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勾兌

司法勾兌

發布時間: 2021-02-17 07:51:56

① 非法經銷進口產品 涉嫌竄貨法律如何制裁

如何辦理進出口經營權 中國企業要直接從事對外經貿活動,需要向國家外經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許可並取得進出口經營權。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是管理對外經濟交往和貿易活動的政府主管部門。 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在各大城市設有特派員辦事處。各地政府機關設有外經貿委,負責管理本地區的對外經濟交往和貿易活動。 (一)、 生產企業申請自營進出口權 申請資格:國有大型(特大、大一、大二)生產企業提出申請,即可辦理批准手續;技術密集型的機電產品生產企業年出口供貨額必須達到50萬美元;其他行業的生產性企業年出口供貨額達到100萬美元。 審批程序:生產企業向當地外經貿委和經委提出申請,經「兩委」共同審查後上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國家經貿委,國家經貿委向外經貿部推薦,外經貿部批復。 (二)、 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自營進出口權 <br>申請資格:國務院各部委直屬的科研院所和地方所屬的副廳(局)級以上科研院所只要提出申請,即可辦理批准手續;其它科研院所年銷售額300萬元人民幣以上;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年總收入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省級科委認定的開發型高新技術企業,年總收入額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可申請自營進出口權。 審批程序: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向當地外經貿委和科委提出申請,「兩委」審核後上報外經貿部和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科學技術部推薦,外經貿部審批。 (三)、商業、物資、連鎖經營企業申請自營進出口權 申請資格:內地物資企業、商業批發企業年銷售額在2億元人民幣以上,注冊資本應在1,000萬元以上;商業零售企業年銷售額在3億元人民幣以上,固定資產原值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連鎖經營企業年銷售額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 審批程序:企業向當地外經貿委、經委、商委提出申請,由「三委」會簽後向國家內貿局、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申報,國家內貿局初審後告國家經貿委和外經貿部,國家經貿委審查後向外經貿部推薦,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批復。 (四)、申報材料 1.企業申請報告; 2.申請進出口經營權企業概況表; 3.企業申請經營的進出口商品目錄; 4.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5.商業物資企業申請進出口經營權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6.商業、物資企業前兩年經營情況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統計部門原始統計表 二.如何辦理<特種酒經營許可證> 申報材料: 1、申請報告; 2、經營場所、倉儲設施符合有關規定; 3、有相當的經營規模; 4、有健全的企業管理制度; 5、有熟悉酒類知識的專業人員; 6、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受理時限 申請資料由承辦人員審核後,送科長審查,再報局長審批,審批時限10個工作日。 流程說明: 酒類零售許可證申領者持《衛生許可證》到市酒類專賣管理局(市經貿局市場管理科)填寫經營許可證。 三.如何商檢,如何入關,打稅 我國對進口酒類在國內市場實行下列管理: (一)海關監管管理。 (二)衛生監督管理,包括口岸衛生監督檢驗(衛生檢疫、「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標志」和衛生證書管理等)和國內生產、經營衛生監督管理。 (三)質量監督管理。 (四)市場經營行為和市場秩序監督管理。 (五)稅收征管管理等。 第五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進口酒類生產加工、流通活動的企業,應遵守本辦法。 第二章 進口酒類口岸管理 第六條 口岸進口食品衛生、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對進入我國境內的進口酒類(包括免稅進口酒類)依法進行監督檢驗。 進口單位應提供進口酒類輸出國(地區)產地衛生證明。 進口酒類(不包括免稅進口酒類)應根據我國《食品標簽通用標准》和有關規定加貼中文標簽。 口岸進口食品衛生、質量監督檢驗機構依照本條規定對進口酒類進行監督檢驗。對監督檢驗合格的加貼「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標志」,簽發衛生證書(正本、副本)。監督檢驗不合格的不準進口。 <br> 第七條 海關依法對進口酒類進行監管,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海關憑對外貿易經濟主管部門簽發的進口貨物許可證和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簽發的放行通知單並征稅後驗放。 第三章 進口酒類國內市場流通管理 第八條 進口酒類國內市場流通管理,是指對進口酒類的批發、零售和儲運等流通環節的管理。 第九條 從事進口酒類的批發企業,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規定的注冊資本(金)、經營場所和倉儲設施。 (二)有健全的批發企業管理制度。 (三)有熟悉進口酒類知識的專業人員。 (四)有穩定的批發銷售網路。 (五)有識別「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標志」的手段。 (六)有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衛生許可證。 (七)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條 進口酒類的批發企業的資格認定,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范圍內的企業,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第九條規定條件審定,並辦理企業法人注冊登記,遇有問題,由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有關部門解決;地方批發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第九條規定條件審定,並按照登記管轄規定辦理企業法人注冊登記,遇有問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經貿委(經委、計經委)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有關部門解決。 企業經注冊登記後,方可開展進口酒類批發業務。 第十一條 從事進口酒類銷售的企業,應遵守以下規定: <br> (一)持有進口貨物許可證(可以是復印件)、海關征稅稅單(可以是復印件)和衛生證書(正、副本),經銷的進口酒類必須貼有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的「中文標簽」和第四款規定的「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標志」。 (二)不得偽造、變造進口酒類衛生監督檢驗合格標志、認證標志和中文標簽等質量標志。 (三)不得制售假冒偽劣進口酒類。 (四)不得經銷走私進口酒類。 (五)接受質量、衛生標准等有關業務的培訓指導。 第十三條 經銷進口酒類的企業的主管部門及旅遊飯店、酒店的主管部門,應按照國家規定的職責,指導建立和規范進口酒類配送中心、連鎖經營和代理經營等,建立健全進口酒類流通網路。 第四章 進口酒類生產、加工管理 第十四條 進口的桶裝原裝酒、半成品酒檢放入境,再經小瓶分裝、勾兌、過濾、貯存等加工工序後,使用國外品牌並在我國境內銷售的,按進口酒類管理。 第十五條 從事進口酒類生產、加工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合同規定有返銷比例條款的,應將其產品按合同規定比例返銷境外。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及其檢驗機構依法對其返銷境外的酒類按出口食品進行管理和檢驗。對因故不能反銷需留在境內銷售的進口酒,應按有關規定辦理進口手續。經海關核准後,按一般進口酒辦理有關手續。 本《辦法》下發前已依法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應按合營合同章程規定的經營范圍從事進口酒的銷售,並憑外經貿部門的批准文件取得在其經營范圍內銷售本企業自產產品的許可。 第十六條 各地衛生行政部門依法對第十四條、第十五條所列生產加工企業進行衛生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 進口酒類生產、主管部門應建立進口酒生產、加工的技術標准和質量檢驗標准。 第五章 免稅進口酒類管理 第十八條 口岸海關按海關總署有關規定對免稅進口酒類進行監督管理。 第十九條 免稅進口酒類不得進入國內市場經銷。國家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口岸及其他任何地區從事免稅進口酒類的購銷業務。 第六章 違法進口酒類的處理 第二十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由海關依法對違法進口酒類進行罰處。 第二十一條 根據《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和《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對非法經銷走私進口酒類進行查處。 第二十二條 對依法沒收的進口酒類,應依據第六條規定,經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加貼中文標簽、「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標志」,並補發衛生證書(正、副本)之後,拍賣進入國內市場銷售。 第七章 進口酒類市場監督檢驗管理 第二十三條 各級經貿委(經貿、計經貿)、工商行政管理、技術監督、衛生行政、商檢、稅務以及各口岸海關、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等部門,要在給職責范圍內相互配合,協調行動,對本地區進口酒類市場實行統一的、有組織的聯合檢查,做好進口酒類生產管理和流通管理工作。 第二十四條 消費者有權依法對進口酒類質量、衛生和價格等問題向生產者、經營者提出詢問,或向其主管部門投訴。受理詢問和投訴單位,應在一個月內作出答復和處理。 第二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依法向有關部門檢舉違反本辦法的行為。對檢舉有功者,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對違反辦法規定的經營單位和個人,海關、工商行政管理、技術監督、衛生行政、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商檢機構、稅務、公安等有關部門將依有關法規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可能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由國家經貿委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簡單講代理紅酒進口需要: 1.代理銷售授權書正本和副本 2.衛生證書正本和副本(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辦理) 3.代理公司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加蓋公章) 4.代理公司的稅務登記證,營業執照的復印件 (加蓋公章) 5.進出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辦理,每一個品種都要做標簽審核) 6.稅單,可為復印件 交稅:進口關稅, 一般為進口貨值CIF的14% 進口增值稅,一般為進口貨值CIF的17% 進口消費稅 一般為進口貨值CIF的10% 貨物進到港口的時候,你的貨代會通知你貨物到達港口,等海關出稅單後你去到銀行交完稅,把底單回給海關,海關憑稅放貨. 商檢需要提前跟商檢局的人聯系好,准備好所有的單據,准備檢驗,驗收合格收放可銷售. 9 回答者: 醉

② 據說現在在中國混得好的律師,大多數人靠搞關系,與司法人員勾兌,權錢交易

個別現象不能推導成普遍現象。想要了解,找幾個律師朋友探討某些問題就知道了。畢竟經過司考還要有一定的法律基本功的

③ 為什麼需要為「壞人」辯護的律師

最近,西安大學生葯家鑫駕車撞人後刺死傷者案,在媒體和輿論又被熱炒了起來。熱炒源於此案在庭審中,在辯護律師與公訴人之間,出現了激烈的爭議,爭議的焦點在於,葯家鑫屬不屬於「激情殺人」,對他是否可以從輕處罰以及是否應當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葯家鑫的辯護律師認為,葯的行為屬於「激情殺人」,且他的行為屬於投案自首,因此,應當對他從輕處罰。辯護律師此言一出,在網路上遭到群起圍攻,在網易的留言板上,最受追捧的前五條留言,有三條直接指向律師,隨之附送的都是「訟棍」、「沒人性」、「禽獸不如」等字眼,甚至,宣稱「要殺了辯護律師」的極端言論也並不罕見。 在我看來,這遠遠不是個案。律師只要為網民公認的「壞人」進行辯護,收獲的必將是無數的口水與板磚,比如在「重慶打黑」案中,著名刑法學專家趙長青為「紅頂商人」、「黑社會頭目」黎強辯護時,就被網民圍攻謾罵。流風所至,甚至一些律師不敢、不願為「壞人」辯護,例如,在貴州省習水縣公職人員嫖宿幼女案中,一些原本由司法部門為被告人指定的辯護律師拒絕出庭,並聲稱「我不願為這種人辯護。」 律師隊伍中有無令人討厭的人呢?當然有。比如一些律師與法官權錢交易,妨礙司法公正,例如曾獲「重慶首屆十佳女律師」稱號的胡燕瑜系原重慶市高級法院執行局局長烏小青的情婦,僅在一起執行案件中,烏小青利用手中的權力就幫助胡燕瑜得到律師代理費4000萬元。但是,我們這個社會,卻缺少不了為「壞人」辯護的律師,而且,社會上出現為「壞人」辯護的律師,恰恰是社會進步、法治發展的表現。 這個道理很簡單。什麼是「壞人」、什麼是「好人」,在法庭宣判之前,誰也說不清楚,法律和司法只認「有罪」還是「無罪」。完全有可能出現公眾認為的「壞人」,實際上他在法律上是無罪的而公眾認為的「好人」,實際上他在法律上是有罪的。如果任由公眾來評判某個被告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進而決定是否為他辯護,實際上就是將公眾審判代替了司法審判。 哪怕一個「壞人」最終被法庭認定為「有罪」,也需要為他進行辯護的律師,因為,對於一個「壞人」而言,他可能存在罪輕、罪重等問題,需要律師來幫助他找到來自法律的依據。尊重壞人的權利恰恰也是保護好人權利的前提,如果壞人的合法權利得不到保護,那麼,權力濫用最終也會到好人頭上來。 再有一個問題,葯家鑫的律師提出他屬於「激情殺人」可以從輕,他屬不屬於「激情殺人」姑且不談,即便他的說法是胡說八道,那麼,為「壞人」進行辯護的律師有無在法庭上「胡說八道」的權利呢?律師並不是仲裁者,他的職業職責是為當事人提供最有利的辯護意見,為法庭裁決作參考。在我看來,只要律師沒有偽造證據,沒有跟法官「勾兌」妨礙司法公正,他所提出的意見,哪怕是「胡說八道」也是他履職的體現,應當得到尊重,你可以反對他的意見,但不能剝奪他的說話權或者對他進行人身攻擊。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審判,例如「紐倫堡審判」、「東京大審判」,這些審判之所以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正是因為審判者給公認的「壞人」以最充分的辯護權,每個「壞人」都有請律師或者自己進行辯護的權利。今天,要讓葯家鑫案的審判能經受住歷史的檢驗,恰恰是需要他及他所聘請的律師進行最充分的辯護,而不是試圖封住他們的口,甚至是將為壞人辯護的律師從法庭上驅逐出去。

熱點內容
關於勞動法解釋三 發布:2025-09-16 16:44:56 瀏覽:7
法院上實現 發布:2025-09-16 16:43:57 瀏覽:22
侵犯社會法益的類罪名 發布:2025-09-16 16:28:43 瀏覽:490
葯庫耗材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6:23:14 瀏覽:975
qq智能abc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9-16 16:12:56 瀏覽:851
社會與法頻道寫作 發布:2025-09-16 16:11:46 瀏覽:661
家長把孩子打傷負不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16:11:45 瀏覽:421
關於刑事訴訟法淵源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16 16:10:07 瀏覽:88
司法行政法治政府工作要點 發布:2025-09-16 16:02:00 瀏覽:824
經濟法興趣 發布:2025-09-16 15:54:57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