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民法司考題
❶ 請教一道2013司考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 張某從銀行貸得80萬元用於購買房屋,並以該房屋設定了抵押。在借款期間房屋被洪水沖毀。張某盡管生活艱難,仍想方設法還清了銀行貸款。對此,周圍多有議論。根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民法有關規定,下列哪一觀點可以成立? A. 甲認為,房屋被洪水沖毀屬於不可抗力,張某無須履行還款義務。堅持還貸是多此一舉 B. 乙認為,張某已不具備還貸能力,無須履行還款義務。堅持還貸是為難自己 C. 丙認為,張某對房屋的毀損沒有過錯,且此情況不止一家,銀行應將貸款作壞賬處理。堅持還貸是一廂情願 D. 丁認為,張某與銀行的貸款合同並未因房屋被沖毀而消滅。堅持還貸是嚴守合約、誠實信用 ※【考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抵押物滅失對主債務的影響
【詳解】抵押物因不可抗力滅失並不影響主債務的效力,張某依然需要履行還款義務,A選項錯誤。 債務人是否具有歸還貸款的能力並不影響主債務的效力,即使沒有還貸能力,在法律上其還款義務依然存在,B選項錯誤。盡管張某對於房屋的毀損沒有過錯,此情況也不止一家,但銀行不存在應當將該債務作壞賬處理的必然性,C選項錯誤。抵押物雖因不可抗力而滅失,但主債務依然有效,張某堅持還貸是嚴守合同、誠實信用的表現,D選項正確。
【點評】本題雖然要求根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答題,但其實考查的還是民法的具體規則,即抵押物 因不可抗力滅失是否會影響主債務效力的問題。這種考查模式與2011年的卷三第1題、第51題的考查模式是相同的,預計在今後的司法考試中還會延續這種考查模式。 2. 關於法人,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 社團法人均屬營利法人 B. 基金會法人均屬公益法人 C. 社團法人均屬公益法人 D. 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均屬營利法人
❷ 司考題 民法
應當是BC。
根據《物權法》第九條,我國物權的變更采登記生效主義,未經登記,不專發生屬法律效力,因此,丁某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應當返還。故選B。這是從丁某手中要回所有權。
根據《物權法》第十五條,未辦理物權登記,不影響丁某的買賣合同的效力,因此,丁某依據生效的買賣合同,將房屋出租給葉某,該租賃合同也是有效的,根據《合同法》「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葉某有權佔有、使用該房屋,故在租賃期限內,杜某無權要求葉某返還。
❸ 2013年司考民法真題(擔保物權)求解
對呀,先抵後質,已登記抵押權>質權>未登記抵押權
先質後抵,無論抵押權是否登記,質權總是優先於抵押權受償(先來後到)
❹ 司法考試民法題
乙應當對甲的損失負責
首先,判斷甲乙雙方的買賣合同法律效力如何。
乙具有欺詐的意圖和行為,在明知牛有病的情況下,故意作出牛無病的虛假陳述。
甲作出購買的意思表示與甲的欺詐行為是否有因果關系?甲在認識層面上,對牛是否有病是不清楚的;在決定層面上,促成其購買的原因有二個,一是乙的無病的陳述,二是價格便宜;所以乙的虛假陳述與甲的購買決定之間,具有相當程度的因果關系,但不是唯一決定因素。
法律的價值判斷。公平、誠實信用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對於乙的欺詐行為,法律是持否定態度的,合同法明確規定了欺詐構成合同可撤銷的原因。對於甲貪圖便宜的心態,法律是不否定的,因為任何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但與此同時,甲是否盡到了理性人必要的注意義務,在交易價格低於市場價格時,甲注意義務的界限在哪裡呢?甲的注意義務的界限就是詢問乙否牛有病,在乙做出了牛無病的陳述時,甲已經盡到了必要的注意義務,因為民法的誠信原則要求乙應當作出與事實相符的陳述。
綜上,在乙具有欺詐的行為,甲又盡到了必要的注意義務,雙方的買賣合同構成了欺詐,因此,屬於可撤銷的法律行為,甲可以要求撤銷該合同,雙方各自返還。案例中未提到甲對牛的死亡是否有過錯,就排除了這一情形,因此,對甲的損失,乙應當負責,但合同撤銷後的處理,還涉及其他問題,如利息、甲使用牛三個月、還可能有甲為牛治病支出的費用等等,因為案例中未給出相關信息,所以無法深入分析,但最主要的處理是乙返還500元,甲返還死牛。
其次,可撤銷合同,應當在1年內行使撤銷權,此為法定期間,當事人不得自由約定,因此,三個月的約定不影響甲的撤銷權的行使。
BTW:這是司法考試的題嗎?作為司法考試的卷四的案例分析的話,這題明顯不夠格啊。做為卷三的一個不定項選擇還差不多。
❺ 2013司考答案
你好,司考真題作為司考的第一手資料,最好的運用辦法就是當做真題演練的模式。建議去新華考資下載司考真題通,一個收錄了歷年來的司考真題。有解析。可以模擬司考真實考試場景,放心吧,免費的。而且考試結束後附帶答案。也可以邊學邊練習。祝司考順利。
下面是一個司考復習計劃。請閱讀。
2014年司考考試時間為:2014年9月13、14號兩天。
1、第一階段:全面備考階段,自2013年11月17日起至2014年3月30日止。
2、第二階段:重點備考階段,自2014年4月1日起至2014年6月31日止。
3、第三階段:查漏補缺階段,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4年8月25日止。
4、第四階段:沖刺檢測階段,自2014年8月26日起至2013年9月12日止。
目前還處於第一階段,你可以去新華考資查閱你需要的資料,附帶對司考真題的訓練,新華考資有自己的一款司考真題軟體,司考真題通,直接網路新華考資即可,司考真題通是一款集合歷年真題的司考軟體,不僅有完備的試題,還可以模擬考試場景。
你要是准備考14年司考的話,現在可以開始准備了。要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可以考慮去新華考資聽聽課,我想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如果是零基礎,不建議你自己散亂的看資料,要有步驟的來。
首先,要有三大本,無論是電子版還是書籍,都可以。但是不能沒有。第二,要有對症的資料,如刑法、刑訴、民法、民訴等等,要看專業老師的教學課件,你要是之前對導師沒什麼了解,那我建議你直接去新華考資看看,讓老師為你指導一下,推薦一些名師。第三:在復習,在復習一般就是處於沖刺了,那樣的話,對真題來說,是你最大的資料庫,你到新華考資下載真題通,對你一定有很大幫助。
附對於你復習司考,作為一個專業的司考人事,我有以下建議:
首先,把基礎知識鞏固牢固,這就需要諸多的練習題。去新華考資找找,有一個很不錯的練習方式。會對你有幫助的。
第二,努力掌握法條的所有知識,這是司考的關鍵,你可以到新華考資與大家交流一下司考的經驗,會讓你受到很大的啟發。
第三,視頻音頻資料,這樣的資料,是提升資料,不可缺少,有的人可以直接在網上找去年或者以前的,但我不建議你看盜版的,更不建議看之前的,因為每年不僅有變化,而且盜版的質量太差。你也可以到新華考資去,那裡有最新的資料。嗯,暫時就這么多,如果疑問,可以繼續追問。
祝司考順利。
❻ 司法考試民法出題人
民法拼題人應該有三位,知識產權法是一位,不清楚是誰,物權法部分應該是錢明星教授,其餘的是溫世揚教授。
❼ 司法考試民法題(侵權部分)
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五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C是錯誤的,個人以為,張氏兄弟應當先承擔責任,如果有其他責任人,張氏兄弟可以追償!不能免責!這樣規定有利於受害人得到賠償。況且,張氏與空調安裝公司的法律關系是加工承攬關系,而與行人是侵權關系,屬於不同的法律關系,應當依次解決,不可混淆。
以上僅為個人理解,如有不當,敬請指正,大家友好探討。
按照你所說的新《侵權責任法》第28條規定:損害是因為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2010年國家司法考試最新增補法律法規及重點法條解讀》(法律出版社出版)第49頁的詳解第一條說:「在《合同法》中有關第三人原因導致違約的明確規定,與《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正好相反,違約責任不因第三人原因而免責,但侵權責任可以因第三人原因而免責,這一點需要區別。」
那麼C是正確的。你所講的案例就是侵權的案例,侵權可以因為第三人的原因免責,那麼只要張氏兄弟證明損害時因為安裝公司的過錯造成與己無關就可以免責。而違約責任不免,是因為合同的相對性。
今天又學習新知識了。剛才的回答也讓您見笑了。希望多探討,有不對的地方請指出。
❽ 2013年司考只有不到3個月了,書看了一遍好像沒看似的,不知後面那麼搞了!
看了一遍好像沒看,是因為第一,你對各個部門法沒有一個體系性的認識
第二,單個知識點你的認識不夠深入
所以會有這種合上書,腦袋空空如也的感覺
解決也簡單,有兩種方法,一是從大到小,二是從小到大
所謂從大到小,就是看著三大本的目錄,想下面的知識點,以物權法為例
現在是我腦袋裡面的物權法,什麼書都沒看。物權下面主要有三大塊自物權、他物權和佔有,自物權下面要考的東西主要是所有權的種類、變動,往下延伸,會有不動產和特殊動產的登記、動產的交付、善意取得等等這些具體考點。他物權再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又可細分,細分出來的各個物權如抵押權又會有取得、變動、權能、實現等各個知識的小點。你看著目錄,然後把能想到的知識點列在紙上,然後和書裡面講的知識點對照,你沒想到的和想到但和書上不一致的重點看,這樣反復個兩三次,你就有一個很清晰的把握了。
所謂從小到大,就是先看小的知識點,然後往外發散,如看抵押權的實現方式的時候,你橫向地去想,同屬擔保物權的質權、留置權是實現方式是什麼樣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為什麼共同又為什麼不同。擔保物權內部比較完了,再橫向比較上一層概念,擔保物權和用益物權,再上一層是自物權和他物權,再上一層是債權、物權,再上一層是財產權和非財產權,當然這個分類開始的時候在學理上看來是不嚴謹的,因為還有知識產權、股權這些權利,但不用著急,慢慢地進行補充,最後對整個民法就能有一個清晰的把握。
前一種適合於單個知識點已經比較深入,但是沒有整體性把握的人,後一種適合於單個知識點也比較模糊的人。
司法考試的一大忌是背。一是因為考司法考試的年齡大多在22歲左右,已經過了記憶力很好的年齡段,二是因為司法考試需要准備的信息量太大,背誦這種方式一是事半功倍,二是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負擔,時間很緊了,我還都記不下來。
二大忌是急功近利和要求過高,法學本科生花四年的時間學習的內容,你想看個一兩遍書就達到像高考時候那樣對知識點的完全的理解,這個是不可能的。所以體系不清晰不要緊,有些知識點不夠深入也不要緊,慢慢來,努力了,就可以了,切不可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三大忌時間分配不合理。民法靠理解,所以要先看;刑法理解、記憶各半,所以要中期看;三大訴訟法、各程序法比如行政復議法就是記憶,注意記憶不等於背,而在於多看幾遍,就是從開始復習看到最後。上面所說都是拿分大戶,一定要保證得分,尤其是訴訟和程序法。行政法如果平時不怎麼看,直接過2遍就放掉,說實話你看個10遍8遍不會的還是不會,會的看2遍就夠了,平時做題錯了也不要有負擔,行政法就那點分,得了算中獎,錯了很正常,別人也不會。第一卷的東西放在最後看,主要也是記憶。
四大忌是為做題而做題。做題主要有2個作用,一是檢驗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二是搞清出題者的思路。所以做真題是有很大價值的,真題可以多做幾遍,至於那些所謂的模擬題,不做也罷,太垃圾了,漏洞太多,真題有些也是有爭議的,所以不要糾結於題本身,達到上述的2個目的就可以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寧看10遍,不背一遍;寧做真題10遍,不做模擬一遍。
三個月的時間就是一遍還沒看,也來得及,別說你還看過一遍了
❾ 民法一司考題
就是這兩萬塊錢的利息,存在銀行應該可以獲得的利息;因為金錢的特殊性,所內以2500不算其孳息,但是,容這屬於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而不是孳息;大概就是這樣吧; 再舉個例子吧,假如呀,你撿了一頭牛,這頭牛生下了小牛就是孳息,但你用你去給人耕地得到的錢就是屬於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了。
這樣說應該比較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