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醫患刑法

醫患刑法

發布時間: 2021-02-21 12:02:20

『壹』 什麼樣的醫療損害責任屬於刑事責任

在適用法律方面,主要涉及《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1、《民法通則》的適用 醫療損害賠償所引起的法律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患者到醫院就醫,與醫院產生的是一種平等主體之間的醫療服務關系,即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醫院享有收取醫療服務費的權利,負有及時、正確及符合醫療規程為患者進行醫療服務的義務;患者享有及時、正確得到醫療服務的權利,負有支付醫療費的義務。 在這種醫療服務關系中,醫院因過失侵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權,這屬於《民法通則》的調整范圍,即《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侵害人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 能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患者到醫院就醫,是為了治病,醫院治療是為了救死扶傷,這是醫生的天職,不能拒絕這樣形成的醫療關系,雙方都是被動的,有時是無可選擇的,因此,患者並非是完整意義上的「消費者」,醫院也談不上對患者「欺詐」。 同時,在我國,雖然醫療機構的福利性質在逐步淡化,營利性質逐步明顯,如果發生糾紛硬要依照《消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判令醫療機構雙倍返還醫療費,即無法與《消法》適用的前提條件「欺詐」經營相套用,不僅不符合我國國情,一定程度上說也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3、《合同法》的適用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能否適用《合同法》來調整呢答案也是否定的。雖然從表面上看,醫療服務合同也是一種平等主體之間設定、變更、終止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協議,但由於醫療服務合同的特殊性、意外性和多變性,也就不存在履行合同中對瑕疵擔保允諾,一旦產生糾紛,患者要以追究違約責任是難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法律從這個角度也無法更好的救濟當事人。如果產生糾紛,患者提起「侵權之訴」法院只能依照《民法通則》來審理此類糾紛。 4、《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適用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國務院頒布的個行政法規,對醫患糾紛的處理,比起已經廢止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確是有了一大進步,也只是對於發生了醫療事故的情況下提出了比較明確的賠償意見。但是,民事損害賠償實行的是「實際損失實際賠償」原則,雖然在特殊問題上也有實行「限額賠償」的情況,但這仍屬於民事賠償的性質,而醫療事故上的「賠償」並不屬於民法上的「限額賠償」。 同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是國務院制定頒布的行政法規,不能和作為「基本法」的《民法通則》的規定相抵觸,因此,處理不屬於醫療事故的損害賠償問題,只能適用《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

『貳』 因為醫患糾紛殺人量刑會輕嗎

根據刑法規定,對於構成故意殺人罪的罪犯,法定最高刑為判處死刑。
但是,並不是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被告人就一定會被判死刑。根據刑法規定,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法定量刑為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且,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並且,對於具體的量刑,還要由法院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所造成的社會危害、當事人的認罪悔罪態度、是否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等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決。
所以,對於構成故意殺人罪的被告人,有可能會被判處死刑,但有可能被判死刑緩期執行,根據具體案情,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節較輕的,也可能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第四十八條
【死刑、死緩的適用對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條
【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叄』 醫鬧入刑有哪些相關的法律規定

《刑法》第二百九十條【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擾版亂國家權機關工作秩序罪;組織、資助非法聚焦罪】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3)醫患刑法擴展閱讀:

醫鬧入刑的條件

第一,從法益保護角度看,尋釁滋事罪保護的是社會秩序。行為人闖入社會交往的場所,侵害與社會交往相關的人身、財產安全,即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秩序,應當納入到尋釁滋事罪的規制范圍,而不必考慮案發的時間、地點、人流分布等因素。

第二,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僅在第(四)項規定明確了起鬨鬧事類尋釁滋事犯罪必須以發生在公共場所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為構罪要件。而包括傷人、毀財在內的其他三種類型尋釁滋事犯罪均未使用「公共場所」的用詞。說明公共場所並不是構成尋釁滋事犯罪的空間要件。

第三,醫療秩序包含於社會秩序之中。行為人闖入醫院傷害醫務人員、損壞醫療設備,破壞正常的社會秩序,符合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因此,一旦行為人在醫院的打砸行為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即構成尋釁滋事罪。

『肆』 如何從刑法的角度看待醫患 沖突

醫患糾紛的過激行為可能觸犯刑法,被追究刑事責任。所以從刑法看醫患沖突,要看事情的發展程度。

『伍』 是醫患糾紛還是刑事犯罪

根據法律規定:來
有下源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冊:A.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B.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中止醫師執業活動二年以上以及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情形消失的,申請重新執業,應當由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機構考核合格,並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的規定重新注冊。
因此如果您觸犯刑事案件,您還是可以過二年進行申請的。

『陸』 刑法修正案九能緩解醫患關系嗎

法律復不是萬能的,法律是社會公平正制義的最後防線。
此次修訂,並不是解決醫患關系之道,而只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醫生的合法權益、醫院正常的社會秩序,維護患者正常的維權。刑法本身就具有保護性的作用。以及引導維權者採取合法的形式等。
但是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並不是法律,也不是法律缺失、或執法不嚴、司法不公。而是醫療資源分配製度、醫療資源總量、醫療體制、醫療保險體制等諸多問題的綜合反映,因此不能把解決醫患關系簡單的寄託在一次法律的修訂上。而要著眼於對症下葯,增加供給、捋順體制弊端,推進城鄉一體的醫保體制等,來從根本上解決醫患之間的各類矛盾。

『柒』 沒有醫療證把人打死了受什麼刑法

如果沒有取來得醫生執自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構成非法行醫罪,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的規定,應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發生因對方非法行醫而導致死亡事件的,死者家屬應該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以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

《刑法》
第三百三十六條【非法行醫罪;非法進行節育手術罪】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育復通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捌』 醫療事故有什麼刑事責任,醫療事故有什麼行政責任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是指由醫學會組織有關臨床醫學專家和法醫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運用醫學、法醫學等科學知識和技術,對涉及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有關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 從上述定義中可以看出,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以下特點: 1、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目的,是為衛生行政部門在處理醫療事故時遇到的專門性問題提供的一種技術服務。需要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解決的專門性問題包括: (1)判斷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2)醫療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3)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序; (4)醫療事故等級; (5)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醫學建議。這些專門性問題是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醫療糾紛與事故的前提與基礎。 2、鑒定機構選擇具有高度的專屬性。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只能由醫學會組織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組來完成,不存在選擇其他鑒定機構的可能。 3、鑒定結論以醫學會的名義發出,不實行鑒定人個人負責制。因此,一般難以追究鑒定人的行政或法律責任。 4、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鑒定結論證據學要求顯著寬松。表現為缺乏鑒定資料和材料嚴謹的保全、固定與保存制度,原始鑒定材料與資料被塗改、遺失、毀損的情況時有發生;鑒定結論以醫學會的名義出具,無需鑒定人簽名蓋章,因此無法對鑒定人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也無法落實蜒人出庭質證和錯鑒追究制度。 醫療過錯鑒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訴訟案件中,依職權或應醫患任何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委託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對串方所訴醫療損害結果與醫方過錯有無因果關系等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判斷並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由此可見,醫療過錯鑒定的目的,是為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訴訟中遇到的專門性總是提供的一項技術服務。這些專門性問題包括: (1)是否存在損害事實; (2)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 5、損害事實與醫療過錯行為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王水 醫療事故賠償是醫療事故糾紛中爭議最大的話題,也是解決醫療事故問題的主要途徑,了解醫療事故賠償標准和計算方法的法律知識對於醫療事故的當事人來說十分重要。

熱點內容
勞動法的產生 發布:2025-09-16 00:50:02 瀏覽:684
刑法實訓目的 發布:2025-09-16 00:41:25 瀏覽:686
假離婚生二胎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00:29:15 瀏覽:628
仲裁裁決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可以 發布:2025-09-16 00:28:18 瀏覽:681
民法典話 發布:2025-09-16 00:27:31 瀏覽:2
司法調解申請書 發布:2025-09-16 00:27:31 瀏覽:443
盜用公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00:26:12 瀏覽:140
公司欠薪能追究公司實際經營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00:20:31 瀏覽:882
社會學網路分析法 發布:2025-09-16 00:08:33 瀏覽:17
德川酷刑法 發布:2025-09-15 23:50:03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