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民事主體的規定
『壹』 《民法總則》制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憲法》來
根據《民法總則》自第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1)民法典中民事主體的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民法總則》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根據《民法總則》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根據《民法總則》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貳』 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按照什麼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
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版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民權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民事主體行使權利時,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2)民法典中民事主體的規定擴展閱讀
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為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叄』 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專,按照自屬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3)民法典中民事主體的規定擴展閱讀:
主流的民事主體判斷標准認為,民事主體的本質條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的存在;二是國家法律的確認。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民事主體存在的決定性因素;國家以法律形式加以確認,也是其存在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在商品交換中逐漸形成的平等的人格和地位,是產生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而在商品交換和其他民事活動中,享有充分的財產自主權是民事主體成立的必要條件。
『肆』 民法總則中民事主體有哪些法律規定
民事主體是民事關系的參與者、民事權利的享有者、民事義務的履行者和民事責任的承擔者。
關於自然人制度。一是增加了保護胎兒利益的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二是下調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齡標准。這樣規定是為了更好地尊重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識。三是完善了監護制度。監護是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彌補其民事行為能力不足的法律制度。草案以家庭監護為基礎,社會監護為補充,國家監護為兜底,對監護制度作了完善。明確了父母子女間的撫養、贍養等義務,擴大了被監護人的范圍,強化了政府的監護職能,並就監護人的確定、監護職責的履行、撤銷監護等制度作出明確規定。
關於法人制度。法人制度是民事法律的一項基本制度。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的組織形式不斷出現,法人形態發生了較大變化,民法通則關於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和社會團體法人的分類已難以適應新的情況。為適應社會組織改革發展要求,按照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3類。對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只列舉了幾種比較典型的具體類型,對現實生活中已經存在或者可能出現的其他法人組織,可以按照其特徵,分別歸入營利法人或者非營利法人。對特別法人,規定了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機關法人。機關設立的目的是履行公共管理等職能,這與其他法人組織存在明顯差別。二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賦予其法人地位符合黨中央有關改革精神,有利於完善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三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設立、變更和終止以及行使職能和責任承擔上都有其特殊性。四是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這類合作經濟組織對內具有共益性或者互益性,對外也可以從事經營活動,依照法律的規定取得法人資格後,作為特別法人。
關於非法人組織。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實際生活中,大量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各種民事活動。賦予這些組織民事主體地位有利於其開展民事活動,也與其他法律的規定相銜接。據此,總則規定,非法人組織是不具有法人資格,但是能夠依法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的組織,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專業服務機構等。總則還規定,非法人組織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其出資人或者設立人承擔無限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伍』 民法典可以成為民事主體的有哪些
民法典規定的民事主體主要有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陸』 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
依據民法總則的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時,應該有利於節約資源、專保護生態環境,不得對屬環境進行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九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6)民法典中民事主體的規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柒』 民法典中的民事權利體系
民事權利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的利益范圍和實施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實現某種利益的意志。包括:權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種利益(如人身權)和通過一定行為獲得的利益(如財產權);權利人自己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和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保證其享有或實現某種利益;在權利受到侵犯時,能夠請求有關國家機關予以保護。
在中國,民事權利具有三個基本特點:
1、平等性。每個公民不分年齡、性別、民族、宗教信仰、職業、地位等,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權利;
2、連續性。公民的民事權利從其出生至其死亡,法人的民事權利從其成立至其消滅,自始至終都享有法定的民事權利;
3、真實性。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強大的物質基礎,使民事主體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得以保障。民事權利依不同的標准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絕對權和相對權,請求權、支配權、形成權和抗辯權,主權利和從權利等等。
(7)民法典中民事主體的規定擴展閱讀
民事權利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即享有權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圍內直接享有某種利益,或實施一定的行為;享有權利的人可以要求負有義務的人實施一定的行為或是不實施一定的行為;享有權利的人在其權利受到侵犯時,有權請求法律予以保護。
民事權利是公民在社會上存在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權利,也是與公民日常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一項權利。從權利的具體內容來分,民事權利主要包括財產權和人身權。財產權是指以財產為客體、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的民事權利,如物權、債權等;人身權是指以特定的人身利益為客體,並不體現財產內容的民事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有些民事權利既有財產權性質,又有人身權性質,如知識產權、繼承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