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撤訴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撤訴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7-08 18:43:01

A. 行政案件可以撤案嗎

法律分析
行政訴訟可以撤訴,但行政訴訟的撤訴有其自身的特點。請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行政訴訟撤訴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原告自願申請撤訴;二是原告無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未經法院許可半途而廢的,按照撤訴處理;三是案件受理費未按規定期限提前繳納,不提出緩交、減交、免交申請,或者申請未獲批準的,按照自動撤訴處理。三是行政訴訟撤訴必須經法院批准,理由是行政訴訟不僅要維護行政相對人的權益,還要對行政行為進行監督。四、行政訴訟撤銷後,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次起訴的,法院不予立案。但有例外,即原告或上訴人未按規定期限提前繳納案件受理費的,原告或上訴人在法定期限內再次起訴或上訴,並依法解決訴訟費提前繳納問題的,法院應當立案。綜上所述,行政訴訟,訴訟,不能輕易撤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二條 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B. 不準許撤訴的五種法定情形

【法律分析】:一 審判決宣告前,原告申請撤訴的,一般情形下,法院應當准許,但具有5種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不準許撤訴。
這5種情形分別是: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已經開庭審理且合議庭已經形成評議意見的,或適用簡易程序裁判文書已經製作完畢只待宣判送達的;民事行政案件、侵權賠償案件已經達成調解協議的;原告申請撤訴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告濫行訴權或以敗壞他人聲譽為目的,惡意訴訟的;行政案件的原告迫於行政機關壓力而申請撤訴或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且未做出實質性改變的。
二 審法院應准予上訴人撤訴,從審判實踐看,遇有下列情況,不宜准予撤回上訴:
1 第二審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應當予以糾正或發回重審的;
2 發現上訴人為了規避法律而申請撤訴,如果同意上訴人撤回上訴,勢必侵害被上訴人合法權益的;
3 如果雙方當事人均提起上訴,而僅有一方申請撤回上訴,二審人民法院應維護另一方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不因一方當事人申請撤回上訴而終止訴訟;
4 在第二審程序中,行政機關不得改變其原具體行政行為。上訴人如因行政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而申請撤回上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人民法院不準撤回上訴的裁定,只是駁回了上訴人的撤訴請求,不涉及實體問題,因此第二審程序仍將繼續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
(一)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的行為;
(二) 公安、國家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三) 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四) 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
(五) 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六) 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行為。
第二條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的國家行為,是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等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以國家的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和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的國家機關宣布緊急狀態、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
第三條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二)項規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是指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對象發布的能反復適用的行政規范性文件。
第四條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三)項規定的「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是指行政機關作出的涉及該行政機關公務員權利義務的決定。
第五條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四)項規定的「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中的「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通過的規范性文件。

C. 房管局行政訴訟如何撤銷

申請撤訴,須經過人民法院批准;可以視為撤訴(經合法傳喚拒不到庭、未經許可中途退庭、未交訴訟費)。准予撤訴的裁定確有錯誤,原告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通過審判監督程序撤銷原准予撤訴的裁定,重新對案件進行審理。房管局行政訴訟撤銷是簡稱「撤訴」。要想撤訴就要符合以下條件:
(1)原告申請撤訴應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任何原告因受威脅、恫嚇、賄賂而申請撤訴都不成立;
(2)申請撤訴時間必須在行政訴訟期間,即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之後,作出判決之前;
(3)原告申請撤訴的成立須經人民法皖裁定準許;人民法院經審査,對不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及他人和原告自身合法權益的撤訴申請,應裁定準許,否則,裁定不許撤訴而對案件繼續審理判決。
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

D. 行政案件審理中申請撤訴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八條經人民法院兩次合法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視為申請撤訴;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五十一條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氏老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撤訴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條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申請撤訴,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準許:

(一)申請撤訴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

(二)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不超越或者放棄職權,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源核吵合法權益;

(三)被告已經改變或者決定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並書面告知人民法院;

(四)第三人無異議。

第五條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申請撤訴,有履行內容且履行完畢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準許撤訴;不能即時或者一次性履行的,人雹侍民法院可以裁定準許撤訴,也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十七條原告或者上訴人未按規定的期限預交案件受理費,又不提出緩交、減交、免交申請,或者提出申請未獲批準的,按自動撤訴處理。

第四十九條原告或者上訴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

熱點內容
讓法官確信 發布:2025-07-09 01:23:51 瀏覽:492
行政法學研究范圍 發布:2025-07-09 01:23:40 瀏覽:433
醫鬧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9 01:22:06 瀏覽:957
一起遊玩死亡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9 01:20:31 瀏覽:559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擔保法 發布:2025-07-09 01:13:00 瀏覽:359
深圳市前海法院 發布:2025-07-09 00:59:36 瀏覽:127
物管規章 發布:2025-07-09 00:44:31 瀏覽:727
手機分期貸款不還是否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9 00:35:56 瀏覽:317
劉愛民法院 發布:2025-07-09 00:34:59 瀏覽:356
行政法違法所得數額的認定 發布:2025-07-09 00:21:34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