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法律援助收費補貼標准
法律援助國家補貼律師的標准各地局部相同。
法律援助案件給律師的費用通常是幾百元的辦案補助,和平時律師收費標准當然是不同的。這個費用不由當事人承擔,由國家財政支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結案材料後,應當向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支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
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與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
(1)浙江省法律援助收費補貼標准擴展閱讀: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Ⅱ 杭州律師 收費標准
這是今天查到的浙江省物價局對勞動爭議的收費辦法
關於勞動爭議仲裁收費有關問題的復函
浙價費〔2006〕302號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你廳《關於要求調整和進一步規范勞動爭議仲裁收費標準的函》(浙勞社廳字〔2006〕90號)悉。為適應我省勞動爭議仲裁工作形勢發展的需要,規范勞動爭議仲裁收費行為,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原國家物價局、財政部《關於發布中央管理的勞動部門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準的通知》(〔1992〕價費字268號)等規定,現就我省勞動爭議仲裁收費有關問題函復如下:
一、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勞動仲裁機構繳納仲裁費。仲裁費包括案件受理費和處理費。
二、勞動爭議案件受理費。該項收費仍按原國家物價局、財政部《關於發布中央管理的勞動部門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準的通知》(〔1992〕價費字268號)規定的標准收取,即: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每件50元。
三、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費
(一)沒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每件300元。
(二)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按下列標准分段累加收費,但每件最高不得超過3000元。1、爭議金額1萬元以內(含1萬元)的案件,每件500元;2、爭議金額1萬元以上至10萬元以內(含10萬元),按2%收費。3、爭議金額10萬元以上按1%收費。
四、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有下列情形的,除交納仲裁受理費和處理費外,還應當負擔以下費用:
(一)當事人依法申請復制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仲裁文書的實際費用;
(二)當事人申請第三方進行鑒定、勘驗、翻譯、公告等實際支付的費用;
(三)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補貼等費用。其中:交通費按實支付,住宿費按國家規定的標准支付,誤工補貼按人均年收入計算。
五、勞動者一方當事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交納仲裁費確有困難的,可向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員會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仲裁費,具體由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員會審批:
(一)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人員;
(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傷醫療待遇、支付拖欠工資的農民工;
(三)已經按規定接受法律援助的人員;
(四)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確有困難的其他人員。
六、勞動爭議仲裁費屬行政事業性收費,收費單位應到同級價格主管部門辦理《收費許可證》,實行亮證收費,公開收費項目和標准,使用省財政部門統一印(監)制的非稅收入票據,收費收入上繳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並接受價格、財政等部門的監督檢查。
七、本通知自2006年11月15日起執行。勞動爭議仲裁費收取的其他有關規定仍按原國家物價局、財政部印發的《勞動合同鑒證和勞動爭議仲裁收費管理辦法》規定執行。
浙江省物價局
浙江省財政廳
2006年11月2日
Ⅲ 申請法律援助獲准,還要交300元雜費給律師嗎
單純是法律援助,而不是減免收費的,不應收取任何費用。包括交通費用、差旅費。減免回費的則不同答,可以適當的收取費用。 《法律援助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由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但這並不表明律師就得不到經濟補償。《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結案材料後,應當向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支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補貼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參與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按照該規定,律師雖然不能向受援人收費,但可以享有法律援助機構提供的補貼。
Ⅳ 法律援助指派的律師的補助是百分之多少
法律援助的律師費由國家財政買單,不需要當事人支付。
當然,如果當事人覺得律師在辦案過程中辛苦了,自願在官司打贏之後另付律師費也可以
Ⅳ 在外地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報銷車費嗎
法律援助是不向被援助對象收費的,由政府對實際承辦案件的律師給予一定專補貼。每個屬市、縣都會有法律援助中心,由司法局管理,如果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法援中心會將案件指派給法援中心律師或者所轄律師事務所律師。通常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當地居民或者刑事案件中應當指定辯護人的被告人(如可能被判死刑自己無力聘請律師辯護、未成年人等)可以向法援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Ⅵ 1 1法律援助律師都有什麼補貼
只有國家規定的1500元經濟補貼 其中包括了任何費用 如差旅費,書寫法律文書費用等等全部包括了 請採納 謝謝
Ⅶ 律師申請法律援助的補貼怎麼算
全國沒有統一的規定,都是個省市自己出台自己的法律援助經費辦法。各省、市按自己的辦法自行發放的。
Ⅷ 律師援助怎麼收費
1,申請法律援助,對申請者不收費,對律師給於將近1000元的補貼
Ⅸ 法律援助的話,律師的費用誰出
1、法律援助的錢是由政府出的。
2、律師提供法律援助,可以享有政府提供的補貼。
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十二條 對下列沒有委託辯護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盲、聾、啞人;
(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三)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十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一)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經委託辯護人;
(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四)被告人的行為可能不構成犯罪;
(五)有必要指派律師提供辯護的其他情形。
《法律援助條例》
第三條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9)浙江省法律援助收費補貼標准擴展閱讀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四條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第十五條 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人員申請法律援助的,應當向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請由看守所在24小時內轉交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關證件、證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協助提供。
第十六條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其法定代理人之間發生訴訟或者因其他利益糾紛需要法律援助的,由與該爭議事項無利害關系的其他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
Ⅹ 浙江杭州市律師收費標准多少
這是今天查到的浙江省物價局對勞動爭議的收費辦法
關於勞動爭議仲裁收費有關問題的復函
浙價費〔2006〕302號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你廳《關於要求調整和進一步規范勞動爭議仲裁收費標準的函》(浙勞社廳字〔2006〕90號)悉。為適應我省勞動爭議仲裁工作形勢發展的需要,規范勞動爭議仲裁收費行為,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原國家物價局、財政部《關於發布中央管理的勞動部門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準的通知》(〔1992〕價費字268號)等規定,現就我省勞動爭議仲裁收費有關問題函復如下:
一、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勞動仲裁機構繳納仲裁費。仲裁費包括案件受理費和處理費。
二、勞動爭議案件受理費。該項收費仍按原國家物價局、財政部《關於發布中央管理的勞動部門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準的通知》(〔1992〕價費字268號)規定的標准收取,即: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每件50元。
三、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費
(一)沒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每件300元。
(二)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按下列標准分段累加收費,但每件最高不得超過3000元。1、爭議金額1萬元以內(含1萬元)的案件,每件500元;2、爭議金額1萬元以上至10萬元以內(含10萬元),按2%收費。3、爭議金額10萬元以上按1%收費。
四、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有下列情形的,除交納仲裁受理費和處理費外,還應當負擔以下費用:
(一)當事人依法申請復制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仲裁文書的實際費用;
(二)當事人申請第三方進行鑒定、勘驗、翻譯、公告等實際支付的費用;
(三)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補貼等費用。其中:交通費按實支付,住宿費按國家規定的標准支付,誤工補貼按人均年收入計算。
五、勞動者一方當事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交納仲裁費確有困難的,可向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員會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仲裁費,具體由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員會審批:
(一)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人員;
(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傷醫療待遇、支付拖欠工資的農民工;
(三)已經按規定接受法律援助的人員;
(四)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確有困難的其他人員。
六、勞動爭議仲裁費屬行政事業性收費,收費單位應到同級價格主管部門辦理《收費許可證》,實行亮證收費,公開收費項目和標准,使用省財政部門統一印(監)制的非稅收入票據,收費收入上繳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並接受價格、財政等部門的監督檢查。
七、本通知自2006年11月15日起執行。勞動爭議仲裁費收取的其他有關規定仍按原國家物價局、財政部印發的《勞動合同鑒證和勞動爭議仲裁收費管理辦法》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