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誓詞

民法典誓詞

發布時間: 2021-03-07 22:32:01

⑴ 如何從古代的法字了解現代法律的內涵特徵

古代的法為灋,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追求正義的理念。
根據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內字》一書容的解釋:「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意思是,之所以偏旁為「水」,是因為法律如水那樣公平;而之所以有「廌」,因為「廌」是傳說中古代的一種獨角獸,生性正直,古代用它進行「神明裁判」,見到不公平的人,會用角去頂,因此也就有了「去」。

⑵ 法律的起源

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對法的起源問題,存在過神創說、暴力說、契約說、發展說等。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

1、私有制和商品經濟的產生是法產生的經濟根源。從法的最初起源看,正是私有制和商品經濟的產生導致了法的產生。法是為了維護某種所有制、調整一定經濟關系和秩序的需要而產生的。

2、階級的產生是法產生的階級根源。法是為了維護和調整一定階級關系的需要而產生的,它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

3、社會的發展是法產生的社會根源。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需要新的社會規范來解決社會資源有限與人的欲求無限之間的矛盾,解決社會沖突,分配社會資源,維持社會秩序。適應這種社會結構和社會需要,國家和法這一新的社會組織和社會規范就出現了。

(2)民法典誓詞擴展閱讀

法的產生是一個長期的社會歷史過程,有其獨特的發展規律,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法的產生經歷了從個別調整到規范性調整、一般規范性調整到法的調整的發展過程。

2.法的產生經歷了從習慣到習慣法、再由習慣法到制定法的發展過程。

3.法的產生經歷了法與宗教規范、道德規范的渾然一體到法與宗教規范、道德規范的分化、法的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

⑶ 請寫出德國的憲法內容(如太多,可摘要)

第七十一條 屬於俄羅斯聯邦管轄的是:
1.通過和修改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對其遵守情況實行監督;
2.俄羅斯聯邦的聯邦結構和領土;
3.調整和維護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俄羅斯聯邦國籍;調整和維護少數民族的權利;
4.確定聯邦立法、執行和司法權力機關系統、它們的組織和活動程序;建立聯邦國家權力機關;
5.聯邦的國有財產及其管理;
6.確定俄羅斯聯邦國家、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和民族發展領域中的聯邦政策和聯邦綱要的基礎。
7.確定統一市場的法律基礎;財政、外匯、信貸、海關調整、貨幣發行、價格政策基礎;聯邦經濟機構,包括聯邦銀行;
8.聯邦預算;聯邦稅收和集資;聯邦地區發展基金;
9.聯邦能源體系、核能、放射性材料;聯邦運輸交通道路、信息和通訊;航天活動;
10.俄羅斯聯邦的對外政策和國際關系;俄羅斯聯邦的國際條約;戰爭與和平問題;
11.俄羅斯聯邦的對外經濟關系;
12.國防與安全;國防生產;決定武器、彈葯、軍事技術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的銷售和購買的程序;毒物、麻醉品的生產及其使用程序;
13.規定俄羅斯聯邦國界、領海、領空、特別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地位並予以保護;
14.法院組織:檢察機關;刑事、刑事訴訟和刑事執行立法;大赦和赦免;民事、民事訴訟和仲裁訴訟立法,知識產權的法律調整;
15.聯邦沖突法;
16.氣象機構、標准、標准器具、公制、時間計算、大地測量和制圖、地理目標的命名;正式的統計和會計核算;
17.俄羅斯聯邦的國家獎勵和榮譽稱號;
18.聯邦國家機關。
第七十二條
1.屬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共同管轄的是:
(1)確保俄羅斯聯邦各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及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自治區的規章、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符合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
(2)維護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維護少數民族的權利;確保法治、法紀、社會安全;邊境區域制度;
(3)佔有、使用和處分土地、礦藏、水流和其他自然資源的問題;
(4)劃分國有財產;
(5)自然利用;保護環境和確保生態安全;特別自然保護區;保護歷史文物;
(6)培養、教育、科學、文化、體育運動的一般問題;
(7)協調醫療衛生問題;保護家庭、父母和兒童,社會保護,包括社會保障;
(8)採取措施同慘禍、自然災難、流行病作斗爭,消除其後果;
(9)確定俄羅斯聯邦納稅和籌資的一般原則;
(10)行政、行政訴訟、勞動、家庭、住宅、土地、水源、森林立法;關於礦藏、環境保護的立法;
(11)法院和護法機關的幹部;律師,公證系統;
(12)保護微小的民族共同體固有的居住環境和傳統的生活方式;
(13)規定組織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關體系的一般原則;
(14)協調聯邦各主體的國際聯系和對外經濟聯系,履行俄羅斯聯邦的國際條約;
2.本條文同樣適用於各共和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自治區。
第七十三條 根據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共同管轄的對象,俄羅斯聯邦各主體擁有俄羅斯聯邦管轄范圍和俄羅斯聯邦職許可權范以外的全部國家權力。
第七十四條
1.俄羅斯聯邦境內不允許設立海關邊界、關稅、收費和任何妨礙商品、服務和財政資金自由轉移的障礙。
2.為了保證安全、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保護自然和文化珍品,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根據聯邦法律限制商品和服務的流動。
第七十五條
1.俄羅斯聯邦的貨幣單位是盧布。貨幣發行只能由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進行;不允許其他貨幣在俄羅斯聯邦流通和發行。
2.保護和保證盧布的穩定是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的基本職能,它獨立於其他國家權力機關而行使這一職能。
3.向聯邦預算納稅的體制和俄羅斯聯邦納稅、籌資的一般原則由聯邦法律確定。
4.國債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程序發行並在自願基礎上配用。
第七十六條
1.根據俄羅斯聯邦管轄對象通過在俄羅斯聯邦全境具有直接效力的聯邦憲法性法律和聯邦法律。
2.根據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共同管轄對象頒布聯邦法律和根據這些法律所通過的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的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文件。
3.聯邦法律不得與聯邦的憲法性法律相抵觸。
4.在俄羅斯聯邦管轄、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共同管轄范圍外,各共和國、邊疆區、聯邦直轄市、自治州和自治區行使其法律調整,包括通過法律和其他規范性的法律文件。
5.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的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與根據本條第1、2款所通過的聯邦法律相抵觸。在俄羅斯聯邦所頒布的聯邦法律和其他文件之間相抵觸時,以聯邦法律為准。
6.在聯邦法律與俄羅斯聯邦主體根據本條第4款所頒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相抵觸時,以俄羅斯聯邦主體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為准。
第七十七條
1.各共和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自治州,自治區的國家權力機關體系由俄羅斯聯邦各主體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制度基礎和聯邦法律所規定的組織國家權力的代表機關和執行機關的一般原則而獨立確定。
2.在俄羅斯聯邦管轄和俄羅斯聯邦許可權范圍內,根據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共同管轄的對象,聯邦執行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執行權力機關在俄羅斯聯邦組建統一的執行權力體系。
第七十八條
1.聯邦執行權力機關為實現其許可權可成立自己的區域機關和任命相應的公職人員。
2.聯邦執行權力機關根據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執行權力機關達成的協議,可將其部分職權轉交給俄羅斯聯邦各主體權力機關行使,如果此舉不違背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的話。
3.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執行權力機關根據同聯邦執行權力機關達成的協議,可將其部分職權轉交給聯邦執行權力機關行使。
4.俄羅斯聯邦總統和俄羅斯聯邦政府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保證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在俄羅斯聯邦全境行使職權。
第七十九條 俄羅斯聯邦可以參加國際聯合組織和根據國際條約將其部分職權轉交給國際聯合組織,如果此舉不會導致限制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不違背俄羅斯聯邦憲法制度基礎的話。
第四章 俄羅斯聯邦總統
第八十條
1.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
2.俄羅斯聯邦總統是俄羅斯聯邦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的保證人。他按照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的程序,為維護俄羅斯聯邦主權、獨立和國家完整而採取措施,保證國家權力機關協調地行使職能並相互配合。
3.俄羅斯聯邦總統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確定國家內外政策的基本方向。
4.俄羅斯聯邦總統作為國家元首在國內和國際關系中代表俄羅斯聯邦。
第八十一條
1.俄羅斯聯邦總統由俄羅斯聯邦公民按照普遍、平等和直接選舉制採用秘密投票方式選舉產生,任期4年。
2.凡不小於35歲、在俄羅斯聯邦常住不少於10年的俄羅斯聯邦公民可以當選為俄羅斯聯邦總統。
3.同一個人不得擔任俄羅斯聯邦總統職務連續兩屆以上。
4.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程序由聯邦法律規定。
第八十二條
1.俄羅斯聯邦總統就職時向人民宣讀如下誓詞:
「我宣誓,在行使俄羅斯聯邦總統職權時,尊重和維護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恪守並捍衛俄羅斯聯邦憲法,捍衛國家主權和獨立、安全和完整,忠誠地為人民服務。」
2.誓詞應在聯邦委員會委員、國家杜馬議員和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官出席的情況下在就職典禮上宣讀。
第八十三條 俄羅斯聯邦總統:
1.經國家杜馬同意任命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
2.有權主持俄羅斯聯邦政府會議;
3.接受俄羅斯聯邦政府的辭呈;
4.向國家杜馬提出任命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行長職務的候選人;向國家杜馬提出解除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行長職務的問題;
5.根據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的提名任命和解除俄羅斯聯邦政府副總理、聯邦部長職務;
6.向聯邦委員會提出任命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俄羅斯聯邦高等仲裁法院法官職務的候選人,以及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候選人;向聯邦委員會提出關於解除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職務的建議;任命其他聯邦法院法官;
7.組織和領導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委員會,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地位由聯邦法律規定;
8.批准俄羅斯聯邦的軍事理論;
9.成立俄羅斯聯邦總統辦公廳;
10.任命和解除俄羅斯聯邦總統的全權代表;
11.任命和解除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高級指揮官;
12.在同聯邦會議兩院相應的委員會協商後任命和召回俄羅斯聯邦駐外國和國際組織的外交代表。
第八十四條 俄羅斯聯邦總統:
1.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確定國家杜馬選舉;
2.根據俄羅斯憲法規定的情況和程序解散國家杜馬;
3.根據聯邦憲法性法律規定的程序確定公決;
4.向國家杜馬提出法律草案;
5.簽署和頒布聯邦法律;
6.向聯邦會議提出關於國內形勢、國家內外政策基本方針的年度咨文;
第八十五條
1.俄羅斯聯邦總統可利用協商程序解決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以及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分歧。在不能達成一致決定的情況下,他可將爭議的解決轉給相應的法院審議。
2.在俄羅斯聯邦各主體執行權力機關的文件違背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俄羅斯聯邦的國際義務或者侵犯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情況下,俄羅斯聯邦總統有權中止這些文件的效力,直到相應的法院解決這些問題為止。
第八十六條 俄羅斯聯邦總統:
1.領導俄羅斯聯邦的對外政策;
2.進行談判並簽署俄羅斯聯邦的國際條約;
3.簽署已經批準的國書;
4.接受派駐俄羅斯聯邦的外交代表的國書和召迴文書。
第八十七條
1.俄羅斯聯邦總統是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2.在對俄羅斯聯邦進行侵略或者發生直接侵略威脅的情況下,俄羅斯聯邦總統在俄羅斯聯邦境內或其部分地區實行戰時狀態並立即向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通告此事。
3.戰時狀態制度由聯邦憲法性法律規定。
第八十八條 在聯邦憲法性法律所規定的情況下和程序內,俄羅斯聯邦總統在俄羅斯聯邦全境或個別地區實行緊急狀態並立即向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通報此事。
第八十九條 俄羅斯聯邦總統:
1.解除俄羅斯聯邦國籍和提供政治避難問題;
2.授予俄羅斯聯邦國家獎,授予俄羅斯聯邦榮譽稱號、高級軍銜和高級專門稱號;
3.實行赦免。
第九十條
1.俄羅斯聯邦總統發布命令和指示。
2.俄羅斯聯邦總統的命令和指示必須在俄羅斯聯邦全境執行。
3.俄羅斯聯邦總統的命令和指示不應違背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
第九十一條 俄羅斯聯邦總統不受侵犯。
第九十條
1.俄羅斯聯邦總統從宣讀誓詞時起開始行使職權,從其總統職務任期隨著新當選的俄羅斯聯邦總統宣誓而屆滿時停止執行。
2.俄羅斯聯邦總統在其辭職、因健康狀況而長期不能行使屬於總統的職權或離職的情況下,可提前終止行使職權。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應在提前終止行使職權後的三個月內進行。
3.在俄羅斯聯邦總統不能履行其職責的所有情況下,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臨時行使這些職責。俄羅斯聯邦代總統無權解散國家杜馬、確定公決以及提出關於修改和重新審議俄羅斯聯邦聯邦憲法條款的建議。
第九十三條
1.俄羅斯聯邦總統只能由聯邦委員會根據國家杜馬所提出的叛國罪或實施其他重大犯罪的指控予以罷免,這一指控須由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關於俄羅斯聯邦總統行為中具有犯罪特徵的結論和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關於提出指控符合規定程序的結論所證實。
2.國家杜馬關於提出指控的決定和聯邦委員會關於罷免總統職務的決定,應根據不少於1/5的國家杜馬議員的動議在兩院中的每一院內以2/3票數予以通過,並要具有國家杜馬專門委員會的結論。
3.聯邦委員會關於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職務的決定應在國家杜馬對總統提出指控後的3個月內作出。如果聯邦委員會在這段期間內沒有作出決定,對總統的指控即為廢除。
第五章 聯邦會議
第九十四條 聯邦會議——俄羅斯聯邦議會是俄羅斯聯邦立法代議機關。
第九十五條
1.聯邦會議由兩院——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組成。
2.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有兩名代表參加聯邦委員會:國家權力代表機關和國家權力執行機關各1人。
3.國家杜馬由450名議員組成。
第九十六條
1.國家杜馬選舉產生,任期4年。
2.聯邦委員會的組成程序和國家杜馬議員的選舉程序由聯邦法律規定。
第九十七條
1.凡年滿21歲並有權參加選舉的俄羅斯聯邦公民均可當選為國家杜馬議員。
2.同一個人不能同時成為聯邦委員會委員和國家杜馬議員。國家杜馬議員不能成為國家權力代表機關和地方自治機關的議員。
3.國家杜馬議員在職業性的常設基礎上開展工作。國家杜馬議員不能擔任國家機關的職務、從事其他有酬活動。教學、科研和其他創作活動除外。
第九十八條
1.聯邦委員會委員和國家杜馬議員在其整個任期內不可侵犯權。他們下得被羈押、逮捕和遭受搜查,除在犯罪現場被扣留的情況除外;也不得遭受人身搜查,聯邦法律為保證他人安全而規定的情況除外。
2.剝奪不可侵犯權問題須根據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的提議由聯邦會議相應的院予以解決。
第九十九條
1.聯邦會議為常設機關。
2.國家杜馬在選舉後第30天舉行第一次會議。俄羅斯聯邦總統可在這一期限之前召集國家杜馬會議。
3.國家杜馬第一次會議由最年長的議員主持召開。
4.自新一屆國家杜馬開始工作時起,上屆國家杜馬的許可權即告終止。
第一百條
1.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分別開會。
2.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的會議公開進行。在各院議事規程所規定的情況下,各院有權舉行秘密會議。
3.兩院可以舉行聯席會議以聽取俄羅斯聯邦總統咨文、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咨文、外國領導人的演說。
第一百零一條
1.聯邦委員會從其委員中選舉聯邦委員會主席及其副主席。國家杜馬從其議員中選舉國家杜馬主席及其副主席。
2.聯邦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國家杜馬主席和副主席主持會議並管理兩院內部制度。
3.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成立各種委員會,就其管轄的問題舉行議會聽證會。
4.兩院各自通過自己的議事規則並解決自己活動的內部程序問題。
5.為了對聯邦預算的執行情況實行監督,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組成檢查廳,其構成與活動程序由聯邦法律規定。
第一百零二條
1.屬於聯邦委員會管轄的是:
(1)批准俄羅斯聯邦各主體之間的邊界變動;
(2)批准俄羅斯聯邦總統關於實行戰時狀態的命令;
(3)批准俄羅斯聯邦總統關於實行緊急狀態的命令;
(4)解決在俄羅斯聯邦境外動用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的可能性問題;
(5)確定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
(6)罷免俄羅斯聯邦總統職務;
(7)任命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俄羅斯聯邦高等仲裁法院法官職務;
(8)任命和解除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職務;
(9)任命和解除檢查廳副主席職務及其半數成員。
2.聯邦委員會就俄羅斯聯邦憲法劃歸其管轄的問題作出決議。
3.聯邦委員會決議由聯邦委員會委員總數的多數票予以通過,如果俄羅斯聯邦憲法未對通過決議的程序作出其他規定的話。
第一百零三條
1.屬於國家杜馬管轄的是:
(1)對俄羅斯聯邦總統任命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表示同意;
(2)解決對俄羅斯聯邦政府的信任問題;
(3)任命和解除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行長職務;
(4)任命和解除檢查廳主席及其半數成員的職務;
(5)任命和解除根據聯邦憲法性法律開展活動的人權代表的職務;
(6)宣布大赦;
(7)對俄羅斯聯邦總統提出指控以便罷免其職務;
2.國家杜馬就俄羅斯聯邦憲法劃歸其管轄的問題作出決議;
3.國家杜馬的決議由國家杜馬議員總數的多數票予以通過,如果俄羅斯聯邦憲法對決定通過程序未作其他規定的話。
第一百零四條
1.立法動議權屬於俄羅斯聯邦總統、聯邦委員會、聯邦委員會委員、國家杜馬議員、俄羅斯聯邦政府、俄羅斯聯邦各主體立法(代表)機關。根據管轄的問題,立法動議權還屬於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和俄羅斯聯邦最高仲裁法院。
2.法律草案提交給國家杜馬。
3.關於實行和取消稅收、免除納稅、發行國債、改變國家財政義務的法律草案、審議聯邦預算外開支的其他法律草案,只能在附有俄羅斯聯邦政府結論的情況下方可提出。
第一百零五條
1.聯邦法律由國家杜馬通過。
2.聯邦法律由國家杜馬議員總數的多數票予以通過,如果俄羅斯聯邦憲法未作其他規定的話。
3.國家杜馬通過的法律在5天內移交聯邦委員會審議。
4.如果聯邦委員會委員總數的半數以上投票對其表示贊成或者聯邦委員會14天內未予審議,聯邦法律即為聯邦委員會批准。在聯邦委員會否決聯邦法律的情況下,兩院可成立協商委員會以消除已經產生的分歧。此後,聯邦法律應由國家杜馬復審。
5.在國家杜馬不同意聯邦委員會決定的情況下,如果復審時不少於國家杜馬議員總數2/3的人投贊成票,聯邦法律即為通過。
第一百零六條 國家杜馬就下列問題通過的聯邦法律必須在聯邦委員會審議:
一 聯邦預算問題;
二 聯邦稅收和集資問題;
三 財政、外匯、信貸和海關調整問題、貨幣發行問題;
四 批准和廢除俄羅斯聯邦的國際條約問題;
五 俄羅斯聯邦國家邊界的地位和保護問題;
六 戰爭與和平問題。
第一百零七條
1.通過的聯邦法律在5天內發送俄羅斯聯邦總統簽署和公布。
2.俄羅斯聯邦總統在14天內簽署聯邦法律並予以公布。
3.如果俄羅斯聯邦總統在聯邦法律提交後14天內將其否決,國家杜馬和聯邦委員會通過俄羅斯聯邦憲法所規定的程序重新審議該法。如果在復審中聯邦法律以原來所通過的文本由不少於聯邦委員會委員和國家杜馬議員總數2/3的多數票予以通過,俄羅斯聯邦總統應在7天內簽署和公布該法。
第一百零八條
1.就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的問題通過聯邦法律。
2.聯邦憲法性法律由不少於聯邦委員會成員總數3/4和不少於國家杜馬議員總數2/3的多數贊成即為通過。俄羅斯聯邦總統應在14天內簽署和公布已經通過的聯邦憲法性法律。
第一百零九條
1.國家杜馬可在俄羅斯聯邦憲法第111條和第117條規定的情況下由俄羅斯聯邦總統予以解散。
2.在解散國家杜馬的情況下,俄羅斯聯邦總統確定選舉日期以便使重新選出的國家杜馬不遲於4個月內召開。
3.國家杜馬選出後一年內不能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第117條規定的理由予以解散。
4.國家杜馬在它對俄羅斯聯邦總統提出指控之後直到聯邦委員會作出相應決定之前不得被解散。
5.國家杜馬在俄羅斯聯邦全境實行戰時狀態或緊急狀態時期以及俄羅斯聯邦總統任期屆滿前6個月內不得被解散。
第六章 俄羅斯聯邦政府
第一百一十條
1.俄羅斯聯邦的執行權力由俄羅斯聯邦政府行使。
2.俄羅斯聯邦政府由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俄羅斯聯邦政府副總理和聯邦部長組成。
第一百一十一條
1.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由俄羅斯聯邦總統經國家杜馬同意任命。
2.提出關於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候選人的建議應不遲於新當選的俄羅斯聯邦總統就職後或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後兩周,或在國家杜馬否決候選人後的一周內。
3.國家杜馬在關於候選人的提案提出後一周內審議俄羅斯聯邦總統提出的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的候選人資格。
4.國家杜馬三次否決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的候選人資格後,俄羅斯聯邦總統任命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解散國家杜馬並確定新的選舉。
第一百一十二條
1.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在任命後一周內向俄羅斯聯邦總統提出關於聯邦執行權力機關結構的建議。
2.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向俄羅斯聯邦總統提出俄羅斯聯邦政府副總理和聯邦部長職務候選人。
第一百一十三條 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聯邦法律和俄羅斯聯邦總統命令規定俄羅斯聯邦政府活動的基本方針並組織政府工作。
第一百一十四條
1.俄羅斯聯邦政府:
(1)制定並向國家杜馬提出聯邦預算,保證其執行;向國家杜馬提供關於聯邦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2)保證在俄羅斯聯邦實行統一的財政、信貸和貨幣政策;
(3)保證在俄羅斯聯邦的文化、科學、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生態領域實行統一的國家政策;
(4)對聯邦財產實行管理;
(5)在保證國防、國家安全、實現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方面採取措施;
(6)在確保法制、公民權利和自由、維護財產和社會秩序、同犯罪作斗爭方面採取措施;
(7)行使俄羅斯聯邦憲法、聯邦法律和俄羅斯聯邦總統命令所賦予的其他職權。
2.俄羅斯聯邦政府活動的程序由聯邦憲法性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五條
1.俄羅斯聯邦政府根據並為了執行俄羅斯聯邦憲法、聯邦法律、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規范性命令頒布決議和指示,保證其執行。
2.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決議和指示在俄羅斯聯邦必須執行。
3.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決議和指示在違背俄羅斯聯邦憲法、聯邦法律和俄羅斯聯邦總統命令的情況下可由俄羅斯聯邦總統廢除。
第一百一十六條 俄羅斯聯邦政府向新當選的俄羅斯聯邦總統卸任。
第一百一十七條
1.俄羅斯聯邦政府可以遞交辭呈,俄羅斯聯邦總統既可接受也可拒絕這一辭職。
2.俄羅斯聯邦總統可以作出關於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的決定。
3.國家杜馬可以對俄羅斯聯邦政府表示不信任。關於不信任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決議由國家杜馬議員總數的多數票予以通過。國家杜馬對俄羅斯聯邦政府表示不信任之後,俄羅斯聯邦總統有權宣布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或不同意國家杜馬的決定。在國家杜馬三個月內再次對俄羅斯聯邦政府表示不信任的情況下,俄羅斯聯邦總統宣布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或者解散國家杜馬。
4.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可向國家杜馬提出關於對俄羅斯聯邦政府的信任問題。如果國家杜馬拒絕表示信任,俄羅斯聯邦總統在7天內作出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的決定或者解散國家杜馬和舉行新的選舉的決定。
5.在俄羅斯聯邦政府辭職或中止職權的情況下,俄羅斯聯邦政府受俄羅斯聯邦總統委託繼續工作,直到俄羅斯聯邦新政府組成為止。
第七章 司法權
第一百一十八條
1.俄羅斯聯邦的審判權只能由法院行使。
2.司法權通過憲法、民法、行政法和刑事訴訟程序來實現。
3.俄羅斯聯邦的法院系統由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憲法性法律來規定。不許成立特別法院。
第一百一十九條 凡年滿25歲、受過高等法律教育、不少於5年法律職業工齡的俄羅斯聯邦公民均可能為法官。對俄羅斯聯邦各級法院法官的補充要求可由聯邦法律規定。
第一百二十條
1.法官獨立,只服從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
2.法院在審理案件時確認國家機關或其他機關的法令不符合法律,可根據法律作出決定。
第一百二十一條
1.法官終身制。
2.法官的職權只能基於聯邦法律規定的程序和理由予以剝奪或中止。
第一百二十二條
1.法官不受侵犯。
2.非經聯邦法律規定的程序,法官不得被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三條
1.所有法庭的案件審理都是公開的。允許在聯邦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在秘密會議上聽取案件。
2.不允許在法庭上缺席審理刑事案件,聯邦法律規定的情況除外。
3.訴訟活動在雙方辯論和平等的基礎上進行。
4.在聯邦法律規定的情況下,訴訟活動在陪審員參加下進行。
第一百二十四條 對法院的財政撥款只能出自於聯邦預算,它應保證根據聯邦法律完全而獨立地進行司法活動的可能性。

⑷ 中國古代的法律指導思想有哪些延續到現在

1、我國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以「禮」為立法的指導思想(《中國法制史》)。
2、「諸法合體,民刑不分」的統一法典結構,一部法典把民法、刑法、訴訟發、經濟法的內容都裝進去了。
3、宗法制度的影響很大。

4、儒家立法道德化思想,原心論罪論。

中國法律主要起源於早期氏族部落之間的戰爭。古人將這些戰爭稱為"刑征"或"刑伐".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要有統一的紀律,於是首領的軍令成為每一個成員必須遵守的規范,軍紀軍規成為中國法最早的一個形式。<<甘誓>>稱"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這種在作戰前當眾發布的誓詞或者說軍令就是一種比較多見的法律形式。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左傳 昭公六年》)不僅如此,一些最初的刑罰方式也來源於此,比如死刑中的殛刑便是黃帝與蚩尤戰爭中產生的,蚩尤戰敗後,黃帝對其施蚩攴刑,"蚩"即蚩尤,即殺,殛蚩攴同音假借,故稱"殛刑"。肉刑是苗族攻打異族時創造的,《尚書呂刑》中有記載"爰始淫為劓、刵、椓、黥黃帝哀矜庶戮之不辜,相虐以威,遇絕苗民,無世在下。"其中"劓"、"刵"、"椓"、"黥"就是肉刑的幾種方式。也就是說,中國法律從一開始便和異族聯系,和暴力制裁聯系,這對後世影響很大。直至今天,大多數人仍把"法"和"刑"聯系在一起,認為法律就是制裁那些品性不良,不順教化,即是和自己不處於同一范圍的人,因此得出結論,對這些人以重刑懲罰,便是理所當然。中國古代刑法的哲學基礎是建立在一種"人性本惡"的指導思想上的。戰國時期的法家思想認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享樂,好逸惡勞,趨利避害,這是犯罪的根源。"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 因此主張以毒去毒,以刑去刑,商鞅認為:"刑罰,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此所為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韓非子也說過:"重罪者人所難犯也。而小過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無離其所難,此治之道。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是人無罪而亂不生也。所謂重刑者,奸之利之者細,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不以小利蒙大罪,故奸不生也。所謂輕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也,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以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既然輕刑不能制止犯罪,就加重刑罰.中國人的重重刑傳統使得整個封建社會法律所採用的刑罰普遍較嚴厲。就以死刑為例,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有章可循的就有斬、梟首、棄市、戮、戮屍、肢解、剖心、炮烙、射殺、凌遲、醢(搗成肉泥)、車裂、活埋、磔(分裂人體)、具五刑(五種極刑並用)等等。直到近代,伴隨西方法律思想逐漸傳入,中國法制逐漸走向現代化,法律的輕刑化才逐漸得以實現。這個觀點在實際也得到證明:以刑法本身為例,中國封建社會中,幾乎沒有真正意義的民法,沒有違法犯罪之分,而是刑法一統天下。而如今,一大批部門法產生,刑法在法律體系中由全面保護各種利益逐漸演變為其它法律的保障法。世界法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已成為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潮流和趨勢,中國法律的發展進化必須與之相吻合。但我國刑罰輕刑化和死刑的廢除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與世界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需要政府不斷的努力 。

⑸ ()的權威

法律究竟是怎樣產生的?這是法理學所要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主義對這個問題給予了科學的解釋。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分析和闡述也有一個逐漸深化和發展的過程。1872年5月至1873年1月,恩格斯針對蒲魯東主義者散布解決工人階級住宅問題的資產階級慈善家的改良方案,撰寫了一組重要文章,先後發表在《人民國家報》上,而後以《論住宅問題》為題出版了單行本。在《論住宅問題》中,恩格斯深刻地剖析蒲魯東主義者解決住宅問題的方案的理論基礎——「永恆公平」論,明確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住宅問題的解決總是有利於資產者,資產階級法律不可能解決住宅問題,並從正面科學地揭示了法、法學與社會經濟條件的內在聯系,對法律起源問題做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闡述,然而由於受科學資料和研究成果的歷史局限,恩格斯關於法律起源的論述中仍然包涵著若干沒有獲得解決的重大存疑。直到19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人類學研究的迅速進展尤其是路易斯·亨利·摩爾根關於史前史研究的權威成果,才為解答恩格斯的存疑提供了客觀條件。《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恩格斯在吸取摩爾根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出來的一本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和法的問題的傑出著作,是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定型之作。
《論住宅問題》關於法律起源問題的闡述與存疑《論住宅問題》是恩格斯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和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尤其是蒲魯東主義者)論戰的產物。法律的起源是這場論戰過程中涉及的主要問題之一。
在恩格斯看來,與國家起源相一致,法律起源問題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歷史觀根本對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論。他指出:「唯物史觀是以一定的歷史時期物質經濟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歷史事實和觀念,一切政治、哲學和宗教的。」(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7頁。)但是,這個研究的基本點卻很容易被忽略,「人們往往忘記他們的法權起源於經濟生活條件,正如他們忘記了他們自己起源於動物一樣。」(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9頁。)例如,拉薩爾在他的那本法學專著《既得權利體系》中給自己規定的任務,就是「要證明法權不是起源於經濟關系,而是起源於『僅以法哲學為發展和反映的意志概念自身』。」(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8頁。)至於蒲魯東主義者A·米爾伯格,更毫無掩飾地宣布法權為「永恆公平」或「永恆正義」的產物。諸如此類的觀點,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予以嚴厲駁斥的「法學家幻想」的典型表現。

華裔人類學家張光直在《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認為,世界各大古代文明有兩種類型:一是西方式的,其社會的演進以突破性方式為特徵,另一種是非西方式的,社會的演化進程是連續性和非突破性的,以中國文明最具典型。比較中西國家和法律的起源,可以看出中國國家的形成並不是如同古希、羅馬那樣以氏族組織的瓦解為代價,也不是表現為調和舊貴族與平民的沖突,它有自己的發展道路。隨著原先部落社會的平等原則被打破,社會出現了「分層」,男子的勞動在農業、手工業、畜牧業等主要生產部門中占據主導地位,少數人控制、掌握了生活資料、資源,這些人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特權,在金字塔型的權力結構中,位於頂端,是最高的權力中心和主宰,所謂「帝,天神也」,「執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1]《說文》中也說「帝、諦,王天下之號也」,可見,中國國家前的這種組織結構明顯與以「民主」、「平等」為組織原則的西方部落聯盟不同,它沒有相應的權力或機關可以與之抗衡,由於國家的產生沒有民主的、平衡的色彩,家與國、政權與族權混然一體,融為一爐。這種獨特的國家演進模式,對中國法律有重大影響,致使中國法律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赤裸裸的暴力征服和統治,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此外,戰爭對中國法律的產生也有重要影響。我國史前的「五帝」時期,社會極不平靜,不同血緣、不同地域、不同氏族、部落之間的沖突、戰爭經常發生,為了爭取勝利,調整在戰爭中所發生的長官與士兵、士兵與士兵、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之間的特殊關系,在戰爭中往往要頒布一些誓詞、軍紀、軍令,《漢書. 刑法字》認為「黃帝以兵定天下,此刑之大者」。在我國《說文》解說中,法的古體為「 」,古法音廢,廢、法往往通義,廢有廢止、禁止、限制的意思,另外古音法、伐相近,法借為伐,具有攻擊、懲罰的意思。「刑始於兵」、「兵刑合一」、「法就是刑」的這種傳統在史前和上古三代形成之後,對中國法都有重要影響。在奴隸社會,法律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刑」,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2] 此階段基本上是用血緣來確定社會成員的法律地位,法律兼有國法和家法的兩重性,或者說宗法就是國法。習慣法還起著很大作用。進入封建社會,中國法律的發展,經歷了確認、成熟、發展和解體的幾個階段。

戰國李悝著《法經》六篇,打開了中國成文法發展的先河,但將《盜法》和《賊法》列為其首,是受「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的指導思想影響,奠定了中國傳統法律重罪名,重刑罰,重打擊的格局。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法治」思想的當數先秦法家。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3] 法家「法治」理論的哲學基礎是「好利惡害」的人性論和發展進化的歷史觀。法家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的本性,這種本性不可抑制和教化,只能用法令加以防範,所謂「人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賞罰可用,則禁令可行」[4]秦統一中國,第一次建立全國統一的法制,圍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進行統一的法律調整,改法為律,從此法稱為律,如《秦律》、《漢律》等。漢初,倡行黃老之學,與民休息,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統治者採用,引禮入法,禮法結合,德主刑輔,儒家思想開始占統治地位,法律下降到從屬的次要地位。歷史進入唐代,中國封建社會達到了興盛時期,法制趨於完備,以《唐律疏議》為代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法系。《唐律疏議》明確規定:「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5]這標志著禮法結合以法典的形式穩定下來,封建法制趨於完備。在宋時,隨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嚴重,統治階級全面強化專制主義集權,皇帝頒發的敕令是最有權威的法律,編敕成了最經常、最重要的活動。到元時,大多法規是條格匯編、律令判例混為一體。內容龐雜,結構鬆散。明時,法律出現了兩個大的變化,一是加強對經濟領域的立法,如制定了鹽法、茶法、稅法等門類。二是在司法實踐中廣泛用例。清朝,皇帝的諭令是最主要最經常的法律,單行條例也成為重要的法律形式。清入關後,隨著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的突出,在法律形式上出現了針對少數民族的立法加強,如《蒙古律例》《回疆則例》、《苗例》等,宋、元、明、清,由於君主專制主義日益發展,導致法律成為「一家之法」、「非法之法」,封建「法治」漸漸走向它的盡頭。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資產階級「法治」(Rule by law)理論被介紹到中國。 特別是沈家本主持變法修律輸入大陸法系以來,中國傳統的法律開始解體,中國法制的發展開始與世界法制的發展連結起來。法律中才出現憲法、刑法、民法、商法訴訟法等部門的分類。在此法律的演變過程中,圍繞中西法文化的「體」「用」問題,有過激烈的爭論,值得一提的是,梁啟超極力宣傳和鼓吹西方的法律,認為中國貧窮、落後、軟弱的根源是歷代統治者長期推行封建專制主義的法制,他:「自秦迄明,垂二千年,法禁則日密,政權則日夷,君權則日尊,國威則日損。」[6]「法治主義,為今日救時唯一之主義」[7].孫中山以西方「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民主共和等先進思想為武器,對封建政治制度和傳統的法律學說也進行了徹底的清算。他認為中國的出路在於推行民主法治,他大聲疾呼:「國於天地,必有與立,民主政治賴以維系不敝者,其根本在於法律,而機樞在於國會。必全國有共同遵守之大法,斯政治之舉措有常軌,必國會能自由先例其職權,斯法律之效力能永固。所謂民治,所謂法治,其大本要旨在此。」[8] 他說我們要承認「歐美近一百年來的文化雄飛突進,一日千里,種種文明,都是比中國進步得多」[9]應該「取歐美之民主以為模範,同時仍取數千年舊有文化而融貫之」。但由於資產階級先天的軟弱性、妥協性以及封建專制主義的頑固性,建立民主法治的重擔最終還是落到無產階級的肩上。——海天教育 竭誠為您服務

⑹ 北京都有哪些地方有:名牌折扣店呢

貌似除了燕莎折扣 其他的都是假的

⑺ 為什麼舉行人代會憲法宣誓

憲.法宣誓制.度是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的,由憲.法具體表現出來的。被任命者擁有權力後,憲.法宣誓制.度可以通.過看得見的儀式,表示其會如何對待責任和職權,培養被任命者對法.律的敬畏,強化被任命者對自己的約束。
同時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內心的認同和良心上的約束。宣誓人也會因為想到表過態、宣過誓而提醒自己應該履行自己的誓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2018年2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修訂)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國.家工作人員必須樹立.憲.法意識,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為彰顯憲.法權威,激勵和教育國.家工作人員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加強憲.法實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二、宣誓誓詞如下: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委.員,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等,在依照法定程序產生後,進行憲.法宣誓。宣誓儀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組.織。
四、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或者決定任命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個別副主.任委.員、委.員,國.務.院部.長、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委.員,在依照法定程序產生後,進行憲.法宣誓。宣誓儀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會.議組.織。
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秘.書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等,在依照法定程序產生後,進行憲.法宣誓。宣誓儀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會.議組.織。
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軍事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全權代.表,在依照法定程序產生後,進行憲.法宣誓。宣誓儀式由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交.部分別組.織。
七、國.務.院及其各部門、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進行憲.法宣誓。宣誓儀式由任命機.關組.織。
八、宣誓儀式根據情況,可以採取單獨宣誓或者集體宣誓的形式。單獨宣誓時,宣誓人應當左手撫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右手舉拳,誦讀誓詞。集體宣誓時,由一人領誓,領誓人左手撫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右手舉拳,領誦誓詞;其他宣誓人整齊排列,右手舉拳,跟誦誓詞。
宣誓場所應當莊重、嚴肅,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或者國.徽。宣誓儀式應當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負責組.織宣誓儀式的機.關,可以根據本決定並結合實際情況,對宣誓的具體事項作出規定。
九、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依照法定程序產生後,進行憲.法宣誓。宣誓的具體組.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參照本決定製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十、本決定自2018年3月12日起施行。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憲.法第二十七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⑻ 現在部分官員上任,需要對憲法宣誓,但在我國違法憲法不會被起訴,那請問宣誓的意義在哪裡

違法憲法不會被起訴,但是違反黨紀,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會被處分或起訴,憲法只是個綱領,它具體的體現在它之下的部門法中,也就是刑法民法等

⑼ 我父親因海上事故死亡了在法院該怎樣宣誓死亡

由公安局開具死亡證明。
如在事故中失蹤,由法院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的詳細內容參見民法通則三十二條。

⑽ 西周時期的主要立法活動有哪些

西周時期,最經常的立法活動和最主要的法律形式,是傳統的「誥」、「命」、「誓」等王命,當時周王頒布的王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誓:即誓詞,是周王戰前向臣下發布的軍令性質的命令。

誥:是指誥誡,是周王對諸候和下級官吏的訓示。例如《康誥》,是周公個定叛亂後,封康叔於殷地來統治當地的商朝遺民。在康叔就任時,周公發布大法,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刑法原則和政策,對西周的立法和司法起著指導作用,影響極為深遠。

命:即周王告誡群臣,或針對某項具體事務而發布的命令。它是指導國家活動的重要根據,因此周王多次強調,「勿廢聯命」。諸侯的卿大夫在封邑內發布的命令,也是重要的法律淵源。

除此之外,西周主要的法律形式就是禮與刑。西周王朝幅員遼闊,一度出現過奴隸制社會的高度經濟繁榮。體現在法律上,就是「周公制禮」和呂侯制刑兩大立法事件的出現。

(一)周公制禮

「禮」,這個專有名詞可能是由於周公制禮才確立的。所謂周公制禮,並非是周公個人意願的立法活動,而是以奴隸制宗法等級作為依託,確立調整奴隸主貴族內部的相互關系,維護其特權的行為規范。

西周開國初期,針對統治形勢的需要進行了制禮的工作。在周公的主持下,以周族以前的習慣法為基礎,特別是關於精神和原則方面,同時吸收夏商兩代禮儀制度中的有用部分,經過整理制定了有關國家制度,調整社會關系以及生活規范的禮典。包括政治、經濟、倫理、婚姻、習俗等各個方面,涉及刑法、民法、行政法和訴訟法等多種法律內容。它的實質,既是確認周代國家政權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又是進一步運用法律手段鞏固宗法制度和國家政權合二為一的具體保障,因此影響十分深遠。

經過制禮,西周奴隸制國家的法律才逐漸趨向完備,周禮實際上已作為一種積極規范調整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周禮是西周時期法律規范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呂刑

西周到了穆王時,國家財政出現危機,周穆王命司寇呂候進行法律改革,制定呂刑,「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可見呂候受命制定的是贖刑,而不是一般的刑罰。呂侯制刑,是西周政權的一次法律改革,它通過制五刑進一步闡明了古代法學理論的淵源,使國法與宗法的統一達到理想的境界,為後來封建法典的制定作了先導。

呂候制刑的歷史背景,除了為搜刮民財之外,當時獄政的腐敗、也是促使制刑的中要原因。因為典獄官吏貪贓枉法現象嚴重,不如乾脆制定贖刑,還可以把收入歸公。從《尚書·呂刑》的記載來看,呂刑所確定的照刑原則以及其他刑事政策,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點,也說明當時奴隸制立法趨於成熟。改革的基本精神,在於貫徹周初「明德慎罰」的指導思想,強調國家司法從選擇司派官到具體執法各個環節都必須慎重、崇德。但是呂候制定的《呂刑》並不是成文法典,它只是一次法制改革。封建時代之所以對周公制禮和呂候制刑津津樂道,其價值就在於它為封建國家制定刑法、行政法和訴訟法確立了一個「千古遵循」的法則。

另外,與周朝法律不沖突的南朝習慣法,還在殷商人集中的地區准許適用,稱之為「殷彝」。此外遺訓作為先王遺留下來的遺制,必須遵循。

熱點內容
法治天地的 發布:2025-09-13 05:39:25 瀏覽:32
司法精神病鑒 發布:2025-09-13 05:38:42 瀏覽:302
大學生如何樹立法治理念 發布:2025-09-13 05:34:19 瀏覽:995
描寫法官的成語 發布:2025-09-13 05:30:45 瀏覽:685
股權糾紛的管轄法院 發布:2025-09-13 05:26:06 瀏覽:252
楊帆國際經濟法音頻 發布:2025-09-13 05:21:50 瀏覽:667
廣州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9-13 05:10:25 瀏覽:224
勞動法關於員工體檢費的規定嗎 發布:2025-09-13 05:09:32 瀏覽:833
華工法學專業 發布:2025-09-13 05:03:57 瀏覽:100
推進法治煙草建設論文 發布:2025-09-13 04:39:15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