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頒布前我國沒有民法

民法典頒布前我國沒有民法

發布時間: 2021-02-25 07:01:52

Ⅰ 我國為什麼需要民法

我國為什麼需要制定民法典?
《決定》提出,要「加強市場法律制度建設,編纂民法典」。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已經65年了,可是我國還沒有頒布民法典,這在世界成文法國家的民事立法史上是罕見的。當今我國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面深化改革時期,社會發展更加需要民法典。現在我國制定民法典的理論准備、政治環境和經濟條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我們應當乘此大好時機,加快制定民法典,使民法典成為鞏固改革開放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律工具,為世界法律文化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重視個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注重商品交換,發展市場經濟。伴隨著的是民事立法的大發展,成果輝煌。立法機關宣布,2010年已經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已經形成的民法體系是初級層次的體系,不夠完善,科學化程度不高。例如:缺少民法總則;缺少債法總則;關於人格權的規定不能適應新情況;單行法之間存在著重復、矛盾、沖突,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民事司法的統一、公正、高效和權威性,是產生社會矛盾的原因之一。這些問題都屬於立法問題,不能用司法解釋的方法解決。進一步說,即使全部單行法都修訂好了,而不將其整合為民法典,也不是高層次的、科學的民法體系。
制定民法典對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有何意義
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之一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實質是限制行政權力,加強民事權利,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與社會的關系。這是轉變重行政權力、輕民事權利的傳統觀念,改善官民關系,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民法典的制定、頒布和實施有利於推動這項改革和鞏固這項改革的成果。民法典確立全面的民事權利體系,就為正確處理行政權力和民事權利的關系奠定法律基礎。在此基礎上,實現在民事上「法無禁止即可行」,在行政上「法無授權不可行」,從而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
(以上問題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魏振瀛作答)
為什麼說依法治國需要扎扎實實的民商法律制度?
民法典是民事立法體系化和科學化的產物。以前人們對法律的認識是不理性的。法律的體系化和科學化不是想擴張法官、檢察官的權力,恰恰是限制他們的權力。要把各種抽象的知識變成更有體系化、更有邏輯的東西,對此,我們應該肯定它,不能認為這是背離人民的、繁瑣的。過去我國在體系化和科學化上做得比較少,致使最高法院不斷編制司法解釋,也是迫不得已。
民法典對推進社會進步的作用顯著。法國民法典的頒布最為典型,原來法國是相對落後的國家,民法典編制以後國力變強。德國也是一樣,民法典對其工業尤其是工商業的發展有很大作用。把普通國民的權利寫清楚,體現了國民的重要性,有助於把人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我們討論依法治國時,有的人認為這和公法有關,和民法無關。應該認識到依法治國需要扎扎實實、實實在在的民商法律制度,不能把依法治國停留在口頭上。之所以有這種認識,是因為很多人沒有經歷過民法訓練,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法律依據。一個國家講法治,必須把理想落實到一個個的行為規范中去,民法典的作用不可或缺。 (以上問題由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孫憲忠作答)

Ⅱ 為什麼我國沒有民法典而是民法通則

所謂法典就是對某一個法律部門的全部或者絕大部分問題進行詳細的條文化規定的法律文件。
法典的特點是:
1,內容全面詳實,把該法律領域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問題都進行了集中的規定或者解決。
2,條文嚴整規范,相互照應,總體結構完整,邏輯性強。
3,立法技術比較先進。既有完整的基本原則、又有詳細的法律規則。
刑法》符合上述要求,就是刑法典。
《民法通則》遠遠達不到上述要求,原先在立法時本來是《民法總則》,後來增加了很多總則外的東西,改為《民法通則》。是一個民法典立法的中間產物,民事單行法律立法的基礎文件。
民法典,不是民事法律匯編。

Ⅲ 我國有無民法典我國民法主要包含哪些法律

1.建國抄到現在還沒有襲民法典。之前的民國政府有頒布過。中國目前正在進行民法典的籌劃工作,現在民法類的部門法已經相對完善了。總則即民法通則,分則即是物權法、知識產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只待最後編纂成民法典了。 2.民法在學術上有兩種觀點,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我國現行立法採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觀點,認為《民法通則》是民法這個法律部門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屬於「大民法」的范疇。但對於我國經歷1978年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經濟法」,歷來有爭議,如《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等法律,目前全國人大的主流意見是屬於「經濟法」,但按照德國、法國、韓國等大陸法系國家,它們也屬於大民法的范疇。 補充: 民事法律事實分為:行為與事件1.行為依據產生後果原因的不同分為:民事行為和事實行為;2.民事行為依據效力可以分為: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及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3.事實行為可以分為:無因管理行為、侵權行為、緊急避險行為、正當防衛行為、拾得遺失物、先佔、添附等行為。

Ⅳ 民法典頒布後我國一共幾部法律

我國的法律不是按部來計算的,所以計算不出來的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頒布之前,我國沒有民法。————判斷題,求解釋

明顯不對啊。
我國1950年就頒布婚姻法,是共和國第一個調整民事關系的法律。

Ⅵ 我國民法典何時頒布啊

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回、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答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2020年5月28日15時08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2879票贊成、2票反對、5票棄權,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邁入「民法典時代」。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載著幾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億萬人民的夢想。

(6)民法典頒布前我國沒有民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Ⅶ 我國第一部民法典,難道以前沒有法律嗎

以前有法律,比如合同法,婚姻法等,但沒有民法典。民法典是完善、全面和系統的調整我國民事關系的法律。

Ⅷ 有人說在民法典之前我國已經有各種單行法 沒有必要再通過民法典 對此你怎麼看

法律過多過散,現在集中一部,對於重疊的法律也能精簡,所以有必要。
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刑法257條 發布:2025-09-15 11:29:52 瀏覽:266
單位總經理所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5 11:19:16 瀏覽:473
人民法院的基本 發布:2025-09-15 11:14:23 瀏覽:686
梅河口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5 11:11:33 瀏覽:151
新婚姻法讓女性不願生孩子 發布:2025-09-15 11:11:31 瀏覽:360
工傷法律知識競賽 發布:2025-09-15 11:00:45 瀏覽:300
法院的伙食 發布:2025-09-15 10:55:53 瀏覽:134
陷阱法治與 發布:2025-09-15 10:46:35 瀏覽:939
世界訴訟法年會官網 發布:2025-09-15 10:40:44 瀏覽:17
貨車掛靠法律賠償責任 發布:2025-09-15 10:40:43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