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顧問工作檢查
Ⅰ 企業法律顧問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
企業法律顧問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
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嚴格的政府監管及責任追究機制,在期待已久的春天正在到來的時刻,那麼企業法律顧問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呢?
擺脫“救火員”的窠臼
事後救火,也就是打官司,是企業法務的一個基本工作內容。糾紛多,對企業來說不是好事,也會被認為風險防範沒做好。但從法務管理意義上講,訴訟案件的發生卻未必是壞事。因為法律工作在很多情況下是在“挑刺”“找毛病”,如果法律部門主動向領導反映業務部門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公章使用流程不規范,可能會被業務部門認為是在告狀,法律顧問有顧慮,不好向領導直接反映,但藉助已經發生的訴訟案件說事,就會相對超脫。
企業領導層一般都會重視糾紛的處理。企業出現糾紛,表面看是法律問題,但往往反映了深層次的管理漏洞。法律人員如果抓住機會,藉助官司適度借題發揮,適當小題大做,就會實現我們平時用常規方法難以達到的管理效果。比如,梳理重大案件的處理過程和得失,深挖案件反映出的管理疏漏,舉一反三,提出預防解決同類問題的管理舉措(比如建議修訂相關制度等),並形成結案報告交領導傳閱。同時,結案後對案件進行總結歸入本單位的案例庫,適時根據案件暴露出來的問題,對相關業務崗位進行以案說法的培訓,從而實現從事後救火向事前防範轉變的效果。藉此,既可以巧妙地堵住業務管理中的漏洞,又能向領導層宣傳法律的重要性,體現出法律工作的價值。
所以,企業法律顧問應突破傳統的訴訟案件事後救濟應對方式,強調案件的管理功能,凸顯訴訟的管理價值。
除打官司外,合同管理也屬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它是企業法律工作的基礎。合同管理中的前期談判、起草、審查簽訂和檔案管理等環節,目前各大企業都已經比較成熟,但合同的履約管理卻被嚴重忽視,履約管理也是當前合同管理的難點,是合同糾紛的高發區。如何控制合同履約風險,需要進一步探索。
合同履行管理難,主要原因在於合同所對應的具體業務是動態的,而合同沒能及時跟上業務的`變化,並根據已經變化了的業務內容做出相應調整,歸根到底是合同管理與業務出現了脫節,法律不能及時融入業務。大家都在講法律要與業務融合,但該怎麼融合?
筆者認為,可以引入風險管理與內控理念,用內控理念相對容易把法律的思維切入到業務流程中,讓法律更好地為業務服務。有些單位也開展了合同內控管理,但效果不明顯,主要原因是法律與業務融合得比較淺,法律人員潛意識中不願深入業務,而且法律人員開展合同內控管理,習慣於用法律思維看業務,這樣必然深不下去。比如說,梳理一個房地產的銷售流程,法律人員需要首先忘掉法律思維,完全以業務思維,配合業務人員拉出業務線來,然後植入法律思維,用法律思維分析每個階段或每個節點的法律風險,然後再完善合同。這么做既可以深度介入業務流程,也不會受到業務部門太多的抵觸,法律人員也容易成為業務方面的專家,法律人員對業務人員開展內訓的時候,指導性強,效果會更好。
合理掌握風險承受度
在企業經營中,管理人員為追求利潤喜歡冒險,沒有規則意識;社會律師則出於職業風險的考慮,在提供法律服務時比較謹慎,思維過於保守。而法務人員通常會結合業務實際,在冒進與保守之間進行權衡,採取折中方案。
當前,企業間的競爭大多是強強競爭,任何企業都不會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很多交易都是各方互相妥協讓步的結果,妥協讓步就會放大風險承受度。而法律人員採取折中方案,就相應地提高了企業的風險承受度,也就意味著“容忍了法律瑕疵”“接受了不完美”。將來,這些“容忍的瑕疵”一旦出現問題,法律部門可能就面臨被問責。這就需要我們注意:在放大企業風險承受能力時,怎樣把握好風險的尺度?
首先,要把握好風險尺度。上面提到的“可容忍的法律瑕疵”主要指的是民商領域。因為,公司法及合同法賦予了當事人“意思自治”與“自由裁量權”,這些風險尺度的確定,需要在平衡企業戰略、發展目標、談判地位等全面情況後確定。比如,談判佔主動時,風險度相應調低;處於戰略進攻布局階段時,風險承受尺度適度調高等。
當然刑事風險是高壓線,這個永遠不能碰;對法律強制規定及國資委硬性規定的程序,必須按規矩辦事。這是法律人員應堅持的紅線。
其次,風險尺度調高後如何防控職業風險?風險管理理論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啟示:
風險管理理論認為風險不能被消滅,但是可防控,可採取規避、轉移、分擔和承受的應對措施。其中分擔與接受就是“容忍瑕疵”、放大風險度的表現。採取放大風險度時,就需要我們對風險進行分析、評估、提出管理建議,使管理層在明晰相應風險的前提下進行決策,既可以規避管理層的決策風險,也可以規避法務人員的職業風險。
舉個例子:我們一家零售企業要拓展省外市場,需要通過收購一個門店實現快速進入,現在看好了一家門店。經盡調發現,有兩個競爭對手也有意向收購這個門店,而且,被收購的門店存在較大的用工風險,假如說這個風險可能會帶來1000萬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和對方談判消滅風險是基本不可能的。這就需要我們對風險進行綜合分析、評估。
通過評估,法律顧問提出法律建議:建議在談判的時候,直接挑明用工風險和我們可能遭受的損失,並請對方考慮分擔這個風險,或者適當降低收購價格,但是因為存在競爭對手,對方可能不接受我方提出的要求,經綜合考慮企業戰略意圖、市場拓展、利益得失,這個風險可以承受。
有了我們的法律提示意見,在董事會進行項目決策的時候,就有了參考的依據,項目決策通過後,即使發生了勞動用工風險,法律人員也是沒有職業風險的,董事會也沒有決策風險,項目也能經得住外部檢查。
從這個例子看,我們有風險的識別、分析,並從戰略、市場、法律、財務等多個維度對風險進行了評估,最後提出風險控制策略:先考慮分擔,再考慮轉移,最後承受風險。在把握風險的尺度上,做到既提示風險,又不使風險成為項目收購的障礙,從而推動了業務經營的開展。
培養系統思維和跨界思維
系統思維、跨界思維是同法律顧問地位和定位相稱的思維能力,如果僅僅以法律思維考慮問題,就是將法律顧問定位成法律技術人員了。
關於系統思維。我們在處理重大投資並購項目時發現,中國的法律人員的系統思維能力,同國外先進企業的法律人員相比還有些差距。比如,在我們收購法國酒庄的項目中,法國企業聘請的當地律師是牽頭人,負責27個專業和多個中介機構的組織協調,律師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事情,系統思維能力明顯要比我們的法律人員高。可能我們會說主管部門或領導沒要求法律人員牽頭協調,但問題不在於是否有外部要求,而是法律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具有全局意識和大局觀念,也就是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系統思維。
有些法律顧問私下會抱怨一把手不重視法律工作,因為一把手需要考慮全局,使用的是系統思維,而我們的法律人員習慣用單純的法律思維考慮問題,不受領導重視也在情理之中。
關於跨界思維。過去,我們常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典型的地盤意識;而現在,“跨界”已成為互聯網領域的時髦詞彙。我認為,法律工作同樣需要跨界思維能力。
例如,在投資項目中,大家都在考慮自己專業相關的風險,跨專業的風險很少有人考慮,項目運作中,部門間、專業間的風險不斷放大。怎樣才能使專業間的風險不被遺漏?我認為需要打破專業界限,需要法律和投資、財務、業務部門的跨界。在項目中,我們發現“1.5大於2”,就是說一個懂財務的法務人員的作用,遠大於一個僅懂法律和一個僅懂財務的兩個人員。因此,法律人員需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只有具備管理、投資、運營、財務等多個方面的知識儲備,才可能具備實現跨界的能力。
;Ⅱ 企業的法律顧問一般都會做些什麼
法律顧問基本工作內容
1、為公司起草、制訂、審查或修改合同或其它法律內文書,同時容逐步建立完善公司合同管理制度,預防合同糾紛;(該文書可為中英文合同);
2、 幫助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人力、行政、經營、財務等規章制度;
3、 就公司在日常經營中所發生的法律問題咨詢解答或出具法律意見書;
4、應公司要求為員工開展法律培訓;
5、當公司可能面臨法律糾紛時,提出解決方案,出具律師函,或參與相關糾紛的調解;
6、代理公司參加訴訟、仲裁、依法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7、應公司要求參加各類商務談判;
8、辦理公司委託的其它事務。
Ⅲ 關於法律服務工作的調研報告範文
為了進一步拓展和規范我市法律服務業,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促進法律仔御服務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地為「踐行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新**」的發展主題和打造「跨越發展的展示區、統籌發展的先行區、和諧發展的示範區」的奮斗目標提供法律服務,2008年12月中旬,我與市法律援助中心及公證處工作人員對我市法律服務業進行了專題調研。我們先後聽取了邵伯鎮、真武鎮司法所、江淮盛律師事務所關於法律服務業的情況介紹,實地考察了部分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及市法律援助中心,並同法律工作者、社區幹部、掛鉤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座談分析。現將本次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市法律服務工作的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法律服務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從拓展著眼,從規范入手,我市的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等法律服務業和法律援助事業蓬勃發展,較好地發揮了其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等方面的職能作用,促進了政府依法行政、企業依法經營、公民依法維權,在保障司法公證、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我市現有律師事務所5家,執業律師38名;公證處1家,執業公證員5名;基層法律服務所26家,法律服務工作者92名;法律援助中心1家,法律援助律師(工作者)和志願者207名;司法鑒定機構1家,司法鑒定人4名。
1、律師成為法律服務主角。
全市律師積極圍繞經濟工作「中心」,主動介入招商引資、沿江開發、園區建設、拆遷整治、重大工程項目等領域,已成為法律服務業的主體力量。2008年我市律師共擔任法律顧問281家,辦理各類訴訟及代理893件,避免經濟損失1.6億元,實現業務創收551萬元。律師參政、議政的能力不斷提高。目前,全市有1名律師擔任揚州市人大代表,2名律師擔任**市政協委員,6名律師擔任市政府法律顧問。
2、公證雹核法律服務成績顯著。
2008年*9587件,比2007年增長14%,其中涉外和涉港、澳、台公證3187件;公證業務收入達350餘萬元,比2006年增長18.9%。2006年獲得「江蘇省文明公證處」稱號,2007年榮獲揚州市公證工作第一名。
3、基層法律服務作用獨特。
基層法律服務主要業務市場是面向農村。2008年全市基層法律服務所共擔任法律顧問834家,其中擔任鎮政府、事業單位、村居委會321家,開展各類業務1804件,避免經濟損失4234.2萬元,實現業務創收198.4萬元。
4、法律援助事業迅猛發展。
2006年我市率先在揚州建立起法律援助市-鎮-村三級工作網路,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法律援助體系。2008年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326件,比2007年增長41.7%,340名受援對象滿意率100%。2007年1月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法律援助規范與質量檢查活動先進機構,今年6月又被評為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
5、司法鑒定逐步走向規范。
2007年元月我市在市人醫成立司法鑒定所,進一步規范我市法醫臨床類司法鑒定服務行為,初步建立統一的司法鑒定管理體制。自成立以來完成法醫臨床鑒定近300件。
二、我市法律服務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在充分肯定我市法律服務業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法律服務業在發展進程中暴露出的以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法律服務組織機構規模偏小。
主要表現為:從人數上看,每家律師事務所平均不到10人,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念肆岩11人;每家基層法律服務所不到4人,都屬於小型所。從執業律師占總人口的比例來看,我市為萬分之零點三六,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萬分之壹點零八。我市法律服務組織機構規模偏小,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市的法律服務還處於較低的水平上,與我市經濟水平不相適應。
2、法律服務專業化程度較低。
以律師為例,我市執業律師文化程度在大學本科以下的6人,占律師執業總數的15.38%,其中還有高中學歷1人,且非法律專業3人。從律師業務來看,律師們還普遍缺乏專業化發展意識和提高專業化水平的措施。不少律師出於「生存」需要,無論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或其他類型的案件,幾乎是有什麼接什麼,接什麼做什麼,把自己塑造成「萬金油」律師。從總體上看,我市法律服務隊伍素質不夠高,不僅表現為學歷偏低,而且知識結構單一,專業化程度低,外語能力不強,尤其是涉外涉新人才不足。
3、法律服務服務渠道窄。
目前我市法律服務機構有12家集中在城區,佔到35%以上,其他22家法律服務機構(全是法律服務所)分布在12個鄉鎮。法律服務所因改制被推向市場,競爭加劇,不少法律服務人員流失,現有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比改制前減少35%以上,平均每鎮服務人數不到6人。法律服務機構和人員布局不合理,服務渠道窄,基層法律服務力量薄弱,不能滿足城鄉居民法律服務需求。
4、法律服務管理手段弱。
按照現行法律法規,我市作為縣級市,其法律服務管理許可權僅限於對法律服務人員批評教育、調查上報,對法律服務機構和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沒有行政處罰權,只能管事,難以管人,管理手段軟弱。
Ⅳ 法律顧問工作應採取什麼工作方法
根據實踐經驗,法律顧問工作的工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法律顧問同聘請方專緊密配合,互相協作屬。
聘請單位建立法律事務處,制定工作章程協助法津頂問開展工作。固定的組織形式和工作人員是使法律顧問充分發揮作用的必備條件之一。法律顧間與聘請方的法律事務處共同建立顧問檔案制度,有利於進行工作,總結經驗,提高服務水平。
(二)調查研究方法。
這是法律顧問工作的基本方法。調查研究分為事實調查、法律檢查、環境調查三個部分,通過調查研究、選項定點,把關定向,總結工作,糾正差錯。
(三)運籌法。
即抓住主要矛盾解決的辦法。在聘請方有許多法律事務需要解決時,法律顧問首先理順關系,系統歸納,分清主次,找出問題的關鍵,加以妥善解決。
(四)預防法。
法律顧問和聘請方的法律事務處通過調查,將認為是聘請方巫待解決的問題,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聘請方的最高決策人反映,用法律理論加以分析比較,尋找法律依據制定出最恰當的方案,提供給聘請方作為決策參考。
Ⅳ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集合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崗位職責,崗位職責是指工作者具體工作的內容、所負的責任,及達到上級要求的標准,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那麼崗位職責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1
職責:
1、建立公司合規管理體系,合規包括信息安全合規、進出口管制、個人數據保護、開源代碼合規、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等,並負責制訂和修訂公司合規管理辦法和其他合規風險管理規章制度;
2、制定法律合規工作計劃並負責執行;
3、持續關注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的最新發展,准確把握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對公司經營的影響,為業務部門提供合規咨詢;
4、監督指導各業務部門按要求執行各項政策、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確保各項制度流程都合法合規;
5、為公司各部門提供法律咨詢並負責合規法律文件的起草審定;
6、定期開展合規培訓,提高各部門的合規意識;
任職資格:
1、正規院校本科學歷畢業,英文可作為工作語言或有海外留學背景優先;
2、有通信行業合規和技術背景工作經驗優先;
3、3年以上合規工作經驗;
4、正直、誠實、有進取心和責任心,學習能力強,沉穩細致、思維敏捷縝密、邏輯清晰,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工作積極主動。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2
1、對公司重大經營決策重要經濟活動提供法律意見,處理法律事務。
2、參與起草,審核公司重要規章制度,對公司規章制度以及條款的合法性負責。
3、協助辦理公司工商登記,變更、商標注冊等有關法律事務,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法律建議。
4、在所審核的經濟合同、擬定的法律文書和出具的法律意見書上簽字,對上述業務以及辦理其他法律事務的合法性負責。
5、開展法律咨詢,在公司內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員工的法制觀念。
6、接受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委託,代理公司參加訴訟和非訴訟活動,幫助公司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糾紛,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7、完成總經理臨時交代的其他法律工作。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3
1.協助領導、各分公司、部門在企業各項工
作中貫徹國家法律、法規,為經營決策和經營活動提供法律咨詢意見及法律依據。
2.提出建立防範法律風險的措施和建議,協調做好公司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防範工作,協助各分公司(部門)貫徹執行公司合同管理制度。
3.參與公司有關規章制度和其他法律意義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力求使生效的制度、文件合法、規范。
4.統一辦理公證、商標、專利、企業(含分支機構)變更登記,土地徵用與出讓等非訴訟法律事務。
5.協助領導和有關部門做好企業改制、收購、兼並、投資、資產轉讓與收購,債權債務處理等重大經營活動中的涉法事務。
6.授權處理法律糾紛,根據情勢利弊對公司的影響,適當選擇協商、仲裁或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切實維護公司權益。
7.公司需要外聘專業領域律師時,協助選聘並配合其工作,對外聘律師工作需要改進或加強的方面提出建議和報告。
8.做好法律工作檔案管理,個案調查取證,法制宣教,民事糾紛調解指導、咨詢,新法規收集研究、法務工作對外聯系等各項基礎工作。
9.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4
職責:
1、負責從事法律合同的撰寫和審核等工作;
2、負責處理內部或外部有關法律事務;
3、負責起草或審核公司相關的法律文件;
4、負責為其他部門提供法律支持;
5、負責參與重大項目、合同談判工作;
6、負責協助完成公司架構重組和上市;
7、負責對訴訟或跟公司相關的案件進行分析。
任職資格
1、大專及以上學歷,法學或經濟法等相關專業,有律師資格者優先;
2、精通公司法、合同法、知識產權法方面的法律法規;
3、熟悉企業合資、收購、商務談判、合同審核等相關法律問題;
4、具有踏實細致的工作作風、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5、思維嚴謹、做事認真。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5
職責:
1、收集,校對,整理各國相應政策資料,准備法律文件;
2、起草有關文書;
3、市場研究、報告調研、數據分析;
4、核對翻譯;
5、協助部門項目推廣、客戶文件收集;
6、日常行政。
任職資格:
1、年齡要求:24—35;
2、學歷及專業要求:法律系,美國或者歐洲申根國海歸優先考慮;
3、工作經驗要求:律師事務所工作經驗優先考慮;
4、計算機技能要求:熟練使用辦公自動化軟體;
5、語言:中英閱讀編輯流利;
6、能力素質:有團隊精神、有責任心、認真仔細、務實好學、能承擔工作壓力、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誠信、務實、負責。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6
職責:
1、對外合作事務的法務審核,包括但不限於:合同、協議、函件的審核等;
2、訴訟案件管理,包括代理出庭、總結和分析各類訴訟案件;
3、進行業務開展相關的法律研究,提出風險防範措施,進行關鍵業務流程的審核;
4、公司用工等其他法律事務;
崗位要求:
1、法律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通過司法考試;
3、對公司法嫻熟;
4、對互聯網行業常見法務問題熟悉;
5、學習能力強;
6、有企業法務工作經驗優先;
7、在律師事務所工作3-5年經驗者優先;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7
1.對公司重大經營決策活動重要經濟活動提供法律意見,處理法律事務。
2.參與起草、審核公司重要規章制度,對公司規章制度及其條款的合法性負責。
3.參加後果大保同的起草、簽訂工作。
4.協助辦理公司工商登記、變更、商標注冊等有關法律事務,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法律建議。
5.在所審核的經濟合同、擬定的法律文書和出具的法律意見書上簽字,對上述業務以及辦理其了法律事務的合法性負責。
6.開展法律咨詢,在公司內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員工的法制觀念。
7.接受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委託,代理公司參加訴訟和非訴訟活動,幫助公司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糾紛,維公司合法權益。
8.配合公司有關部門接受執行檢查,參加重大事故的處置活動,協且善後處理。
9.負責與集團公司法律顧問處玫公司處聘律師聯絡相關工作。
10.完成總經理臨時交會的其他法律工作。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8
職責:
1.項目支持:提供有關項目經營管理事務的法律意見,參與商務談判,根據需要出具法律意見、建議書;
2.合同管理:負責起草、審核、修改公司合同,監督檢查各部門合同簽訂情況;
3.糾紛管理:處理公司訴訟/仲裁案件、勞動糾紛等;
4.法律風險管理:風險評價、控制、規避公司法律風險;
5.參加招投標項目,評標會議,解答各部門日常法律咨詢。
任職資格:
1. 本科及以上學歷,法學等相關專業,通過司法考試,有律師執業證優先;
2. 1年以上企業法律事務工作經驗,有大型公司同崗位任職經驗優先;
3. 熟悉掌握合同法,公司法、民法等法律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爭議解決能力,熟悉訴訟和仲裁程序;
4. 思路清晰,文筆流程,語言表達能力佳,執行能力強。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9
1、通過電話、郵件和面對面等方式,隨時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
2、通過多種形式向企業相應人員提供的法律培訓,增強其法律意識;
3、協助企業處理好勞動用工關系,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4、為企業商標、專利、著作權保護等提供建議,保護企業無形資產;
5、調查相關合作方的工商檔案等,了解合作方的基本信用狀況;
6、對客戶的重要決策進行可行性分析,為決策提供法律依據;
7、應邀參與企業的重大經濟合同談判,提供法律支持;
8、起草、審核與第三方簽訂的合同,協助解決合同履行中遇到的問題;
9、授權法律律師聲明,就有關法律事實,公開聲明立場或主張;
10、簽發律師函,催收欠款或處理相關法律事務。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10
職責:
1、負責為公司項目開展提供全面法律支持;
2、負責起草、審查公司項目運作過程中的各類法律文件,提供意見和建議;
3、負責對公司項目進行法律可行性評估、法律盡職調查及法律咨詢等,揭示存在的法律風險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4、協助參與公司重要決策,為項目發展規劃及實施提供全面的法律保障;
5、負責公司涉足的各行業相關法律政策的深入研究與分析;
6、負責建立、完善公司法律事務管理體系;
7、持有律師執業證書,
任職要求:
1、強大的心裡素質,親和力,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大局意識,掌控能力,具備精良的法律知識;
2、房產、建築等項目擔任過主辦律師,協調公司內外部法律事務,提供法律咨詢,有合同模板編制經驗;
3、5年以上相關經驗,熟悉商業、工程、合同法等各項法律、法規,尤其重慶當地法務事項;
4、能適應偶爾出差,有投融資上市經驗優先。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11
集團公司法律顧問是專職從事企業法律事務工作的.人員,主要任務是促進企業依法經營管理,依法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基本職責是:
一、正確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對企業重大經營決策提出法律意見;
二、參與企業重要規章制度的制定、審核和實施;
三、參與企業重大合同的談判、起草和審核;
四、參與企業的分立、合並、破產、解散、投融資、擔保、租賃、產權轉讓、招投標及改制、重組、公司上市等重大經濟活動,提出法律意見並協助相關部門處理涉及的法律事務;
五、提供與企業生產經營重大事項有關的法律咨詢;
六、受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委託,參加企業的訴訟、仲裁、行政復議和聽證等活動;
七、根據企業需要,負責選聘律師,並對其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價;
八、配合綜合管理部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做好合同管理及企業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九、完成集團公司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12
1、制定並審核公司的法律文件包括各類合同、協議;
2、參與公司經營決策,依法提出法律意見;
3、負責對公司各部門、各分公司其他參與司法活動的人員提供法律咨詢和指導;
4、負責對公司業務進行法律監督,保證公司商業行為的合理合法性;
5、協助公司相關人員和有關部門就業務相關法律問題進行協商。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13
(一)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法律意見
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決策,直接關繫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關繫到企業的生存和長遠發展,因此,顧問律師為企業決策提供法律意見尤為重要。顧問律師為企業決策提供法律意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口頭解答法律咨詢,一種是書面提供法律意見或建議。
顧問律師在全面掌握企業的基本情況和有關的法律、政策之後,對企業決策的合法性、可行性提出法律建議。
(1)可行性法律分析。顧問律師對企業決策的法律分析主要包括:某項決策是否符合我國現行法律、政策的要求,國家對此有哪些相應政策,立項採用哪種法律形式對聘請方便更為有利等。
(2)風險分析。顧問律師對企業決策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分析,並針對不同的風險制定相應的法律對策。
(二)為聘請方草擬、審查法律文書
企業涉及的法律文書包括經濟合同、企業章程、管理規定等。
(三)參加重大經濟活動的談判
顧問律師參加重大經濟活動談判的職能作用是為使聘請方利益的最大化提供法律上的幫助。在談判過程中,顧問律師與聘請方密切合作,根據談判情況,及時提供法律意見。在談判後,顧問律師綜合各方面的意見,製作有關法律文書,並協助辦理好合同的審批、公證等手續。
(四)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仲裁活動
聘請方在對內、對外活動中發生糾紛後,顧問律師作為聘請方的代理人參加訴訟、調解或仲裁活動。顧問律師代理的案件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外經濟活動中發生的經濟糾紛,主要是經濟合同糾紛;二是對內管理中發生的糾紛,主要是涉及勞動法方面、公司與股東之間的糾紛。
(五)幫助企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在現在化社會中,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對於企業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起著重要作用。顧問律師一方面要適應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現實需要,幫助企業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勞動人事制度、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商業秘密保守制度;另一方面,對企業已經有的規章制度進行審查、清理,加以完善。
(六)協助企業建立法律服務機構,進行法制培訓和法制宣傳
顧問律師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幫助企業建立內部法律服務機構。
(七)辦理其他法律事務
如幫助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幫助企業股份制改造、破產清算、企業轉產、合並、兼並、幫助企業進行資信調查、工商登記、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和轉讓,辦理公證、抵押、租賃,幫助企業業務宣傳、發表啟事聲明等。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14
職責:
1、負責集團業務相關法律文件的起草;
2、熟悉勞動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處理公司涉及的(潛在)訴訟,勞動爭議事件;
3、負責公司各類法律風險的預警並提供法律意見;
4、公司其它業務部門提供日常法律咨詢;
5、負責處理公司內外部法律事務處理;
任職要求:
1、全日製法律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具有較強的學習、分析能力,能夠獨立解決法律問題;
3、工作嚴謹負責,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及表達能力;
4、民商法、經濟法專業優先;通過司法考試優先。
法律顧問的崗位職責15
職責:
1、負責公司日常法律文件的起草和審查工作
2、根據具體需要參與公司商務談判,並對相關法律問題提出相對意見,最大限度的維護本公司利益
3、負責公司業務合同的起草和審核
4、處理公司日常面臨的法律糾紛和相關人員的法律咨詢
5、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配合銷售部的應收款項管理及對經濟糾紛提供處理建議和方案
6、跟蹤和解讀行業政策法律動態,促進業務合規運營
任職要求:
1、本科以上學歷、法學相關專業
2、1年以上企業法律事務工作經驗及大型企業工作經驗
3、熟悉企業法律事務與風險控制工作,熟悉各類合同文本起草、審核和簽訂
4、具有良好的人及認知和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5、通過相關法律考試
Ⅵ 如何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和機制。在廣泛開展調研的基礎上,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月21日市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同時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銅陵市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則》,對政府法律顧問的選聘條件作出了具體規定,明確了政府法律顧問的工作職責、權利義務、工作機制等。
二是確立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建設法治政府目標,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以事前防範為主和事中控制、事後補救為輔」的法律風險化解機制,切實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明確工作目標。到2015年底,通過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法律顧問制度全覆蓋,形成市、縣(區)、鄉(鎮、辦)三級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門的法律顧問工作體系與制度體系,通過法律顧問制度的推進、示範,引領帶動企業、農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公眾法律服務需求相適應的法律服務體系,滿足社會各層次的法律服務需求。
四是規范管理,加強考核。進一步優化法律顧問隊伍結構,建立能進能出的考核、更新機制,建立健全相配套的法律顧問考核辦法和薪資標准等,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各級政府要將法律顧問制度建設納入依法行政和綜治工作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和工作檔案,加強檢查指導,獎優汰劣,提供績效。
Ⅶ 企業法律顧問有哪些作用公司請的法律顧問要做哪些事情
依據行業不同,公司法律顧問的職責也有所不同,但通常情況下都包含以下內容:負責日常法律事務處理、法律訴訟、勞動仲裁、合約審核、企業員工法律培訓、對日常法務風險提出相應注意事項和整改意見等,具體如下:
1.協助公司領導正確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對公司重大經營決策活動提供法律意見。
2.參與起草、審核公司重要的規章制度,對公司規章制度及其條款的合法性負責。
3.審核公司各種技術、經濟、服務合同,參加重大合同的起草、談判工作,協助財務部門管理合同,監督合同履約。
4.參與公司的兼並、收購、分立、破產、反兼並、投資、租賃、資產轉讓及招標、投標等重要經濟活動,提出法律意見,處理有關法律事務。
5.主持或協且辦理公司工商登記、變更、商標注冊、專利申請、技術發明創造、技術貿易等有關法律事務,為公司知識產權保護提出法律建議。
6.開展與公司生產經營有關的法律咨詢,整理匯編公司業務需要的各種法律、法規和規章等。
7.配合公司有關部門對職工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在公司內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員工法制觀念。
8.負責與公司外聘律師(事務所)的選擇、聯絡及相關工作。
9.參加或列席公司召開的某些會議,就所議內容提供法律意見;負責審查內部各項指示、決定、決議、計劃的規范性和合法性;為公司內勞動爭議、民事調解提供法律幫助。
10.接受公司法定代表委託,代理公司參加訴訟和非訴訟活動,幫助公司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糾紛,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11.參加和配合與公司有關的財務、稅收、環保、勞動用工、安全生產、合同管理等執法檢查,為公司提供法律意見;參與重大事故和危機處置活動,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善後處理。
12.在所審核的經濟合同、擬訂的法律文書和出具的法律意見書簽字,對上述業務以及辦理的其他法律事務的合法性負責。
13.完成領導臨時交辦的其他法律任務。
(一)日常法律事務
1.對顧問單位有關業務上涉及的法律問題提供法律咨詢。
2.對顧問單位草擬的法律文書進行審查,幫助顧問單位制定、修改內部的規章制度。
3.為顧問單位草擬和修改經濟合同,提供參考意見。
4.為顧問單位草擬和修改勞動合同,幫助調整勞資關系。
5.為顧問單位生產經營和管理中的決策事項進行法律上的可行性分析,並提供可行性報告。
6.為顧問單位的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業秘密和專有經營權的保護提供法律建議,並協助顧問單位制定保密制度和保密協議。
7.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列席重大會議,現場提供法律咨詢。
8.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以法律顧問的名義對外簽發律師函。
9.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對員工進行法律培訓。
10.根據顧問單位的需要,提前介入公司各項投資活動,並提供有關的法律服務。
11.根據顧問單位提供的財務資料,對公司債權進行分析,對不良資產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案。
12.參與顧問單位的重大經濟項目談判,並提供法律意見。
13.不定期向顧問單位介紹宣傳國家和地方新頒布的有關法律法規。
14.協助顧問單位設立法務室,並對其日常工作進行指導。
(二)非訴訟法律事務
1.為顧問單位進行有關的企業資信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
2.為顧問單位的法律行為和法律事實出具律師見證書或法律評價書。
3.為顧問單位的企業設立、股權轉讓、增資減資、招標投標、合並分立、清算注銷、資產重組、改制上市等提供法律服務。
4.代理顧問單位辦理各類公證。
5.代理顧問單位申辦商標、專利、著作權申請、注冊、登記、轉讓和備案手續。
6.代理顧問單位辦理信貸、抵押貸款、商業貸款、專案融資、融資租賃及其它籌資事宜所涉及法律事務。
7.代理顧問單位辦理房地產開發、土地徵用拆遷補償、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一、二手樓宇買賣、樓宇按揭、租賃抵押、產權登記過戶等房地產業務涉及的有關手續。
8.代理顧問單位辦理進出口貿易、保險信託、海商海事、海外投資、國際運輸、技術轉讓中涉及的法律事務。
9.辦理顧問單位委託的其他非訴訟法律事務。
(三)訴訟法律事務
1.代理顧問單位進行民事、經濟糾紛的調解、和解。
2.代理顧問單位進行民事、刑事、經濟和行政案件的訴訟。
3.代理顧問單位進行經濟、勞動和涉外案件的仲裁。
Ⅷ 娉曞緥欏鵑棶鐨勪富瑕佽亴璐
娉曞緥欏鵑棶鐨勪富瑕佽亴璐f槸錛氬弬涓庤搗鑽夈佸℃牳浼佷笟瑙勮崏鍒跺害錛涘弬涓庝紒涓氶噸澶х粡钀ュ喅絳栵紱璧瘋崏鍜屽℃煡鍚堝悓錛涘悎鍚岀$悊錛涘姙鐞嗗晢鏍囥佷笓鍒╁拰鍟嗕笟縐樺瘑娉曞緥浜嬪姟銆
1銆佸弬涓庤搗鑽夈佸℃牳浼佷笟瑙勮崏鍒跺害
鍟嗘爣娉ㄥ唽鐢寵鋒槸浼佷笟娉曞緥欏鵑棶鐨勪竴欏歸噸瑕佸伐浣溿備紒涓氭硶寰嬮【闂閫氬父閫氳繃涓ょ嶆柟寮忔潵寮灞曟ら」涓氬姟錛氫竴鏄浜茶嚜浠g悊浼佷笟榪涜屽晢鏍囨敞鍐岀敵璇鳳紱浜屾槸鏍規嵁鎯呭喌鑱樿風ぞ浼氫笓闂ㄤ唬鐞嗘満鏋勫姙鐞嗐傚逛簬浼佷笟鍐呴儴鐨勪笓鍒╃敵璇楓佷笓鍒╃殑杞璁╀笌浣跨敤璁稿彲錛屼紒涓氭硶寰嬮【闂瑕佹牴鎹浼佷笟鐨勫疄闄呮儏鍐靛姙鐞嗘湁鍏充簨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