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案件登記

法律援助案件登記

發布時間: 2021-01-17 04:14:16

❶ 什麼樣的情況或人群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版濟困難沒有權聘請律師的;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3、公訴案件的自訴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注意公民因經濟困難需要法律援助的,要提供經濟困難的證明。

❷ 法律援助出庭對案件是否有影響

按實際情況,對於案件判決結果不服的,想翻案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可以在上專訴期內上訴,也可以按相屬關法律規定,申請再審。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❸ 法律援助服務可以代理刑事案件嗎

法律援助服務可以代理刑事案件,但是沒立案的案件不受理。
下列案件回或事項,法律援助中答心不予提供法律援助,包括:

1、因申請人過錯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
2、申請人提供不出涉訟案件的有關證據而且無法調查取證的案件。
3、行政機關處理而不需通過訴訟程序的事務。
4、申請人提供不出任何證明材料或出具虛假證明騙取法律援助的。
5、已竭盡法律救濟的案件。
6. 其他經主管機關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對外聲明不予受理的案件。

❹ 行政案能否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內容和范圍

首先,只要是符合法律援助資格的人,不管是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甚至行政訴訟,都專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屬律師,這點不受限制。
其次,公民提起行政訴訟,申請法律援助時要同時具備以下的條件:
1、行政訴訟案件屬於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圍
按規定,以下幾種情況訴訟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即可以申請法援: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
2、行政訴訟當事人符合經濟困難條件
具體而言,要看當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必要時也可以直接咨詢當地的法律援助機構。
最後,提起行政訴訟時,特別是國家賠償等涉及金錢問題,若是依靠自身難以主張自己的權利的,並且因為對方是行政機關,一些人起訴時會有一定的壓力,那麼即可以積極申請法律援助進行。

❺ 請問民事案件中當事人是否可以申請免費的法律援助律師

只要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公民就可以向法院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以回下是相關規定:答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❻ 經濟案件法律援助!!!!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2.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3.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4.法律援助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到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你可以結合你的實際案情到大律師網 過問相關律師或者對照相關條款。

❼ 民事糾紛案件法律援助!急!!!

法律援助都是吃不上飯的人才能申請。

❽ 法律援助案件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需要帶什麼材料

法律援助中心的函,律師執業證、委託書

❾ 法律援助案件的補貼收入歸誰

目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各地做法不一。在實踐中爭議較大,各地做法也不一致。《法律援助條例》也沒有對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是否領取辦案補貼作出規定。從性質上分析,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應當歸辦案的律師所有,且不必交稅。

一、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性質

1、《法律援助條例》第24條第三款規定: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考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可見,現行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標準的制定主要是參考辦案的平均成本,而且是參考法律援助機構的辦案成本。

2、補貼標准,包含承辦法律援助事項所需的交通費、差旅費、通訊費、復印費、午餐等費用。即辦案補貼的性質就是辦案費用支出補貼。

二、法律援助辦案補貼領取方式,以及是否與有償法律服務一樣納稅?

1、律師直接領取;

2、律師事務所開票領取。領取辦案補貼時開具經營性發票。意味著律師事務所就要按照有償法律服務對辦案補貼進行納稅(包括繳納營業稅、教育費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個人所得稅等),事實上,領取法律援助辦案補貼不應納稅。

因為,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性質上只是辦案費用支出補貼,不包含律師的勞務收入。另外,現在的法律援助並不能完全說是政府向社會購買法律服務,因為並沒有買賣雙方的合意,更沒有適用市場的價格標准。現行法律援助從各方面來說都更應是一種政府行為,從這個角度而言,對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領取的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按照有償法律服務進行征稅,無異於向政府的行政行為征稅。

三、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能否領取辦案補貼?

在實踐中爭議較大,各地做法也不一致。《法律援助條例》也沒有對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是否領取辦案補貼作出規定。有的地方不同意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領取辦案補貼,認為法律援助辦案費用支出可以實報實銷。從法理到實踐,歸工作人員所有是合理的。

1、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是辦案費用支出補貼。

2、一旦領取辦案補貼,就不再將辦案費用支出實報實銷,也不能再佔用法律援助機構的公共資源辦理案件。

3、社會組織人員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可以領取辦案補貼,也為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可以領取辦案補貼提供了參考和支持。

4、《法律援助條例》並沒有禁止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領取辦案補貼,而且司法部《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暫行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安排本機構工作人員、指派社會組織人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的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該規定為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領取辦案補貼掃除了制度上的障礙。

四、法律援助人員是否全額領取法律援助辦案補貼?

在實踐中,有一些地方,承辦人員所在單位與承辦人員約定按比例分配辦案補貼。事實上,應分不同情況處理。如果承辦人員利用所在單位資源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其所在單位可以扣除其在單位所消耗的費用;如果承辦人員並沒有利用所在單位資源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全額支付辦案補貼給承辦人員,這是由辦案補貼的性質所決定的。

熱點內容
愛是超越道德 發布:2025-07-20 06:36:33 瀏覽:857
物業服務和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20 06:32:07 瀏覽:957
攝影堆棧法學習 發布:2025-07-20 06:26:16 瀏覽:798
江蘇新蘇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20 06:13:28 瀏覽:834
夷陵區司法局 發布:2025-07-20 06:13:04 瀏覽:639
司法考試畢業證 發布:2025-07-20 06:10:48 瀏覽:356
學雷鋒制度站規章條例 發布:2025-07-20 06:03:08 瀏覽:307
山西煤改案中的經濟法 發布:2025-07-20 05:54:27 瀏覽:26
2003年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7-20 05:37:01 瀏覽:398
宣傳考試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0 05:33:27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