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學2任某
① 刑法學自測題(2)尋找高手解答,謝謝!
11.A 12.B 13.D 14.D 15.A 16.C 17.B 18.D 19.D 20.B
② 刑法學2第二次作業
一、犯罪構成要件是法律選擇規定的。
二、某甲與某乙戀愛,甲的父親丙堅決反對,對甲多次進行辱罵與毆打,並對其進行看管,不允許甲與乙見面,致使甲自殺身亡。在本案中,作為刑法上因果關系的原因是( 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為 )。
三、某甲產生報復殺人的意圖並向其朋友乙透露,在乙的規勸下甲最終放棄的報復殺人的意圖。甲的行為是( 以上都不是 )
四、我國刑法規定,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教唆犯( 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五、某甲盜竊手槍一支私自藏匿家中,被懷疑後,拒不坦白交待,後被公安人員搜出。某甲的行為(是盜竊槍支罪)。
六、某甲於 1992年 12月因交通肇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1年,刑滿釋放後,於1997年11月又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某甲的行為(不構成累犯)。
七、生產、銷售假煙,銷售額達100萬,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八、使用暴力拘禁他人並致其傷殘的,(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九、按照我國刑法規定,偽證罪發生在(刑事訴訟)中。
十、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是(犯罪故意)。
③ 刑法學2作業3第一題
構成入室搶劫罪。應當以入室搶劫罪判處。適用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④ 刑法學2作業1第二題
⑤ 刑法學的兩個案例求解答
1、不是故意殺人,甲沒有義務。
首先,甲不是故意殺人,這個很容易理解了,甲專沒有殺人的故意屬,也沒有殺人的行為。
其次,甲在道德層面上自然是有義務救助乙的,但這還不能要求甲對此負法律上的責任。
2、1)生日前的盜竊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滿十四歲的人應從生日第二天開始算,所以生日會上殺人不負刑事責任。
因未滿十四歲,綁架未遂不構成刑事責任。因未滿十四歲,搶劫不承擔刑事責任。
因未滿十六歲,偷車並肇事的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2)對張某應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的時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3)李某構成綁架罪未遂,張某為共犯但不承擔刑事責任。
4)假釋期滿後發現假釋期內有犯新罪的,應撤銷假釋,繼續服刑,刑期應先罪與後罪並罰,先減後並,得出刑罰。
5)此時對張某應按故意殺人罪進行處罰。
參考《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如果滿意,望請採納!
⑥ 急 急 ! ! ! 電大刑法學2作業1第2題答案
玩忽職守
在工作中因為自信,大意造成失誤。
⑦ 刑法學分析案例題 任某的行為構成什麼罪應當如何處理(處理原則)為什麼
入室盜竊的轉化型搶劫~~盜竊根據數額限制和任某年齡期間有競合敲詐勒索罪 是處回於暴力侵奪他人財產的目的施答行的。盜竊罪的入罪年齡是18歲;而搶劫罪作為一種嚴重的暴力行為,入刑年齡是16周歲,犯罪金額也沒有限定(哪怕一元);綜上,任某的行為符合搶劫罪的犯罪構成,應根據他的法定和酌定量刑情節判處刑罰。[敲的,請支持]
⑧ 刑法學(2)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王某,男,44歲,某醫院職工.王某得知其妻劉某有了婚外情後即懷恨在心,欲致其於死內地.2001年12月19日,王某制了容一個定時爆炸裝置.12冃21日上午,王某將爆炸裝置定好時間後謊稱要去登山遊玩,帶著劉某一起爬上了一座遊人雲集的山頭.中午12點左右.王某將用報紙包好放在塑料袋中偽裝成午餐的爆炸裝置讓劉某拿著,然應以上廁所為名離開劉某.12點30分左右,定吋爆炸裝置發生爆炸,劉某被炸身亡,劉某周圍的遊人一死三傷.王某被抓獲後主動交代,2000年2月因與吳某發生爭執而將吳某扎傷,經查屬實.吳某的傷為輕微傷.傷.
⑨ 求大學刑法2案例分析電子書
案例:被告人楊某(男,34歲)酒後駕駛一輛藍色豐田雙排座130型客貨車在A市由北向南行駛,在超越與其同方向行駛的黑色中巴公共汽車後,又向右打方向盤,引起中巴車車主董某不滿,當兩車行駛至十字路口紅色信號燈前停車時,董某下車到楊某駕駛的汽車駕駛室左側,抓住左側車門與楊某論理,楊某見狀即發動汽車,加大油門向前急駛。駛出300多米遠,在同向有三個車道的情況下,違章從右側超越同方向行駛的黃色雙排座貨車,致使扒在左側車門外的董某被該車車箱伸出的鋼筋門窗刮下車,摔倒在馬路上。楊某見狀,駕車逃逸。董某被送往醫院搶救後因傷勢過重於次日凌晨死亡。三日後,楊某投案自首。經法醫鑒定:董某系頭部受到強大外界暴力的撞擊致重度腦損傷而死亡。問:楊某的行為性質?
解析:1.故意殺人罪 楊某主觀上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董某重傷或死亡,而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屬於間接故意,此時傷害和殺人的故意尚不明顯。客觀上董某因其行為直接導致重傷結果,此時楊某因先前行為負有救助義務,楊某不履行救助義務,主觀上放任被害人死亡,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解析:案例:王某(男,37歲,身高170厘米,體質一般,系某派出所有15年警齡的警察),一晚在食店聚餐喝酒處於半醉狀態,與鄰桌一也大量飲酒的食客李某(男,29歲,身高175厘米,身體強壯,系搬運工)因無意間之動作碰撞發生爭吵,雙方對罵不休。王某在醉酒狀態下大怒,一邊吼到「你娃娃閉上臭嘴」,一邊沖上前雙手掐住仍坐在椅子上的李某的脖子,約3~5秒後鬆手回到坐位。李某此時腦袋耷拉靠著椅背滑坐在地上昏迷不醒,經眾人急送醫院搶救,但仍不治身亡。經法醫鑒定,李某的死因為腦血管破裂,破裂之直接原因在於長期的血管畸形致硬化變脆(被害人及家屬均不知道),在大量飲酒、情緒激動、掐脖刺激三方面外力的共同作用下(缺一不可)而致瞬間血液擠破血管;掐脖並未造成明顯傷情(即力度不大)。 問:王某的行為如何定性?
2.過失致人死亡罪 有分歧,也有說作意外事件處理,理由是掐脖子和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因特殊體質和大量飲酒因素的介入而中斷。我個人認為題目中既然明確王某是15年警齡的警察,那麼應該認為王某對於掐脖子這種行為對某些特殊體質的人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應當有預見能力而沒有預見,應成立疏忽大意的過失。
⑩ 刑法學(2)作業3 分析案例 任某,男,17歲,某校高中二年級學生。 任某特別喜歡玩電子游戲。20
按照所訴,涉嫌入戶搶劫罪,根據第二百六十三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版
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權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入戶搶劫是指行為人用各種非法手段進入公民家中實施搶劫的行為。入戶搶劫是近年來搶劫罪中的常見多發情形。這里所說「戶」,應理解為居民住宅,並不包括其他場所,如單位的辦公樓、學校、公共娛樂場所等,否則,有悖立法原意。對「入戶」不能僅理解為進入住宅房間或者室內。對於搶劫獨門獨院居民住宅的,只要行為人進入了住宅院內,也應視為「入戶搶劫」。人戶搶劫的犯罪分子的入戶行為,在實踐中往往是到居民住宅破門撬鎖,危害非常嚴重,這種入戶行為本身就已構成本法第245條規定的非法侵入住宅罪,只是由於搶劫罪的入戶行為是其搶劫行為的手段行為的一部分,根據刑法處理牽連犯的一般原則,只以搶劫罪一罪從重處罰,不必再以搶劫罪和非法侵入住宅罪實行並罰。搶劫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對財物的所有人、經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當場交出財物或者當場將其財物劫走。
雖然任某的情節屬於比較嚴重,但是未滿18周歲可以減輕或者從輕處罰,應該不會判得很重,具體就要看法官和檢察院怎麼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