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進軍營堅持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治素養,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推進法治黑龍江建設,根據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法治建設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是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責任主體。第三條法治宣傳教育的基本任務是:
(一)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內容,普及憲法、法律、法規基本知識和基本常識;
(二)宣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在全社會營造和培養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
(三)宣傳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傳承中華優秀法治傳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宣傳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實踐,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四條法治宣傳教育應當統籌規劃、分類實施,堅持經常性教育與集中宣傳教育相結合、普及性教育與重點宣傳教育相結合、法治宣傳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實行「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增強宣傳教育實效。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法治宣傳教育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專款專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長效機制,推進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進軍營活動。第六條司法行政部門是法治宣傳教育的主管部門,負責下列工作:
(一)貫徹執行並組織宣傳有關法治宣傳教育的法律法規,研究起草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制度;
(二)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法治宣傳教育總體規劃、年度計劃,匯總各單位上報的責任清單和工作目標,制定考核評估標准,並組織規劃、計劃實施、中期檢查和終期總結驗收;
(三)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指導和檢查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四)會同有關部門推進法治縣(市、區)、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等多層次、多領域的法治創建活動;
(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培訓和考試,承辦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考核、評估及表彰的相關工作;
(六)開展調查研究,總結推廣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典型和經驗;
(七)協調有關部門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教育培訓內容;
(八)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其他工作。第七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設、維護、運用12348中國法網黑龍江網站和12348法律服務熱線平台,為公眾提供下列公共法律服務:
(一)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人民調解以及其他方面的法律咨詢服務;
(二)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經常發生的民事法律行為,提供民事合同範本。第八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鄉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法律顧問應當為村民、居民及時解答日常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專業法律意見;接受村民、居民委託,代為起草、修改有關法律文書和參與訴訟活動;協助起草、審核、修訂村規民約和其他管理規定,為村民土地徵用補償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保護等村(居)治理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意見。第九條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應當將法治宣傳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計劃,明確相關機構或者人員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第十條每年十二月四日國家憲法日,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逢國際公約確定的主題日、法律法規的頒布日、國家規定的紀念日、相關節日,相關部門應當開展相應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第十一條立法機關制定地方性法規時,應當利用網路、報刊等媒介廣泛徵求社會意見。
新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通過後,立法機關和政府的立法工作機構應當召開由行政執法機關、相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的新聞發布會,將地方性法規的立法目的、規范的內容、制度設計、實施中的難點、各部門在實施中的責任及需要的准備工作等問題予以說明。
㈡ 雙擁 軍政軍民關系融洽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強化責任落實,雙擁創建基礎更加扎實
雙擁工作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遵循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做好新時期雙擁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斷加大雙擁工作的組織領導力度,具體做到「六納入」、「三到位」。
六納入:
1、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
2、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
3、納入黨委政府領導的「一把手工程。
4、納入城鄉社區建設服務內容;納入各級領導幹部政績目標考核。
5、納入單位爭先創優評比的工作要求。
三到位:
1、組織機構到位。為進一步加強對爭創工作的領導,及時調整充實了市、縣兩級雙擁工作領導小組,鄉鎮(街道)全部建立雙擁工作小組。調整後的市、縣、鄉鎮三級雙擁工作機構,在編制、人員、經費、場所等方面全部到位,建立了規范的工作目標、文檔資料和規章制度,基本形成了黨政軍三位一體、群團組織廣泛參與、全方位覆蓋的雙擁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和網路。
2、運作機制到位。制定並完善了九項制度:
①雙擁工作例會制度。堅持每年召開2次以上雙擁專題會議,2次以上軍政座談會或聯誼會。
②走訪慰問制度。市、縣主要領導每年堅持3次以上走訪慰問駐地部隊官兵和優撫對象。
③雙擁工作目標分解制度。
④檢查評比表彰制度。
⑤軍警民共建制度。部隊連以上單位至少抓好2個以上共學共建點。
⑥黨政領導「軍營一日」活動制度。市、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每年「八一」前夕到軍營體驗部隊生活。
⑦涉軍維權檢查制度。每年開展一次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維權檢查。
⑧幫扶結對制度。市雙擁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每年結對一戶困難優撫對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⑨送老迎新制度。每逢老兵退伍新兵入伍時,市領導帶隊到車站碼頭迎送部隊官兵,讓老兵新兵走得高興安心。
3、經費保障到位。市本級政府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充實擁軍優屬保障金。
二、加大宣傳力度,國防教育氛圍更加濃厚
各級各部門建立了以國防教育基地為主陣地,以愛國、擁軍、奉獻為主要內容,以宣傳部門為主力軍的雙擁宣傳教育體系,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創建輿論氛圍。
1.深入宣傳全國雙擁模範城表彰大會精神。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召開後,為使大會精神全面及時地傳達到全市幹部群眾和駐溫部隊官兵,我們專題向市委市政府和軍分區主要領導進行了匯報,召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專題傳達貫徹會議精神,並精心組織開展全國雙擁模範城表彰大會精神的系列宣講貫徹活動,如在4月份我們組織人員深入到溫部隊團以上單位進行了宣講。
2.加大宣傳教育主陣地建設。我們把紅軍戰斗遺跡、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旅遊資源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開展「新四軍的光輝歷程與鐵軍精神圖片展」、「紅色電影展播活動」、「慶祝建國62周年紅歌大聯唱」、「與雷鋒精神同行展覽」等活動,組織各級黨政機關幹部和廣大青少年重走紅軍路、重溫紅軍精神。
3.廣泛開展社會宣傳。積極推進雙擁工作進軍營、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等「六進」活動。在溫州日報、電視台等新聞媒體經常播放雙擁、國防等專題,宣傳雙擁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播出駐溫部隊中的愛軍精武故事。節假日,組織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開展愛國主義、國防教育系列活動,在中小學開設國防教育課程,請老紅軍做「話英雄、講傳統」報告,請駐地軍警開展國防知識講座。
三、搭建雙擁平台,擁軍辦實事成效更加明顯
市各級各部門堅持把為駐軍部隊辦實事作為參與支持雙擁工作的重要形式,不斷提高擁軍工作水平,支持部隊加快推進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1、支持部隊硬體設施建設。近年來,我市投入大量經費為改善部隊硬體設施,重點用於改造消防武警、部隊設施設備。此外,科技部門還組織引導地方專業技術力量深入開展科技擁軍、智力擁軍。
2、支持部隊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各部門和各單位都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為部隊項目的實施主動提供優惠和優質服務。市財政每年按排專項補助資金改善官兵伙食,劃撥經費解決現役軍人、傷殘軍人等對象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糧食部門每年安排慰問偏遠駐軍官兵,並主動做好送糧上門和糧食品種串換服務;交通部門支持部隊進出口道路建設;房管部門拿出3套經濟適用房,解決軍隊住房特別困難戶;衛生部門在公立醫院建立優撫對象就醫「三優先」、「四優惠」、「五免費」優待,與武警溫州市支隊合作成立溫州市駐軍第一個心理衛生服務協作中心;市司法局建立了覆蓋所有駐溫部隊的法律服務網路,在駐溫部隊團以上單位建立了12家法律援助工作站;教育部門為駐溫部隊195多名隨軍子女入學入托提供優質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主動將未就業的隨軍家屬納入總體就業安置計劃,安排了25名隨軍家屬,200名隨軍未就業家屬都享受地方生活困難補助,發放補助71.2萬元;市雙擁辦提供了價值10萬元的書畫、甌綉文化作品,支持「溫州艦」文化建設。
3、每年開展黨政領導慰問活動。每年建軍節和春節前期,市有關領導都會走訪慰問駐軍單位和軍隊離退休老幹部,召開軍政座談會,共敘魚水深情,同商雙擁大計,為駐軍排憂解難,為駐軍辦實事。今年春節、「八一」期間,各級政府慰問駐溫官兵,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
4、廣泛開展群眾性雙擁活動。每逢重大節日,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的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都自發組織,慰問駐地部隊,如江蘇商會在「八一」前夕組織30多名理事攜帶慰問物品及慰問金,慰問武警部隊官兵,體驗軍營生活。據統計,今年社會擁軍181批次。此外,團市委牽頭組織建立50個學雷鋒擁軍優屬團員、青年服務小組或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鹿城區個協組織20餘個擁軍慰問隊,常年為烈軍屬、駐軍部隊開展免費理發、修車、裁衣、保本供應商品等系列服務;今年10月,隸屬文化部的軍地藝術團首選溫州落戶,同時進行文化匯演,開創了新時期軍民魚水一家親的良好局面。
四、發揮駐軍優勢,部隊擁政愛民貢獻更加突出
部隊積極參與我市「六城聯創」、「三生融合幸福溫州」和駐地新農村建設、城市社區建設,並在整個創建活動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1、積極參與「六城聯創」活動。溫州軍分區組織官兵158人次,自帶掃帚、簸箕、鐵鍬等工具,到楊府山城市公園展開衛生大掃除、植樹綠化美化環境等活動;駐溫各部隊官兵積極參加網上「認購」式的植樹活動,植樹造林740畝,參與拆違164930平方米,為溫州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貢獻力量。
2、積極開展為民服務活動。各駐溫部隊積極開展「愛心接力」 、「警營認親」、「QQ群幫你忙」、「送醫送葯到鄉村」、「為孤寡老人送溫暖」、「學雷鋒、樹新風、見行動」等多形式便民服務活動,全市軍民共建點已增加到260個,服務組織357隊,遍布溫州機關、社區、村居、校園、企業各個領域,形成了多領域、全方位的軍民共建格局。如消防支隊的「警營認親」活動,讓街道當年應征入伍青年的家庭與剛入伍新兵結對認親,15年來,81對特殊的家庭結下了特殊的感情,他們用實際行動譜寫了「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情誼深」的真實情感。又如洞頭縣北嶴街道海霞村作為溫州軍分區和洞頭縣兩級幫建的示範村,今年以來軍分區出資,並協調地方出資,用於建設「將軍林」、修繕「軍地友誼池」、共建「青少年體驗教育基地」、完善「生態旅遊劇場」等項目,豐富了「雙送雙爭」內容,弘揚了先進軍事文化,促進了農村文化建設,受到南京軍區省軍區推廣,成為軍民共建的新亮點。
3、積極完成急難險重任務。在抗擊自然災害、撲滅山火等危險時刻,廣大駐軍官兵義無返顧,積極投入搶險救災,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軍隊愛人民」的錚錚誓言。「7.23」動車追尾事故,駐溫部隊官兵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搶救人民生命財產,並堅持原地救援徒手挖掘,防止吊動車廂造成的再次傷害。如消防戰士徒手救出兩歲零八個月的小女孩項煒伊,創造了生命奇跡。今年,駐軍參與搶險救災出動兵力18750人次、車輛15783台次、轉移搶救群眾74060人、搶運物資28.2萬噸、捐款84.4萬元。
五、認真落實政策,優撫保障更加有力
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宗旨,及時研究解決優撫政策落實中遇到的難點 1、認真落實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自然增長機制、部分烈士子女發放定期生活補助等優撫政策。
2、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城鄉退役義務兵和復員士官自謀職業率達到100%,免費培訓、安置補助金等扶持政策規范執行,城鄉一體化安置改革健康推進,市政府計劃用三年時間達到城鄉一體,今年退役士兵自謀職業補助金和待安置期間生活補助費達3776萬元;轉業士官等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安置達到100%。
3、軍休管理服務部門及機構認真貫徹執行軍休有關政策,嚴格落實軍休幹部「兩個待遇」,並扎實穩妥地推進我市軍休幹部住房制度改革和年度接收工作,今年已完成第二批軍休幹部房改補貼資金發放和第三批軍休幹部房改測算及5名軍休幹部的接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