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法律援助的意見和建議
A. 沒錢付律師費,怎樣打官司有沒有好的建議
法律援助屬於律師的法定義務。因此,法律援助中心會根據援助案件情況,專不定期指屬派各個律師事務所辦理援助案件。各個律師事務所根據各所情況,指派律師負責辦理。
因此,如果律師希望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可以向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主動請纓。
另外,還有一種是專門的法律援助律師,即專職援助律師。這種情況,首先要取得律師執業證,然後向當地司法機關申請,經考核後,成為專職援助律師(由於專職律師有名額限制,因此,需要經過一定的考核程序)。
(1)對法律援助的意見和建議擴展閱讀:
申請法律援助的對象和條件:
(一)申請法律援助的對象必須是經濟困難或者因突發事故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公民以及刑事訴訟中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被告人。
(二)公民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下列有關材料:
1、身份證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人代為申請的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2、經濟困難的證明;
3、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及有關的證據材料。
經濟困難的標准參照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
B. 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的問題
(一)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資源與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間的矛盾較突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有眾多的法律援助需求者,特別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廣大群眾尤其是社會特殊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後,須援助案件數急劇上升。以工傷和勞動合同糾紛為例,2010年羅庄區仲裁委辦理293件,今年辦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凡是農民工的都屬於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另一方面,由於列入區財政辦案補貼經費較少,能夠用於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僅限於刑事指定辯護案件以及經濟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尋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許多依法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我們還無力顧及。
(二)是法律援助隊伍人員編制不足、專職律師缺乏。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託基層司法所設立的,人員由司法所人員兼任。目前我區各基層司法所佔編人員僅1個,既要負責司法所的工作,又要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這無疑增加其工作負擔,影響工作效率。其次,專職律師缺乏,目前羅庄區法律援助中心在崗的只有一名專職法律援助律師。
(三)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不高。由於經費的制約,該區訴訟案件辦案補貼發放辦法是2006年制定的,訴訟案件每件補貼500元。2012年制定了非訴調解案件補貼辦法,每件補貼50元,有時連律師支出的交通費都難以沖抵,導致律師辦案熱情低。有些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中走過場,准備不認真細致,直接影響案件質量;有的法律援助承辦單位將援助案件大多交由年輕律師和實習律師辦理,缺乏資深律師必要的指導,辦案質量不高。
(四)是經濟困難證明缺乏完善的制度。1、雖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但公民如何證明自己達到經濟困難標准,現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實踐中的做法是要求公民提供鄉鎮或者街道政府蓋章確認的經濟困難證明。申請人到鄉鎮街道出具證明較為困難,一是街道未必配合;二是街道未必了解情況,也不願出具。2、對於申請人提供的經濟困難證明是否屬實,以法律援助中心的人力和財力幾乎無法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五)是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銜接機制和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不完善。1、在《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十八條做出了救助應援助,援助應救助的規定,但相互之間的銜接缺乏具體的制度。2、刑事法律援助與法院的配合,在《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二條做出了規定,但目前與公安、檢察尚無明確有效的配合機制。
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不但要向人民群眾宣傳,還要向領導幹部宣傳,讓他們真正意識到法律援助工作是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事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真正把法律援助事業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從人員編制和經費保障等方面保障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辦案質量方面。應建立資深律師優先辦案制度,根據律師專業優勢,建立資深律師名錄,根據案件分類,優先指派相關專業的資深律師承辦。因縣區律師人數較少,專業面較窄,對有些專業案件指派律師可打破地域限制。
(三)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1、建立最低經費保障標准。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一項社會事業,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主要由政府財政負擔,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時,應當根據當地人口,建立起政府對法律援助的最低經費保障標准。2、積極開辟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但如何接受、由誰接受捐助卻沒有明確。可參照慈善基金和光彩基金的模式,在市、縣(區)設立法律援助基金會,依法募集社會的捐助。也可在慈善基金中設立法律援助專項基金,通過慈善基金會接受社會捐助,並明確政法系統的捐助列入法律援助專項基金,用於法律援助事業。
(四)建立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第九條只是規定,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因此,應在全省或全市范圍內制定統一的經濟困難證明和核實制度。我們的做法是讓村居、鄉鎮街道司法所、民政所參與出具經濟困難證明,並由司法所代為向申請人單位或村居核實。這樣不但了解情況,也方便申請人。
探索建立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免審查經濟困難制度。應與民政部門聯系,建立困難群眾資料庫,將城鎮低保、農村低保等群眾納入,凡是困難群眾資料庫中的,申請法律援助均免審查經濟狀況。這樣方便群眾,無需申請人再到村居、鄉鎮街道開經濟困難證明。
(五)民事援助與法院司法救助的銜接應由司法行政機關與法院聯合出台具體規定,就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轉司法救助程序、公函樣式和負責部門作出具體規定。司法救助轉法律援助,我們的做法是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派代理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直接與申請人簽訂協議,安排律師代理訴訟。刑事法律援助中公檢法司配合機制,應由政法委牽頭盡快建立。刑事法律援助我們與法院的做法是由法院給援助中心出具指定辯護人通知書,援助中心接到通知後,指派律師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C. 上海12348法律咨詢熱線是24小時的嗎
法律咨詢提供24小時服務。
「12348上海法網」是上海市司法局著力打造的內集線上(智能網路)容、線中(熱線電話12348)、線下(實體窗口)「三位一體」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線上服務平台的統稱。有四大板塊:法律咨詢板塊、法治地圖板塊、普法學法板塊、法律服務板塊。
2017年,上海12348法律援助咨詢熱線升級改造為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已開通法律咨詢、行政審批辦理及司法考試咨詢、公證咨詢、獄務公開、戒毒所務公開共五項服務,其中,法律咨詢提供24小時服務。
(3)對法律援助的意見和建議擴展閱讀
12348上海法網,是一個以網路服務為主、電話熱線為輔、實體窗口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及全市16個區縣的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已經全部建成;全市所有街鎮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也已實現全覆蓋。到2020年,上海市將總體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D. 要是沒錢起訴打官司,怎麼辦
沒錢打官司,可以採取以下幾種辦法:
申請法律援助。經濟困難的當事人可以向所在地的版市、區、縣的法律權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但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一是經濟困難。二是需要代理的事項符合《法律援助條例》第10條以及《上海市法律援助若干規定》第5條規定的范圍。
2.律師事務所提供風險代理。所謂風險代理是指是指在案件執行後,企業作為委託人按照執行到位債權的一定比例付給律師作為報酬。若敗訴或執行不能,律師將得不到回報;若執行到位,企業應當按照約定的高額比例支付給律師。風險代理對於企業和律師雙方來說,都具有一定風險。所以,律師一般不願提供風險代理,尤其是資深律師。
3.廣杉訴訟投資機構。廣杉是國內專業的訴訟投資機構,採取法律➕資本的全新商業模式,實行全風險代理,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案情評估過會、推薦專業律師、勝訴執行的一體化全流程訴訟服務,切實解決客戶沒錢打官司的問題。
E. 我幹了6年被公司開除了,需要法律援助~~~~~請資深人士給予建議
貴公司的規章制度中是否有此條款,如有,處理方式是什麼,如果是罰款或批評回,而非開除,那麼,公司的做法是不答合理的,你可以要求賠償;反之,如公司的規章制度中標明,此現象處理方式為開除,那麼公司做出開除的除理是合法的,所以應該得不到賠償。
另:查出這么多,而只開除你們幾個,應該會有其它理由存在;既然你是老員工,應該可以從人事那得到一些信息,先了解清楚情況再決定怎麼做。
F. 我昨天去申請勞動仲裁,勞動局的人建議我申請法援,請問下申請法援好嗎會不會法援不給好好辦理
您到當地 司法局咨詢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但經濟確有困難的,實行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
第三條當事人符合本規定第二條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司法救助的。
第四條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救助,應在起訴或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司法救助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第五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司法救助的請求,經審查符合本規定第三條所列情形的,立案時應准許當事人緩交訴訟費用。
G. 當前基層法律援助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
存在問題:
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知曉程度還不是很高,還有不少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難群眾因為不知道法律援助而沒有從這一惠民工程中受益。
服務水平不高。由於受司法工作人員少,業務能力限制,法律援助工作與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法律援助服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經費保障不足。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經費保障,但目前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不足。
幾點建議:
加大法律援助宣傳力度。廣泛深入宣傳法律援助制度,積極拓寬宣傳渠道,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貧弱群眾了解並運用法律援助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斷增強法律援助實效。
加快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設。按照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完善鎮鄉街法律援助工作站相關設備,方便困難群眾就地申請法律援助。
突出法律援助工作重點。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重點加強對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切實解決基層困難群眾打官司難的問題。根據特定困難群體的特定需求,組織開展對農民工、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群體的專項服務活動,總結經驗,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社會效果。
強化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政府對法律援助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法律援助的資金投入,把法律援助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捐助為輔的資金保障機制,保證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H. 十萬火急在線期待,高分尋求法律援助
1、建議找抄醫院開一個病歷文件,對你襲的病症產生原理進行分析,用以輔助證明你的病是由工作環境導致.
2、向法院起訴,主要內容是"工作單位不得與患職業病的職工解除勞動合同."
3、關於乙肝病人勞動權利的保障問題.今年5月份勞社部專門發布了《關於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就業權利的意見》,反對歧視乙肝病毒攜帶者現象。
就業者應首先查看該行業有無對就業條件的特殊需要,如餐飲等行業,否則用人單位就無權以此為由不錄用或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有權主張就業的權利。除此之外當事人若遭歧視可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如果此路走不通則可直接到法院起訴.
4、建議找一名比較專業的律師,代理你的案子。祝你好運!
I. 關於《北京市法律援助條例(草案)》的建議 希望大家多提些建議
第三十三條 法律服務機構拒絕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不安排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專援助案件,由司屬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取消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資格。
我認為:此條例美中不足的是對提供援助的法律工作者沒有責任性規定。具體實施的是人不是組織,只規定法律服務機構的責任沒有落實到具體人(法律工作者)責任顯得「力度、誠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