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邵武律師

邵武律師

發布時間: 2025-10-17 06:45:52

⑴ 福建省征地補償標准2022文件

法律主觀:

日前, 福建 省政府出台《關於全面實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通知》,從3月1日開始,福建省 征地補償 將全面實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制度,全省各地根據地類、產值、土地區位等因素劃分為四個區域類別,執行不同的區片綜合地價。下面,即明 拆遷 律師就為大家分享通知內容。 根據通知,福建全省土地分為四個級別,對應的補償標准如下: 一類區價格38750元/畝,包括 鼓樓區 、 台江區 、 倉山區 、 晉安區 、 馬尾區 、 思明區 、 湖裡區 、 集美區 、 鯉城區 、 豐澤區 、 洛江區 、 泉港區 、 石獅市 、 晉江市 。 二類區價格為37750元/畝,包括 福清市 、長樂市、 閩侯縣 、 海滄區 、 同安區 、 翔安區 、 薌城區 、 龍文區 、 龍海市 、嫌肆 惠安縣 、 永安市 、 新羅區 。 三類區價格為36750元/畝,包括 連江縣 、 羅源縣 、 長泰縣 、 南安市 、 城廂區 、 荔城區 、 涵江區 、 秀嶼區 、梅列區。 四類區價格為35750元/畝,包括 平潭縣 、 閩清縣 、 永泰縣 、 漳浦縣 、 雲霄縣 、 詔安縣 、 東山縣 、 平和縣 、 南靖縣 、 華安縣 、 安溪縣 、 德化縣 、 永春縣 、 仙游縣 、 三元區 、 清流縣 、 寧化縣 、 建寧縣 、 泰寧縣 、 明溪縣 、 將樂縣 、沙縣、 尤溪縣 、 大田縣 、 延平區 、 建陽區 、 邵武市 、 武夷山市 、 建甌市 、 順昌縣 、 浦城縣 、 光澤縣 、 松溪縣 、 政和縣 、 永定區 、 上杭縣 、 武平縣 、 長汀縣 、 連城縣 、 漳平市 、 蕉城區 、 福安市 、 福鼎市 、 霞浦縣 、 壽寧縣 、 周寧縣 、 柘榮縣 、 古田縣 、 屏南縣 。 即明拆遷律師認為,從公布的區片綜合地價來看,福建省制定的征地補償標准偏低,不過,在《通知》中,福建省政府也明確了,這個標準是一個保護性的最低標准,並要求全省各區縣根據該標准,結合地類、產值、土地區位、農用地等級、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因素,制定本地區片綜合地價並公布。 因此,如果遇到征地拆遷,我們還是要秉持一個基本原則,征地拆遷活動,不能使被徵收人生活水平降低。如果對該補償標准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咨詢即明拆遷律師。

法律客觀:

一、最新福建征地補償標准1、徵收土地使用的耕地年產值最低標准調整為每畝1300元。各市、縣(區)應在最低標准基礎上,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土地區位、耕地質量等因素,劃分區域芹銀轎范圍,具體修訂各區域的耕地年產值標准。徵收土地按所在區域的耕地年產值標准計算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其中,耕地為25倍,果園和其他經濟林地為9.5—15倍,非經濟林地為6倍,養殖生產的水面和灘塗為8—11倍,鹽田為7—9倍,未利用地為1.5倍。青苗補償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的具體標准由市、縣(區)政府按《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規定製定。2、實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區域,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最低標准調整為每畝3.25萬元。各市、縣(區)城市規劃區范圍和有條件的區域,應依據地類、產值、土地區位、農用地等級、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因素,劃分區片,在最低標准基礎上修訂具體區片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據悉,各設區市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將於本月底前修訂公布本地區具體區域的耕地年產值標准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並報省政府備案。在省里確定最低標準的基礎上,各市、縣(區)可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土地區位、耕地質量等因素,劃分區域范圍,具體修訂區域的耕地年產值標准。二、征地補償標准新變化1、拆遷補償標准拆遷補償標準的調整由市縣人民政府公布。我國法律規定各地政府應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當地人均收入增長幅度等情況,每2至3年對征地補償標准進行調整,逐步提高征地補償搏消水平。目前實施的征地補償標准已超過規定年限的省份如未及時調整,將不予通過用地審查。各類具體的價格補償標准由區縣物價局依據當地經濟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情況進行定價。2、現在征地補償標准修正案草案第47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徵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照合法、公正、公開的原則制定嚴格的程序,給予公平補償」。國務院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初次審議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對「土地補償」作了重大修改——刪除了現行法第47條中按土地原有用途補償和30倍補償上限的規定。此次修正案草案的修改亮點,除上述刪除「上限」和增加社會保障之外,還規定,補償資金不落實不得批准和實施征地;授權國務院制定征地補償安置具體辦法。修正案草案還增加了對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在現行法第47條規定的土地補償、安置補助、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三項補償的基礎上,把住宅從地上附著物中單獨列出,並增加了社會保障補償。

⑵ 市教育局工作總結【薦讀】

總結一:

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法治建設的新部署要求,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省、市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文件和會議精神,以依法行政為核心,以依法治校為重點,以普法教育為先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強化執法監督為手段,領導幹部依法行政觀念日益增強,制度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行政執法管理逐步規范,行政決策機制逐步完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有力地推動了法治政府建設進程。現將我局20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建立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保障

為了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根據人事變動情況,我局對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及時進行了調整和補充,成立依法行政、法制宣傳、政務公開等領導小組,局主要領導任組長,作為依法行政、法制宣傳、政務公開等工作第一責任人,負責全面的統籌領導工作,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各項具體工作,配好專兼職工作人員,對各級各校加強督促指導,推動《實施綱要》落實。各縣(市、區)教育局和各學校也相應成立由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普法、學法、用法工作機構和隊伍、建立和完善了以學校黨組織為龍頭、以政教處為主導,以學生會、團委、少先隊和校外輔導員隊伍為輔助,以班主任、任課教師為骨乾的法制教育工作網路,真正把全員育人落到實處。

二、開展法制教育,提高法治政府建設的能力

一是堅持法制教育常態化。堅持以領導幹部和行政管理人員為普法宣傳教育重點,制定完善了學法制度和規定,把法律法規學習列入局機關學習計劃,把法制學習教育融入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中,局領導班子能夠堅持帶頭學法,幹部職工能夠積極學法,自覺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和《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自覺提升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

二是開展機關法制教育。我局機關幹部學習法律知識主要採取局領導領學、專家講座、集中研討、交流體會等方式進行。學習內容包括《憲法》、《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以及《保守國家秘密法》、《行政強製法》等法律法規。10月21日,我局組織機關和縣(市、區)14名工作人員赴福州參加全省教育系統依法行政工作培訓班。11月28-30日,XX市教育局調研員崔進玉帶領4位機關工作人員參加第2期XX市直單位幹部政策法規輪訓班。我局還常年聘任武夷律師事務所律師為機關法律顧問,為局機關提供法律服務,有效地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三是主動匯報法治工作。我局主要領導在全局機關學習大會和重大工作部署中,堅持帶頭宣講有關法律法規,局主要領導經常主動向黨委、人大和政府匯報有關教育工作,確保教育工作在憲法、法律和國家政策規范的范圍內運行。

四是組織專項普法活動。在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辦的牽頭下,我局組織機關各科室人員積極開展「國家憲法日」大型宣傳活動,為廣大市民講解教育相關法律和校園安全知識,發放教育法律宣傳材料,並接受群眾現場咨詢教育法律問題。

五是加強局機關幹部黨風廉政教育。組織機關幹部認真學習貫徹《准則》、《條例》,每月開展教育系統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累計編發《以案明紀》30期,強化經常性教育,延伸到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市屬學校300餘名黨員幹部參加了XX市教育系統黨章黨規黨紀知識測試,不斷提高機關幹部和校長老師的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能力。

六是督促學校建章立制。我局以下發通知的形式摸底並督促市直屬中小學校建章立制工作。日前,7所市直屬中小學已制訂完善的各類學校章程,做到依法依章程治校。

七加強師生法制教育。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把法制教育納入教學管理,將法制教育與課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相結合,依託「警校共育」機制,發揮法制副校長作用,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治安管理、禁毒宣傳、交通安全和防範監管「六進校園」活動。利用各種學校宣傳陣地及網路,廣泛開展普法宣傳工作,通過發放宣傳單、刷寫標語、懸掛橫幅、組織競賽等辦法,在校園營造了濃厚的普法宣傳氛圍。還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開辟了普法專欄,加大了宣傳力度。

三、突出工作重點,強化行政執法的效力

1.落實行政執法。我局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行政執法人員在強化素質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局機關行政執法人員12人通過考試獲得《教育行政執法證》。依法加強對各類學校招生考試工作的管理,規范考務工作,加強考紀考風建設,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招生考試氛圍。依照《民辦教育促進法》,規范開展及指導縣(市、區)教育部門對民辦教育規范監管。我局全面推行執法責任制以來,沒有發生一起違規執法事件,沒有發生一起行政訴訟案件,行政執法質量較高。

2.規范權力促效能。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權力運行機制,進一步規范窗口事項辦理,精簡辦事材料,制訂審查工作細則,大幅壓縮審批時限。

一是規范窗口事項辦理。為方便群眾辦事,我局將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入駐市行政服務中心綜合窗口,並將全部審批服務事項設置為三星級及以上,落實網上受理工作。對已入住中心窗口的事項均承諾辦結時限,規范辦事流程和受理材料要求,事項辦理均按規定時限及時辦結。,我局共受理教師資格認定事項113人次,均在規定時限內辦結。

二是精簡辦事材料。為方便群眾辦事,簡化證明等材料,今年,我局對「教師資格證書補發換發」事項所需的材料進行精簡,取消原先的「持證人需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刊登遺失聲明」一項,減輕群眾負擔。

三是制定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審查工作細則。制定本局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的審查工作細則,明確審核,規范審查環節、審查內容、審查標准和審查要點,明確審核負責人和審批領導,避免干預審批行為。

3.規范招生行為。

一是規范中小學招生。義務教育階段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和剩餘學位公開搖號電腦派位相結合的原則,深化義務教育階段陽光招生。每年5月前,向社會公布招生意見,積極探索實施「小升初」單校劃片、對口入學等招生辦法。各地各校嚴格執行招生政策和招生計劃,剩餘學位全部對外公示,全過程接受紀檢和群眾的監督。

二是規范市區公辦幼兒園招生。今年繼續做好XX市實驗幼兒園、區實驗幼兒園新生電腦派位招生工作,市區一體化,讓老百姓平等享受優質資源。

三是規范普通高中招生。出台《XX市教育局關於XX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和高中招生工作意見》(南教基〔2016〕9號)、《XX市高中階段招生工作實施細則》(南招委〔2016〕1號)、《XX市教育局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南教綜〔2016〕10號),健全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的「分數+等級+綜合素質評價」辦法,繼續實行中考全市統一網上閱卷工作。繼續推行中招定向分配改革,在優質高中統招計劃中,劃出50%的比例直接定向分配到轄區各初中校。目前,我市秋季高中實際錄取16647人。

四是抓好中職招生工作。市教育局召開了職業教育招生工作推進會,把招生任務數逐級分解到縣(市、區)教育局和職業學校。同時,還下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中職學校招生宣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縣(市、區)進一步規范高中階段招生工作秩序,確保完成今年中職招生任務。截止目前,全市中職學校共招收新生9300人,其中全日制招生5880人,非全日制3420人,共開展各類社會化培訓5.42萬人次。

4.深化教師管理體制改革。在教師職稱評聘、教師管理方面繼續深化改革,改革中小學教師職稱各自獨立的設置,將兩者統一並入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職稱分為三級教師、二級教師、一級教師、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五個等級,全市3萬多名教師已完成職稱改革過渡,有效激發教師隊伍活力。做好教師信息管理系統信息首次錄入工作,採集全市各級各類教師基礎信息,為每一位教師建立電子檔案,實現教師「一人一號」,全國聯網運行。

5.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我局規范了政務公開工作,制訂了《XX市教育局貫徹落實市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工作主要任務的實施方案》(南教綜〔2016〕17號)、XX市教育局關於調整局機關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南教辦〔2016〕5號)並認真執行,對招生、人事、中小學收費和基建等熱點問題通過局機關政務公開欄以及XX教育信息網進行公開,在幹部推薦、職稱評定、教職工評先以及人事管理等熱點工作中,堅持條件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向社會公開,樹立了教育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6.嚴格督政督學。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教育督導條例》,教育督導工作堅持依法行政,建立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職責的督政機制、指導各級各類學校規范辦學提高教育質量的督學機制、科學評價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監測體系,形成了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為促進教育科學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製度保障。,根據省上部署,建甌、順昌、浦城、松溪、政和等5個縣市開展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自開展創建工作以來,5個縣市財政追補教育經費6650萬元,投入學校建設資金3.41億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提前一年完成「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目標。

7.校園安全長治久安。

一是開展學校安全標准化建設。圍繞「一級抓鞏固、二、三級抓提升」的工作思路,開展學校安全標准化建設提升工程三年行動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學校932所,已100%完成創建工作。

二是開展安全穩定排查工作。針對校園存在的安全隱患,組織檢查組235個,出動人員1096人,共排查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880餘處,已整改751處,其餘的已要求限期整改,開展安全教育講座917場次,組織應急疏散演練680場次。

三是教育宣傳廣泛深入。開展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生產月活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通過多種形式,以教育信息網、校園廣播、LED屏、校訊通為主要宣傳陣地,扎實有效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大力普及防溺水、消防自救、道路交通、食品衛生等安全知識。提高師生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8.加強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我局會同法院、團市委舉辦全市青少年「法律伴我成長」普法宣傳活動,通過「五個一」的形式(即「一堂法制課」、「一場法律知識測試」、「一本法律知識宣傳手冊」、「一場法庭辯論賽」、「一場憲法知識競賽」),使青少年在活動過程中學習法律知識、接受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護、合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

扎實開展毒品預防教育,制定《XX市加強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全面落實青少年學生毒品預防教育活動。今年6月份全市完成上報14所禁毒示範校和11個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的雙「十一」的目標任務,市禁毒辦、市教育局領導多次到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指導、檢查。預計我市基地建設今年底完成。通過豐富多彩的「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師生識毒、防毒、拒毒、禁毒的意識,有效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9.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認真落實教育部印發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中小學校體育工作評估辦法》、《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辦法》、《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准》等有關要求和任務,全面實施陽光體育活動。

一是舉辦全市少年兒童暨中學生體育聯賽。會同體育部門在XX、邵武、建陽、松溪等地舉辦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舉重和游泳等項目的中小學生體育聯賽。參與運動員2000多名,300多名運動員獲得市級各組別獎項。比賽充分展示了我市學校體育工作的豐碩成果,對學校貫徹實施《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是陽光體育活動帶動校園足球成效凸顯。6月24日—29日由福建省教育廳主辦、XX市教育局承辦的福建省小學生校園足球聯賽(XX賽區)在建陽區舉行,來自十個縣(市、區)小學生代表隊和XX實小、南師附小共12支隊伍、120多位運動員參加比賽。經過二輪、33場比賽,XX建溪學校代表隊力挫群雄,摘得本屆聯賽桂冠,建甌二小和XX師范附屬小學獲得亞軍和季軍。7月1日選拔4所學校參加全省陽光體育展示活動,充分展示了我市學校陽光體育成果,營造了濃厚的校園陽光體育氛圍。

三是大力推進校園足球特色校建設。積極組織各地各校遴選條件成熟的學校申報第二批全國及省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共申報15所,其中建陽一中等10所學校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目前我市共15所學校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同時,今年4月我局認定延平區實驗小學新城分校等39所中小學為XX市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7月中旬,根據省教育廳要求對我市39國家、省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進行全面考核評估。10月全市14所省級足球特色學校通過省專家組足球特色示範校評估,推動各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強化管理,完善工作機制。

10.強化學校食堂衛生和安全管理。重點落實新《食品安全法》,選派12名衛生骨幹人員參加全省學校衛生專題培訓,各地各學校相應組織二級培訓,全面貫徹落實新《食品安全法》。為確保學校師生食品衛生和飲水安全,消除隱患,預防食物中毒和重大疾病的發生,市教育局針對各流行病發病特殊時期及開學初、期末加強學校安全大檢查,多次深入市直學校、縣(市、區)學校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書,進一步規范了學校食堂衛生管理。

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1.執法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部分幹部法律政策知識缺乏,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部分科室對依法行政、規范執法不夠重視,認識還不到位;少數幹部職工對本系統的行政執法職責、規范了解熟悉不夠,行政執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加強。

2.依法行政氛圍需進一步營造。總體來說,依法行政、信息公開的氛圍基本具備,依法行政、信息公開的觀念基本樹立,但在重大行政決策的公眾參與、合法性審查等方面,在深度及廣度上需進一步拓展。

3.監督制約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從現行法律制度來看,對行政管理的監督機制很多,但卻沒有形成整體監督效能。同時,這些監督主要側重於事後監督,只能是「亡羊補牢」式的監督,停留在「救火式」的水平上,其「防微杜漸」的作用難以得到真正發揮,很難從源頭上減少違法行政行為產生;對於處理違反教育相關法律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加強與教育部門的配合。只有各部門的通力合作、聯合執法,才能維護好教育的發展環境。

五、積極改進工作,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水平

1.完善制度,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制度建設質量。建立健全更加嚴格、更加完善、更加具體的制度體系,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制度、行政執法過錯問責制度等。

2.注重學習,提高教育系統工作人員的執法素質。進一步完善教育系統各層面的學法制度,利用政治、業務學習時間,採取看錄像、學文件、自學等形式不斷加大法制培訓、宣傳工作的力度。加強《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民辦教育促進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教育專業法律法規的學習,大幅度提高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與水平。同時,還應進一步完善執法人員的激勵機制和權力保障制度。

3.加強宣傳,營造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圍。結合「七五」普法宣傳,要進一步加強對機關領導幹部和廣大師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採取以案說法,以法警示的方式,不斷提高廣大領導幹部和群眾的法制觀念,逐步形成與建設法治機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努力實現教育系統行政執法許可權法定化、執法責任明晰化、執法程序公開化、執法檢查經常化、執法監督制度化,使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4.加強溝通,積極推進聯合執法。進一步加強與公安、工商、交警、文化等部門的通力合作、聯合執法,進一步加強對校園及周邊治安、衛生及文化市場等環境的專項治理,維護好教育的發展環境。

下一階段,我局將繼續按照省、市有關法治政府建設有關精神,緊緊圍繞全市教育工作的大局,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進一步強化目標管理,不斷提高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認識,全面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剛要(2015-2020年)》,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工作水平。

總結二:

201@年,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部署,緊密結合教育實際,以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為主線,緊緊圍繞《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黃政辦[2016]10號)精神,不斷提升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水平,有力促進了全局工作的順利開展。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政務公開工作情況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我局高度重視信息公開工作,根據人員變動情況及時調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科室院館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辦公室,由局辦公室具體負責政府信息公開的日常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切實保障了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我局還進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明確了各科室院館報送政府公開信息的責任、義務和流程,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科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二)完善機制,推進政務公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實行重要政策解讀、提升政府公信力為重點,不斷推進教育政務公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

一是制定了《XX市教育局信息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將行政權力運行、財政資金、公共資源配置、公共服務領域、依申請及各級各類學校等信息公開工作落實到相關科室並提出具體要求。二是進一步完善《市教育局限時辦結制度》《市教育局首問責任制》《市教育局檔案制度》等涉及政府信息發布協調、保密審查等多項制度,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對機關無密級的文件及時在XX市政府信息公開網、XX教育網上發布,確保政府信息及時主動公開。三是推進行政決策公開方面,廣泛徵求各有關方面對市教育局機關和領導班子成員思想、工作、作風、紀律等方面的意見,實施有效的群眾監督,切實改進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三)豐富載體,暢通公開渠道。我局按照「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政務公開的實現方式和途徑,不斷加大政務公開宣傳力度,既提高了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知曉度,又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一是抓媒體公開。對涉及民生的如:初中升學考試、小學升初中方案、中考及高考政策調整等,都及時通過《XX日報》、《XX晨刊》、XX廣播電視台等媒體、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報道,讓群眾廣為知曉。,在市廣播電台舉辦的《政風行風熱線》節目中,我局上線6次(其中局長親自帶隊4次),對群眾關心的各類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公開和解答,受到了群眾的好評。

二是抓網路公開。,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及時增設宣傳專欄,刊登中央精神、學習資料,實時更新全市教育系統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進展和成效。在XX教育網站和XX市教育政務微博第一時間發布我市教育最新的動態信息,及時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信息。全年在XX市教育門戶網站上發布信息3202條,全年訪問量97萬多人次。

在市政府信息公開網上發布和更新信息477條,其中「機構領導」21條,「機構設置」16條,「人事信息」26條,「政策法規」43條,「行政執法」35條,「規劃計劃」13條,「財務信息」8條,「招標采購」66條,新「聞發布」10條,「部門動態」161條,「信息公開欄目」19條。另外在「市重點領域」共發布信息168條,「年度重點工作」欄目發布17條、「應對情況」12條,「財務預決算」5條,「公共服務信息」發布116條,「公益事業建設」欄目發布18條。共接收和辦理在線留言304條、連線信息59條、來信26件、來訪17件、投訴電話43件,全部做到了來電必接、有問必答,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三是抓窗口公開。加強市行政服務中心教育窗口建設,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不斷改進窗口工作作風。全年共辦理高級中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及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認定項目受理1292件,接受咨詢334人次。四是抓查閱所(點)公開。在我局資料室設立了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為公眾提供市教育局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

(四)強化指導,推進學校公開。我局要求各校要把學校工作的重點、難點,教職工和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作為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做到政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除按規定必須保密的事項外,學校的發展規劃、改革方案、教職工聘任辦法、教職工獎懲辦法、經費預決算、教職工購(建)房方案、住房公積金、養老金、醫療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障基金等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都應通過多種形式讓教職工參與和知曉。

(五)明確重點,創新審批流程。我局緊緊結合單位工作實際,創新行政審批方式,在市政務公開辦公室的指導下,對教師資格認定以及民辦學校審批流程實施了行政審批流程再造。及時公布行政審批項目清理結果、行政職權目錄和「權力運行流程圖」。進一步明確政務公開的重點:

幹部選拔任用,教師評優、獎勵和職稱評聘等;教師資格認定、社會力量辦學許可等審批事項的條件、依據、程序、時限和結果等;中、小學及幼兒園收費項目和標准;教育經費的預決算、單位財務收支、設備配置和使用情況、民生工程實施情況;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中職的招生工作;高考、中考、自學考試、成人考試等各類考試工作,普通話等級測試;市、區級達標中學或示範性中學、市、區級優質幼兒園的認定,教育督導檢查情況通報等;學校基建工程管理及招投標、大宗物資采購招標等情況。

二、存在問題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市政務公開辦的指導下,我局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還存在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一是老百姓關注的有效、實用信息偏少,工作動態信息發布偏多;二是由於本單位大量文件屬於教育系統內部文件,不適合在網上發布,造成信息公開發文斷號。

三、2017年工作打算

2017年,我局將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推動信息公開工作邁上新台階。著力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等工作機制,推動落實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保密審查機制和年度報告制度。二是進一步增強政務公開意識,提高工作水平。繼續圍繞全局重點工作,及時、真實、有效地公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各項工作。三是進一步加強對區縣教育局和全市中小學校信息公開的指導,為人民群眾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務,為打造陽光教育、陽光權力營造濃厚氛圍。

⑶ 懺雲法師的生平

懺公上人,俗姓曹,諱會汶,一九一五年誕生於遼寧安東(今稱「丹東」),自幼天性寬厚,仁善耿直。先祖從山東向關外發展,至祖父曹德盛一代,家業漸趨平穩。祖母楊大

蓮為信佛居士,與老和尚因緣頗深。父親曹駿明曾任安東商務會長,以曹國靖之名行世,聲望頗著。家中尚有大哥、二哥、大妹、二妹、小弟等眷屬。大妹會賢篤信佛教,於父親病篤時,嘗割肉熬湯喂父,實孝女楷模也。小弟會漳於大學任教,亦親近佛法有年。 上人就讀小學時,客商熱絡,家境寬裕。父親患病後,運勢中衰,值日軍進占東北,國土危脆,家事紛擾,眾苦交煎,莫可探究,遂有追求真理之志。就讀中學期間,因父親患病之故,中輟學業;乃至赴日留學,亦因父親病勢起伏不定,率爾返國整理家業。一九三七年,中日戰事爆發,國民政府西移渝都。上人偕大妹於大連照顧父親,事必躬親,無微不至。
24歲,了因法師於大連商業學堂說法,上人往聽兩周,深感佛教哲理圓融,於是皈依佛門,成為三寶弟子。隔年,延請大連佛學研究會居士為父親誦《金剛經》,初聞梵唄,悲欣交集,加之善根增長,連續茹素四十九日。 26歲,隨大連市議員曲子源老先生前往沈陽慈恩寺,於修緣老和尚座下秉受五戒,隨即毅然斷葷。夏季,於大連海濱靜修三個月,法悅十足。入冬,父親罹患傷寒,偕大妹加持大悲水供父親飲用;某夜,父親通宵長吟「發無上心,自在逍遙」八字,似為教彼出家修道之意。
27歲,於寶山供養病僧,辭出寮房後,頓時有身心若無之感。又為父親消災之故,於安東居士林延請法師、居士拜大悲懺,彼時父親於大連夢見觀音菩薩化現之白發老嫗,說彼尚有冤業未解。二月初,群醫束手無策,上人體驗生離死別之苦,立志獨身。父親過世後,上人忽萌一念:前生為出家人,父親為護法居士,為酬謝恩德,此生侍病十年,緣起吻合。又曹老居士彌留之際,上人於佛前發願,若父親確有業債未還,當以佛法超度釋冤,於是尋出蒙山法本,練習施食法門。此後以放蒙山為常課,冥陽兩利,數十年而弗輟。
28歲,冬,為明朗老和尚送終。某夜,遍山白雪,上人於凌水寺誦大般若經,念至懇切處,身心豫悅,意境悠遠。明朗老和尚臨終前一日,曾哀懇相告:「會汶:世間皆假,急速辦當一切,出家修行!」
29歲,經由省琛老和尚介紹,自安東遙迢入關至北平凈蓮寺安居。初入寮房,乍感苦悶焦躁,待朗誦《普賢行願品》一遍,始感雨過天晴,遂安定住下。 上人嚮往山林道場、叢林生活,不時親近倓虛大師、慈舟大師等教界碩德,請教法要,俾有遵循。例如:卅二歲於天津大悲院聆聽倓虛大師開示,謂學佛乃至辦佛法事業,需有大悲觀音之心腸;維摩居士之辯才;彌勒、布袋和尚能容之肚皮;金剛菩薩嚴正分明之面目。
又如〈略述親聞慈舟大師數事〉有雲:「民國36年,老人為天津監獄囚犯講地藏經,駐錫天津居士林。一日黃昏,老人自監獄講經歸,雲佇立門外迎接,隨老人至卧室,整理妥當,諸師退去。時天色漸暝,四圍沉寂無聲,室內供佛像一尊,海燈微明,香煙繚繞,老人靜坐無語,雲乃趨前啟請止惡改過之法,老人靜默片刻,以緩慢莊重之語調謂雲雲:『吾人之惡業種子如雙頭毒蛇,鑽入吾人之心坑深處,無法驅除。唯有持慚愧雙頭利鉤伸入坑底,方可將雙頭惡業毒蛇鉤出。』老人語已,即起捻香拜佛,雲遂禮謝退出。……雲於親近老人之餘,最為感動敬服者,為老人淳樸忠誠之態度,莊重安詳之威儀,堅定切實之信心,以及嚴凈勤苦之戒行。老人示人:則常勸『持戒念佛』;言戒為佛家家法;熟處(塵習)轉生,生處(凈業)轉熟;知真本有,達妄本空;寧肯十年賣不出一擔真,不願於一日賣出十擔假。寥寥數言,皆可使吾人終身行之而有餘也。」
34歲,啟程南下參方,朝禮寧波阿育王寺、蘇州寒山寺、蘇州報國寺、上海持松法師靜安寺、能海大師金剛道場等處。此間,於朝禮普陀山之後,往詣靈岩山印光大師凈土道場,得謁瞭然法師,親聆法音;夜晚,遠眺大殿,遙想身世漂泊,倍生感慨。夏,前往福州依止慈舟大師,隨師前往閩北邵武廣福山雙泉寺,聽講四分戒本與四諦要義。安居期滿,隨慈舟大師赴泰寧天王寺聽講《普門品》,半月後至古台岩。冬,安住靜謐岩洞中,聽講《大乘起信論》。 1949年,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上人35歲,隨慈舟大師返回福州舍利院,聽講《梵網經》與《四分律》。彼時烽火連綿,局勢莫測,乃於大勢至菩薩紀念日拈鬮,感應當離福州,遂拜別慈舟大師,渡海抵台;此國歷八月下旬之事也。上人於北部逗留未久,南下高雄尋單,深感佛法不振,亟思拯救之道;然時局未靖,僅能靜觀其變而已。十月下旬,傷寒病作,逮十二月上旬,脾腫病勢險惡,住進高雄省立醫院,曾自雲:「就念觀世音菩薩,再是求發心、求病好,求佛力加被。以後病好了,再打開《金剛經》、《金剛經》註解一看,比以前懂了。」
36至39歲,於台灣南北各地參方,住過高雄阿蓮鄉光德寺、路竹鄉道隆寺、台北五股觀音山凌雲寺等道場,亦曾游歷新店、汐止、內湖、北投等地。住錫新竹古奇峰法源寺及苗栗大湖法雲寺逾兩年。此間曾抄錄並閱讀《金剛經》智者大師疏科刊、《心經》法藏大師科刊;研究《心經》六家注、《楞嚴經》疏解;背誦《普門品》等等,期在解行相資,窮究生死根源。
40歲,移錫高雄大崗山龍湖庵後山平房,除平日定課及禮佛,時而精誠恭繪觀音聖像,有幸一睹作品者,莫不稱頌贊嘆。爾後於各地隨緣弘法,與律航法師、李炳南、朱鏡宙、關世謙、朱斐等人締結善緣;恭謹禮佛之行持,嚴守律儀之美譽,逐漸傳布南北各地之道場。
1956年,與弟子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觀音山搭建印弘茅蓬。用示尊崇印光大師、弘一律師之意也。先前上人於高雄大崗山龍湖庵講經時,聽聞菩妙老和尚於蓮峰寺後山自修,曾特地前往拜訪,由於見和同行,遂約定尋覓山林蘭若共住修行,可以彼此砥礪。一九五八年二月因緣成熟,菩妙老和尚前往印弘茅篷隱修,樹立老實修行之典範。
上人掩關自修之餘,隨緣弘法利生。例如:親繪觀音聖像致贈張清揚女士,張居士信佛相當虔誠,將聖像轉送當時國防部長俞大維先生(另有一幅轉送葉公超先生);俞先生異常珍惜聖像,將其裱褙置於客廳,並復印數萬幅致贈親友,垂暮之年,方知為上人所繪,遂於一九九三年禮請上人為皈依作證。又如: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二年,受邀膺任棲蓮精舍(樂生療養院佛堂)主七和尚;多年後,蓮友仍感懷在心。此等利眾之行,難可勝數。
茅蓬因八七水災,土石崩落而毀。暫時移錫太平山溝平房,以不適合於久居,乃行腳南北各處尋覓山林道場。 1963年,偕弟子性因法師至南投水裡開山,於蓮因寺現址搭建寮房,間或應邀赴各地道場開示;例如高雄打鼓岩元亨寺、彌陀院、林園佛教堂、澄清寺、台北蓮友念佛團、三峽橫溪凈業林、屏東東山寺等處,念佛不綴,法筵日盛。 1966年,以中部地區大專學生求法之因緣,始辦齋戒學會,提倡叢林生活,著重五堂功課,教學天台唯識,行歸持戒念佛,由此培育正信青年無數。一九八○年代中葉以降,每年依例於男女兩眾齋戒學會之後舉辦佛七,開示透闢,機理雙契,聞者莫不深信切願,道心彌堅。若在平日,祈求消災解厄者,多如過江之鯽,上人慈悲接引,方便度化。數十年間,深受啟發而矢志出家紹隆佛種者,法門龍象輩出;而在家學佛者,亦以居士身成為人群表率,影響社會風氣,貢獻良多。
齋戒學會每年寒暑假各開辦八關齋戒一次,暑期每次兩屆,寒假一屆。在蓮因寺辦完兩次以後,再移他寺續辦,嘉義義德寺,新竹翠壁岩寺,中壢元光寺都曾辦過八關齋戒。懺雲法師持律甚嚴,每日四時以後,蓮因寺不留女眾、亦不能過夜。因此齋戒學會女眾部委託南投縣竹山鎮德山寺、嘉義縣竹崎鄉香光寺、南投縣埔里鎮南林寺等寺協辦八關齋戒活動。在桃園龜山寺亦有一齋戒會道場、「蓮因北部齋戒學會靜修道場」。與各大專學院的佛學社密切交流,定期舉辦佛七。 最初,上人觀察因緣,以男、女兩眾分辦齋戒學會較為如法,故女眾活動多借尼寺舉辦。民國九十年,埔里女眾道場蓮音學苑正式成立,靜修有址,法益均沾。
公元二千年頃,上人偶現病相,漸少開示。然四眾弟子敬重無別,歷年祝壽法會,人潮如水,緇素同心祈禱,念佛迴向上人法體康泰。 懺雲法師於2009年3月7日凌晨一點,於南投縣水裡鄉頂崁村蓮因寺方丈寮安詳示寂,身無病苦,相貌如生。3月9日禮請夢參老和尚主持封棺儀式、3月27日禮請果清律師主持追思贊頌典禮,隨即發引荼毗,示現舍利極多。

⑷ 福州三坊七巷都出過哪些名人

黃 璞(867-?)唐昭宗大順二年進士,詩人,官至崇文閣校書郎,故居現黃巷36號;
余 深(生卒不詳)宋神宗元豐五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等職,封衛國 公,曾居安民巷內,門號不詳;
陸 蘊(約1071-1120)宋宣和年間人,官至御史中丞,後任福州知州,曾居衣錦坊;
陸 藻(?-1129)宋宣和年間人,陸蘊之弟,以列曹侍郎出知泉州,曾居衣錦坊;
陳 烈(1012-1087)宋著名學者,曾任福州州學教授,故居在郎官巷內,門號不詳;
陳 襄(1017-1080)宋慶歷二年進士,理學家,曾任開封府推官、刑部郎中、提舉司天監等職。故居在塔巷內,門號不詳;
鄭 穆(1018-1092)宋皇佑五年進士甲科,曾任國子監直講、汾州通判、楊王府贊善等職。故居在文儒坊內,門號不詳;
鄭性之(1172-1255)宋嘉定元年狀元,朱熹學生,官至參知政事(副相)兼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故居在吉庇巷(今吉庇路),現無存;
林 瀚(1434-1519)明成化二年進士,曾任南京兵部尚書,府第現文儒坊42號;
張 經(1492-1555)明正德十二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故居現文儒坊尚書里;
林 泮(?-約1524)明成化八年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其兄清源、弟浚淵皆進士,時稱「閩中三鳳」。曾居黃巷內,門號不詳;
林廷玉(?-約1530)明成化二十年進士,官至都御史。曾在衣錦坊內居住,門號不詳;
許 友(1615-1663)清順治年間人,不仕,以諸生終。工書、善畫、能詩,時稱「三絕」。故居光祿坊內,門號不詳;
陳 帙(生卒不詳)林則徐之母,故居現文儒坊19號;
林 佶(1660-?)康熙三十八年舉人,五十一年欽賜進士,書法家,官至內閣中書,故居在光祿坊,門號不詳;
林 侗(1628-1716)清康熙年間貢生,林佶之兄,工隸書,研究金石,著作頗豐。故居在光祿坊,門號不詳;
李 馥(1662-1745)清康熙年間官至浙江巡撫,曾在內黃巷居過,門號不詳;
黃莘田(1683-1768)康熙四十一年舉人,詩人,官至廣東四會縣知縣,故居現光祿坊早題巷4號;
林枝春(1699-1762)乾隆二年榜眼及第,歷任武英殿纂修官、翰林院侍講學士、江西學政等,曾居黃巷,門號不詳;
甘國寶(1709-1776)清雍正十一年武進士,歷任福建提督、台灣總兵、九門提督等,故居現文儒坊51號;
沈紹安(1767-1835)福州脫胎漆器創始人。漆器店曾開在楊橋巷雙拋橋附近;
張際亮(1799-1843)道光十五年舉人,詩人。曾居郎官巷,門號不詳;
郭階三(生卒不詳)清嘉慶二十一年舉人,曾任連城、同安縣教諭,所生的五個兒子皆登科第,盛及一時,故居現黃巷4號;
郭柏蔭(1805-1884)清道光十二年進士,郭階三之子,歷任廣西巡撫、湖北巡撫、署理湖廣總督等職,故居現黃巷4號;
郭柏蒼(1815-1890)清道光二十一年舉人,郭階三之子,一生大都致力於福州的水利建設和研究整理地方文獻,故居現黃巷4號;
郭化若(1904-1995)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郭階三之重孫,解放後歷任上海防空司令員兼政委、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為一代儒將,故居現黃巷4號;
趙 新(1802-1876)清咸豐二年進士,官至陝西督糧道。故居在黃巷內,門號不詳;
林昌彝(1803-約1854)道光十九年舉人,文學家,曾在建寧、邵武、廣州等地講學,一生著作頗豐。故居在宮巷內,門號不詳;
劉齊銜(1815-1877),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林則徐長婿,官至河南巡撫,故居現宮巷14號;
劉齊衢(1813-1860)道光二十一進士,劉齊銜兄,歷知四川興文、榮縣、江津等縣。故居光祿坊10-13號,現無存;
劉崇佑(1877-1942)清光緒二十年舉人,劉齊銜之孫,著名律師,故居現宮巷14號;
劉崇偉(1878-1958)劉齊銜之孫,著名工商企業家,福州電氣公司和電話公司創始人之一,故居現宮巷14號;
劉崇傑(1880-1956)劉齊銜之孫,著名外交家,民國時期曾任外部部常務次和、駐德意志兼奧地利特命全權公使等職。故居現宮巷14號;
陳壽祺(1771-1834)清嘉慶四年進士,學者、教育家,.官至記名御史,故居現黃巷36號;
梁章鉅(1775-1849)清嘉慶七年進士,文學家,官至廣西巡撫、江蘇巡撫,故居現黃巷36號
沈葆禎(1820-1879)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林則徐次婿,曾任福建船政大臣等職,官至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故居現宮巷26號;
沈瑜慶(1858-1918)清光緒十一年舉人,沈葆禎之子,官至貴州巡撫。故居現宮巷26號;
沈覲壽(1907-1995)沈葆禎曾孫,著名書法家,曾任福州書畫院副院長、福建省書法協會副主席、福州市書法篆刻研究會會長等。故居現宮巷26號;

林聰彝(1824-1878)林則徐之子,歷任內閣中書、六部主事、衢州知府、浙江補用道、署浙江按察使、杭嘉湖海防兵備道等職。故居現宮巷24號;
林炳章(1875-1923)光緒二十年進士,林聰彝之孫,陳寶琛長婿,曾任福建省財政廳長、閩海關監督等職,故居為現宮巷24號;
林 翔(1881-1935)日本明治大學法學博士,林聰彝孫,歷任民國軍政府總檢察廳檢察長、特別刑事審判所所長、最高法院院長、考試院銓敘部部長等職。故居現宮巷26號;
林恩溥(1893-1933)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林聰彝孫,民國時間任福建省建設廳正兼福州務局局,主持拓寬改建鼓樓至萬壽橋主幹道(今八一七路)、在台江興建6座碼頭等。故居現宮巷26號;
梁鳴謙(1826-1877)清咸豐九年進士,被聘入福建船政局幕府,此後一直追隨沈葆禎,成為得力助手。後回福州鰲江書院任教。故居在文儒坊閩山巷,門號不詳;
陳承裘(1827-1885)清咸豐元年進士,清工部尚書、刑部尚書陳若霖之孫,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之父,故居現文儒坊47號;
羅豐祿(1850-1901)福建船政學堂駕駛專業畢業,曾任李鴻章幕僚,從事外交翻譯工作,後出使英國並兼任駐義大利、比利時兩國大使。故居在光祿坊內,門號不詳;
嚴復(1854-1921),近代著名思想家。故居現郎官巷20號;
嚴叔夏(1897-1962)嚴復三子,解放前曾任福建協和學院(福州大學前身之一)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解放後曾任福州市副市長。故居現郎官巷20號。
藍建樞(約1856-?)福建船政學堂第三期畢業生,留學美國。清末曾任「海鎮」巡洋艦管帶、海軍管理部部長,民國初任海軍總司令部左司令(後改稱第一艦隊司令)、海軍總司令等職。故居在吉庇巷內,門號不詳;
陳衍(1856-1937),清光緒八年舉人,《福建通志》總纂,故居現文儒坊大光里8號;
林葆懌(1863-1927),清光緒六年考入福建船政學堂,後赴英留學,民國7年任海軍總長。故居現衣錦坊酒庫弄,門號不詳;
鄭孝胥(1860-1938)清光緒八年舉人,曾由陳寶琛推薦任溥儀老師,後又任偽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故居現衣錦坊洗銀營14號;
劉冠雄(1857-?)民國海軍總長,故居現宮巷11號;
陳元凱(生卒不詳)清光緒十五年舉人,曾任粵東縣令,林覺民岳父。故居現大光里23號;
何振岱 (1867-1952)清光緒二十三年舉人,詩人,書法家,曾受聘重修《福州西湖志》,任總纂。一生詩作頗豐。故居現文儒坊大光里21號
林白水(1874-1926)近代民主革命者,報人,教育家,曾在文儒坊創辦福建省第一所具有進步色彩的中小學「福州蒙學堂」,舊址在今文儒坊36號福州第九塑料廠內;
林 旭(1875-1898)戊戌六君子之一,曾在郎官巷居住,門號不詳;
陳 籙(1877-1939)福建船政學堂學生,後獲巴黎法律大學法學學位,曾任國民政府外交部外交司司長、駐墨西哥特命全權公使、駐法國全權公使、外交總長、南京日偽「維新政府」外交部長等職。故居光祿坊內,門號不詳;
陳季良(1883-1945)江南水師學堂駕駛班畢業,原名「陳世英」,轟動中外的中日「廟街事件」主角,民國時期曾任海軍第一艦隊司令,兼任廈門警備司令,後又任海軍陸戰隊總指揮等職。故居現文儒坊 號;
林覺民(1887-1911)),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故居現楊橋東路17號;
謝葆璋(1865-1940)天津北洋水師學堂駕駛班首屆學生,冰心之父,曾任煙台海軍練營管帶、民國海軍部次長、海道測量局少將局長等職。故居現楊橋東路17號;
謝冰心(1900-1999)著名女作家,故居現楊橋東路17號;
王冷齋(1892-1960)曾就讀福建陸軍小學堂,為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學生,民國26年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區督察專員兼宛平縣縣長,與日軍正面交鋒,親歷「蘆溝橋事變」。曾居黃巷,門號不詳;
郁達夫(1896-1945)著名作家,1936年至1938年間出任福建省政府參議、公報室主任,曾客居光祿坊10-13號劉家大院內;
劉攻芸(1900-1973)英國倫敦大學經濟院畢業,獲博士學位,民國時期曾任中央銀行總裁,又任財政部部長。1948年建議蔣介石再發銀圓券,並為蔣介石秘密運送黃金去台灣。故居光祿坊10-13號,現無存。
高拜石(1901-1969)民國時曾任《福建民報》、《建國日報》總編輯,後赴台,任台灣省新聞處主任秘書。1958年起在台灣《中央日報》副刊上開設專欄,前後達十年之久。故居在楊橋巷口,今無存;
王 助(1914-1941)革命先烈,1931年入黨,曾任XXXXX福建省委委員兼宣傳部部長,1939年5月受新四軍委派,與範式人一起在安民巷53號設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駐福州辦事處;
範式人(1909-1986)1932年入黨,曾任紅軍閩東獨立師政治部主任、XXXXX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等職,解放後任江西省委副書記,中央人民政府糧食部副部長、郵電部副部長,XXXXX福建省委第二書記兼省軍區第一政委等職,1939年在安民巷53號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駐福州辦事處工作;
沈幼蘭(1890-1964)福州「蘭記」漆器店創辦者,曾是全市最大的漆器店。民國15年在美國費城建一百五十周年展覽會上,「蘭記」產品獲一等執照獎,三年後以菲律賓召開的工商業交易會上其產品又獲特等金牌獎。故居在今楊橋路,門號不詳;
陳體誠(1896-1942)工程師,畢業於美國加基鋼鐵學院橋梁工程專業,民國七年被選為首屆中國工程學會會長,後任福建省建設廳廳長兼財政廳長、西北公路特派員兼甘肅省建設廳廳長等職。故居在光祿坊內,門號不詳;
廬 隱.(1899-1934)著名女作家,出生於南後街,具體地址不詳。
翁良毓(1905-1926)省立福州師范學校畢業,曾在上海受到李大釗的教導,民國十四年當選為福建學生聯合會副理事長,後開設「福州書店」,銷售進步書刊,該店也成為團組織地下交通聯絡點,後被特務殺害。故居在衣錦坊雅道巷內,門號不詳。

熱點內容
經濟法教材推薦CPA 發布:2025-10-17 09:37:46 瀏覽:915
番禺區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10-17 09:14:53 瀏覽:20
刑事訴訟法解釋89條 發布:2025-10-17 09:09:38 瀏覽:947
司法系 發布:2025-10-17 09:04:49 瀏覽:547
海事法院地位 發布:2025-10-17 09:04:41 瀏覽:568
事業編制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10-17 09:02:29 瀏覽:606
北京銳鋒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17 09:02:25 瀏覽:102
從化市律師 發布:2025-10-17 08:53:04 瀏覽:666
中級經濟法增值稅營改增徵收率 發布:2025-10-17 08:48:50 瀏覽:122
玉田法官 發布:2025-10-17 08:48:06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