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中心歸哪裡管

法律援助中心歸哪裡管

發布時間: 2021-01-14 08:49:10

法律援助找政府哪個部門

到當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
法律援助機構是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及實施本地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機構,統稱「法律援助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設有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協調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向黨委、政府報告,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盡快設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協調、組織本地區的法律援助工作。 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員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職責。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在本地區法律援助中心的統一協調下,實施法律援助。 其他團體、組織、學校開展的法律援助活動,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監督。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我國的法律援助機構已基本形成了四級組織的架構:
1、在國家一級,建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統一對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要負責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制定全國性的法律援助規章制度,中長期發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協調全國法律援助工作事宜,開展與國外法律援助團體及人士的交流活動等等工作。
同日,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募集、管理和使用法律援助基金,宣傳國家的法律援助制度,促進司法公正。其基金來源主要包括國內社團、企業、商社及個人的捐贈和贊助;基金存入金融機構收取的利息;購買債券和企業股票等有價證券的收益等。
2、在省級地方,建立xx省(自治區)法律援助中心,對所轄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指導和協調。
3、在地、市(含副省級)地方,建立xx地區(市)法律援助中心,行使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組織實施的雙重職能。
4、在具備條件的縣、區級地方,建立xx縣(區)法律援助中心,具體組織實施本地的法律援助工作。不具備建立法律援助機構條件的地方,由縣(區)司法局具體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工作。

⑵ 法律援助是個什麼部門。專管哪些事情呢

法律援助是指由來政府設立的法律自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雖然老爸就是律師但是還是覺得這樣解釋不怎麼到位ˊ_>ˋLZ自己去查是最好不過】

⑶ 法律援助中心管理規章制度怎麼寫

根據復通說理論,可將法律淵源分為制:正式的法的淵源與非正式的法的淵源。主要體現如下:
(1)根據法的淵源的載體形式的不同,可將法的淵源分為成文法淵源與不成文法淵源,如我國的憲法法律就是成文法淵源,而美英國的判例法就是不成文法淵源。
(2)從法的淵源與法規范關系的角度,可將法的淵源分為直接淵源與間接淵源。制定法等與法規范、法條文直接相關的淵源為法的直接淵源,學說等與法規范、法條文間接相關的淵源為法的間接淵源。
(3)根據是否經過國家制定程序,法的淵源可以分為制定法淵源與非制定法淵源。
(4)根據法的淵源的相對地位而分為主要淵源與次要淵源。
在法律實踐中,法的淵源最主要的分類為正式的法的淵源與非正式的法的淵源。正式法的淵源指具有法的效力的法的淵源,就是現行的法律、法規、規章。
非正式法的淵源指在法律實際生活當中,它會發揮法的作用,但不具有法的效力。如習慣、理論等等。
由此可見,我國的法律援助條例就屬於正式的法律淵源。

⑷ 法律援助上級單位、那個單位直接管理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處屬於司法局裡面的部門,由司法局直接管理。

⑸ 法律援助事項管轄如何確定

1、便利當事人和法律援助機構管理、審查的原則。法律援助案件一般遵循回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住所地的法答律援助機構管轄。這樣便利了當事人申請和法律援助機構審查。
2、與人民法院的案件管轄相對應原則。各級法院審理的刑事和民事行政案件的當事人需要法律援助的,由各級法院相對應的省、市、縣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指派律師。
3、屬地管轄為主、屬人管轄為輔的原則。所謂法律援助的屬地管轄,是指以有審判案件管轄權的法院所在地來確定法律援助的管轄。所謂屬人管轄,是指以當事人的住所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來確定法律援助的管轄。屬地管轄為主、屬人管轄為輔,是指對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以有審判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管轄為主,而對非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則以案件當事人的住所地或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管轄為補充。
但總的來說,制定這些原則的目的都在於為當事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也為法律援助機構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對於一些經濟較為困難的當事人來說,政府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無疑可以使他們在訴訟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加公平合理的法律保障。

⑹ 司法局歸哪個部門管

司法局歸政法委管。政法委員會是黨委領導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職能部門。其主要任務是宏觀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部門開展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受黨委與政府的領導。司法局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司法局的直屬機構有律師協會老幹部活動中心 市律師培訓中心 市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門管理機構有市監獄管理局 、市戒毒管理局、市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

(6)法律援助中心歸哪裡管擴展閱讀:

管司法局的部門的機構發展:

政法委員會是解放後才始置,1949年10月至1956年7月,從中央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三級人民政府都設立政治法律委員會(簡稱政法委),共經歷近7年。

其中,1954年11月1日,國務院政法委員會撤銷,成立國務院第一辦公室(政法辦公室),下設內務、司法、監察、秘書室四個單位。這個辦公室一直延續至1960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文件,改變政法部門體制,撤銷國務院政法辦公室。

1956年7月至1980年1月,黨中央先是設立中共中央法律委員會,後改為中央政法小組。地方黨委也有類似機構。這次把政法委員會機構設在黨委,是黨委的綜合研究、指導、協調機構,沒有明確其領導職能職權,辦公室的級別是副部級,內設機構和人員較少。共經歷了24年。

1980年1月至1990年3月,黨中央開始設立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1988年,國家進行機構改革,實行黨政分開。1988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決定撤銷中央政法委員會,成立中央政法領導小組。而大多數省級以下黨委政法委員會並未隨之撤銷。到1990年中央決定恢復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

從1990年3月,中共中央恢復設立中央政法委員會,各級黨委政法委員會也進一步加強完善。

1991年2月,中央、省、地、縣級均成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與政法委員會合署辦公。1999年7月,根據工作需要成立黨委610辦公室,與政法委員會合署辦公。同時,還有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與政法委員會合署辦公。

2018年3月份,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方案》規定,不再設立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有關職責交由中央政法委員會承擔。

不再設立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有關職責交由中央政法委員會承擔。將中央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職責劃歸中央政法委員會、公安部。

管司法局的部門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完善和落實政治輪訓和政治督察制度。

(二)貫徹黨中央以及上級黨組織決定,研究協調政法單位之間、政法單位和有關部門、地方之間有關重大事項,統一政法單位思想和行動。

(三)加強對政法領域重大實踐和理論問題調查研究,提出重大決策部署和改革措施的意見和建議,協助黨委決策和統籌推進政法改革等各項工作。

(四)了解掌握和分析研判社會穩定形勢、政法工作情況動態,創新完善多部門參與的平安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協調推動預防、化解影響穩定的社會矛盾和風險,協調應對和妥善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協調指導政法單位和相關部門做好反邪教、反暴恐工作。

(五)加強對政法工作的督查,統籌協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反邪教、反暴恐等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實施工作。

(六)支持和監督政法單位依法行使職權,檢查政法單位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指導和協調政法單位密切配合,完善與紀檢監察機關工作銜接和協作配合機制,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七)指導和推動政法單位黨的建設和政法隊伍建設,協助黨委及其組織部門加強政法單位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協助黨委和紀檢監察機關做好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工作,派員列席同級政法單位黨組(黨委)民主生活會。

(八)落實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安全領導機構、全面依法治國領導機構的決策部署,支持配合其辦事機構工作;指導政法單位加強國家政治安全戰略研究、法治中國建設重大問題研究,提出建議和工作意見,指導和協調政法單位維護政治安全工作和執法司法相關工作。

(九)掌握分析政法輿情動態,指導和協調政法單位和有關部門做好依法辦理、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等相關工作。

(十)完成黨委和上級黨委政法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任務。

⑺ 法律援助條例管理辦法,法律援助需要什麼條件

《中復華人民共和國刑事制訴訟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規定:
一、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准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需要法律援助的當事人建議去當地法律援助中心咨詢申請。

⑻ 全額事業編制縣區法律援助中心是否可以參照公務員管理

向地區人事部門申請才行吧。

熱點內容
勞動法研究生學校排名 發布:2025-07-13 12:08:31 瀏覽:417
四大法院 發布:2025-07-13 12:08:27 瀏覽:255
經濟法基礎第一節 發布:2025-07-13 12:06:16 瀏覽:722
關於罪刑法定原則的論文 發布:2025-07-13 12:01:09 瀏覽:341
承擔衛生法律責任的前提是 發布:2025-07-13 11:54:44 瀏覽:352
五峰政法院 發布:2025-07-13 11:45:22 瀏覽:86
貫徹黨組工作條例匯報 發布:2025-07-13 11:35:47 瀏覽:834
注會經濟法2015答案 發布:2025-07-13 11:34:56 瀏覽:845
行政法的原則分析 發布:2025-07-13 11:19:51 瀏覽:375
經濟法360和騰訊大戰案例 發布:2025-07-13 11:19:13 瀏覽: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