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刑法2016
刑法:韓友誼,他的課程把刑法講活了,講透了。嘿嘿,真不是蓋的,我答刑法都是上手就選,對了答案感覺也是這幾門錯的最好的,再說誰讓他與兩個出題人關系好呢!
⑵ 2016年司法考試教材
最好使用2016年的教材,可以看下獨角獸出版的《名師講義》《2016年司法考試應試指南》
⑶ 急需2012-2016年 【刑法分論】司考選擇題真題。有一部分也行。謝謝。
下載一個獸題庫
⑷ 司考刑法復習怎麼開始准備
司法考試的理論性越來越強,難度越來越大。這幾年,考查理論的題目較內多,即使考法條,也是考查法容條背後的規范。刑法、民法等,甚至法理和民訴法、刑訴法都出現了這樣的趨勢。考試的方式則主要是分析案例。
2、苦背法條。我們的考試內容其實就是刑法解釋學,就是對法條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對重點法條一定要逐字掌握。
3、細讀理論。法條來源於理論。不掌握理論,就不能記住法條。即使記住了,也做不了題目。
4、精做真題。司法考試就是用法條和理論分析案例。這些案例,每年考試的重復率都在80%以上。所以,我們說,精做歷年真題就是相當於做今年的考題。
5、詳究本質。要想直接看透知識點,只有一個方法:重復、多次重復。
⑸ 2016年司法考試華旭名師課堂 刑法怎麼樣
刑法方面,劉鳳科講的不錯,號稱鳳科大帝,不過教材編寫的不咋地。
柏浪濤的書寫的挺好,不過講的不是很細致。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⑹ 一道司考刑法題
定搶劫罪。
搶劫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當場使專用暴力、脅迫或其屬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判斷是否為搶劫罪,注意三個關鍵:一是當面;二是採用使財物脫離財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的控制的方法;三是非法佔有為目的。本題中,張三主觀上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在客觀上,張在被害人面前假裝手機信號不好,往外打電話並趁機逃跑,屬於搶劫罪中的其他方法。符合搶劫罪的主客觀要件,應定搶劫罪。
⑺ 司考刑法老師哪個講得好
首推柏浪濤,去年聽的劉鳳科的,他太過推崇張明楷的觀點,而否定他人觀點。專但這與司屬考的考察方式不合,司考重點考觀點展示。今年也去試著聽了他兩節,太過啰嗦,本來他的課就出得晚,還講半天抓不到重點,司考生是耗不起的。至於蔡雅奇,課沒聽過,不評價,但做了他今年出的刑法實務卷,個人感覺很一般。做了一點已放棄,不想浪費時間,和劉鳳科的題比起來有較大差距。綜上,建議聽柏的課,可以做劉的題。蔡放棄。
⑻ 2016年修改的法律有哪些(司法考試)
憲法:新增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修訂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經濟法: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國際私法:
新增法律法規: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認可和執行台灣地區法院民事判決的規定。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認可和執行台灣地區仲裁裁決的規定。
司法制度:
新增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於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
修訂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刑法:
新增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行政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刑事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民法:
新增法律法規: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民事訴訟法:
新增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⑼ 司考題 刑法
第一題
法理上的依據:首先,故意傷人罪的構成要件,主觀上,要求犯罪嫌疑人有殺人故意,故意分兩種,一種為直接故意,一種為間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明知行為會發生危害後果而積極追求該後果的發生,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行為會產生危害後果而放任其發生。本題中,該行人被撞倒後,題干並沒有交代其傷勢如何,某甲將其抬上車後拋棄的行為屬於明知該被害人被拋棄在荒野會導致其死亡而放任,最終導致該被害人死亡之結果,構成故意殺人罪。至於為什麼沒與交通肇事罪並罰是因為有法律上的依據,即最高法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屬於法條競合。本案由於造成被害人死亡後果,因而適用故意殺人罪。(法條競合,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具體犯罪條文,依法只適用其中一個法條定罪量刑的情況。)
第二題。
看似與第一題一樣,其實有本質區別,甲的行為更為惡劣,肇事後,甲發現乙甚至清醒,再起犯意,行故意殺人之犯罪,應與交通肇事罪並罰。此種情形並不屬於最高法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第六條之情形。該第六條規定的法條競合的情形是 「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而本案中甲實行的是再次碾軋乙的行為,同時先觸犯了交通肇事罪後又故意殺人,應當並罰。
希望我解釋明白了。。
⑽ 司考刑法問題 請問這構成什麼罪名
您好!
請您把問題說的詳細一些。便於解答。
另我的網站有刑法復習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