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商法是啥
這個是法學理論上的概念,是按照法律調整對象不同進行的分類。
訴訟法包括了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大法
民法一般包括物權法、侵權法、繼承法、婚姻法、知識產權等
而商法一般包括合同法等
Ⅱ 請問民法和民商法有什麼不同
廢話,民商法包括民法和商法。其實如果從大民法角度而言,民法包括商法。
Ⅲ 民法商法包括哪些法律
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主要包括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侵權行為法、知識產權法、婚姻家庭法、合同法、收養法、繼承法等。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包括商主體法和商行為法)主要包括公司法、企業法、保險法、票據法、破產法、海商法等。
所謂民商合一,是指民法包含商法,民法是商法的母法,指導和統帥商法,而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或者特別法,如瑞士、義大利等國;所謂民商分立,是指民法與商法屬兩個並存的獨立的部門法,通常在民法典以外還制定了商法典,如法國、德國等國。
(3)民法商法是啥擴展閱讀:
民法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市民社會個體在生活交往過程中因為生活的需要產生的,民法伴隨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而商法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與依託的、商法的產生是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
現代商法不再是維護商人特殊利益的法律,已經變成了規范商事組織和商事活動的法律,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法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規范市場主體、維護交易安全。
Ⅳ 民法與商法有什麼區別
民法與商法源的區別如下:
總體來說,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
具體區別則表現在:
(1)調整的主體不同:
民法調整的主體是民事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國家);商法調整的是商事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2)調整的對象不同:
民法調整的對象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商法只調整流通領域。
(3)立法目的不同:
民法追求的是社會的公平公正;商法注重交易的安全(如票據法中票據的無因性就是為了保證交易的安全)。
(4)在國家的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不同:
民法是國家的部門法,是基本法;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
(5)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
民法的制定和修改,往往是由全國人大來完成,常委會只有在不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做部分修改;商法由常委會就可以制定和修改。
Ⅳ 民法與商法的關系
民法與商法共同調整商品經濟關系,通屬私法,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系。商法使用的一切原則也不斷為民法所吸收。眾所周知,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它是伴隨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它所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是指財產歸屬和流轉關系。人身關系是指個人非財產關系。民法所保護的利益是個人利益,而商法主要則是與商事交易習慣形成的商品交易規則,它所保護的利益也是個人利益。民法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在古羅馬時期,商品交換十分頻繁。從事交易的人們漸漸需要一個共同遵守的交易規則來維護交易秩序,保障商品流通。於是,商品交換的習慣產生。進而,習慣發展為法。這就是民法的起源,民法既然以保護交易利益為主要內容,因而必須適應商品交換的要求。即人格之獨立,能以自身的意志從事交易,所有權之確定性和、定立契約的自由。民法與商法比較,其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兩者憑借的社會經濟基礎有所不同
民法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市民社會個體在生活交往過程中因為生活的需要產生的,民法伴隨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而商法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與依託的、商法的產生是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現代商法不再是維護商人特殊利益的法律,已經變成了規范商事組織和商事活動的法律,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法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規范市場主體、維護交易安全。
(二)兩者的價值追求目標有所不同
民法以追求其主體人格獨立與被尊重為價值目標,具有鮮明的道德性即倫理色彩。民法在對主體調整的過程中注重的是公平,注重的是對人身關系和與人身關系有關的財產歸屬的調整,更加強調人格的獨立,是立足於民事主體的個體權利,以權力為本位的私法。而商法的價值追求目標,在於使社會生產的效率能夠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具有極強的功利性質,即經濟學色彩,商法是以從事商事經營的商人為其主體性,這種特定的主體階層及其營利之目的就決定了它的功利性,商法更強調安全、效率,這些都與其生產目的有著直接的關系。
(三)兩者制度構建的主要立法技術有別
民法實行為法,因為民事主體的主體地位是「自然」的,它是一種生理過程,客觀地說它只需要法律給予確認而沒有必要賦予其主體資格。民事規范只是民事主體的行為給予必要的約束以及在長久的生活交往中的一般性規則。而商事主體的地位卻不是自然就有的,它是需要根據法律的規定,符合條件的並經過一定的程序才能獲得的,商人是因職業而形成的一種身份。商法既然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同時也就是市場經濟運作技術規則在立法層面的集中反映,所以它的制度設計采之以「組織兼行為法」。這是因為商法既有對商事主體的制度的規定又有對商事主體行為的規范。
(四)兩者的調整對象有所不同
民法調整的對象是民事關系,而商法調整的對象是上市關系,二者之間有一定的差別,概括地說,兩者的差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民事主體是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基於各種民事活動而形成的一定范圍的社會關系總稱,其中不僅包括財產關系,而且包括人身關系。不僅包括等價有償的經濟關系,而且包括不具有有償性質的社會關系。其范圍和內容較為廣泛。而商事關系則是經營性主體基於營業活動而引起的經營性社會關系。其主體為抽象的經營性單位,體現著社會經濟活動的等價有償的基本要求。
2、民事關系中的財產關系是對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的概括,其內容具有一般社會性和抽象性,而不反映不同社會條件下具體生產關系的特有內容,也不反映具體的生產經營關系對於社會生產目的的規律的要求,因而不同國家民法對此部分社會關系的法律反映大體類同。而商事關系本質上市對特定社會中具體的生產經營的概括,它體現著特定社會中經濟關系的具體性質和深層次特徵,經濟效益的本質或其他生產目的的本質。
Ⅵ 商法和民法的區別
總體來說,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
1.調整的主體不同:民法調整的主體是民事主體(自然人,回法人,其他答組織,國家),商法調整的是商事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2.調整的對象不同:民法調整的對象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商法只調整流通領域。
3..立法目的不同:民法追求的是社會的 公平 公正,商法注重交易的 安全!(如票據法中票據的 無因性就是為了保證交易的安全)
4.在國家的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不同:民法是國家的部門法,是基本法。商法不是,他是民法的特別法。
5.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民法的制定和修改,往往是由全國人大來完成,常委會只有在不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做部分修改。商法由常委會就可以制定和修改。
Ⅶ 民法,刑法,商法都有什麼區別
您好,先討論私法范圍內的民法與商法的區別,
調整對象不同:商法一般不調整人身關內系,容而民法調整,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目的不同:商法具有明顯而直接的盈利性目的,而民法不一定,也可以是非盈利的。
主體不同:民法為自然人,法人,合夥;而商法為商法人,商自然人,商合夥強調盈利性
特性不同:民法有較強的民族習慣性,倫理性;商法則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國際性,倫理性較弱
價值取向不同:民法追求公平原則;商法追求效率原則
然後討論刑法與民商法
首先是法律性質不同:刑罰是公法,民商法是私法
調整方式不同:民商法多採用任意性規范,尊重意思自治,具有很強的任意性;刑法,則主要是強行性規范,注重干預管理
目的不同,民商法的主要目的是維護私人的利益與自由,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刑法的主要目的是包含維護保衛國家安全,政權,社會主義制度,社會經濟基礎,公民各種合法權利,社會秩序。
范圍不同:刑法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涉及社會各個方面
法律結果不同:刑法的法律結果是承擔刑事責任,犯罪人接受刑罰,多受身體限制
民商法的法律結果是承擔民事商事責任,進行賠償,交還原物等等
望採納
Ⅷ 為什麼說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
商法劃歸為民法的特別法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商法沒有它自己特有的調整專對象,屬它調整的對象也是具有平等主體資格當事人之間因經營活動行為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既然商法沒有它特有的調整對象,也就不適合頒布相關的法典來進行規范,而是將它作為民法的特別法來進行劃分!
在中國是這樣認定商法的地位的,當然世界上有的國家是將商法典跟民法典分開的,也就是所謂的民商分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