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媳婦
㈠ 民法典,有沒有關於結婚裡面,女方家長要求出「高價彩禮」的限制規定
明年開始,《民法典》正式生效以後,天底下再也不會有男人因為「天價彩禮」而娶不到媳婦!丈母娘向准女婿索要天價彩禮,是違法行為!男方家的父母,也不用再為彩禮而負債累累!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丈母娘獅子大開口,找你要50萬彩禮,你又給不起,怎麼辦?現在可以大膽地說不!
不得不說,《民法典》真是未婚男人的福音。
《民法典》,讓天底下沒有難結的婚!
從周朝開始,就有了結婚收彩禮的習俗,那時候叫「聘禮」,我們常聽到的「三媒六聘」裡面的「六聘」就是這個意思。
然而,現在的彩禮卻越來越變味了!
現在的彩禮金額,跟老一輩那時不可同日而語,彩禮早就水漲船高。現在動不動就是100萬的房子,加上50萬的彩禮,丈母娘會說:「少一分錢,就不把女兒嫁給你!」
因為媒婆的利益盤算、男多女少的現實、農村的攀比心理,很多女方父母收彩禮越來越高,將婚姻物質化了,把嫁女兒當成了一門生意,變成了「賣女兒」。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將婚姻明碼標價、彩禮低於多少萬就不嫁之類的案例,一旦男方給不出這么多錢,女方父母就狠心「棒打鴛鴦」,拆散子女的姻緣,鬧出一幕幕「孔雀東南飛」的感情悲劇。
可以說,老百姓已經苦「天價彩禮」久矣!
幸好,《民法典》的出台,及時制止了這股不正之風。
《民法典》第1042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律師提醒:這條規定,就是為了保護婚姻自由,不允許父母干涉兒女的婚姻,更不允許借婚姻來斂財。女方父母如果強行索要天價彩禮,不給就不嫁女兒,這種行為已經涉嫌違法了!既干涉了女兒的婚姻自由,又借婚姻斂財,性質很惡劣,是要吃牢飯的!
然而,禁止天價彩禮,並不意味著結婚不用給彩禮了,畢竟這是傳統風俗,法律不可能 說去「一言以禁止」。正確的做法是:雙方通過協商,商量出一個合理的、適度的、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彩禮金額,把這筆錢作為小兩口以後生活的壓箱底錢。
禁止天價彩禮,只是《民法典》的一小部分。此外,民法典對於群眾普遍關心的話題,都做了詳細的規定,下面簡單地列舉幾條。
以前的交通法規定,車主把車借給別人,出事了由車主承擔責任。然而,根據《民法典》最新規定,把車借給別人,出事了由當時的實際駕駛者承擔責任。
當然,你要是把車借給未成年人,或者沒駕照的人,一旦出了事,車主還是要擔責的。
㈡ 民法典媳婦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嗎
兒媳沒有贍養公公婆婆的義務。但是,如果兒子去世後,兒媳盡了贍養公公婆婆的義務,可以按照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公公婆婆的遺產。
㈢ 民法典 媳婦可拒絕善養公公婆婆嗎
民法典有規定,媳婦是沒有贍養公公婆婆的義務。所以拒絕贍養也是可以的。
㈣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限制結婚天價彩禮,你覺得合理嗎
2020新《民法典》關於彩禮規定是什麼?《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中並沒有關於彩禮的明確規定。彩禮是男女雙方在結婚前,男方給女方的禮金,指自古以來的一種習俗。《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因此,按習俗給付彩禮的,應在可接受范圍內,不得借彩禮名義買賣、包辦婚姻、干涉婚姻自由。
並且如果雙方在離婚後按照相關法律,彩禮是屬於女方個人財產,也就是說離婚後男方不能要求返還彩禮,因為彩禮是在結婚時雙方贈與的物品,不屬於共同財產。
㈤ 民法典規定媳婦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嗎
民法典沒有規定兒媳對公婆有贍養義務,同樣的,也沒有規定女婿對岳父母有贍養義務。法律鼓勵贍養雙方父母,此為美德,如果沒有,也不違法。贍養父母的兒媳或者女婿,應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
㈥ 新民法典老婆可以約束丈夫外出嗎
沒有任何法律規定一個人可以現在另一個的人身自由。但婚姻法規定夫妻雙方應相互尊重(包括考慮對方的感受)。
㈦ 民法典上有媳婦和女婚對父母有贍養義務嗎
民法典上沒有規定媳婦和女婿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明確規定了子女有贍養父內母的義務。
根據《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7)民法典媳婦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九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一千零七十四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㈧ 民法典和公婆住離婚後媳婦怎麼分配財產
根據《婚姻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夫妻雙方離婚時對共有的房屋的分割應按照如下辦法進行:
1、離婚時,夫妻的共有房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並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
2、夫妻共有的房產,原則上應均等分割,具體處理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也可以有所差別。
3、對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應根據雙方住房情況和照顧女方或無過錯方等原則給一方所有。
分得房屋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應於給房屋一半價值的補償。在雙方條件等同的情況下,應照顧女方。
4、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居住的房屋屬於一方所有,另一方以離婚無居住地為由要求暫住的,經查實可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給予暫住,但一般不超過2年。
5、婚前以一方名義購買的按揭商品房,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歸還貸款的,在離婚時已經取得房屋完全產權的:
婚前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那方是合同的當事人,合同的權利義務由該方承擔;
婚前由一方名義支付的首期屬於支付方個人財產;
該房屋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增值部分屬於夫妻雙方共同共有。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婚姻法》第三十九條【夫妻共同財產的離婚處理】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離婚時,夫妻的共有房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並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夫妻共有的房產,原則上應均等分割,具體處理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也可以有所差別,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華律網相關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