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第一百條

刑法第一百條

發布時間: 2021-03-08 04:49:24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是如何規定的

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版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權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⑵ 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

刑法117條說的什麼是破壞交通設施罪,及其量刑。
法律依據:
《專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屬【破壞交通設施罪】破壞軌道、橋梁、隧道、公路、機場、航道、燈塔、標志或者進行其他破壞活動,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隻、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條全文

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本章上述危害國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條第二款、第一百零版五條、第一百零七權條、第一百零九條外,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
犯本章之罪的,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⑷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

您好。投放危險物品來罪(源原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除非有證據表明您在自家地里使用農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並且您對這一結果是明知的,否則不構成這一罪名。如果您使用的農葯是符合相關規定的,您沒有故意讓羊吃地里的莊稼,而且發現後能夠及時制止,羊的死亡和您就沒有關系。但如果您存在過錯,則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⑸ 刑法第100條有什麼特殊

《刑法抄》第一百條(前科報告制度) 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一十一條

第一百一十一條【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為境外的機構、回組織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7)刑法第一百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第一百一十四條: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⑻ 觸犯刑法第100條會怎樣

《刑法修正案八》抄第十襲九規定,在刑法第一百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刑法》第一百條(前科報告制度) 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⑼ 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是什麼意思 《法語助手》法漢

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立法公布於1935年1月1日,同年7月1日連同《中華民國刑法專》全文共357條一同屬實施。本條文於1928年之刑法草案(共387條)頒布時,原為刑法第103條,後來於1935年頒布後,方改列為第一百條。
這個條文於1992年修正。這項修正,被視為是**及推動**保障的重大成就。

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之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10)刑法第一百條擴展閱讀

1、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 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哩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凡犯罪行為人具有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的,就不應當立案。

熱點內容
廣州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9-13 05:10:25 瀏覽:224
勞動法關於員工體檢費的規定嗎 發布:2025-09-13 05:09:32 瀏覽:833
華工法學專業 發布:2025-09-13 05:03:57 瀏覽:100
推進法治煙草建設論文 發布:2025-09-13 04:39:15 瀏覽:448
煤炭開采與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 發布:2025-09-13 04:19:12 瀏覽:63
行政法規無權設定行政強制措施 發布:2025-09-13 04:19:11 瀏覽:226
刑法案例報告 發布:2025-09-13 04:13:05 瀏覽:844
龍崗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9-13 04:03:46 瀏覽:858
經濟法消費者權益產品質量 發布:2025-09-13 03:57:09 瀏覽:901
疼痛科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3 03:47:51 瀏覽:295