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民事主體
①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民事主體在行使權力時應遵循那些原則
根據我國來《民法通源則》規定民事主體在行使權力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三條【平等原則】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原則】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條【遵守法律和政策原則】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七條 【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②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
民事責任是 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版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權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屬於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③ 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民事主體中其他組織不包括
在我國抄法律上的其他組織是指合襲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我國民法通則並沒有規定其他組織,但為了確保這些客觀存在的但又不是法人的社會組織的合法利益,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其他組織進行民事訴訟活動,是由其主要負責人為代表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1)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私營獨資企業、合夥組織;
(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型聯營企業;
(3)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4)經民政部門核准登記領取社會團體登記證的社會團體;
(5)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6)中國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8)經核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9)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其他組織。
④ 《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關於民事主體的規定的區別和聯系。
民事主體復是指依照民事製法律規范具有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的資格,並以自己的名義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
我過《民法通則》和有關法律規定,民事主體分為:一、自然人,二、法人,三、其他組織。我過《民法通則》沒有講「其他組織」但列為一類獨立的民事主體,但我過《合同法》等其他法律普遍承認其他組織的民事主體資格。四、國家。
⑤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主體主要有哪些
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⑥ 根據民法通則可以成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是
概念: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權利或承擔義務回的人,即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答人。
構成: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可以作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有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等。實踐中以戶為單位的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以及個人合夥組織體或非法人組織被視為民事主體。國家是特殊的民事主體。
民事主體包括:公民(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包括: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人合夥。法人包括:企業法人、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⑦ 什麼是民法民事主體包括哪些
1、民法即規定並抄調整公襲民之間、法人之間及公民與法人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民事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2、
(1)民事主體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2)法人包括:企業法人、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3)其他組織包括: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人合夥。
⑧ 《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主體的具體人格權有
A,C,D,E
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親屬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