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無心刑法

無心刑法

發布時間: 2021-02-18 23:01:31

1. 涉及兩百萬的無心火災會判多久多久

涉及兩百萬的無心火災,涉嫌失火犯罪,情節較輕的,可以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求古代行刑者的各類叫法和刑法各類資料越全越好

中國古代的挺全了,我找點國外的吧

一、動物行刑

這是羅馬的暴君Nero Claudius Caesar時代的一種殘酷的刑罰。這些女人都是給斗獸場的獅子、豹子等野獸作為食物的。

二、割喉刑
割喉始終是古羅馬所特有的刑罰,因此有"羅馬刑"之稱。它的要旨就是割斷喉嚨。與砍頭刑不同的是:在此刑中,頭和軀干並不分離,但這兩種刑的行刑原則是一樣的,因為犯人主要是由於窒息、失血過多以至腦部失血而死,其直接原因在於頸動脈和主動脈被切斷。割喉刑用的是匕首。但羅馬的刑罰中卻從未將「割喉刑」列為主要的死刑手段。

三、剖腹刑
該刑是用利刃刺入犯人的肚腹並拉開口子,導致內臟受損而死。希臘和羅馬僅是整死人便罷手了,但在古波斯,割開肚腹之後,還要從中揪出六到八米的腸子,纏在絞車上,而日本的割腹刑則是由自己來執行,用於證明自己的忠誠、找回失去的榮譽。在剖腹的同時,一頂有英雄特徵的桂冠便戴到了死者的頭上。所以,並非一般的市井之民也有資格剖腹。他們一般是被砍頭的。在日本,砍頭不僅意味著剝奪生命,還有污辱靈運魂魄的意向。

四、投擲刑
該刑的關鍵在於讓犯人從高處跌落。當然,在沒有高處的地方,便不能夠執行,例如沙漠里……

五、餓刑
如果單純讓犯人飢渴致死,便體現不出施刑者的創意與匠心了。在中世紀的歐洲,最常使用的是"飢餓面具",當面具扣到人臉上後,犯人的口腔里會被塞進一條鐵舌頭,用於強迫他進行呼吸,如此,即便滿地食物,犯人也無法進食,直至餓死。圖片說明:立枷,犯人多有被活活餓死的。

六、十字架刑
該刑在古埃及時便有,在地中海沿岸及中東國家運用得十分普遍。一般說來是用於懲罰社會地位較低的人,如奴隸、乞丐。為了羞辱罪大惡極的犯人,有時也用十字架刑。

七、活埋
活埋一般用於大規模屠殺。在中國的戰國時期,秦將白起一次便活埋了趙國降卒四十萬,秦始皇的坑儒行動只是小巫見大巫。圖片說明:日本的水刑——剛開始人還可以勉強將頭探出水面,到後來……

八、木樁刑
對於此刑,19世紀的《大網路全書》下了這樣的定義:"將人類的殘忍性發揮到極致的創造之一"。行刑方法在於將木樁插入犯人身體,最常見的是插入肛門,任其死去。1958年,伊拉克國王的舅舅因同性戀被處木樁。

九、活剝

活剝即揭人皮,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部。 在古印度,活剝又稱"小火去細毛",即用火把灼燒皮膚,把身體烤熟到三分。這時,活肉徹底附著在身體上的皮膚分離。然後「置犯人的叫喊於不顧,將他的皮整個地揭下來……他的肌肉完全呈現,血管清晰外露,可以看見內臟在搏動,光線照在他的胸前,肌肉纖維熠熠生輝」。

十、肢解

該刑意味著乾脆地剁下四肢。但發展到一定時期後,

施刑者認為「乾脆」太便宜犯人,於是,有了許多種花樣

波斯人別出心裁的做法是先從手指下刀,然後切腳趾,再砍手、臂、踝、腿、耳朵、鼻子……

中國人的玩法是截去四肢後用金創葯止血,用布包住傷口、再塞入一隻大瓮中,置放在廁所里,犯人要痛苦很久才會死去。到了漢以後,凌遲刑代替了肢解刑,也許在行刑者看來,凌遲刑更痛苦也更精妙……

如今,某些國家依然規定,對小偷可以採用截肢刑,巴基斯坦的法典規定:"第一次犯偷竊罪者將被從手腕關節處砍去右手;第二次犯者將被砍去左腳。"但藉此刑剝奪犯人性命的事幾乎沒有了。

亞洲和中東的民族尤為偏好此刑。該刑的關鍵在於將人體零敲碎打,直至死去。

十一、碎身刑

這是典型的西方死刑,與西方人酷愛擺弄機械密切相關。犯人赤裸著身體被固定在一隻帶鐵釘的大輪盤上,通過搖動手柄,輪盤可以繞軸旋轉,輪盤每轉一圈,固定在地面上的鐵刺就會剮下一條肉來,轉個十來圈,犯人基本上就被扯碎了。圖片說明:解剖刑——從聲帶至乳房,一塊塊地切割,與中國的凌遲有異曲同工之妙。

十二、碾刑

碾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用一種固定的重物壓死;二是將犯人放在中間,兩邊同時用力並逐漸加碼;三是用帶有利物的東西軋碎或扯爛。在羅馬和埃及,常會把犯人鋪在尖刺上,然後用巨石碾過,如此犯人決無活機。圖為夾棍刑。

十三、壓杠子

日耳曼人的碾刑用的是沉甸甸的木頭大盤,由馬拖著來回地碾壓,直到犯人變成血肉模糊的 一片醬沫。在波斯,犯人則被塞入那種用來榨葡萄和橄欖的壓榨機中,被這般處理過的犯人,形狀全無

十四、火刑

用火燒人是最原始蠻荒的做法,古代的西方和東方都對火刑津津樂道。

十五、烤刑與炙刑

這兩種刑均為常用的處死方法,它們與火刑的區別在於:對犯人一定要用"小火"來處理。將爐火控制在某種范圍內,其目的在於讓犯人在清醒狀態下斃命。

十六、鋸刑

這是一種特別的分解具是鋸。據說東方人喜好橫鋸,而西方人酷愛直鋸。在基督教傳入日本後,日本人也熱衷於直鋸,他們慣常是從頭頂開鋸,而西方施刑者則倒行逆施,從兩腿之間腹股溝的位置開鋸,這樣做的後果最可怕,因為在切到肚臍的位置前,犯人的意識都非常清醒。為了延長受難過程,往往會讓犯人保持頭沖下的姿式,這樣腦部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氣,可以避免血流失過快而死。鋸刑史上最後的"傑作"是由某些患有狂躁症的蓋世太保來完成的。他們有各種型號的鋼鋸,在他們手裡,人變成一棵可以恣意妄為的樹,想鋸那個部位都成。圖片說明:16世紀德國多見的一種酷刑——鋸刑,在到達要害之前受刑者絕對意識清醒。

十七、箭刑與貫穿刑

大家看到她的第一感覺是什麼?說出她的用途你大概就會倒吸一口冷氣了,這就是有名的紐倫堡之「鐵處女」。她是一個可以開合的容器,內部布滿銳利的鐵釘,人只要被放到裡面,隨著她的關閉,那將會是地獄的風光。

*鐵處女
致命的擁抱:鐵處女(Iron Maiden)

翻開拷問史,在眾多關於拷問器具的記載當中,以人體形狀為模型製作的器具最多。這種器具往往都有左右對開的兩扇門,門裡面裝置有尖銳的釘子,一關上門,裡面的人就會體會到鐵釘刺穿身體的疼痛。在這類刑具中最為有名、而且不得不提的就是德國的「紐倫堡鐵處女」。

讓人意外的是,這種怪異的處刑工具竟然擁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最早的記載是一名西元前二零五年至一九四年,統治斯巴達的暴君那比斯(Nabis)。他經常會說:「如果我無法說服你,或許我美麗的愛琵加(Apega)可以。」然後,這個倒楣的傢伙就會被領到一個以暴君美麗妻子為外型的雕像面前,雕像的雙臂上有尖利的刀刃,受刑者就會在這致命的擁抱中被殺死。

接著,西班牙人為了拷問那些不願意改信天主教的異教徒,也研發出了類似的工具來。這具雕像通常是由僧侶所雕刻,外面會披上薄紗,手中則拿著象徵信仰的旗幟,外型則是代表著聖母瑪麗亞。由於大多數的拷問室都在地窖中,受刑的異教徒必須走過一段長長的陰森、黑暗、潮濕的走廊之後,才會看到這個恐怖的刑具。行刑者會大聲的念誦一段句子,其意為即使你是異教徒,聖母依舊願意擁抱你。然後,裝有尖刺的雙臂同樣會收攏,讓受刑人的上身被刺穿。在這樣的狀況下,行刑人會繼續審問犯人,要求他認罪,否則就會繼續收攏雕像的手臂。

起初這種刑具只用來懲罰叛教或是污辱聖人的犯人,但稍後它也被用來當作處罰叛國和圖謀不軌的刑罰。在這之中最有名的就是德國紐倫堡的鐵處女了!至今大部分的鐵處女外型都是仿造這台原型機所創造的,唯一可惜的是在同盟國一九四四年二次世界大戰轟炸德國時將它毀掉了,因此目前並沒有保留下來。德國人的手藝果然是最精巧,整個刑具可說是當時工藝的結晶!

由於史書中對該種裝置的使用情況記載得不是很多,所以很難判斷這種刑具的存在是傳說還是事實。因為關於拷問的史料文獻都是以19世紀的研究為基礎,而當時的研究受浪漫主義思想和民間傳聞的影響較深。而有關「鐵處女」使用的記載很少,從1515年8月15日第一次使用該裝置起,只有幾十年的時間。當天,法官把受刑者關入「鐵處女」中,門只是「稍稍」地關了一下:「釘子尖銳的前端慢慢刺入了那男子的身體,先是手腕,然後是腳等其他幾個地方,接著是小腹、胸、膀胱和局部肌肉,接下來是眼睛、肩膀和臀部。看上去雖然很疼,但還不至於立刻要了犯人的命。這期間那男子不停地發出凄慘的叫聲,顯然他非常痛苦,就這樣連續哀號了兩天他才死去。」根據這篇文章的記載,恐怕當時的「鐵處女」內側各個地方都裝有鐵釘,靠改變釘刺的不同部位進行拷問,而且鐵釘還是可以活動的,尤其是會引起劇烈疼痛的地方和靠近致命處的鐵釘是可活動的,執行人故意把這些地方的鐵釘稍稍向外拔了一點,這樣可以延長受刑人的痛苦。

18世紀後,紐倫堡逐漸取消了審訊時實行拷問制度的習慣,在1784年出版的旅遊指南中,明確記載有「『鐵處女』這一可憎的、令人戰栗的拷問器具,成為了弗雷德利克_巴爾巴羅薩時代的古董」的字樣。雖然該書把時代弄錯了將近400年(弗雷德利克_巴爾巴羅薩時代比中世紀還要久遠),但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當時的「鐵處女」已經成為博物館中的收藏品了。

鐵處女的外表像個人型棺材,內側各個地方都裝有可活動鐵釘,靠改變釘刺的不同部位進行拷問。尤其是會引起劇烈疼痛的地方和靠近致命處的鐵釘是可活動的。執行人故意把這些地方的鐵釘稍稍向外拔了一點,這樣可以延長受刑人的痛苦。該刑具有四個基本特徵,這四個基本特徵也充分顯示了其非人道的特點。
一,若從小孔向裡面釘入長釘會把受刑者的身體打通。為了增加受刑者的痛苦,還特地避開了受刑者的致命要害。由於該刑具是垂直放立的,因而受刑者在桶棺內完全是被鐵釘懸掛起來的。
二,桶棺內的空間極其狹窄,這會不斷地帶給受刑者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三,這種刑具雖然四面也有對開的門,但即使把所有的門都打開,受刑者也跑不掉。
四,該刑具的桶壁做得很厚,不開門的話在外面是聽不到受刑者的呻吟聲和慘叫聲的。而且假如中途把門打開,再關上時,鐵針還會刺入受刑者身上同樣的傷口之中,因此根本不要奢望能夠減輕臨死前的痛苦。

如果只有這樣,德國其實也不配被稱作世界工藝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在經過剛剛的一番折騰之後,很顯然鐵處女內部已經一片狼籍,要把屍體處理掉就成了很惡心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德國人在鐵處女底下安置了一整條垂直的地道,行刑者只需啟動機關,打開暗門,屍體就會直直落下。在地道的盡頭則是一連串轉動的刀刃,結合上屍體從高處落下的沖擊和銳利的刀刃,這倒楣傢伙的屍體就會被切成碎片,正好落入紐倫堡中的培革尼茲河,最後流入萊茵河中。行刑者最後只需要把血水沖入隧道中就可以保持乾爽清潔。

十八、毒刑

從很早的年代始,服毒致死就是執刑方法之一。

有記錄本案的早期毒殺是對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死刑執行。蘇氏因得罪雅典的權貴而被毒死。當毒葯送到後,他問劊子手:"好吧,我的勇士,告訴我該怎麼做?"後者告訴他,喝下毒葯後不要在房間里走動,因為運動會減緩毒葯的發作,延長死亡的時間。也要盡可能地少說話,否則就需喝下兩倍以上的劑量。據說蘇氏都接受了。那時的希臘,多是用歐洲普遍可見的毒芹中提取出來的毒芹鹼來做毒葯。(芹葉鉤吻)

而在古中國,則多用從動物、昆蟲、礦物、植物中的提取毒物,似乎比起西方,毒死人的渠道要多得多。

現代社會出於對有效性和人道的考慮,又開始使用先民的方法了。毒氣室、安樂死注射似乎都是一種延續。

十九、吊刑

它有別絞刑,方法是將犯人雙手反剪,再用繩子捆住手腕吊升到行刑架的頂端,然後,驟然松開繩子使其下落,停頓在高於地面僅數十公分處。在降落停止產生的沖力作用下,犯人的雙臂會被拉得脫臼。

經過重量設計的吊刑則更為殘酷,有記錄表明,如果受刑人腿上捆上超過60公斤的重物受刑,就會連雙腿都會拉脫臼。如果超過100公斤,那麼在沖力作用下,全身的骨頭都會碎裂,就算是肚皮綻開,五臟六腑溢出的現象也並不罕見。

19世紀中葉,中國的清政府曾用吊刑處罰過天主教的傳教士,並將吊刑作為一種合法形式的刑罰普遍運用

二十、鞭刑與棒刑

鞭刑存在於歷史上的各個時期。現代社會文明程度高而鞭刑狠的國家首推新加坡。

二十一、車輪刑

這是一種將人綁在車輪上活活打死的刑罰。

二十二、磔刑

就是中國的「五馬分屍」,該刑的特殊之處在於犯人的四肢要同時遭受"力的作用"……

二十三、扼殺

扼殺即勒死,它和絞刑一樣是一種使人窒息的刑罰。但它不主要依賴犯人本身的重量,而是通過某種作用在脖子上的外力來致死。扼殺曾被亞洲和歐洲的許多民族所施用,但在歐洲若乾地方有規定,不允許處女遭受扼刑,於是劊子手在用繩索或其他刑具套住犯人的脖子之前,要先使處女失身。

二十四、絞殺

絞殺並非絞刑。它與扼殺的原理十分相似,可以說是一種手工死刑的機械化。

最初的絞殺是讓犯人坐在一塊平台上,手系在腹前背靠著一根豎著的木樁,劊子手從木樁上的窟窿中放進去一根麻繩,編成環將犯人脖子套住,再將麻繩的兩端在樁的另一面打結,從中插入一根棍。當轉動棍子時,環收緊使犯人被勒死。這種方式絲毫不傷頸動脈,卻造成人慢慢窒息而死。

後來,出現了用金屬製造的絞殺機、鐵項圈代替了繩套,可以旋轉的螺絲讓鐵環的收縮更加容易。

3. 無心之失燒山毀林如何處理

根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回,處十年以上有答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無心之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失火罪是指由於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後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是一種以過失釀成火災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處罰:犯失火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有法院判決賠償損失的可能性。

4. 刑事訴訟法!求指點

多選:1、 2、ABCD 3、BC 4、ABC 5、C
判斷:1、A 2、A 3、A 4、B 5、A
解析:
多選1、略 2、略 3、A項,盜竊罪,20年以後超過追訴時效;B項,侵佔罪屬於自訴案件,不告不理;C項,屬於刑事訴訟送法第15條中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情形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形。D項屬於公訴與自訴交叉的案件,檢察院可以提起公訴。 4、略 5、刑事訴訟法第一條: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
判斷:
1、監獄對罪犯在監獄內的犯罪進行偵查。行使同公安機關相同的偵查權。
2、我國刑法、律師法等法律中有關刑事訴訟的條文屬於廣義上的刑事訴訟法。
3、刑罰權(司法權)
4、詳見《刑事訴訟法》(第二版)(「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王新清著。第一章第一節「按照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理論,訴訟有以下特徵:
第一,訴訟是人類社會中的一種法律現象,它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恆存在的,它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它伴隨階級、國家和法律的產生而產生,隨著階級、國家和法律的消亡而消亡。訴訟是一種法律現象,但它可以能動地為法律服務。它的功能之一是在一定范圍內強行地實施法律。

5、我國不存在海事檢察院,因為海事法院沒有刑事案件管轄權,與之對應就不需要設立海事檢察院。

5. 請問:由於他人無心的過錯造成的工傷,可以追究他人的責任嗎如果可以,那這個人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因為職工過錯,造成他人工傷傷害的,受害人,按照工傷處理,過錯的職工,應回該按照公答司的規定進行處分,構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本人不能追究過錯人的責任,因為過錯人也是為了在工作,並且,受害人的所有損失,均由工傷保險或者單位來承擔,所以,樓上的回答是錯誤的,這也是工傷傷害不同於其他傷害的最大區別,

6. 有關刑法的 刑法意義上的危害行為

其實危害行為一般表現在客觀方面,你所說的其實主要是故意,過失,意外事件,和酒後是否免責的問題,故意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我試著分析一下過失,意外事件和酒後主客觀的相關法理和分析,重點是過失,1,到這里必須提到過失,過失犯罪的概念就不說了,只說其處罰的必要性,行為人在過失犯罪中主觀上是有罪過的,所以其行為應當界定為犯罪並應配置相應的法定刑,這主要是因為其違反注意義務的行為是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意志自由是對過失犯罪可以配置法定刑的先決條件,沒有意志自由就沒有行為責任,犯罪過失不同於犯罪故意,行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選擇了導致危害結果的行為似乎是不自由的、甚至是不情願的,但是,這種不自由是由於行為人自身的過錯造成的,是以行為人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行為的性質為前提的,「過失並不是無因而致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動。在客觀現實為行為人提供了預見並避免危害結果的充分條件的情況下,行為人是否能夠預見並避免危害結果,完全取決於他是否願意發揮自己實際具有的主觀能動性,只要行為人履行了注意義務就完全可以認識行為的危害結果,避免實施這種行為。顯然,正是在意志相對自由的基礎上,法律才可能而且必須要求公民認真履行注意義務,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在疏忽大意過失中,行為人依其自身條件如不懈怠肯定會對結果有所認識;在過於自信過失中,行為人在已有認識的前提下如謹慎行事,危害結果肯定不會發生。在這兩種過失犯罪中,行為人對結果都持不注意或不充分注意的心態,這種心態實際上是潛意識的東西表現為行為人對法律或道德、常識所要求的注意義務的忽視或違反-即疏忽或輕信,這就是過失犯罪主觀方面的意識因素,從意志因素上講,在過失犯罪中,行為人有認識上和選擇上的自由,其完全可以選擇適當的行為來排除結果的發生。然而,由於違反注意義務的心理事實的存在,行為人最後選擇了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行為,所以,對過失犯罪配置法定刑就有了主觀上的依據。所以,對過失行為論罪科刑,危害結果始終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當危害結果達到相當的嚴重程度時,才能追究刑事責任。2,關於意外事件:刑法規定:意外事件,是指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這種情況,就叫做意外事件。所謂不能抗拒的原因,是指行為由於遇到不可抗拒的力量,無法避免損害結果的發生,以致造成損害結果,這種不可抗力的來源有的來自於自然界,有的來自於他人的行為或本人的生理障礙,以及可能的其他主客觀情形,3,酒後犯罪相關:刑法第18條所規定的「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是從法學標准,從防衛社會不受侵犯的層面作出的規定,而不是從醫學層面作出的規定。從醫學層面考慮,嚴重醉酒的人,可能陷入意識模糊甚至失去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刑法第18條只規定了醉酒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法律標准,但未認定在醉酒情況下的故意或過失。這一規定表明醉酒不能成為酒後犯罪的無罪或罪輕的辯護理由,但對酒後犯罪的罪名如何認定未作出明確規定,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不僅要負刑事責任,而且也不能從輕處罰,原因在於醉酒的人,盡管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減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他並未完全喪失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其在醉酒狀態下實施的犯罪行為,亦並未離開自己主觀意志的支配。根據刑法第14條和第15條關於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的規定來認定被告人的心理態度。如果行為人在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過程中對自己行為的危害性及其後果是明知的,並希望或放任其發生的,即為故意,否則,應推定為過失。

7. 一個人用斧頭砍人而另1人無心的情況下拿起掍子打去還算是正當防衛嗎

你所說的這個情況,外界很難判斷你是不是無心拿起棍子的,又或者說,被誤解成毆斗也不奇怪,關鍵是,雙方是否有受傷,以下是對正當防衛的概述,你稍微看看吧,已經簡短了很多。

1、正當防衛是目的正當性和行為的防衛性的統一。
目的正當性是指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的防衛性是指正當防衛是在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同不法侵害作斗爭的行當為。他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又是公民在道義上應盡的義務,是一種正義行為,應受到法律的保護。防目的正當性與行為的防衛性具有密切的聯系。首先,目的的正當性制約著行為的防衛性。其次,行為的防衛性衛體現著目的的正當性,是目的正當性的客觀表現。

2、正當防衛是主觀的防衛意圖和客觀上的防衛行為的統一。
防衛意圖,是指防衛人意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是等合法權利,而決意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狀態。正當防衛在客觀上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技或者財產的損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觀。但是,正當防衛與犯罪具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只有看到正當防衛制止術不法侵害、保護國家和其他合法權益的本質,才能真正把握住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的依據。

3、正當防衛是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統一。
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觀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性質。因此,正當防衛沒有法益侵害性,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社會政治評價;正當防衛不具備犯罪構成,沒有刑事違法性,因此,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法律評價。在這個意義上說,正當防衛是排除社會危害性和阻止刑事違法性的統一。

8. 無心致使 刑法

判的不好可以向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二審訴訟,這種事找中央電視12社會與法台記者,他們對這事應該有興趣,給錢就判少刑

9. 無心致使他人死亡判什麼刑法

這個事情從您的描述來看似乎司機與死者的死亡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系。首先需要知道版死者權的死因是什麼,如果確實與司機的行為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這個事情即使打官司八成也就是個經濟賠償問題(數額不會太多五位數以內)。
但如果死者的死因與司機當時的行為有必然關系,或者說是由於司機的行為直接造成了受害者死亡的,依據刑法233條過失致人死亡罪可對司機處以3-7年的有期徒刑,並附帶民事賠償。賠償金額要根據死者的年齡、工作情況、家庭情況等因素制定。司機有自首情節,可減輕處罰。估計刑罰在5年左右,死亡賠償金應該在10-20萬元之間(死者為城市戶口,家中有老人和孩子需要撫養或贍養)

10. 有關無心殺人的刑法解釋

所謂無心殺人

有兩類
一是故意傷害導致被害人死亡
二是過失殺人
不知道你問的是什麼?

熱點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6 09:57:53 瀏覽:460
施工升降機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09:57:20 瀏覽:94
特別行政法案例 發布:2025-09-16 09:48:42 瀏覽:7
婚姻法2020年5月份還讓離婚嗎 發布:2025-09-16 09:17:14 瀏覽:926
同事不按規章辦事 發布:2025-09-16 08:53:35 瀏覽:148
道真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6 08:30:28 瀏覽:773
鐵路規章都有啥 發布:2025-09-16 08:24:05 瀏覽:860
法律服務需求分類 發布:2025-09-16 08:18:25 瀏覽:502
武隆區法院 發布:2025-09-16 08:17:19 瀏覽:399
工廠倒閉勞動法賠多少錢 發布:2025-09-16 08:06:32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