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意外事件

刑法意外事件

發布時間: 2021-02-25 08:47:10

① 什麼是刑法中的意外事件 過失犯罪與意外事件的區別

過失犯罪是有過失,比如交通肇事罪,肇事司機都不是有意想撞人的(有意撞版人就是故意傷害甚權至故意殺人了),
意外事件連過失都沒有,是人無法預料或無法控制的事,比如一個人排隊站著,突然癲癇發作倒地,砸傷身後的幼兒。

② 法律上的意外事件是什麼含義

1、概念

按照刑法典第16條的規定:意外事件: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行為人的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認為是犯罪。這種情況就是刑法理論中所說的無罪過的意外事件。

2、條件

(1)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

(2)行為人對於自己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結果在主觀上既無故意、也無過失;

(3)損害結果的發生是由於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

3、特徵

意外事件具有三個特徵:一是行為人的行為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二是行為人主觀上沒有故意或者過失;三是損害結果由不能預見的的原因所引起。

「不能預見」是指當時行為人對其行為發生損害結果不但沒有預見,而且根據其實際能力和當時的具體條件,行為時也根本無法預見。從認識因素上來講,行為人沒有認識到其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意志因素上來講,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反對態度。

(2)刑法意外事件擴展閱讀:

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的區別

相同之處都是發生了損害結果,都沒有預見。不同之處在於,在疏忽大意的過失中,行為人應當預見也能夠預見,但沒有預見;在意外事件中,根據行為人的自身狀況和當時的環境、條件,不可能預見。因此,是否應當預見、是否能夠預見,是區分二者的關鍵。

「不能預見的原因」所致的意外事件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的相似之處,二者都是行為人對有害結果的發生沒有預見,並因此而發生了這種結果。

但是,它們更有著原則的區別:根據行為人的實際認識能力和當時的情況,意外事件是行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不可能預見,不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疏忽大意的過失則是行為人對行為發生危害結果的可能性能夠預見、應當預見,只是由於其疏忽大意的心理而導致了未能實際預見。

因此,根據行為人的實際能力和當時的情況,結合法律、職業等的要求來認真考察其有沒有預見的原因,對於區分意外事件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至關重要,這是罪與非罪的原則區分。

③ 什麼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

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預見的版原因引起的,不權是犯罪。這便是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具有三個特徵:

一是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行為人的行為是造成損害結果的原因;如果出現了損害結果,但不是行為人的行為造成,而是由自然現象、動物等造成,則不能稱為意外事件。

二是行為人沒有故意與過失。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及所造成的損害結果,既不存在故意心理,也不存在過失態度。

三是損害結果由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行為人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損害結果,而且根據當時各方面的情況,他不可能預見、不應當預見。這說明間接故意的行為人認識到結果發生的可能性較大。

④ 怎樣區分刑法學中意外事件和過失致人重傷罪

意外事件是沒有預見,無法預見,並且在主觀方面不希望發生的事件
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現的行人就是意外事件。
過失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
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不希望危害結果發生
過於自信的過失:已經預見+輕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發生

⑤ 刑法上的不可抗力與意外事件的區別

意外事件是指行為人雖然在客觀造成了危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過失,而是內由不可預見的原因引起的稱做意容外事件.
不可抗力是指行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
1.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原因不同,不可抗力發生損害的原因是在特定場合下,非人力所能抗拒\避免的力量,包括自然力和非自然力的強制.而意外事件發生損害結果則是由於行為人對當時情況下自己行為會造成損害結果沒有預見也不能預見.
2.對損害結果發生的預見情況不同.不可抗力行為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是有所預見或可以預見的,只是特定場合下憑借其能力及客觀條件和環境無能為力.意外事件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根本缺乏預見,也不可能預見.
3.不構成犯罪的根據不同.不可抗力是由於行為人不能依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為,以外事件是因為行為人主觀上根本不能認識到損害結果會發生.

⑥ 刑法 意外事件 過失致人死亡 故意殺人

1應當是疏忽大意,因為不可能不知道有路人患有心臟病的可能性。
2均屬於交通肇事
3具有保障義務,應當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論處

⑦ 刑法中 意外事件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的區別

1、意外事件屬於不可預測的事件;疏忽大意的過失屬於應當可以預見,但是應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
2、意外事件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疏忽大意的過失需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⑧ 刑法上的意外事件如何解釋

刑法上的意外事件,是指行為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行為人不是出版於故意或者過權失,而是由於不能預見的原因造成的。
意外事件具有三個特徵:一是行為人的行為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二是行為人主觀上沒有故意或者過失;三是損害結果由不能預見的的原因所引起。「不能預見」是指當時行為人對其行為發生損害結果不但沒有預見,而且根據其實際能力和當時的具體條件,行為時也根本無法預見。從認識因素上來講,行為人沒有認識到其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意志因素上來講,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反對態度。
我國刑法規定,無過錯的意外事件,不構成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

⑨ 什麼是意外事件意外事件要負刑事責任嗎

根據《刑法》第16條規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於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於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這就是刑法理論上的意外事件。

所謂不能抗拒的原因,是指行為由於遇到不可抗拒的力量,無法避免損害結果的發生。以致造成損害結果。這種不可抗力的來源有的來自於自然界,有的來自於他人的行為或本人的生理障礙。例如;火車司機吳某和謝某駕駛一列旅客列車夜間在鐵路上行駛,當行至一座大橋前時,突然發現大橋的橋面斷裂沉陷了一段,便立刻緊急制動剎車,但由於巨大的慣性驅使,機車和兩節車廂仍然沖入橋下,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橋面斷裂沉陷的原因是幾分鍾前這里發生了小崩,巨大的泥石流將橋面沖毀了,尚無人發現。因而引起了翻車事故。這一事故的發生,對火車司機吳某和謝某二人來說是意外事件,屬於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所謂不能預見的原因,是指行為人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既無預見,也不可能預見。例如:護士姚某按照醫生開_的青黴素針葯給一個三歲的幼兒打針時,按操作規程首先做了皮膚過敏試驗,、但作皮試後五分鍾時該幼兒出現了過敏反應一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抽氣等症狀,經搶救無效死亡。解剖屍體後查明該幼兒體質特異,不能承受青黴素皮試,因而發生過敏反應死亡。該案中,幼兒的死亡對護士姚某來說是意外事件,屬於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意外事件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的區別是:行為人對損害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是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如果按照實際情況,行為人對損害結果不可能預見,則是意外事件。

對於意外事件,行為人負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刑法257條 發布:2025-09-15 11:29:52 瀏覽:266
單位總經理所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5 11:19:16 瀏覽:473
人民法院的基本 發布:2025-09-15 11:14:23 瀏覽:686
梅河口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5 11:11:33 瀏覽:151
新婚姻法讓女性不願生孩子 發布:2025-09-15 11:11:31 瀏覽:360
工傷法律知識競賽 發布:2025-09-15 11:00:45 瀏覽:300
法院的伙食 發布:2025-09-15 10:55:53 瀏覽:134
陷阱法治與 發布:2025-09-15 10:46:35 瀏覽:939
世界訴訟法年會官網 發布:2025-09-15 10:40:44 瀏覽:17
貨車掛靠法律賠償責任 發布:2025-09-15 10:40:43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