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所見證

司法所見證

發布時間: 2021-03-02 00:12:56

❶ 沒有房產證在司法所見證買賣協議現在賣家不認 該怎麼辦

找個專業的律師咨詢一下

❷ 司法所能不能搞司法見證

司法所來可以搞司法見證的,見源證時要應當出具司法見證書。司法見證書是由司法部門出具的見證書,其對當事人的申請事項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予以證明。
司法見證的見證范圍 : 以當事人自願為原則,凡簽約、舉債、出貸、抵押、擔保、取證、贈予、遺囑、提存履約、分家析產等法律行為及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生老病死等法律事件,但不真實、不合法或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形除外。

❸ 司法所見證與律師見證一樣哪個效力大

在我國沒有法律賦予律師見證的效力,屬於私證,和普通見證人見證沒差別

❹ 鄉鎮司法所對房屋買賣做的司法見證有效嗎

房屋買賣可以做律師見證。

❺ 雙方協商好退出合夥協議,能否去司法所簽字,蓋一個司法所的見證章嗎

您這個問抄題,可以有三個解襲決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司法所有無權利?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市(區、縣)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司法有相應基礎的法律服務,但各個地區對於具體服務會有自己的實施規定,司法所出具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效力大小各個地方法院認定不同,這一點您需要注意。

2、另外一種解決辦法?

(1)除了司法所外,建議您前往當地公證處,將退夥協議依法進行公證,效力更高。

(2)您還可以尋求律師見證,效力高於司法所見證。

3、見證與公證的效力?司法調解員出具的見證書,沒有特殊效力,相當於普通公民見證。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見證並非公證,司法所的見證所效力低於公證處辦理的公證。

所依據的法律規定:

❻ 司法所工作人員可以個人名義當見證人

律師胡球干回答您:
完全可以。「見證」的簡單法律釋義就是「我看(見)了某一行為,以備作證(證)明。只要避開和雙方當事人有親屬或利害關系,任何公民都可以作為見證人。而且,司法所還可以以單位形式作見證。

❼ 農村房屋買賣須到鎮司法所辦理見證嗎司法見證的法律效力大嗎

土政策 。
司法所沒有見證的工作內容。
鎮司法所一般是一套人馬兩個牌子,即有司法所也有法律服務所。
法律服務所有見證的業務,但必須是自願的。
見證的文書效力大於未見證的,小於公正的效力。
不是所有的文書都需要見證或公正。

❽ 司法所可以以個人名義當見證人嗎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應當以國家機關的名義

❾ 司法所可以辦理見證嗎法律依據是什麼

見證非公證,其效力僅限於合法與證明力的作用,司法所一般都承擔法律服務所的職能(有的是一個機構承擔兩種職能)。

法律依據是《司法部關於基層法律服務所有限制地開展見證工作的通知》。

司法所,在基層政法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基層政法組織機構之一,它與公安派出所、法院派出法庭、檢察院派駐檢察室共同構成我國鄉鎮(街道)一級的政法體系,成為中國基層司法運行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員單位,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

(9)司法所見證擴展閱讀:

職責: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組織開展對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和社會適應性幫扶;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基層法律服務業務范圍:應聘擔任法律顧問;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活動;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主持調解糾紛。

解答法律咨詢;代書法律事務文書;協助辦理公證事項;協助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他有關法律服務事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法所



❿ 司法所做遺囑見證書有效嗎

司法所由於不是公證機構,只能按照一般的見證人(遺囑)對待,如果其在形式上和實質上都符合法律規定,且沒有與之相沖突的遺囑存在,一般認定為有效的。


  • 我國法律規定的遺囑實質要件如下: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准。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後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後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後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後於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准。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於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餘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4、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於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5、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 遺囑有效的形式要件:

《繼承法》中認可的有效的遺囑形式只有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緊急情況下)五種形式。五種形式的遺囑要求如下:

1、公證遺囑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辦理遺囑公證需要立遺囑人親自到其戶籍所在地的公證機關申請辦理,不能委託他人代理。如果遺囑人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親自到公證機關辦理遺囑公證時,可要求公證機關派公證員前往遺囑人所在地辦理。值得注意的是,立遺囑人如果要變更或撤銷原公證遺囑,也必須由原公證機關辦理。

公證遺囑的主要內容:

①遺囑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住址;

②遺囑處分的財產狀況(名稱、數量、所在地點以及是否共有、抵押等);

③對財產和其他事務的具體處理意見;

④有遺囑執行人的,應當寫明執行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等;

⑤遺囑製作的日期以及遺囑人的簽名。

特別注意:遺囑中一般不得包括與處分財產及處理死亡後事宜無關的其他內容。

2、自書遺囑

自書遺囑必須由立遺囑人全文親筆書寫、簽名,註明製作的年、月、日。自書遺囑不需要見證人在場見證即具有法律效力。

自書遺囑可按照下列程序訂立:

①遺囑人書寫遺囑內容。遺囑人應親自書寫遺囑全文,這樣既可以真實表達遺囑人的意志,又可防止他人偽造、篡改、添加遺囑內容。

②遺囑人在自己書寫的遺囑上寫明書寫的年、月、日和地點。訂立遺囑的時間對遺囑的效力有一定的影響,如不同書面遺囑內容相矛盾時,應以時間在後的書面遺囑為准。同時,訂立遺囑的時間有時也可證明遺囑內容的真偽。

③遺囑人親筆簽名。

④自書遺囑中如需塗改、增刪,應當在塗改、增刪內容的旁邊註明塗改、增刪的字數,且應在塗改、增刪處另行簽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後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表示,有人簽名並註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

3、代書遺囑

代書遺囑是指因遺囑人不能書寫而委託他人代為書寫的遺囑。中國《繼承法》第17條第3項規定:「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4、錄音遺囑

錄音遺囑是指遺囑人用錄音的形式製作的自己口述的遺囑。為防止錄音遺囑被人篡改或錄制假遺囑弊端的發生,《繼承法》第17條第4項明確規定:「以錄音形式設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見證的方法可以採取書面或錄音的形式,錄音遺囑製作完畢後,應當場將錄音遺囑封存,並由見證人簽名,註明年、月、日。

5、口頭遺囑

中國《繼承法》第17條第5項規定:「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由於口頭遺囑有易於被篡改和偽造,以及在遺囑人死後無法查證的缺點,所以《繼承法》對口頭遺囑作了以上限制性規定。

  • 我國《繼承法》第十八條規定:下列人員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1、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

2、繼承人、受遺贈人;

3、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

  • 當有數份遺囑時,我國法律規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2條規定: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准;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的遺囑為准。

熱點內容
中國人民最高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4 13:44:41 瀏覽:587
行政法修訂溯及力 發布:2025-09-14 13:44:40 瀏覽:502
與法社會學有關的思考點 發布:2025-09-14 13:33:41 瀏覽:548
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9-14 13:33:41 瀏覽:44
北京民告官律師 發布:2025-09-14 13:33:40 瀏覽:165
山陽司法網 發布:2025-09-14 13:22:23 瀏覽:129
十二道菜刑法 發布:2025-09-14 13:20:48 瀏覽:814
看社會與法的感想 發布:2025-09-14 13:11:03 瀏覽:804
社會與法看完的感受 發布:2025-09-14 13:09:30 瀏覽:158
桂平市法律援助中心在那裡 發布:2025-09-14 13:04:44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