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的提問

民法的提問

發布時間: 2021-02-11 11:41:39

① 關於民法一些的問題提問有哪些較好的

只要是掛有「專業回答」的關於民法方面的法律問題,基本都可以稱得上是回答較好或具有可信度與適用依據的。

網路知道的「專業回答」一般都是出自網路知度的行家回答的問題,且通過高水平的管理員的認證認可,具有知識性、專業性、深刻性與適用性的本質與特徵,是網路用戶咨詢與尋找問題答案的可靠平台與介體。

知道行家是特定領域有卓越表現和高度專業能力的個人;是通過網路知道實名認證的行業專家;樂於分享知識,為廣大用戶答疑解惑。行家就是網路知道上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回答廣大網友的問題,這個群體有特殊的工作室,有特殊的許可權,有特殊的福利,這些特殊不同於一般的網路知道上回答者。

② 今年有關民法的熱點問題都有什麼

1、《物權法》頒布與實踐;
2、房屋拆遷的賠償問題;
3、不動產登記問題;
4、房產的保護問題;
5、擔保法調整問題;
6、人格權法的問題;
7、民法典的制定問題;
8、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問題。

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啦

③ 民法提問

代理和委託合同的區別。
法律行為和單方行為的區別。

④ 4個關於民法的問題。。。求解。

1.不成立。我國民法理論上將意思表示分為三階段,「目的意思,效果意思,表示行為版」,像這樣的例子就權是沒有效果意思,也就是沒有要產生某種法律關系的意思,因此不屬於意思表示,當然就沒有後來合同成不成立一說。它屬於好意施惠。

2.成立,屬於委託監護人。

3.同樣還是意思表示的問題,因為這也是「好意施惠」,而不是意思表示,判斷它們的標准除了「效果意思」之外,還應該考慮到當事人的利益關系和公平原則,具體到本題,如果5個人事先考慮到了這一問題,沒有任何成員願意承擔此種危險,也就是說,題中約定E購買彩券不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當然他們之間也就沒有合同關系。E理所當然的也不存在違約責任。

4.不應當。理由同3,應該考慮當事人的利益關系和公平原則。

補充問題

1.a 2.b 3.d

⑤ 關於民法的問題

甲乙之間不構成贈與關系。法律規定,贈與關系必須是當事人直接的意思內表示,當事人之間容沒有直接表示贈與的,不構成贈與。B錯。
甲乙之間也不構成不當得利。所謂不當得利是沒有法律的規定或者約定取得的利益。本案中存在一方給予另一方財產的行為,不構成不當得利。A錯
甲乙之間構成借貸關系。但是該借貸關系沒有約定借貸期限及其還款時間,所以,其時效自甲向乙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C對。
D錯。
選擇答案ABD

⑥ 關於民法案例的提問

不會影響,甲的代理權有效。 追問: 有效的條件是不是要乙 追認 有效呢?還是自然有效呢?能說出依據嗎? 回答: 如果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簽 訂合同 ,那麼就自然有效。反之,則需要被代理人追認。但是本案中,由於是丙隱瞞了事實真相而簽訂的合同,根據《合同法》第52條, 《民法通則》 第58條相關規定該民事行為為 無效民事行為 。即合同無效。

⑦ 民法問答題

甲乙之間不構成贈與關系。法律規定,贈與關系必須是當事人直接的意思表示版,當事人之間沒有權直接表示贈與的,不構成贈與。B錯。
甲乙之間也不構成不當得利。所謂不當得利是沒有法律的規定或者約定取得的利益。本案中存在一方給予另一方財產的行為,不構成不當得利。A錯
甲乙之間構成借貸關系。但是該借貸關系沒有約定借貸期限及其還款時間,所以,其時效自甲向乙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C對。
D錯。
選擇答案ABD

⑧ 民法概述提問

乙承擔責任

⑨ 有關民法的幾個問題

一、1借錢是民事法律行為。2撿錢是典型的事實行為,因為其所撿到的錢包不需其作出任何意思表示,其撿拾的行為也不是以發生任何法律結果為目的的。只是一個純粹的事實行為。3、打碎眼睛不是民事法律行為。如果要定性應該只算是民事行為,因為民事法律行為必須是合法的民事行為。

二、馬某沒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其只需貸出款來即可。唯一注意的是與銀行簽訂相關合同時需注意分析合同條款(通常是銀行方擬定的一些格式條款)特別注意是否可以提前還款,因為可以省下一部分利息錢且符合法律規定。另外,銀行不能提前將利息從本金中扣除。。反之,銀行需要盡到的注意義務比較多,首先,確定與馬某的借款關系是合法的債務,即馬某不是借錢從事違法活動,如販毒。其次,注意監管貸款使用情況。第三,審查抵押房屋是否為馬某所有以及該房屋是否設定了其他權利。第四,注意對房屋價格的評估,避免日後可能出現大幅下跌的可能。

⑩ 民法的問題

買賣有效。就是說以自己的勞動收入能搞滿足自己的生活,就是完全行為能力人,版有權決定自己的行為能力權。老師的看法太古板,法律還需要結合實際生活

民法總則
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熱點內容
法治頻道12 發布:2025-09-17 23:54:45 瀏覽:449
血腥立法 發布:2025-09-17 23:53:49 瀏覽:114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7 23:52:41 瀏覽:448
17法律碩士考研免費視頻資料分享 發布:2025-09-17 23:51:48 瀏覽:438
抖音法治課程 發布:2025-09-17 23:37:16 瀏覽:692
道德主題活動心得 發布:2025-09-17 23:34:48 瀏覽:440
一體化衛生室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7 23:30:58 瀏覽:98
本科是工科的學生考法律碩士有什麼優勢 發布:2025-09-17 23:11:10 瀏覽:459
法考行政法主觀題誰講的好 發布:2025-09-17 23:04:31 瀏覽:553
天樞律師 發布:2025-09-17 22:51:48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