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民生案件執行最高人民法院
㈠ 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電話號碼是什麼
北 京 人 民 法 院: Ο I Ο—5 8 4 Ο 4 4 9 I
北 京 人 民 法 院: Ο I Ο—5 8 4 Ο 4 4 9 I
擰北c針供銻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堅持公正司法。成功審結在全國范圍內有較大影響的 「3·10」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秦火火」誹謗、尋釁滋事案,全國「人肉搜索」第一案,「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離婚案等案件;通過法庭開放日、新聞發布會、網路公開課等形式傳播法治精神;通過搭建聯動平台、發布《行政案件司法審判年度報告》、《金融機構商事訴訟白皮書》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完善,發送的司法建議獲評「全國法院十大司法建議」;探索構建「一體化審判管理體系」,不斷提高審判質效。因成績突出,被最高法院確定為全國首批「司法公開示範法院」、「案件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試點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推行網上立案,並在6個派出法庭設立立案點,出台《關於加強涉民生案件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暢通群眾訴訟渠道;建成全國首個和解大廳和全市首個片區法官工作站,化解群眾訴訟矛盾;推行少年審判「一二三四」親情教育模式,建立「法律陽光工作室」,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創新執行方法,對「支付寶」「余額寶」等開展強制執行,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㈡ 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指揮系統去哪裡用
這是法院的執行指揮系統,指揮協調全國的執行工作,並與相關機關實現了聯動,當事人或申請人、案外人是沒有許可權查詢與進入的。
新聞鏈接:
最高法執行指揮系統開通 劍指法院「執行難」困局
(2014年12月24日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新華社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指揮系統24日開通,最高法執行指揮辦公室同時掛牌。
此舉標志著以執行網路查控為核心、覆蓋全國的法院執行指揮系統正式運行。各級法院執行人員足不出戶,通過法院內網就可以實現對被執行人在全國范圍財產的查控。
打造對被執行人及其財產的查控天網
據介紹,最高法執行指揮系統將全國四級法院間的執行網路縱向互聯,與各中央國家機關、商業銀行總行網路橫向對接。從基層法庭到最高法院所有的執行人員,都可以通過網路對債務人身份和財產信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查詢和控制。
在該系統具備的案件管理、網路查控、遠程指揮、信息公開、信用懲戒等多種功能中,首要功能就是網路查控。
「通過網路執行查控體系,在一個小時內就可完成對被執行人在全國3000多個銀行網點的存款信息的查尋,效率之高,是傳統模式不敢想像的。」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劉貴祥說。
記者了解到,在業務流程上,網路查控申請需由辦案法官發起,只允許對在法院正式立案的被執行人提起查控申請,每筆申請均附帶執行法官執行公務證及工作證,且均經過最高法執行局領導的審批把關。
最高法已與全國27家高院實現了執行網路縱向聯網。同時,最高法與公安部身份證查詢中心、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國家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2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等簽署合作備忘錄,搭建聯合查控被執行人財產、懲戒失信行為的網路專線。
「法院建立執行指揮系統以來,恆豐銀行作為試點銀行第一時間與系統聯通,配合法院工作,截至目前已經進行了十幾萬次信息查詢。」恆豐銀行首席信息官司繼平認為,全國法院指揮執行系統的建立將有效增強法院對被執行人查控和判決執行的質量和效率,提升司法公信力。
據悉,法院下一步還將同公安部、證監會、工商總局、交通運輸部、農業部等部委建立網路專線信息對接,盡可能將查控范圍擴大至各個銀行,增加對被執行人的證券、股權、房產、土地、車輛、船舶、礦權等財產查控功能,以及出入境和入住酒店等信息查詢。最終,將在我國打造對被執行人及其財產查控的恢恢天網。
聯合信用懲戒讓「老賴」寸步難行
據介紹,2013年以來,最高法在全國建立起「執行黑名單」制度。各級人民法院將情節嚴重的失信被執行人統一納入到最高法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向社會公布,並通過執行指揮系統向政府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等通報,供其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限制高消費等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信用懲戒。
劉貴祥把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比喻為一個「大水池」,各地方法院認定的失信被執行人的信息都可錄入進這個「大水池」,向全社會公開,讓失信被執行人的失信狀態大白於天下。名單庫還與網路搜索等網站聯網,社會公眾可以很輕松地看到失信被執行人的情況。
「現在一些商人談生意前,都要上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看看自己的交易夥伴是否『榜上有名』,作為商業決策的一個重要參考。」他說。
截至12月10日,最高法已公布失信被執行人近77萬餘人,其中自然人近66萬余名,法人及其他組織10萬余個,已經限制近90萬人次購買飛機票,近5萬人次購買列車軟卧。
據最高法介紹,信用懲戒制度推出以來威懾效果明顯,大部分法院2013年案件的執結率和實際到位率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海南法院納入名單的一個失信被執行人購買飛機票失敗後,為趕上女兒在北京的婚禮,立即把408萬多的債務全部履行完畢。
劉貴祥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拓寬信用懲戒的范圍,將列車限制購票的范圍從軟卧票擴展至高鐵票。同時確保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的准確性,特別對於陳年積案中的被執行人是否為失信被執行人予以准確甄別,做到不枉不縱。
破解「執行難」任重道遠
據劉貴祥介紹,近年來人民法院執行案件收結案數在同期收結案中一直保持20%左右的比例,這表明主動履行生效判決的比例還不高,社會誠信與司法權威的形勢不容樂觀。
「與審判業務相比,執行工作難度更大,社會關注度更高。」劉貴祥說,執行就是要將紙面的東西變為現實的東西,要真刀真槍地從債務人口袋中掏錢,還常常面臨債務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尷尬。
「據保守估計,每年至少有40%的執行案件的債務人是沒有財產的,這些案件在執行程序中無法消化,又無其他特別暢通的出口,於是就年復一年地沉積在法院,數量越積越多。」他說。
劉貴祥表示,破解執行難題,一是要在思想觀念上把市場交易風險從執行難的內涵中剝離出去,二是在法律制度安排方面完善破產制度與執行工作的銜接,三是要依法打擊拒不執行法院裁判甚至是暴力抗法的行為。
「暴力抗法的出現,與法院執行的強制性未能有效凸顯,特別是『拒執罪』在司法實踐中適用不暢有很大的關系。」劉貴祥認為,必須對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的犯罪行為處以刑事責任,並將「拒執罪」重新改為自訴案件或公訴與自訴並存,增強司法權威,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
據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將開展一系列專項活動,對涉民生、申訴信訪、金融等類執行積案進行集中清理。同時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從今年11月份到2015年3月份,在全國開展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涉執行犯罪的專項活動。
㈢ 什麼是執行難,應該如何破解執行難
執行難就是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書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這是一個全國性的法律界難題全國都在尋找解決辦法
㈣ 通過捏造事實來向朋友借錢超過3000元是否構成犯罪
可以作為詐騙案處理的,上訴法院吧!我的朋友也是這樣,還沒判決
㈤ 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法院建設
近年來,甘肅全省法院在省委的堅強領導、省人大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省政府、省政協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下,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各項工作與時俱進,取得了新的發展和進步。
審判執行取得新成績。2008年以來全省法院案件數量以年均7.1%的速度持續遞增,2013年突破19萬件,2014年上半年達到11萬余件,同比上升17.24%,近6年共審(執)結各類案件103萬余件,全省法院有10餘項審判指標優於全國法院平均值,死刑案件核准率連續兩年保持100%,有效發揮了懲治犯罪、化解矛盾、服務發展、促進和諧、保障人權、推進法治建設的職能作用。
司法為民取得新進展。始終把司法為民作為法院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維護群眾權益、方便群眾訴訟。不斷強化司法便民措施,普遍建成了一站式、全方位、一體化的立案信訪大廳或訴訟服務中心。大力暢通信訪和申訴渠道,積極推進涉訴信訪工作改革,落實涉訴信訪終結辦法,推進涉訴信訪依法處理。甘肅高院信訪工作連續五年受到省上表彰,集中清理執行積案、黨政機關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專項積案清理、涉民生案件專項集中執行等活動均提前完成任務,位居全國前列,多次被授予全國先進集體。
公正司法取得新成效。從提高審判質效抓起,強化對立案、分案、開庭、裁判、執行、歸檔等各個流程節點的監控和預警提示,提高辦案效率。從強化監督指導抓起,對改判、發回重審案件逐案分析通報,落實責任追究和整改措施。從推進司法公開抓起,公開庭審過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開通法院官方微博、微信,舉辦「公眾開放日」、新聞發布會,發布年度「十大案件」,錄播重大敏感案件庭審,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法院工作、旁聽案件庭審,廣泛征詢代表、委員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司法公開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隊伍建設取得新進步。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活動和「效能風暴行動」,大力加強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法院黨的建設、司法能力建設、司法作風建設、司法廉政建設,隊伍整體素質不斷增強,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有418個集體、815名個人受到省部級以上表彰獎勵,涌現出了榮立全國法院集體一等功的定西中院、「全國模範法官」崔正濤、「最美基層法官」才讓旺傑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甘肅高院班子連續五年被省委評為「好班子」。甘肅高院在第二十次全國法院工作會議上,被確定為10個重點經驗交流法院之一,專門介紹了隊伍建設經驗。
基礎建設取得新突破。積極爭取和實施「兩庭」建設項目385個,建成了一批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的信息化審判法庭和人民法庭。甘肅高院建成了院機關辦公暨審判綜合樓,專門建設了集信息化、人性化、法治文化於一體的立案大廳、信訪大廳、新聞發布中心以及全數字化審判法庭,用於社會主義法制宣傳教育的法院文化長廊,辦公辦案條件顯著改善。籌建了「雙語」法官培訓基地,最高人民法院在培訓基地設立了「國家法官學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訓基地」,甘肅省檢察院、公安廳、司法廳、西北民族大學分別在基地設立了相應培訓基地、教育基地和教學實踐基地,使之成為全國、全省民族地區法律人才培訓的重要陣地。
信息化建設取得新成果。建成了覆蓋全省法院的四級專網和170多個科技法庭、近60套遠程提訊系統,審判流程管理系統、訴訟查詢系統、遠程接訪系統、執行信息管理系統、司法政務系統、紀檢監察系統相繼投入使用,實現了數據共享、遠程提訊、視頻會議、遠程協同辦案、遠程庭審觀摩。完善了審判信息中心、執行指揮中心、綜合信息集控中心和審委會多媒體會議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數字法院業務應用系統以及遠程視頻接訪、遠程視頻提訊系統的服務功能,建成了電子閱覽室、智能化檔案館、法官工作平台和辦公自動化系統,辦公辦案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審判執行現代化體系日趨完善,為公正廉潔為民司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保障。
㈥ 被執行人 是什麼意思
被執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訴期滿後,或終審判決作出後,拒不履行法院判決或仲裁裁決版的當事人。在法權院對於民事訴訟判決原告勝訴後,被告在賠償問題上的法定時間內未完成判決書上所規定的賠償金額而被法院強制執行賠償,則稱該被告為本次強制執行的被執行人。
2019年6月11日,最高法發布 《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綱要(2019-2023)》,其中提出多舉措從源頭上治理「執行難」,包括推動將被執行人喪失履行能力的涉民生案件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等。
(6)涉民生案件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2013年11月14日與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明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納入徵信系統相關工作操作規程。今後,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將被整合至被執行人的信用檔案中,並以信用報告的形式向金融機構等單位提供,供有關單位在貸款等業務審核中予以衡量考慮。
名單涵蓋了社會各行各業的「老賴」,除了賴賬大戶集中的房地產、外貿加工等行業,值得關注的是,一些新興行業也名列其中。
㈦ 新司法解釋出台後出台前案定罪標准怎樣執
一、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專項行動開展情況
為有效遏制部分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逃避執行、抗拒執行、阻礙執行甚至暴力抗法等不良現象,改善執行環境,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法律尊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自2014年11月份以來,聯合開展了集中打擊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的專項行動,目前專項行動已告一段落,取得初步成效。
此次專項行動主要針對人民法院執行過程中發生的兩類違法犯罪行為進行了集中打擊:一類是涉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妨害公務罪,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等犯罪的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進行審判,最後依法定罪量刑。
另一類是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的妨害執行行為雖不構成犯罪,但需要進行司法拘留懲戒的,由各地人民法院依法及時採取強制措施,其中行為人逃匿的,由公安機關協助查找、控制,送交拘留所進行拘留。
截止今年6月30日,全國各地人民法院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線索後,經公安機關偵查,並經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人民法院實際判處此類犯罪共計807案864人,其中,以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706人;以構成妨害公務罪判處47人;以構成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判處93人;以構成其他相關罪名判處18人。此外,專項行動期間,各地人民法院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決定司法拘留共計55772案58478人次,其中,自行採取司法拘留措施45990人次,通過公安機關協助司法拘留12488人次。
通過開展專項行動,一批抗拒執行的行為人受到法律懲處,有效遏制了各種抗拒和規避執行現象。各地人民法院通過各種新聞平台,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系列宣傳活動,在全社會形成了懲治抗拒執行違法犯罪行為的強大輿論氛圍,不僅對改善當前執行環境、緩解執行難問題具有直接推動作用,而且對強化社會誠信意識、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促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次專項行動中,我們收集了許多公、檢、法三家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的案例,從中挑選出孫才恩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等10個典型案例進行公布。這10個案例,從案件類型上來看,有7件屬於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有2件屬於構成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的,有1件屬於構成妨害公務罪。從犯罪情節來看,既有被執行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進入刑事追訴程序後仍不履行判決、裁定確定的義務,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實刑,受到從嚴懲處的;也有被執行人被刑事立案後,主動履行了義務,認罪悔罪,被酌定從輕處罰的。總之,對這些被告人的量刑充分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二、《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先後以立法解釋、聯合通知的形式,對該罪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過規范,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實踐中被執行人或相關人員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的手段和方式更趨隱蔽性、多樣化,需要在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追訴程序、適用條件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及時出台相應的司法解釋,以適應打擊犯罪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在起草《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過程中,主要把握了以下原則:
一是確保相關規定符合立法精神,充分考慮與現有的立法解釋相關規定和即將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的內容銜接。二是兼顧刑事審判及執行工作的規律和特點,確保解釋符合審判、執行工作實際。三是充分體現刑罰的謙抑性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嚴格入罪條件,明確酌情從寬、從重處罰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全文共八條,主要內容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明確了刑法規定的「情節嚴重」的具體情形。規定負有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三類八項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中規定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第一類為「經採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後仍拒不執行的」情形。第二類為「致使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或者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情形,包括「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等「發生在法官眼皮底下」的拒執行為。第三類是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二是明確了酌定處罰情節的適用條件。規定對申請執行人為弱勢群體的涉民生執行案件,如申請執行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判決裁定的,被執行人拒不執行構成犯罪的,可以酌情從重處罰。同時,為了鼓勵被告人積極履行判決、裁定確定的法律義務,使執行案件得到實際執行,規定在一審宣判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全部或者部分履行執行義務的,量刑時可以酌情從寬處罰,包括可以從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是規定了部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件可以按照自訴程序進行追訴。1979年刑法將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與妨害公務罪規定在同一條文,實踐中作為自訴案件辦理。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聯合出台的《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曾明確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屬於公訴案件,但在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後,「六部委」重新作出《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拒執罪案件是否屬於公訴案件未予明確。為適應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的需要,本解釋明確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件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三項規定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按自訴案件立案受理。同時,按照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自訴人在宣判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從而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件的追訴程序由單一的公訴程序改為公訴與自訴可以並行的程序。
四是規定了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件的一般管轄原則。本解釋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一般由執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按照刑事訴訟法及其解釋的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法院管轄,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及犯罪結果地,而拒執行為的主要結果就是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執行法院所在地可以納入犯罪結果地范圍。因此,明確一般情況下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案件由執行法院所在地法院審理,符合法律規定,也更有利於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相關證據的收集、固定和追訴程序的推進。如果由其他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審理更為適宜,或者發生管轄爭議的,則按法律規定處理。
三、《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的決定》的有關情況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明確人民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限制其乘坐飛機、列車軟卧出行、不得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住宿,不得旅遊、度假等多達九種類型的高消費行為,該司法解釋實施以來,取得了積極、明顯的效果。但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該解釋部分規定需要進行及時修改。
此次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的決定》,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
一是明確將信用懲戒的范圍拓寬至限制高消費及非生活或者經營必需的有關消費。原「限制高消費規定」對被執行人進行高消費的限制,側重於對各種大肆揮霍、奢侈消費行為的限制,防止被執行人財產的不當減少。但因不同地區收入水平及被執行人情況的不同致使「高消費」的標准難以統一界定;另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除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必需品以外的財產,人民法院均有權採取執行措施。作為信用懲戒的重要手段,為了加大懲戒力度,進一步壓縮被執行人的生產生活空間,對被執行人一些非高消費行為依法也應當予以限制。據此,此次修改首先將原司法解釋名稱修改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拓寬了限制消費措施的范圍。並對主文中涉及「高消費」的內容全部作相應修改,明確規定,對於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被執行人,人民法院可以採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其高消費以及非生活或者經營必需的有關消費。
二是明確規定對失信被執行人應當採取限制消費措施。修改後的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被執行人,人民法院應當對其採取限制消費措施。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和將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是人民法院對具有不同拒不履行情節的被執行人依法可以採取的兩種不同制裁手段。失信被執行人拒不履行法律義務的惡意更高,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的規定,應當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各種方式的信用懲戒。對失信惡意更高的失信被執行人應當全面採取限制消費措施。此次司法解釋修改對此項內容予以明確,有利於兩個司法解釋在適用上的銜接。
三是增加採取限制消費措施的內容與力度。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增加對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的限制。第二,加大對單位被執行人及其相關責任人員的限制力度,單位被執行人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後,明確禁止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實際控制人四類責任人員實施高消費及有關消費行為。同時,在嚴格限制的基礎上,設置了權利救濟程序。明確對相關責任人員因私以個人財產進行的消費不予限制,其可向執行法院提出申請,執行法院查證屬實的,應予准許。
㈧ 華龍區法院2020年春節前涉民生案件執行難有什麼力度嗎農民工工資案件執行
法院對涉嫌民事糾紛的案件執行的力度都是非常強大的尤其是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也有可能涉及到刑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