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訴訟地

司法訴訟地

發布時間: 2021-02-20 23:12:35

A. 土地糾紛已經起訴到法院,司法局可以介入嗎

按照司法程序,任何人都不能幹涉法院的審判程序。程序違法就不能保證司法公正。

B. 關於異地雙方合同違約訴訟地選擇

合同糾紛一抄般由 被告住所地 或 合同履行地 法院管轄。

但合同雙方可以協議管轄。協議管轄的選擇范圍是: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

所以你說的約定是有效的。(注意:約定必須書面,且選擇必須確定、唯一)

C. 法律訴訟流程

法律訴訟分為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等。以民事訴訟為例,民事訴訟流程:

1、 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司法訴訟地擴展閱讀:

訴訟行為

1、訴訟行為也稱訴訟活動,指司法機關與訴訟當事人依法定程序所進行的,能發生訴訟效果的法律行為。包括司法機關對刑事案件的立案、偵查、起訴、拘留、逮捕、審判;對民事案件的受理、調查、收集證據、調解,以及當事人起訴、應訴、提供證據、進行辯論或辯護等。

2、訴訟行為除了應具備一般法律行為的條件外,還須具備訴訟法所規定的條件。即:案件須屬司法機關主管和管轄;當事人須具有當事人能力,刑事行為人須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並且都具有訴訟行為能力(無訴訟行為能力人依法由其訴訟代理人進行)。

案件須是未經法院判決確定(對判決、裁定已經生效的案件,按審判監督程序處理);告訴才處理的須有受害人等的告訴,民事訴訟須由當事人提起。

3、由於民事訴訟程序在三大訴訟程序中居於基本地位,因而下文專論民事訴訟行為及其調整規律。

D.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原告住所地可以管轄嗎

若雙方對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債權人作為接受貨幣一方,其所回在地為合同履行答地。即債權人可以選擇在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三條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後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E. 什麼是司法訴訟

訴訟是指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內下,依法解決訟容爭的活動。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經濟糾紛提起訴訟,適用《民事訴訟法》解決紛爭。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依法進行下列工作:

1、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對公訴案件的審判,一般都應依法由審判員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並依法確定1人為審判長。在確定合議庭組成人員時,還應確定書記員人選。

2、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10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對於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託辯護人,或者在必要的時候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將開庭的時間、地點在開庭3日以前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審判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對於適用簡易程序的法庭審判,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員出席法庭。

4、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3日以前送達。

5、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F. 對方要求變更司法管轄地有什麼目的

可以延遲訴訟進行抄的時間,以便更充分的准備應訴。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之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因此,一旦管轄異議成立,則案件審理的時間將會延遲,異議者有更多准備的時間。

G. 民事訴訟管轄司法解釋

要看是什麼合同,再結合最具合同特徵的交易行為判斷,比如運輸合同的履行地就可以是你說的代辦托運地。

H. 訴訟分哪幾種什麼叫訴訟

訴訟地位,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版與人在訴訟中的法權律地位。當事人雙方在訴訟中的地位平等,享有相同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訴訟中的當事人都平等地行使訴訟權利,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面一律平等。

I. 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該項規定的相關司法解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的有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不動產糾紛是指因不動產的權利確認、分割、相鄰關系等引起的物權糾紛。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政策性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確定管轄。

不動產已登記的,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不動產未登記的,以不動產實際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

(9)司法訴訟地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中專屬管轄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九條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條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碰撞發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一條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二條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由船舶最先到達地、共同海損理算地或者航程終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三條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J. 如果我想起訴異地司法機關 我該怎麼做

你是要具體起訴哪個機關?法院?檢察院?因為什麼事由呢?

根據你補充的情況,我認為你回目前無法起訴司答法機關。
如果是出於刑事案件偵辦的需要而凍結了你的賬戶,這是刑事偵查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法的起訴范圍,由於案件尚未結案,凍結是否錯誤也還沒有最終司法認定,所以也無法進行國家賠償。
如果是民事案件,對你的帳戶進行了凍結,也只能是由申請凍結你帳戶的原告在確屬凍結錯誤的情況下對你賠償,而不是司法機關來賠償。

熱點內容
關於全面依法治國內容 發布:2025-09-16 02:58:35 瀏覽:241
訴訟法七日內處罰決定書 發布:2025-09-16 02:58:34 瀏覽:464
安理律師事務所排名 發布:2025-09-16 02:56:27 瀏覽:599
合同法調整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9-16 02:49:16 瀏覽:182
美國刑法疑罪 發布:2025-09-16 02:45:35 瀏覽:264
合肥哪裡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9-16 02:37:29 瀏覽:733
居委會法律援助工作簡報 發布:2025-09-16 02:32:04 瀏覽:748
行政法的電影 發布:2025-09-16 02:31:56 瀏覽:970
依法治縣宣傳教育月活動總結 發布:2025-09-16 02:29:30 瀏覽:907
法治面前 發布:2025-09-16 02:25:46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