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民法典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2-14 03:23:37

民法典對人民生活和國家發展有哪些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全黨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民法典發布的意義和影響
中國民法典不僅僅是理論層面與思維層面的,而是源於生活實踐的。它是一部鮮活的「社會生活網路全書」。

法規則它是源於生活又能夠影響人們生活的,它規范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法。我本人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十分在意自己的行為盡可能地不去影響其他人生活的安寧。比如對於可能產生噪音的吸塵器的使用時間,我就非常注意,通常會是在工作日的上午九點以後,以及節假日的上午十點以後才用吸塵器;晚上八點以後是絕對不會用的。民法中對於私人生活安寧的保護在隱私權當中極盡彰顯,它始終貫穿以及隱含的一條線索就是,當自己從事一些活動或者是獲得便利的同時,盡量不對他人產生影響;或者是盡可能給他人帶去一些便利,讓這個社會當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加和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而命名的法律,法律文本共包括七編,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以及侵權責任編。誠如有學者所言,民法典的七編所體現的不僅僅是編章結構的意義,它更是七本書的體現,內容非常豐富和厚重。涵蓋胎兒、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等等主體規則與權利保護規則,從鼓勵交易、維護交易安全形度進一步完善了物權法、合同法體系及相關規則。尤其是因應社會的實踐發展,增加了典型合同的類型;專設人格權編也凸顯了國家對於人格權權益保護的格外重視;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的規則也始終貫穿弱勢群體保護的理念;而設定相關規則侵權責任編也充分規定,行為人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法律責任等內容。

而且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⑵ 中國十九屆四中全會制定的民法典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醞釀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表決通過後,它將成為我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國民法制度也將迎來民法典時代。被譽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的民法典草案,由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組成,共1200多個條文。民法典出台後,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本報就一些熱點問題邀請專家進行解讀。

面對「霸王條款」不吃「啞巴虧」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史昶偉:

大到購車買房,小到交水電費,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遇到各種格式合同,提供這些格式合同的往往是銀行、保險、電信、互聯網、水電氣暖等壟斷行業主體。面對密密麻麻的條款,消費者常常「傻傻」看不清。而一旦出現糾紛,商家會以消費者簽字為由撇清責任。

首先要明確一點,並非所有的格式合同都有「霸王條款」,格式合同減少了訂立雙方的磋商成本,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合同的簽訂和條款必須遵循契約自由和公平正義原則。民法典草案合同編對格式條款的進一步明確,正是對這一原則的強化。

民法典草案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民法典草案還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這體現了對消費者基本權利的側重保護,也對公共服務提供者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本報記者周青莎整理)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馬珺:

高空拋物、墜物讓不少人心驚膽戰,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民法典草案關於這個問題的創新點在於,其一,增加了有關機關調查的內容。以前發生高空拋物事件,不能查明誰是真正的加害人時,對可能加害人實行補償責任「連坐」,無疑是對高空拋物行為的縱容。明確要求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最大限度查找確定直接侵權人並依法判決其承擔侵權責任,這對拋擲行為人有很大的震懾作用。其二,在公安機關不能查明拋物人的情況下,可能加害人承擔的是按份補償責任,而不是連帶責任,且在將來查明真正的侵權人之後,先前代人受過的可能加害人有權向其追償。其三,增加了物業服務者即建築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義務,如果其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導致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損害賠償責任。根據上述新規定,侵權人、建築物使用人、公安機關以及建築物管理人等主體分別對應過錯責任、過錯推定責任、主管責任和安全保障責任,更加公平合理。(本報記者李鳳虎整理)

治理放貸亂象對高利貸說「不」

北京德和衡(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高鴻雁:

近幾年,校園貸、套路貸引發的糾紛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不少人深陷各種借貸騙局。

校園貸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和創業,但一些不良網路借貸平台採取降低貸款門檻、隱瞞高額利率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而陷入「高利貸」陷阱,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201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了《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違法發放高利貸,將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民法典草案對高利貸明確說「不」,代表了國家對高利貸進行堅決禁止和嚴厲打擊的態度,回應了民眾對治理放貸亂象的呼聲,同時也反映了國家對民間金融資本的管理更加成熟、規范。(本報記者石可欣整理)

「離婚冷靜期」為離婚設置「時間門檻」

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負責人都學敏:

民法典草案擬引入「離婚冷靜期」,引發公眾熱議,有人擔心限制了婚姻自由。作為一名家事法官,我認為引入離婚冷靜期制度,為離婚設置「時間門檻」很有必要,並不會限制「離婚自由」。

在辦案中,我們發現閃婚閃離現象比較突出,有很多夫妻並不是真正感情破裂,只是一時沖動。「冷靜期」絕不是限制已經感情破裂的夫妻雙方離婚,而是讓雙方通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思考,理性分析婚姻中的問題,最終慎重地作出抉擇,激發他們對婚姻家庭的責任心,保護好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如果存在家暴,可以通過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並通過訴訟離婚。

民法典草案擬引入這項制度,讓我們家事法官感到很欣慰,其實這項制度在新鄉法院家事審判中已探索試行好幾年了,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報記者周青莎整理)

增加遺囑形式彌補法律空白

學院副教授王長華: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發布於1985年,對於遺囑的法定形式規定為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五種。如今,列印、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十分常見,卻常常引發糾紛。

民法典草案作出了明確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民法典草案增加遺囑形式,給立遺囑人提供了方便,填補了法律空白,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但不管哪一種遺囑形式,都必須嚴格遵守遺囑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做到內容和形式合法。(本報記者石可欣整理)

保護個人信息等隱私

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教授李昌鳳:

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草案的突出亮點和特點。民法典草案對隱私進行了界定,並列舉了五類具體的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對於生活中民眾不堪其煩的電話、簡訊騷擾和窺視、偷拍等行為明確加以禁止,並且將自然人的生物識別信息、電子郵箱地址、行蹤信息等納入個人信息的范圍,體現了民法典立法的前瞻性和時代性。

民法典草案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明確了自然人對個人信息享有受保護的權利,要制止任何組織收集、存儲、保管個人信息,以及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對違反規定者要進行嚴格的處罰。另一方面,民法典草案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主要涉及個人信息定義、收集處理個人信息原則及要求、個人信息被收集者和收集者的權利義務、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履職過程中對知悉的個人信息依法保存保密的義務等四個方面,有利於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本報記者李鳳虎整理)

(責編:辛靜、楊曉娜)

⑶ 請同學們說說,民法典的頒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民法典草案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明確了自然人對個人信息享有受保護的權利,要制止任回何組織收答集、存儲、保管個人信息,以及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對違反規定者要進行嚴格的處罰。

另一方面,民法典草案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主要涉及個人信息定義、收集處理個人信息原則及要求、個人信息被收集者和收集者的權利義務、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履職過程中對知悉的個人信息依法保存保密的義務等四個方面,有利於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

(3)民法典對生活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大律師的隱婚嬌妻 發布:2025-09-17 06:44:51 瀏覽:339
恩施新聞政府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17 06:24:54 瀏覽:151
河南省委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17 06:16:39 瀏覽:58
道德品質等級H是 發布:2025-09-17 06:16:06 瀏覽:5
理財顧問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7 06:14:23 瀏覽:927
刑事訴訟法解釋對比 發布:2025-09-17 06:01:50 瀏覽:642
民事訴訟法的最終頒布日期 發布:2025-09-17 05:55:15 瀏覽:335
個人調取監控錄像法規 發布:2025-09-17 05:53:53 瀏覽:841
最高人民法院與司法部 發布:2025-09-17 05:43:37 瀏覽:915
2014司法考試刑法真題 發布:2025-09-17 05:43:36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