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跟公安局
❶ 公安局幹嘛要給犯人找免費律師嗎
不是公安局給找免費律師,而是法院根據情況,可以為嫌疑人指定律師。
法院為刑事版案件被告人指定辯護人權也是有條件的,根據有關規定,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
1.盲、聾、啞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2.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
3.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人:
1.符合當地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願為其承擔辯護律師費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託辯護的;
5.具有外國國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7.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❷ 找律師打官司還是由公安局走程序去處理的好
1、故意傷害罪(輕傷),其刑罰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並不會專太重。
2、只能先報警屬。故意傷害罪是一個公訴罪。只有在警方不立案的情況或者是檢察院不起訴的情況,你才能直接向法院起訴的。兩者的刑罰長短,只有法院判決了才能比較。應該來說,公訴會比自訴要稍稍重那麼一點。
3、答案和1一樣
4、有異議的,你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法院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在檢察院起訴過程中,你也可以向檢察院反映的)。
5、具體事項,建議你聘請一個律師。因為有很多程序你是不懂的,花點錢,讓懂的人幫你幹活,那也是值得的。
❸ 駐派出所律師有什麼用
「我含辛茹苦地把你們養大,沒想到你們兄弟姐妹間為了爭一點錢,鬧得這么不和,我活著還有什麼用啊?」年近七旬的王老漢拉開了爭吵著撕扯在一起的男女,一旁,他的老伴眼含淚花,捶著胸口哭喊道。
「我是老大,出生早一些,當然要多佔一份!」
「我也是爸媽生的女兒,也有繼承權……」
當晚民警趕到時,現場如一團亂麻:老人的三兒兩女和各自家人共十一二口子,一個個面露怒色,指著鼻子「互嗆」,有的正扭打在一起,有的身上已傷痕累累。
王老漢和老伴辛苦大半輩子,攢下一些積蓄。不想為劃分財產,兒女們鬧了大半年,甚至反目成仇。
這是時任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公安局副局長的李寬強,在兼任湯山鎮派出所所長時,所面臨的第一個「棘手」的家庭糾紛案。 「一開始,社區民警按慣例先處理打架,再勸解糾紛,收效甚微。」第三天,李寬強決定「換一種思路」,請來一位律師朋友。
「根據《繼承法》相關規定,子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但按照當地的習俗,兒子承擔的贍養義務多一些,所以根據老人意願,從情理上可以多分得一些。」律師說。
「另外,你們各自的家庭情況,也可以作為參考。」律師循循善誘。
從法情理三方面進行分析後,老人和子女們被徹底折服了,都表示律師「說得在理」,回去後要心平氣和的召開一次家庭會議。「我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鬧心事』了。」王老漢終於露出笑容。
這起棘手的家庭糾紛案件結束了,李寬強卻冒出一個想法——既然老百姓更願意相信作為「第三方」角色的律師,能否「請」他們長期駐守派出所,協助民警的調解工作呢?
如何解決「治標不治本」?引入律師駐所
有著「溫泉之鄉」之稱的石阡縣湯山鎮,總人口近6萬,是貴州省銅仁市全縣最大的鄉鎮。長期以來,派出所日接處警量大(超過40起)、矛盾糾紛類警情佔比高,卻僅有17名民警和18名警務輔助人員,容易引發執法不規范的問題。
「對於常見的經濟糾紛和感情糾紛,民警重點在打擊犯罪行為,看似解決了矛盾,往往是『治標不治本』,有些甚至變成『民轉刑』案件。」如何進一步解放警力,從根本上減少由民事糾紛引發治安案件的數量?是擺在李寬強面前的一道難題。
於是,受王老漢家庭糾紛的啟發,李寬強將自己「引入律師駐所」的想法和律師朋友們進行了溝通,認為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個協調機制。
經過深入調查研究,2015年9月,湯山鎮派出所與石阡縣司法局達成協議,在湯山鎮派出所的接待區域,正式設立「石阡縣司法局駐派出所律師工作室」,積極探索「律師駐所」新模式。
據了解,該模式是當地進一步深化「法治公安」、「法治警務」建設,強化運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積極探索警務機制改革新路子的一項重要舉措。
目前,全國范圍內已有江蘇蘇州、山東夏津、雲南靖江、重慶渝北、廣東番禺等地在探索打造此類創新模式。
「這是『駐所律師』介入非正常死亡案件調解中,非常典型、成功的一件案例。」現任石阡縣湯山鎮派出所所長的馮景華,對中國長安網記者說。
「第二個變化是律師角色的延伸。除了『法治宣傳員』,『駐所律師』,律師還充當另外三重角色:『法律建議員』,引導群眾依法維權,為派出所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提供法律建議;『援助接待員』,為符合條件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接待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行風監督員』,讓派出所又多了一雙『挑刺』的眼睛,對派出所警風、警紀及執法活動進行監督,維護派出所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形象。」李寬強介紹。
面對群眾知識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情況,又該如何應對?
李寬強給出兩個字:「回訪」!
「律師能調解好的就調解,不能調解的就引導走訴訟程序。」而如果遇到不懂法、也不願意接受調解的當事人,派出所會針對家庭成員情況,選擇正在讀書或有一定文化素養的人,採用「迂迴戰術」。即通過「駐所律師」間接普及法律知識,引導其家人通過親情進行化解,或建議走法律程序。
「回訪」一般在民警下班後的晚上進行,由「駐所律師」和民警組成的「小隊伍」,深入當事人家中,農閑在家的村民們也紛紛涌來:
「在調解的同時,律師會向村民們普及其他案例,如吸毒、販毒、反邪教……大家也很樂於通過這種方式,學習法律知識。」李寬強說,我們稱這種形式為「說老百姓的話,講老百姓身邊的事」,不僅解決了問題,還普及了法律。
截止目前,率先探索「律師駐所」模式的湯山鎮派出所,共開展法律講座20餘場(次),發放法律宣傳資料50000餘份,接待群眾法律咨詢3000餘人(次),提供法律服務289人(次),聯合調解各類糾紛48件(次),調處成功率達100%,調處雙方滿意率達100%。
❹ 有熟人介紹律師,跟公安局,檢察院,法院都有關系的,律師費5w,現在案子在檢察院,請問這個律師可以請嗎
可以委託律師了。
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回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答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❺ 刑事犯罪律師是不是都很有能力,能夠和公安機關打交道
在刑事法律規則中設立「律師」角色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國家與嫌疑人個人之內間,在這樣一個「容強大VS弱小」的不均衡天秤
上而增添的律師這一個法碼。律師的價值就是為了避免強大的警察、檢察官和法庭犯一次「強大而極不正義」、「強大而無法挽回」的錯誤。因此,法律貓指律師辦理刑事案件並不是「為虎作倀」,更不是「助紂為虐」,律師是為保障有罪之人得到公正審判,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從而實現司法公正和正義。偵查階段律師可以為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受委託的律師有權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案件情況。
❻ 公安局接到律師函會有什麼影響
是哪個律師所敢發律師函給公安局的,發出來大家見識一下。
❼ 請律師會讓公安機關反感嗎。案件在偵查階段,家裡人擔心,想請律師了解具體情況,又怕讓公安局覺得反感。
不會的。律師會把握度。你請律師以及律師執業都是受法律保護的。
❽ 律師是否可以到公安機關調查依據
可以的。
根據我國律師法第三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受委託的律師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並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監聽。
第三十四條 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
第三十五條 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另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第三十七條 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辯護律師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並且經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另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十三條 辯護律師申請向被害人及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的,應當准許,並簽發准許調查書。
第四十四條 辯護律師向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與本案有關的材料,因證人、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同意,申請人民法院收集、調取,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同意。
第四十五條 辯護律師直接申請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人民法院認為辯護律師不宜或者不能向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並確有必要的,應當同意。
人民法院根據辯護律師的申請收集、調取證據時,申請人可以在場。
人民法院根據辯護律師的申請收集、調取的證據,應當及時復制移送申請人。
第四十六條 辯護律師根據本解釋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提出的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並說明申請的理由,列出需要調查問題的提綱。
❾ 如果進派出所里接受調查,那我應該怎麼請律師
問到我抄的工作范圍之內了。那我來做答。
進派出所調查,你請律師,這在刑訴法上來說是你的權利。你可以這么做,但在實際操作中。只想告訴你很難很難。
就像樓上各位所說的一樣。我國的法律制度是沒有「沉默權」的。
如果你一定要請。那麼步驟如下:
一:律師需攜帶與你或與你家屬簽訂的《委託書》。這個簡單。
二:需到派出所上級公安機關分局法制部門開介紹信。不然派出所是不予接待的。這個辦起來就難了。
兩項齊全後,律師可到派出所為你提供法律咨詢及援助。
但這時候是最難的了。派出所會以各種理由阻止律師介入。如案情保密,質疑律師身份,或主管所領導不在等各種理由拖延,等到律師見到嫌疑人後,則基本已經定案了。於事無補了。
❿ 遞交公安機關和發律師函有什麼不同
前者相當於是報警了,有備案,而且後續如果不是對方撤銷報案的話,會繼續內執行下去
而後者屬容於內部處理,決定權在對方,律師函一方面相當於警告,另一方面也是索賠的前奏。很多律師函就是一個警告意味,不一定會繼續執行,找你們索賠或者提起訴訟。無論怎樣,發個律師函,表明對方已經知會了你方,以後一旦走訴訟程序,就不能以不知情為由了。
報警的話,迴旋的餘地較小。律師函的話,就意味著有迴旋的餘地。如索賠的,一般發律師函除了警告外,還可能提起索賠,而且通常這種索賠額度會比較高。如果你方接受了這種索賠,就相當於是庭外和解的意思。否則就可以繼續走訴訟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