣的法官交往起來是很讓人放心的。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別的顧忌疏遠,但是可能會因為他的提拔,事務多了,避諱也多,見面不太方便,但是感情還是很好。 跟法官交往,還要注意要客觀的對待,有的法官,或者不跟律師交換意見,或者是交換起來,容易針鋒相對。這種情況,一是因為法官可能受賄,站在對方立場說話;再一個是,法官從策略角度來講,他聽一方律師的意見,對方不在場,避免一面之詞,要扮演對方的角色,來進行一場辯論,其目的是了解真相,尋求公正,當然也不排除在調解的時候壓你一把。不要因為這個對法官怒發沖冠,對立起來。當然也有一種法官,看卷後,確實會有先入為主的認識,不善於掩飾自己的觀點,在面對律師時把自己的觀點流露出來了,這樣的法官是最可愛的,很淳樸的。這樣的法官,律師更不能把他當敵人,這更容易成真正的好朋友。知道他在想什麼才知道怎樣去應對,怎樣去組織證據,不要拘泥於去探究沒有說服法官的原因,法官很多時候會受到政策或上級的干擾,不能因此對他本人產生成見,要辦一個案子交一個朋友,而不是給自己添一堵牆,有的律師就做的很好,就是因為與人為善,善交朋友。律師就是要把法官當做自己的盟友,本來對方當事人一方已經是對立面了,更沒有必要與法官相悖。 要想交到層次較高的朋友,很重要的一點是自身要具備較高的素質,自身的素質達不到,這樣在法官的眼裡也會受鄙視。律師作為一個沒有公權力支撐的社會角色,要想與法官平等交流,就要憑借自身較高的素質。通過在與法官的溝通交談中,就能感知案件的走向。律師自身強大,自身修養較高,有人格魅力,才能有希望結交到良師益友,此外,不要指望與所有的法官結交,總有遠近之分,法官與律師交往也有選擇性,要考慮安全性,不可能結交那些心無城府的人,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法官與律師的交流不排除出於善意的相互幫忙,特別是在個人生活方面,比如買車買房子女入學等等方面,憑借自己的資源為別人方便,這與行賄受賄是有明顯區分的。 再有,要不吝於贊美法官,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私人社交場合要去肯定法官,可能這些贊美有助於其升遷,關系自然拉近。還可以組織一些有益的活動,例如踢足球、旅遊之類的活動,都能增進關系。在中國做律師,水至清則無魚,單純,不能與法官只有純粹的業務關系,肯定是要建立個人關系。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與法官的交往要保持低調,不能到處炫耀,否則法官會提防你,把你拒之千里。

❸ 律師怎樣處理與法官的關系

法官與律師都是司法工作的從業人員,是國家法治建設的兩支隊伍,盡管他們工作的內容不同,但工作的目標是一致的。近年來,隨著司法改革的深入,律師已從國家公職人員序列中退出,市場化的經營運作,使律師不得不為自已生計而採用各種各樣的競爭手段。法官成了律師拉攏、腐蝕的對象,乃至於少數法官甚至成了他們挖空心思進行誣告、陷害的犧牲品。從最高法院,到基層各級人民法院,都相繼出台和制定了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的規定。不難看出,這些規定和措施的初衷是好的,對阻斷法官與律師的不良交往具有積極意義。但也應看到, 少數法院在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的同時,矯枉過正,把一些應該正常交往的同志關系、同學關系、親友、戰友關系都規定在禁止之列。
律師與法官之間種種不正常關系是客觀存在的。究其原因,律師與法官的看法各執一詞。大部分律師認為,這都是無奈的選擇,有些律師請客送禮並非為謀取非法利益,只是希望法官能夠依法辦案、公正審案、盡快結案。律師的不正常行為是被法官、被社會環境逼出來的。而一些法官卻認為,這樣的律師不讀書、不學習、不鑽研業務,欺騙當事人,充當掮客,這是投懷送抱,拉人下水。兩種說法各執一詞,貌似有理,但均為表面現象,並各有偏頗和片面。綜合客觀地分析,之所以產生這些不正常關系,則有其更深刻的社會原因。
1、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
「朝里有人好做官」、「衙門有人好辦事」,這是中國幾千年「人情社會」封建傳統思想的真實寫照。這種觀念至今依然固執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法官與律師的關系自然難以擺脫這種影響。
2、司法獨立在現實中遭遇尷尬。
「依法治國」作為憲法原則寫進我國憲法。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是司法獨立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現實中,一些政府領導卻把法院看做是政府的職能機關,法院與法官也無法擺脫在人、財、物上對政府的依賴。面對政府對具體案件審判的干涉,法官更是處於無奈之中。司法不獨立現象的存在,導致當事人或者律師去分析、挖掘、利用能夠影響法官裁判的各種社會因素。使法官與律師原本正常的關系變得不正常。
3、法官較低生活待遇,讓法官難守清規。
法官是人不是神。法官也食人間煙火,也有妻兒老小,也要供孩子上學,也要購車買房。但面對這些高額的消費支出,法官的低收入讓其捉襟見肘。面對物慾橫流的現實、商品經濟的熏風,一些法官心態難免失衡,難守清規。手中的審判權成了謀取私利的工具,「訴訟掮客」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法官與律師的不正常關系,從某個角度上可以理解,但絕不允許。既然選擇了法官職業,就應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規戒律。
在當今我國司法實踐中,面對已出現了法官與律師相互關系不規范的問題。例如,一些案件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為了尋求有利於對自己一方的裁判結果,違法對法官進行拉攏、賄賂、腐蝕;也有少數法官利用手中的審判權力,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辦「關系案」、「人情案」和「金錢案」;也有少數法官與律師相互串通,利用各自的職業優勢,形成了經濟利益共同體,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損害當事人的利益等等。這種現象已成為社會生活中議論的熱點和關注的焦點,人民群眾對此也是深惡痛絕的。這種現象的存在,直接導致了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司法權威產生懷疑,敗壞了法官和律師的公眾形象,嚴重地影響了司法公正,損害了司法權威,有的已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已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關注。
針對當今我國司法實踐中,法官和律師存在這種不適當關系的實際情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
1、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法官職業的崇高感和自豪感。美國法學家亨利•梅利曼對普通法系國家法官職業這樣說過,「生活在普通法系國家中的人們,對於法官是熟悉的。在我們看來,法官是有修養的偉人,甚至是有父親般的慈嚴。
普通法系中有許多偉大的名字屬於法官。普通法系的最初創建、形成和發展,正是出自他們的貢獻。」英美法系國家法官的崇高地位,也不是一夜鑄就的,而是一代又一代法官不懈努力的結果。大陸法系的法官,尤其是現代中國的法官(人民的公僕、機關的職員)的地位與英美法系的法官雖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也應有一個崇高的奮斗目標,並為了這個目標而培養自己獨立、中立、誠信的法官人格,並以自己獨特的人格和獨特的法律文化來詮釋自己的價值理念:人類社會離不開醫生和法官,醫生為人類治病,法官為社會治病。對於法官職業,只有有崇高感,才會有使命感,只有有自豪感,才會去珍惜。
2、對自己和家人負責,樹立反對司法腐敗是對自己及家人平安、幸福的有效保障的思想。反腐敗問題年年喊,但收效不大,前車之鑒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視,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總認為事不關己。原因是什麼?其中的一條就是倡導者沒有在成效上下功夫,講大道理多,沒提起大家的興趣,大家都彷彿置身事外,不是反腐敗的主體。我認為這個問題,從小道理講起,從自身的利益說起,成效可能會好一些。人非聖賢,走錯路是很有可能的,一旦你走錯了路,受害的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一群人跟著受牽連,你的家人永遠抬不起頭,甚至失去唯一的生活來源和精神支柱,妻兒孤苦伶仃,老人晚景悲涼,親戚朋友說不起話。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這個錯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面對誘惑的候只要稍加聯想,後果就會出現在腦海。失去自由,失去一切的風險是不值得冒的。我們都辦過案件,同被告打過交道,有多少人是因一時的僥幸而釀成千古恨,有多少人在我們面前悔恨交加。如果不守住最後一道防線,說不定有一天懺悔的就是自己。稍有不慎,別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3、自覺擺正與律師的工作關系,尊重律師的勞動,樹立公正的形象。法官工作時沒有朋友,面對的只是當事人,律師只是當事人的代言人,律師的職責法律有明文規定,擺正與律師的關系就是嚴格依法辦事,不逾越「隔離帶」,不碰撞「高壓錢」,常念「緊箍咒」,自守本份,與律師的交往以工作關系為限。
4、謹慎吃請,處理好同學、朋友、親戚與律師之間的關系。中國人講求民以食為天,而且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吃請的事少不了,法官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吃請也免不了。但吃請一定要看對象,一定不能吃當事人的,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請了,也要及時表明態度,消除影響。
5、自覺抵制各種誘惑,規范八小時之外的行為。我國正處於變革時期,社會心態相對浮躁,各種利益格局也在不斷地調整之中,法官工資待遇不高,各種誘惑肯定不少。面對誘惑,頭腦一定要清醒,非份之財不要想,意外之財不要伸手。我們要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社會發展了,我們的待遇自然會提高。抵制誘惑也好,規范8小時之外的行為也好,關鍵要靠自律,自己把握好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當你獨自一人的時候要把周圍想像為到處都是盯著你的目光,到處都有警繩。事實證明,世界上沒有別人發現不了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熱點內容
搜狗五筆輸入法官方下載2014 發布:2025-10-06 00:13:52 瀏覽:876
下兩級法院 發布:2025-10-06 00:00:15 瀏覽:784
仁懷道德模範 發布:2025-10-06 00:00:06 瀏覽:252
國際經濟法封閉式保留 發布:2025-10-05 23:41:23 瀏覽:47
九江法院龔 發布:2025-10-05 23:26:33 瀏覽:844
行政法規對於虛假材料的規定 發布:2025-10-05 23:19:37 瀏覽:431
律師的職業形象 發布:2025-10-05 23:04:39 瀏覽:340
英國會計信息失真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5 23:03:08 瀏覽:513
司法法務是什麼 發布:2025-10-05 22:45:35 瀏覽:976
最後法院 發布:2025-10-05 22:44:11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